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奈奈
編輯|沈多
文娛價值官解讀:
這是一部基本沒出現過冬天的東北農村題材電視劇。
這是一部曾經讓很多五湖四海的朋友統一東北口音的電視劇。
這是一部溫暖過陪伴過我們又開始讓我們感覺有點失望的電視劇。
都第11季了,還是木有冬天
張濤去媽媽的房裡請安,發現IPAD仍在床上,裡面正播放《鄉村愛情故事11》,而老媽自顧翻看手機的家族群聊內容,張濤湊過去看了幾眼《鄉愛》,覺得不好笑,「您怎麼開著電視劇不看啊?」「沒啥意思,就聽個動靜。」
以上是我同學的真實經歷,而這個畫面在我家曾經一模一樣的出現過。
今年初,鄉村愛情官方發出聲明,表示《鄉村愛情11》因內容調整暫緩上線。並稱「硬菜」不怕晚,會儘快與大家見面!
內容調整後的《鄉村愛情11》終於在優酷上播出,但反響平平。價值官記者在鄉村愛情官微上發現,點讚數量較少,大部分留言區裡空空如也,而「熱門」區網友關注度最高的,是一則更新通知。除此之外很少有網友參與互動,微博上也沒出現過關於「鄉愛11」的熱搜。
看了幾集《鄉愛11》,發現編劇和導演還是想嵌入一些與時代同步的元素在劇情裡,比如「大學生村官」,在線直播「賣狗」等。但主要是在不遺餘力地保住作品的鄉土味,尤其是「土味」。
然而,已經是2019年啦!就算劇是2018年拍的,那時已經抖音下鄉、土嗨遍地了,尤其在輸出小視頻「網紅」最多的東北啊,再看《鄉愛11》裡,從建築風格到市內裝潢、演員的服裝造型,都還停留在2000年初的審美,連大腳超市都沒什麼變化,我大東北銀民,可是最愛趕時髦的一個族群啊,連我們的東北同事都吐槽:這不真實!
(鄉愛11的農村場景)
(新時代的農村女孩)
在演員設置上,雖然有新人加入,但還是可以感受到年輕角色的全面頹勢,而東北F4的強勢盤踞讓整部作品缺乏新意。因為宋曉峰在《喜劇人》上的表現突出,被增加更多的戲份,之前不受觀眾歡迎的角色戲份則減少很多,甚至消失。
貫穿十一季的謝大腳,這個潑辣又富有人情味的中年女人,在本季一開始「裝瘋賣傻」的劇情讓價值官感覺到突兀。而女演員對螢屏毫無敬畏心的任由自己發胖,以至於身材臉蛋都快溢出移動屏來了,對這樣的大腳嬸兒價值官多少有些失望。更有網友評論:「最新一部的鄉愛11已經開播,看了兩集,實在無法繼續了。因為謝大腳精神出了問題,這個無論是怎麼設計的,我看到目前為止都覺得格外突兀與驚悚。而謝廣坤、劉能與趙四的水溝嬉戲,實在連當年的小品都不如,這份錢掙的自己也格外掙扎與彆扭吧?」
(大腳嬸可以改叫大臉嬸了)
看完幾集《鄉愛11》,最大的遺憾是之前劇本核心的「魂兒」沒了,不僅是不好笑了,而是《鄉愛》前幾部裡,鄉間嬉笑怒罵的溫暖、小人物之間的紛爭情趣、真情實感沒有了,而這一季裡最缺乏的就是「真情」二字。
其實,看《鄉愛》就像在看一個只有語言類節目的春晚,或是加長版二人轉,一些在其他電視劇裡永遠不會出現的情節、段子、故事,烘託出了《鄉村愛情》獨樹一幟的風格。劇情從來不是「鄉愛」系列最值得稱道的部分,那些插科打諢、幽默搞笑才是「鄉愛」的重點,那些栩栩如生、活靈活現的人物才是「鄉愛」的內核所在。
有媒體稱,《鄉村愛情11》前後拍攝不過兩個月,要完成一部60集的大劇,兩個月的時間是否有些倉促呢?而帶有趙本山「基因印記」的經典長壽IP,如此輕率製作,又是否在透支觀眾的熱愛?
而且,都拍到了第11季,咋還沒出現我白雪皚皚的大東北農村畫面呢?為什麼一部描寫東北農村的電視劇從來就沒有過過冬天呢?
輝煌過的象牙山
真遺憾,那些00、90後們無法想像這部幾乎一年一會的鄉村劇曾經的輝煌。彼時的《鄉愛》裡,影帝範偉還是王大拿的兒子,王大拿喜歡的還是謝大腳,頂級流量小瀋陽還是蔫壞的王天來,謝大腳風韻猶存,F4出口成段子,王小蒙清純到真·白蓮花……
這部劇是實至名歸的長壽大「IP」,不僅角色被觀眾所熟悉,連主題歌《咱們屯裡的人》也被傳唱,沈騰還在電影《夏洛特的煩惱》裡用粵語演唱過這首歌,另有歌手模仿劉德華的聲音演唱過「華仔版」。
「鄉村愛情」系列劇的第一部,以大學生謝永強與農村女青年王小蒙的愛情生活為主線,塑造一群鮮活的富有新時代氣息的農村青年形象,通過幾對年輕人的愛情生活、創業故事,多角度地展現當代農村青年的愛情生活。那種熱騰騰的農村柴米油鹽的生活氣息隔著屏幕都能撲面而來,劇中的生活雖然簡樸但卻充滿了希望,讓觀眾看的同時,也容易感同身受。
《鄉村愛情2》想表現的農民的善良、幽默、智慧、猜忌以及看待浮華世界的仰視視角,在困難面前的大智大勇、喜怒哀樂和消極頹廢等內心世界,生動地詮釋了出來,口碑上比第一季更好。這一季中,趙本山和範偉這對「父子」的戲份加重了許多,一些他倆之間的經典橋段至今都在B站上被網友追捧,而如今的影帝範偉在當時(包括《馬大帥》中)已經顯露出遊刃有餘的演技。
到第三季突然改名《鄉村愛情故事》。在這季裡,劉能終於嘗到了當村長的辛苦。小蒙的豆腐廠越幹越紅火,名氣也越來越大,南方的企業都找上門來和它合作;劉大腦袋由過去的經理助理升任了經理,見女人就上心的老毛病又犯了;長貴當上了鄉長。這一季的新演員有所增加,小瀋陽的角色保持了他一貫的風格,故事展開多條線索,豆瓣評分高達7.1,口碑也是從這一季徹底起來的,年輕人看《鄉愛》也流行了起來。
接下來是《鄉村愛情交響曲》(第四季),故事依舊豐滿,邏輯可信,製作品質也在一定的水準內。這一季的《鄉村愛情交響曲》中山清水秀的「田園牧歌」式生活,讓觀眾無比嚮往,反觀大都市的交通堵塞、食品質量、人情淡漠,劇中的那種自耕自足、人情溫暖的鄉野生活,招徠更多觀眾的收視。而這一季,每一個演員,飽滿的情緒和對細節絲絲入扣的刻畫,都還能打動到觀眾的心。
《鄉村愛情小夜曲》(第五季)是最有創新意識的一季,這一季裡,觀眾感受到內容接地氣的同時,對農村變化的細節做了及時更新。比如:象牙村開了銀行,村民辦理存取款等相關業務時也鬧出了不少笑話。作為全劇的重要場景之一,觀眾熟悉的「大腳超市」經過重新粉刷擴建後也有了新變化,由最早的兩間小瓦房發展成六間房,超市的牌匾也煥然一新。
第五季之後,本山傳媒商業版圖擴張愈加迅速,而「鄉愛」6《變奏曲》開始,內容上也出現了「變奏」。口碑出現了下滑的趨勢,但尚不明顯。觀眾吐槽主要集中在「笑料越來越生硬。」「刻意製造人物衝突的痕跡也越來越重。」「編劇為角色而不是劇本服務的態度到6季之後已經懶得遮掩。」製作成本在播出效果上看,一點沒加,但植入廣告不少。《幾百萬投資的劇集光廣告就幾個億》這樣的新聞一度被拿來當經驗分享。
這部曾經霸屏央視黃金檔,收視率穩居年度冠軍,豆瓣口碑一度7以上的鄉土風劇集,在13年期間,曾經留給我們太多歡樂,大腳嬸兒、王大拿、廣坤叔、劉能、趙四、謝永強、劉大腦袋……這些名字熟悉到已經成了我們自己的親戚,每次打開電視(或手機)看新一季《鄉愛》就像去親戚家串個門兒,看看大家生活裡發生的新故事。
價值官忘了是從第幾季開始棄追的,但可以肯定的是,到第11季已經無法用之前的所有好感,再為這一季換回一點耐心看下去了。
其實,《鄉愛》這個IP是非常大眾而容易成功的。中國農村人口遠多於城市,小鎮青年們也大多生於農村,很多如今走進CBD的小白領當初也是從農村考進大學的孩子,即使沒有農村背景的觀眾,對這樣的內容也會感到新鮮和好奇。而鄉村+愛情的百分百成功概率,在《茶花女》一書中已經有所提及:如圖。
(圖片來源:知乎)
在趙本山逐漸退出央視春晚和各大舞臺後,原以為他會珍惜和愛護《鄉愛》這部唯一他還會出現的作品……不過,價值官在劇集中看到趙本山抱著小狗健康、矍鑠的樣子,還是很開心的。
雖然不知道《鄉愛》之後是否要繼續拍下去,還是真心祝福這部難得的鄉村大IP,可以找到自己當初出發時的狀態,再帶給我們可愛的、有雪的象牙山村。
結語:
「鄉愛」雖諸多瑕疵,但它讓農民在電視上看到了自己,也讓我們看到他們的生活,畢竟這市場上反映農村生活的影視作品屬於「少數派」。而我們這樣一個農民佔大多數的國家,農民在電影電視螢屏上卻處於邊緣群體,「鄉愛」系列之所以一騎絕塵,也是因為競品的寥寥,如果能出現製作精良的《四川鄉村愛情》、《河南鄉村愛情》……聚焦「留守兒童」、「留守老人」、「新農村」等熱點話題的電視劇作品,那麼《鄉愛》團隊也必然因為競爭被迫優化內容,市場也出現多元產品的選擇,觀眾對中國的鄉村也會有更全面的認識。
【原創聲明】
1.本文為文娛價值官原創作品,歡迎轉載。
2.轉載開白請在後臺回復「轉載」查看轉載要求。
3.商業合作加微信:shenduo5546 或致電:18610155546
掃我加關注
金句 | 潘粵明 | 慈文 | 馮小剛
羊圈 | 天工常松 | 藝考丨電影報告
劉燁 | 動畫電影 | 電影特效丨海外取景
鄧超 | 漫畫 | 奧飛丨全球賺錢電影排行
你真好看!!!
想變好看的人都點了「好看」↘↘
點「好看」的人變得更好看↘(右下角)下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