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河是河北廊坊的縣級城市,境內山水相依、沃野相連,因泃河、洳河、鮑邱河三條河流經縣域而得名。山河市盛產蘋果、核桃、柿子、小棗等果品,三河還有很多特色小吃。
1、三河小燻雞
三河小燻雞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其製作方法精細,選用優質的鮮雞為主要原料,再配以糖等各種調料,採用傳統的製作方法製作而成,所製作出來的小燻雞色澤金黃泛紅,十分美味,還含有非常豐富的營養。此菜既可以用於佐酒下飯,又可以當主食食用。
2、虎皮肉糕
虎皮肉糕是三河市新集鎮特色美食,新集鎮自古就是京東著名的水陸碼頭,當地人自明朝起就製作虎皮肉糕,用來招待賓客,現在虎皮肉糕已經成為當地年節和宴席必備佳餚。華豐農家院的虎皮肉糕使用祖傳秘制佐料,各種原料也是貨真價實,所有製作工序要求純手工製作。精心的選材、嚴密的配料、精確的火候,每一步都是經過反覆的實踐,最終做成這麼經典的美食。
3、京東肉餅
京東肉餅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據考,京東肉餅創始於明末清初一開飯鋪為生的張氏人家。因夏墊回民居多,盛產牛羊肉,便以牛羊肉做肉餡原料(現已有用豬肉做肉餡),採用上等白面,提前和好,既要稀稠適度,能從手指縫往下拉落為佳,又要潤透醒全。肉要選新鮮牛羊的裡脊或磨襠肉,剁碎,配以蔥、姜、蒜、五香調料,用香油調好打勻,然後按斤面(水面)斤餡製成肉餅。此肉餅外焦裡嫩,油而不膩,香美可口。食時佐以陳醋、鮮蒜,伴食綠豆小米稀粥、老鹹菜,著實滋潤。可謂是:京東肉餅,三河特產,斤面斤餡,面白肉鮮,皮薄如蟬翼,餡嫩如膏飴。
4、高樓釀豆腐
高樓釀豆腐是京東一道具有百年歷史的名菜,每到逢年過節,高樓鎮地區十裡八鄉家家戶戶做釀豆腐,輩輩傳承至今。該菜湯汁醇厚,鮮嫩滑潤,口味鮮美,富含有人體必需的胺基酸及膳食纖維,廣受百姓喜愛,是三河人民的養生菜、看家菜。
5、毛雞蛋
毛雞蛋,是三河人喜歡吃的一種風味小吃。就是種蛋在孵小雞時,有的蛋中小雞已孵化成形,但由於種種原因,雞雛不能破殼而出,死在蛋殼內,叫毛雞蛋。吃毛雞蛋,真是一種「口福」。外地人吃不了,他們對三河人吃毛雞蛋感到新鮮:「帶毛帶血的,怎麼吃呀,看著都……」可三河人吃起來就是香!據說毛雞蛋營養價值很高,而且開胃健脾,越是帶毛帶血的越是有營養,吃在口裡越香,就像人們吃臭豆腐一樣,聞著臭,吃著香。
6、鮮螺螄
鮮螺螄,俗稱香螺絲、鮮螺蛤,是三河人喜歡吃的一種淡水螺做成的美食風味。城裡、鄉鎮、村街,特別是人們容易集中的菜市場,過路的橋頭,都有賣鮮螺螄的攤位。攤主一邊吆喝,一邊用鐵勺攪動,以顯示新鮮和水靈。你從攤前一過,就聞到一股特殊的濃濃香味,恰似酒中茅臺一聞便知。以前都是三五成群的人們蹲在地上用蘆籤撥挑著吃,現在大多買回家中食用。鮮螺螄是下酒好菜,呷一口酒,撥一個螺螄,細嚼慢咽,很象北京人喝「二鍋頭」,吃花生米。
7、三河豆片兒
三河豆片是上乘的豆製品。以其薄厚均勻,色澤油黃,口感好,味道鮮,主副食皆可而享譽京、津、廊一帶。相傳始創於宋代,出名於清朝康熙年間。豆片的吃法可繁可簡,最簡單也是最傳統的吃法是用豆片卷蔥或撕一塊豆片直接食用,也可以切成細絲涼拌,涼拌時亦可配加香菜、蔥絲、黃瓜絲、白菜心等物,還可以與白菜、黃瓜、尖椒一起爆炒。此外,還可以涮、蒸、煮、燉,總之物隨人願,任選吃法,但不管怎樣吃,味道都不錯。
8、擦咯豆
「擦咯豆」是三河農村傳承了幾百年的傳統特色飲食,現在一般很難見到,最有特色的「擦咯豆」是以生白薯切片晾乾後磨粉加上榆樹皮和面,採用民間傳統工藝製作,在過去是窮人家聊以果腹的飯食。如今以其風味獨特口感極佳,具有抗癌、健脾、通暢、補虛、益氣之功效,成為受人追捧的特色鄉村美食。
9、三河炒餅
三河炒餅是京東一帶小有名氣的小吃。老人講:「三河炒餅,肉餅價」。其雖用料簡單,但色、香、味俱佳,深受食客喜歡。三河炒餅製作新穎,味香爽口,外焦裡嫩。京東一帶遠近聞名。由四合店廚師李子林(平谷縣南宅人,已故)於1948年創製。
10、福成肥牛
福成肥牛是中外遊客來三河旅遊必須品嘗的一道美味佳餚,色、香、味、形俱全,被譽為廊坊市「十大城市名片」之一。福成肥牛既不是一種牛的品種,也不是單純育肥後屠宰的牛,更不是肥的牛,而是選擇優質的腰背部的「背最長肌」和腹部去骨肌肉切成薄片在火鍋內涮食的部位,被稱為「肥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