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在冬季》:講述愛情,高於愛情

2021-03-02 BOSS電影

這個冬天,大概是最適合看《大約在冬季》的了。

這麼說並不僅僅因為當下的季節與電影裡的故事恰好契合,也並不因為這個季節剛剛好細品電影與同名歌曲一起勾起一代人的舊情懷。

還因為,這樣一部觀後讓人五味雜陳的愛情電影,讓觀眾在故事裡學會告白的勇氣,也能得到告別的釋然心態。

它講述一場跨越三十年的愛情,而讓觀眾看到的與學到的,遠遠高於愛情。

看《大約在冬季》哪裡最舒服?眼睛。

先不去想故事能不能吸引你,畫面先把這「勾引」工作給做了。李屏賓擔任攝影指導,想一想都不會讓人失望的。

講愛情故事,要顯出感情之繾綣,節奏就不能快,畫面自然也得有相應的風格。

電影大部分時間聚焦三十年前,光是暖的,風是慢的,仿佛下雪的速度都是溫柔的。

這種溫柔呈現的風格不僅讓兩個年輕人的相遇十分唯美,也非常能讓觀眾共情:大概一個人一生只有這麼一次的鮮活與轟烈,能牢記一輩子的深刻,就該這麼溫柔。

同時這種溫柔風格對比兩個年輕人的愛情結局,又顯得殘忍了些。

光仍舊是暖的,風也還是柔的,只是物是人非,幾多唏噓。

僅靠攝影就能輕鬆做到讓觀眾共情,看得進這個故事,能被故事裡的人牽動情緒,它就成功了一小步。

先讓觀眾沉浸,再慢慢鋪展角色,在這個愛情故事裡讓觀眾看到些更高於愛情的東西,就是製作團隊的妙了。

愛情故事,尤其是愛情電影,能傳達給觀眾的都有什麼呢?

《兩小無猜》、《戀戀筆記本》這類的,是找到人海裡奇妙的緣分,它們說愛情是天註定與羈絆;

類似《愛在》三部曲,則討論愛侶靈魂私語的碰撞,走過奇遇、分離、俗常生活的雞毛蒜皮,靈魂共振是否還在:

而更多愛情故事,其實是透過愛情看一個人。經典愛情故事《簡·愛》、《傲慢與偏見》被一版版翻拍,愛情主題固然是一次次讓觀眾心動,但其靈魂核心,還是因為個性鮮明的女主角。

《大約在冬季》選擇1991年來開啟安然和齊嘯的愛情,因為編劇饒雪漫的一點「私心」。

她回憶起自己的青春時代,年輕人們能不顧風寒,熱烈地追求自己想要追求的。她想用安然來代表那樣熱烈的一代人。

所以再看《大約在冬季》,與其說它是一個愛情故事,倒不如說,是女孩安然的成長史。

初遇臺北攝影師齊嘯,是在1991年的冬天。飄雪的寒夜她為了偶像的演唱會在場外不肯離去。齊嘯贈與她一張票,兩人一起看了一場齊秦的演唱會。

愛情開始了。

饒雪漫說女主角如果不是馬思純來演,很多臺詞她不敢寫。她深信這角色只有馬思純才可以。


我也如此認為。

安然是在四川長大的孩子,19歲的她尚未經歷人生磕絆,堅定、純真、熱烈。遇上溫和文藝的齊嘯,淪陷幾乎是不用懷疑的。

這個男人說的任何話,她能專注聽,能把對方完完全全裝進自己的眼裡和心裡;

看他工作時認真的樣子,仰慕和痴戀透著眼神溢得出來。

那種愛戀不是單純的小女生的愛戀,馬思純讓平時頗為機靈的女孩,在那個時刻變得傻乎乎的,很惹人愛。

 

這種愛了就要大聲說出來,熱愛充溢心就要大聲喊出來的熱烈,不怪齊嘯被她吸引。

安然不是一個傻小妞,她性格其實頗為大氣沉穩,對於自己的事業理想,也有自己堅定的想法。

但也正是這樣一個從內到外都在發光的女孩,在愛情裡跌跌撞撞,數次摔得頭破血流。

馬思純演出了早期安然的韌,一種靈動的韌。也演出了她在愛情裡的傻,而這傻恰恰就能讓很多觀眾有共鳴:只要你曾經愛過,你就懂那種滿心滿眼只有對方的傻。

所以也是這種傻,對比中後期的安然,更讓人心疼。

她在飛機上讀齊嘯給自己的信,彼時二人感情已經過幾番磋磨。前路在何方呢?未可知。

但讀著信,尤能記起最開始自己的那份傻,和全心全意的愛,也能在眼淚裡笑起來。

直至到愛情零落,天各一方。三十年後她是女兒眼裡冷漠的媽媽,事業成功,行事風格冷靜沉著,倒顯得不近人情。

女孩安然長大了,成為了與年輕時候自己相比,完全不一樣的人。

連面對親人的病痛都能如此冷靜,眼裡的光都沒有了。

是那場遺憾的愛情讓她變成這樣嗎?是,也不是。

年輕時候的她也許想起來還是會流淚,但經歷世事她大概也會明白,世上遺憾之事總是有的。與其說它總會發生,倒不如說遺憾其實就是人生的一個組成部分。

46歲的安然不是冷漠,是慢慢與年輕時的自己達成了和解。

三十年後二人重聚的演唱會,她淚流滿面,不是為遺憾落淚,是釋然往事之後,為曾經那麼熱烈而勇敢的自己。

 

用一個愛情故事來展現一個女孩的成長,從當初的熱烈如火,到當下的沉靜如水。讓觀眾看到故事裡的遺憾,卻不覺得遺憾——女孩的那些勇敢、堅定、失落、遺憾、釋然,才組成一個風風火火完完整整的女孩。

對於這個主題的詮釋,《大約在冬季》更妙的一點,是選擇讓安然的女兒於小念為引子,掀開這段塵封往事。

在不了解母親這段往事之前,在於小念心裡,母親是冷漠沒有溫度的。而機緣巧合,通過一張照片發掘母親的過往,她幾乎旁觀了母親的成長史,知道她如何熱烈地愛過,勇敢地走過了自己的人生。

對於她來說,這不僅是一次了解母親的過程,也算是少女於小念成長史的開始吧?

她能從母親那裡學會什麼呢?愛的時候,勇敢地去告白;註定要錯過,也能學會釋然告別。

當然了,觀眾是跟隨於小念進入安然的故事,在這個故事裡,跨越三十年的時代情懷也能讓60、70、80代人共情。從這個角度來說,這也是一部適合帶著父母去看的電影。

在電影的時光裡,每個人都能找尋到自己那段熱烈愛著的時光。也能和小念一樣,通過觀看安然的青春歲月,去告白,去告別。

這個始於冬季終於冬季的電影故事,似乎就是這個冬天的「冬日限定」。在春天來臨前,去電影院看看安然的故事。在萬物生發前,學會與那些始終放不下的事情告別。

《大約在冬季》熱映中,準備去觀看的觀眾注意了:片尾有彩蛋,猝不及防也許就能看到自己的影子。

相關焦點

  • 他們的愛情裡有一首歌叫《大約在冬季》
    愛情是什麼?估計沒有人能給出具體的答案,每個人都有自己對愛情的不同理解。電影《大約在冬季》講述的是一段關於等待的愛情故事,而等待的期限就是「大約在冬季」。大約,一個無法界定具體時間的詞語,每年都會有冬季那究竟是哪年的冬天?
  • 《大約在冬季》矯情的愛情故事
    我們為什麼要看愛情電影?大概是想集中體驗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很難觸及的愛情的理想化部分吧。譬如很多小女生愛看《親愛的,熱愛的》,便是因為她們嚮往李現那種二話不說就寵溺的霸道總裁。因為在現實生活中,另一半往往霸道有餘但寵溺欠奉,而且,絕非總裁。基於這個理論,《大約在冬季》的選擇便有些「迷」——到底有哪個女性會喜歡看一部同性被反覆拋棄而渣男卻被洗白成受害者的戲呢?
  • 大約在冬季:渣男最終是得不到愛情的
    相信在座的80後90後00後和10後以及還沒出生的20後一定聽說過齊秦,也一定聽過齊秦唱的《大約在冬季》,或許還有可能聽過郭大爺的《大腰在冬季》。1987年,齊秦發行了一張名叫《冬雨》的專輯,裡面的《大約在冬季》蟬聯中文金曲龍虎榜七周冠軍,後來又接連獲得金曲獎。說起八九十年代的齊秦,真的是兩岸三地最最最火的歌手,幾乎沒有之一。
  • 《大約在冬季》:在遺失中尋找,愛情原本美好的樣子
    《大約在冬季一首齊秦的老歌《大約在冬季》貫穿始終,也是這個故事的由來。《大約在冬季》講述的是北師大才女安然與臺灣攝影師齊嘯在1991年齊秦的演唱會上邂逅,相識相愛的故事。當齊秦唱響《大約在冬季》時,安然興奮得跳在了座位上,如痴如醉的晃動著手裡的圍巾跟著搖擺著,這一刻被齊嘯拍了下來,也就在那一刻,他對這個素不相識的女孩怦然心動了。
  • 《大約在冬季》不夠「海枯石爛」?這其實才是最現實的愛情
    最近這幾年,上映的愛情題材電影很多,像是《同桌的你》、《前任3:再見前任》、《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等都是非常不錯的愛情電影。而在最近上映的愛情片中,有一部電影雖然評分不高,但是卻非常真實,值得大家一看,這部電影就是由霍建華和馬思純主演的《大約在冬季》。
  • 電影《大約在冬季》,70年代男女的愛情崇尚
    「大約在冬季」這首歌流行的時候,我正在上中學,比《大約在冬季》的主人公小一些的樣子。講真的,這部劇很能觸動我們那個年代的情懷。這段女主人公安然與男主人公齊嘯跨越30年悽美的愛情故事,觸動很多人心底的隱痛。如同回憶錄一樣,詮釋了每一個前任都會有一段令人心痛的過往,讓人不由自主地生出淡淡地感傷。
  • 《大約在冬季》:爛俗的愛情電影,可惜了馬思純和文琪
    一、一首大約在冬季,道盡齊秦心中痛《大約在冬季》於同期在國外上映後,有網友曾爆料在溫哥華觀影該片時,在電影院內看見了多年未在公眾前亮相的一代影壇女神王祖賢。在觀影過程中,面對那些戳中笑點的時代梗,王祖賢也會和其他觀眾一起開懷大笑。而當電影結束之後,她也長久地獨自坐在黑暗的影廳裡黯然落淚。
  • 《大約在冬季》大約在冬季影評
    最後《大約在冬季》萬人合唱,場面感人,為演唱會劃上了圓滿的句號。有趣的是,這首歌成為了電影《大約在冬季》的主要線索,引領著男女主角從相識到相愛,而兩人的離別錯過也跟歌詞暗合。那個演唱會現場正是《大約在冬季》的第一場重頭戲,男主齊嘯送給女主安然一張演唱會門票,兩人共同見證了那個時代的傳奇,並由此奠定了一場刻骨銘心的愛情。
  • 《大約在冬季》蘇州站路演:「看完這部電影,我和愛情零距離」
    11月4日電影《大約在冬季》來到了吳儂軟語醉姑蘇的—蘇州開啟第四站路演。電影主創團隊來到蘇州園區公共學院和常熟理工學院。雖然是在素有「溫柔江南」之稱的蘇州,但現場的氣氛卻是火熱異常!不少同學被電影中安然的熱烈感染,現場鼓起勇氣大聲告白!電影《大約在冬季》根據饒雪漫同名小說改編,馬思純、霍建華領銜主演;魏大勳、張瑤、林柏宏、文淇主演;侯佩岑、齊秦特別出演。
  • 大約在冬季大結局是什麼意思?大約在冬季有彩蛋嗎?
    近日,電影《大約在冬季》公布了一組定檔海報和預告,宣布電影定檔11月15日,這部電影是由馬思純、霍建華領銜主演。魏大勳、張瑤、林柏宏、文淇主演,侯佩岑、齊秦特別出演的一部電影。  大約在冬季定檔什麼時候電影《大約在冬季》改編自饒雪漫的小說,王維明執導,官宣定檔11月15日登陸院線,講述北師大才女安然與攝影師齊嘯因一場演唱會相識並熱戀的愛情故事。
  • 中楚漢秀:愛情始於浪漫止於心痛、《大約在冬季》句句戳心
        《大約在冬季》講了一個「愛而不得」的故事,人們在為安然感動的同時,也不禁回憶起自己的青春歲月。有些愛情註定無法白頭偕老,但我們依然心懷感恩。因為那些人那些事,讓我們成長、成熟。青春是一首歌,愛情就是這首歌裡的最高音部分。愛情讓我們傷痕累累,又讓我們無比強大。它還有一種魔力,能讓目睹愛情的人為之感動。
  • 《大約在冬季》:比愛情更美好的,還是當年的那首歌
    「一起都是命運最好的安排」「我對你從來都不敢認真」11月15日愛情電影《大約在冬季》上映。這是一部由齊秦的歌曲改編的電影,由知名作家饒雪漫擔任編劇,霍建華,馬思純聯袂主演。這部電影演員發揮得當,編劇饒雪漫也將二十八年的戀愛故事講的環環入扣,跌宕起伏。
  • 電影《大約在冬季》蘇州站路演:「看完這部電影,我和愛情零距離」~
    電影《大約在冬季》蘇州站路演「看完這部電影,我和愛情零距離」
  • 《大約在冬季》:兩代人的愛情浪漫交錯,開放式結局恰到好處
    「比死別更痛苦的是生離「這句話幾乎為整部電影定下了遺憾的基調,《大約在冬季》講述的就是這樣一個不斷錯過、愛而不得的故事。故事在2019年與過去之間不斷切換,一條線是文淇出演的女兒於小念和齊一天相遇相愛探秘父輩之間的愛情糾葛,另一條線就是安然(馬思純飾)與齊嘯(霍建華飾)的遺憾愛情。91年在齊秦演唱會的門口,霍建華飾演的齊嘯和馬思純飾演的安然一見鍾情,雖然中間出了點意外斷聯,但二人還是在教授家重逢再見生愛了。
  • 《大約在冬季》:現在連愛情故事都降級了嗎?
    ,這個11月《大約在冬季》就是其中的代表,並且再次驗證了把歌名當做電影名十有八九都是爛片的定律。今天一起就《大約在冬季》來探討一個問題:現在愛情電影連愛情故事都降級了嗎?聽人說過一條爛片定律—— 凡是拿歌名做片名的,十有八九都是爛片。印象中逃過這條定律的,好像只有《甜蜜蜜》。
  • 2019年「愛情」不足,《大約在冬季》定檔補上今年最後的溫暖
    所以,此次《大約在冬季》的出現對於今年的愛情電影市場來說無疑是一次重磅加碼,不僅填補了市場上愛情領域的類型空白,同時影片獨特的氣質、亮眼的陣容以及經典情歌的IP價值呈現等,都讓這部影片的出現獲得不小的關注度。
  • 《大約在冬季》愛情也有保質期,過期的愛情開不了花
    2019年11月,霍建華和馬思純主演的電影——《大約在冬季》上映。此電影改編自饒雪漫的同名小說。這部電影上映,讓許多人無限感慨,因為想起了自己的愛情,回憶起自己的青春。霍建華飾演的臺灣男人齊嘯,與馬思純飾演的北大才女安然,兩人因齊秦的演唱會而相識。隨後兩人陷入愛情,又經歷了幾次分分合合,最終彼此還是錯過,在各自的人生裡安好。
  • 一首《大約在冬季》,寫盡了王祖賢和齊秦的愛情故事
    從古至今有很多歌頌愛情的篇章,這其中有一些故事以圓滿的結局完美收官,也有一些愛情故事悽美的惹人生憐,讓我們不禁感嘆為何這對有情人的愛情道路如此的坎坷。今天本文要講的是齊秦和王祖賢之間的愛情故事。
  • 《大約在冬季》:需要等待的愛情,大多不靠譜
    電影《大約在冬季》主要講述了馬思純飾演的安然,她是北師大才女,性格非常開朗。在齊秦的演唱會上,安然與霍建華飾演的齊嘯偶然相遇了。齊嘯是一位攝影師,喜歡拍攝所有美好事物。」表現出等待了愛情多年的無奈與心酸。相愛的人不能在一起成為安然這輩子最大的遺憾。安然在等待齊嘯的同時,魏大勳飾演的于楓又何嘗不是在苦苦等待安然。他帥氣、有才、長情,家庭背景也好,可無奈在安然眼裡,他始終只是個備胎,只是在她愛而不得,只是她在看不到盡頭時,一個將就的歸宿。
  • 齊秦《大約在冬季》帶你入愛情金曲坑
    電影《大約在冬季》的另一結局,叫「今生不再」的《玻璃之城》。齊秦 王祖賢齊秦在《大約在冬季》歌詞裡唱「你問我何時歸故裡,我也輕聲的問自己,不是在此時,不知在何時,我想大約會是在冬季」,正如電影中的愛情,敢愛敢恨的安然偏偏遇上多情漂泊的齊嘯,註定沒那麼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