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知名經紀人楊天真在直播裡宣布:
自己要去做切胃手術了。
身邊很多朋友都在勸她,還是靠自己努力鍛鍊,去控制協調身體。
但楊天真表示:
自己工作上非常自律拼命,已經把在身體上的「自律額度」全部用光了。
那些常規的「管住嘴/邁開腿」減肥方法,她做不到。
而做不到的事情,那就選擇放棄。
也算是雷厲風行了。
楊天真大家應該都有所耳聞吧?
範冰冰曾經的宣傳總監,號稱「手握800營銷號的第一經紀人」。
雖然頂著這個名號,但她的實績其實很一般。
同她合作期的藝人,大都是走下坡路——
鹿晗從頂流「隕落」、張藝興被黑浪潮達到最高、朱亞文/張雨綺遭營銷反噬、白宇雅痞路線失敗......
冷知識:張雨綺去年開除了她的團隊。
不過雖然做糊了藝人,但楊天真自己的知名度卻是越來越高。
今年,她開始借這名氣進行二次創業。
其中一個方向,是做大碼女裝:
她還親身上陣示範大碼女孩穿搭,傳遞出了大碼女孩也可以很美麗自信的態度。
當時博得了很多好感。
但這就又要去切胃了?
某位粉絲表示:同為想活得很精彩的大碼女生,信仰崩塌,下周也要去醫院掛號。
這……
其實楊天真要去切胃,早有風聲傳出。
據她解釋,切胃主要是為了治療肥胖導致的2型糖尿病:
楊天真應該確實是有糖尿病的。
早前上綜藝時,有她注射胰島素的畫面。
問:切胃手術真的可以治療糖尿病嗎?
確實可以,不過只能治療2型糖尿病。
但,切胃手術本身還是一個針對肥胖症的手術,治療糖尿病只是附屬。
也就是傳說中的切胃減肥術。
張大大曾爆料,一位圈內大牌女星,正常吃飯卻一直都很瘦。
為什麼呢?
女星解釋,因為做了切胃手術:
一輩子都瘦?!
切胃手術,難道就是肥胖人士夢寐以求的神仙藥?
先上答案:還真是。(有限制條件,後面會講)
今天,所長就來認真聊聊,「切胃手術」這個聽起來聳人聽聞的減肥方法。
明星奇葩減肥方法大賞
減肥,人類歷史上一大難關。
對於明星來說更是如此。
聊切胃之前,所長先帶姐妹們看一下,明星們為減肥曾用過各種奇葩方法——
1.吃蚯蚓
嚴立婷在《康熙來了》裡,稱自己為了減肥,曾生吞活蚯蚓……
因為聽說這樣能腐蝕掉肚子裡的食物。
據她描述:吞完蚯蚓後,還能感覺到它在食道裡蠕動……
當然,吞蚯蚓減肥是沒有的。
後來,嚴立婷還因為蚯蚓肚子裡髒東西,導致自己代謝出了問題。
2.吃蛔蟲
這也是一則來自張大大的爆料:
圈內某位L姓女星,曾吃蛔蟲減肥,原理和吃蚯蚓差不多。
最後也是住進了醫院,還胖了17斤……
有媒體稱,葉玉卿早年也用過這個方法:
3.尿
飾演《包青天》中「展昭」的演員何家勁,曾自曝飲尿維持身材。
當然,他後來表示:
「飲尿駐顏法」是一個謊言,自己就是受害者。
有人飲尿,有人排尿。
港媒稱:張栢芝早年曾服用利尿劑瘦身(千萬別模仿非常危險)。
雖然瘦了10斤,但卻患上了急性腎炎住院。
此外,還有「吸D減肥法」,「灌腸減肥法」等等。
相比這些陰間方法,切胃手術其實算是非常科學的。
早前,也有不少明星做過切胃手術。
臺灣藝人劉曉憶曾做過兩次胃手術,第一次在胃裡放「矽水袋」,效果不好。
第二次就做了切胃手術,直接瘦了25公斤。
阿根廷球王馬拉度納也做過切胃,術後瘦了50公斤:
搞笑藝人白雲也是同款手術,瘦了46公斤:
真這麼神奇?
好奇或心動的姐妹,注意看下面的內容哦。(不是廣告,放心閱讀)
切胃手術大賞
切胃手術,其實是非常成熟的術式。
距今已經有50多年的歷史。
美國每年的做這款手術的人,大約在20萬左右,2013年,全球總計做了約50萬例。
手術的發明者叫愛德華·曼森:
曼森原本是一位胃外科醫生,主要是做胃潰瘍和胃癌方面的手術。
工作內容:哪裡爛了切哪裡。
某天,一個病人因肚子疼來找曼森看病,檢查後發現他是患了急性腸梗,大部分腸子已經壞死。
於是,曼森為他做了切除手術。
但不久後,這位病人又回到了醫院。
曼森嚇了一大跳:那個原本身強體壯的病人,如今卻骨瘦如柴,怎麼吃怎麼瘦。
這件事後,他開始留意切胃切腸後病人的情況。
然後發現,很多病人術後都會大幅變瘦。
曼森腦洞大開:既然如此,那是不是可以用這個方法來減肥?
隨後幾年,他開始進行實驗手術,首例病人減肥成功後,很多人慕名而來。
如今,50多年過去了,切胃手術已經是目前最常見的減肥手術。
曼森也成了「減肥手術之父」。
經過發展,當下的切胃手術主要有兩種經典術式:
胃旁路術和袖狀胃切除術。
胃旁路切而不除,腸胃內部改道;袖狀胃切除術,切除胃部不改道。
目前相對比較主流的,是袖狀胃切除術。
也就是直接切除2/3的胃部,切除後胃部呈「香蕉狀」。
正常人胃的體積是1300ml,剛切除後大約剩下120ml。
後期治療完成,胃的體積能恢復到250ml左右。
一位醫生袖狀胃切除術切下的胃部
所以病患手術之後,飯量會大幅下降。
基本上就是吃幾口有飽腹感。
手術的整體效果還是挺好的——
一般剛做完手術,體重就會減輕幾公斤(切除胃部的重量)。
術後一年效果最好,病患普遍能減重20kg~50kg。
並且能有效緩解糖尿病和三高症狀。
臨床發現,減重手術後2型糖尿病好轉者在70%~80%之間。
上海某院的普外科主任顧巖教授還表示:
「減重手術最大的獲益並不是體重減輕,更重要的是改善機體代謝的問題,起到防治疾病的作用。」
同時,目前的袖狀胃切除術是腹腔鏡微創手術。
肚子上開四個孔(單孔也行),就可以進行手術,不會留下大疤痕。
但這個手術,是針對肥胖症病患的。
單純的胖,不建議做這個手術。
袖狀胃切除術有兩個必要條件:
第一:身體質量指數BMI值高於27.5以上(27.5是歐美標準,之前國內誤傳需要BMI大於40,其實不用)。
第二,肥胖已經帶來各種併發症。
比如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三高等。
當然,不是滿足這兩個條件,就要直接去做手術。
如果BMI小於35,可以先嘗試通過飲食和運動減肥。
給自己2~3年的減肥期限,實在減不下來,再去醫院諮詢手術相關事宜也不遲。
畢竟雖然效果好,但切胃手術本身,還是有不少併發症風險的。
切胃併發症風險
袖狀胃切除術是一項全麻手術。
對醫生,麻醉師以及病患本人的身體狀態都有很高的要求。
術前需要對患者心肺功能進行全方位評估。
並且,術中也有很多風險。
首先因為縫合/切割體積等原因導致的胃狹窄:
胃內容物因為狹窄不能順暢通過,導致患者長期噁心,嘔吐。
其次是胃漏,這也是袖狀胃切除術最為嚴重的併發症。
胃液從殘留胃管漏孔處不斷流出,引起一系列症狀——
一種是刺激反應,比如腹痛、心動過速、噁心嘔吐;一種是全身感染,比如發熱、呼吸急促、低血壓、心動過速等。
引發胃漏的因素很多:技術操作,器材選擇,胃部肌肉環境等等。
並且一旦胃漏,很難處理,更難癒合。
而手術成功後,也還是有很多隱藏問題。
比如,因減重太快,導致皮膚蝙蝠狀下垂:
這樣的案例國外有不少,一位女士減肥60公斤後,便出現這樣的問題。
切胃手術之後,又不得不做了割皮手術……
另一個後遺症相對比較常見——胃食管反流病。
切胃手術後,有20%的胃食管反流病新發病率。(肥胖症原本也會導致這個病,比例在10%)
GERD:胃食管反流病縮寫
胃食管反流病:簡單來說就是胃裡的酸性液體反流到食管,引起食管黏膜的病變。
持續如此,會明顯增加患食管癌的風險。
目前,也已經有切胃手術後患食管癌的報導。
圖源:《腹腔鏡外科雜誌》
最後,切胃手術還會導致營養吸收問題。
可能引發腰酸、背痛、容易骨折等症狀,也有研究說會影響壽命。
網紅孫一冰勸粉絲不要切胃
並且,即使切胃手術之後,還是有復胖的可能(約6%的比例)。
這種甚至需要再做手術……
當然,手術有風險,過度肥胖同樣如此。
過度肥胖引發的併發症,更是數不勝數。
心肺問題,皮膚問題,營養吸收問題,危害甚至大過切胃手術。
肥胖人群選擇做或不做切胃手術,原本就是在受益和風險裡搖擺。
目前,大部分外科醫生認為:切胃手術存在風險,但受益更大。
或許對楊天真來說,這就是最好選擇吧。
當然,所長今天的科普只是參考。
真有意向做切胃手術的大碼姐妹,具體情況還是要看正規三甲醫院裡醫生的說法。(微胖姐妹就別動這個念頭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