本來,張國榮飾演的Rick可以繼續玩他的槍,可以繼續比賽,可以和他的女友幸福的生活。但,就是因為那一槍,徹底改變了命運,激發了他心底的那個魔咒,一發而不可收拾,一錯再錯,最終走向了不歸路~情節上不是很複雜,精彩的幾段槍戰恰如其分,似乎我也能感到獵殺警察的那幾分快感。最精彩的應該還算是人物的表現,在我的印象裡,哥哥出演這樣的角色都是很出色的——稍稍有些變態的天才,開始的鎮定,崩潰的無助,以至後來的瘋狂,從一個極端到了另個極端,無一不表現的十分細緻。其他人的表現即使同樣出色,但在這個有些許人格分裂的人面前,也要黯淡不少。
還有一場Rick在暗室裡一場內心掙扎戲,表情動作臺詞配音非常出彩,阿飛的對鏡獨舞是一場孤傲的彈唱,這短短的幾分鐘則是只有兩個人的交響。一個陰沉偏執的靈魂叫囂著殺人,渴望兩顆子彈相繼穿過頭顱的快感,「piapia」;一個善良自矜的自我,拼命地抑制身體裡可怖的瘋狂,痛不欲生。兩種力量,不是你死便是我亡,雙方都是角兒,從不在臺上爭奇鬥豔,只在臺下你來我往。這裡的配音很精彩,可能是遇強愈強,看到好的表演,配音自然也要跟得上。槍王這個稱號究竟屬於苗sir還是哥哥,本質上已經不重要了,因為槍王代表著一種卓越、一種巔峰,它始終只是人追求的一種境界。槍本來就是用來殺人的,只是人主觀的給用槍的行為賦予了各種意義,救人、襲擊、槍殺、自衛、還擊、自盡本質上是一致,那就是用各種各樣的生命去浸潤和凸顯槍的存在感。
我很喜歡方中信飾演的苗sir和他醫生愛人的感情,更欽佩苗sir夫人的睿智。他們夫妻之間相敬如賓,看似平淡如水,實際卻是濃情飽滿。她支持他作為警察的工作;為他小心翼翼的包紮傷口;在他面臨比賽時,絕不走到賽場上去觀戰,而是當著他的面說一句「你在我心中就是第一」,因為她知道,如果她去了賽場,苗sir一定會有顧慮,支持愛人不是在賽場上帶給他壓力而是在心理上給他信心和撫慰;在他焦躁不安,舉起槍拉著犯人冒著違規的風險去迎戰的時候,她為他開車,及時阻止了他的過激行為,因為她知道此時頭腦中被復仇充滿的丈夫只要出去,面臨的不僅是大好前程盡毀,更有難以預料的危險;最後,在苗sir面臨生死對決時,不拖泥帶水只是簡單的一句「如果你中彈了,慢慢呼吸,要冷靜,就有救活的機會」,而苗sir正是憑藉著妻子的這份細緻又包含理解的愛,在死亡的關口走了回來。
《槍王》是部節奏明快的經典警匪動作片。爾冬陞對於演員想法超前,他讓張國榮一反往常的瀟灑模樣,變成殘暴、冷酷、無情的殺人王。輿論一致認為這部電影是張國榮從影20多年來的一次重大突破。張國榮遊刃有餘地將一個天生對槍懷有特別的感情,出手快而準,又以用槍殺人為樂的槍手演繹得淋漓盡致,不但形似,連神情、感覺都被他捕捉得絲絲入扣。除此之外,影片在音效方面也頗為用心。 哥哥的角色在醫學鑑定上,其精神存在各種問題,但其實在心靈深處,他是完整的。殺人的快感讓他明確槍存在的意義,更讓他洞悉了在殺人的設計和節奏中,自己獲得的價值體現。他追求的是自我技能的超越,是一種把控力的彰顯和釋放。正義與道德在他的心裡不是沒有,而是消解在對極盛狀態的追求與展現之中。
看張國榮的電影,從來都快樂不起來,給人一種很壓抑的感覺。並不一定因為主人公的命運多舛,或者是結局不圓滿就不愉快,而是整部戲看下來,全部瀰漫著那樣悲傷的情緒。就戲中的人物命運來講,他就不會有更好的選擇,或者說根本想不出會有什麼更好的選擇。就像程蝶衣,他如果不死,還會有什麼樣的結局呢,似乎與任何情況比起來,死是他最好的歸宿。這樣下來,一次次面對人物無法改變的命運,就會忍不住為他唏噓,其實更多時候,我是在為張國榮唏噓。無論什麼時候我都會想,如果沒有他那縱身一躍,到了今天,他會是一個什麼樣的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