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社會科學院詹懿副研究員訪談:推進產業協同發展促進成渝地區...

2020-12-18 視界網

編者按:產業協同發展是促進區域一體化發展的核心和紐帶。促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產業協同發展對促進成渝地區一體化發展和實現「兩中心兩地」的戰略目標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深刻把握產業協同發展的內涵和內在規律、科學借鑑國外區域產業協同發展的成功經驗、探索產業協同發展的合理路徑、創新區域一體化發展的體制機制,是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關鍵環節。
       近期,重慶社會科學院產業經濟研究所詹懿副研究員在「智匯兩江」學術圓桌會上作了《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產業協同發展的問題及建議》的專題報告。重慶社會科學院網對詹懿就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產業協同發展相關問題進行了專訪。

產業經濟研究所詹懿副研究員

產業協同發展的內涵與意義
  重慶社會科學院網:產業協同發展是什麼?為什麼要推進產業協同發展?

詹懿:「協同」是指系統內原本混亂無序的要素結構,在一定的外部約束條件和內部組織下,逐漸演化為方向一致、協調有序的要素結構的過程和狀態。「協同」最早由德國物理學家哈肯在對雷射原理和機制進行研宄的時候發現,在一定的約束條件和一定的外界條件下,諸多相互獨立發光的原子和其產生的光電場能夠產生出相位和方向都協調一致的單色光——雷射。「產業協同」是指企業之間不能按照產業鏈的上下遊關係形成有機聯繫、產業之間不能相互支撐和配套協作的混亂無序的產業系統,在一定的體制機制約束和激勵下,逐漸演化為產業鏈上下遊企業之間有機聯繫、橫向產業之間圍繞技術和產品市場需求相互配套協作、傳統產業與新興產業之間相互支撐、技術創新能力和動力不斷增強,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升級的現代產業體系的過程和狀態。

產業協同包括四個維度,即產業內不同企業之間的協同、產業之間的協同、產業行為主體間的協同和產業在不同地理空間的協同。產業內不同企業之間的協同主要是指圍繞產業鏈上下遊的不同企業之間的分工合作,共同實現產業鏈的穩定和高質量運行;產業之間的協同主要是指傳統產業與戰略性新興產業、製造業與服務業等不同產業之間的在技術、原材料和市場等方面的互動發展,以實現產品、工藝、管理、創新等方面的同步提升;產業行為主體之間的協同主要是指為構建區域產業(創新)生態系統而組成的由企業、政府機構、高校及科研機構和金融風險投資機構、法律諮詢機構、管理諮詢機構、中介機構等組成的正式和非正式的交流合作系統;產業在不同地理空間的協同主要是指企業之間的互動發展和產業之間的配套協作關係在地理空間上的優化布局,從而形成產業集群和產業帶等產業集聚區。

推進產業協同發展,對區域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一是擴大市場規模,發揮規模經濟效應。亞當·斯密在《國富論》中就提出分工促進專業化生產,進而提高生產效率,從而增進社會財富。而促進分工的前提是市場規模的擴大,能夠為產業內各企業提供專業化生產的市場空間。推進區域產業協同發展,以產業鏈為紐帶,連接區域之間的要素市場和產品市場,擴大產業發展的市場規模和空間,發揮規模經濟效應,促進產業鏈上下遊企業產生、發展和集聚。二是提高資源配置效率。以產業協同發展為紐帶促進區域之間構建利益協調機制、要素和市場一體化發展體制機制,構建以經濟區經濟為特徵的區域要素組織方式,打通區域之間要素自由流動的行政和制度障礙,有利於區域之間要素的自由流動和高效配置。三是提升產業價值鏈水平。推進區域產業協同發展,讓區域內處於同一產業鏈上下遊的企業有更多的市場空間和發展空間,有利於集聚更多的優秀企業和高端要素資源,增強產業創新能力和企業管理水平,提升產業價值鏈水平,促進整個產業體系的優化升級。

國外區域產業協同發展的經驗

重慶社會科學院網:發達國家在推進區域產業協同發展方面都有哪些成功經驗?

詹懿:一是強化政府規劃引導,包括城市群規劃和重大基礎設施建設的協調機制,充分發揮區域規劃對城市群協調發展的引領作用,定期根據區域發展情況修改完善區域發展規劃。如日本東京都市圈、法國巴黎和美國紐約。二是搭建方便快捷的基礎設施網絡體系,提高城市群中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流動效率,促進區域一體化發展。如日本東京都市圈的5級軌道系統和法國巴黎的地鐵、高等級公路、高速鐵路、航空、水運等網絡化交通運輸體系。三是城市間明確的功能定位和產業分工,促進產業在區域之間的優化布局和城市功能的優勢互補。如德國魯爾區城市群分工各異的產業布局,美國東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中五大核心城市高度集聚的產業布局和相互補充的產業結構。四是強化並完善核心城市中心城區的服務功能,發揮核心城市的高端服務業對周邊衛星城市的集聚和輻射帶動效應。倫敦依託金融、保險和貿易中心等多種功能輻射帶動大倫敦城市群的發展,巴黎金融保險、總部經濟等產業輻射帶動巴黎城市群發展。五是推進城市群網絡化發展,以城市群的網絡化發展承載產業體系在地理空間的優化布局,促進區域之間的分工協作。如萊茵—魯爾城市群、蘭斯臺德地區、巴黎城市群。六是建立健全跨區域的協調機制,加強各區域之間的密切溝通合作。如英國大倫敦行政架構的一體化協調模式、美國加拿大的城市政府之間的協會協議與特設機構的模式、日本韓國的核心城市主導協調的模式、法國的城市(鎮)聯合體的協調模式等。

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產業協同發展的主要思路

重慶社會科學院網: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產業協同發展,下一步應該注意的問題有哪些?

詹懿:在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產業協同發展過程中,一是要注意加強統一規劃引導,包括加強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基礎設施網絡體系的規劃引導,暢通兩地之間的人流、物流、商流、資金流和信息流,同時要加強兩地的產業聯動發展規劃引導,共同促進產業的做大做強。二是創新一體化發展的體制機制,包括建立健全促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一體化發展的協調機制,探索完善川渝兩地產業轉移的成本共擔、利益共享機制,建立統一的市場準入制度等,減少兩地間企業和要素流動障礙。三是加強成渝雙城經濟圈產城聯動發展,促進成渝地區現代產業體系與成渝城市群網絡體系互動融合,促進各城市功能互補、產業分工協調。四是共建成渝地區產業鏈和產業集群,集中優勢力量構建一批優勢產業鏈(或環節),打造一批世界級的產業集群,促進兩地企業分工合作,同時有效促進相關企業和要素集聚,發揮好在我國國內大循環中的應有作用。五是共建成渝地區產業創新生態系統,共同解決制約產業技術創新的「瓶頸」問題,增強成渝地區產業創新能力,提升成渝地區產業價值鏈水平。六是共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交流合作平臺,搭建促進成渝地區行業主管部門、行業協會、企業、高校、科研機構、金融機構、高科技人才等產業主體交流合作的正式和非正式交流合作平臺,增強成渝地區創新創業活力。七是共建金融支撐體系,圍繞服務企業創新、創業、上市、物流等需求,突出重慶和成都各自優勢,共建西部金融中心,提升成渝地區產業協同發展的金融服務能力。

相關焦點

  • 中國移動助力成渝地區數字經濟蓬勃發展
    作為信息通信服務領域的「國家隊」,中國移動充分發揮屬地化優勢,積極落實國家區域協同發展戰略,深入實施「5G﹢」計劃,加快壯大新一代信息技術,加快5G、工業網際網路、大數據中心在成渝地區的布局建設,推進信息基礎設施互聯互通。
  • 看中國移動助力成渝地區數字經濟發展的新變化
    位於重慶兩江國際雲計算產業園的中國移動(重慶)數據中心《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明確提出,要在成渝地區「打造帶動全國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和新的動力源」,使成渝地區成為具有全國影響力的重要經濟中心、科技創新中心、改革開放新高地、高品質生活宜居地。川渝兩地的交流交往被賦予了新時代的戰略定位與歷史使命。
  • 【文旅頭條】中國在抗疫中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新華社重慶3月4日電(記者趙宇飛 李力可)2月29日上午,一場視頻通話在重慶市榮昌區和毗鄰的四川省瀘州市之間進行,通話的是榮昌區委書記曹清堯和瀘州市委書記劉強。雙方原本在春節前商定,瀘州市黨政代表團節後儘快到榮昌區座談,並籤署《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一體化發展2020年行動方案》(以下簡稱《行動方案》)。
  • 四川省委發布加快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決定
    著眼強化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次級支撐,支持區域中心城市爭創全省和成渝地區經濟副中心。加大區域中心城市空間資源供給,優化功能布局,統籌規劃建設省級新區。強化區域中心城市與重慶、成都的協同聯動,優先承接功能疏解和產業外溢,增強經濟和人口承載能力。
  • 成渝地區如何唱好「雙城記」 6個關鍵詞告訴你
    早在2011年,國務院批覆實施《成渝經濟區區域規劃》,明確要求把成渝經濟區建設成為西部地區重要的經濟中心;2016年,國家發展改革委等聯合印發的《成渝城市群發展規劃》明確,到2020年,成渝城市群要基本建成經濟充滿活力、生活品質優良、生態環境優美的國家級城市群。  近年來,成渝地區在中央的「指揮棒」下是如何唱好「雙城記」的?成渝地區在協同合作上有了哪些新進展?
  • 四川化工職業學院舉行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化工職業教育產教協同...
    12月23日,由四川化工職業學院與重慶化工職業學院共同發起的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化工職業教育產教協同發展聯盟成立大會暨首屆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化工職業教育發展論壇在重慶化工職業學院隆重舉行。重慶化工職業學院黨委書記範永同致辭  會上,範永同致辭指出,聯盟的成立旨在促進成渝地區化工職業教育資源整合,積極探索政行校企合作培養人才新機制,提高職業教育質量,實現高水平實踐教學基地與創新技術服務平臺建設,
  • 老外在成渝|日本駐重慶總領事渡邊信之: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將發展...
    他對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表示高度關注,認為這是中國政府立足西南地區實際、瞄準未來長遠發展提出的一項意義重大的區域發展戰略。  渡邊信之表示,重慶在成為直轄市以前,和成都一樣都是四川省內重要的城市。在重慶成為直轄市以後,成都和重慶又共同擔當起中國西南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領頭羊」角色。
  • 建設世界級巴蜀文化旅遊走廊 川渝兩地如何協同唱好「交響樂」?
    釋放文旅新動能,打造巴蜀文化旅遊走廊,助力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川渝兩地如何協同發力?又有哪些重要抓手?下一步具體舉措是什麼?△圓桌論壇現場10月15日,2020重慶國際文化旅遊產業博覽會主論壇——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文旅融合高峰論壇暨第三屆T12中國西部文旅產業發展峰會在重慶國際博覽中心盛大舉行
  • 近200位專家支招成渝經濟圈,還成立了智庫聯盟
    2020年開年至今,成都和重慶開啟全方位互動。成渝中線高鐵今年開建,川渝住房公積金實現互認互貸,成都天府新區牽手重慶兩江新區,兩個國家級新區攜手開展七個方面合作……多個事實都在說明,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上了發條,呈現出熱火朝天的推進局面。
  • 同頻共振話「雙城」——重慶市政協常委會會議「大力推動成渝地區...
    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著眼全局和長遠發展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是重慶今年認真謀劃推進的重點工作,更是重慶市政協參政議政、建言獻策的重點。如何發揮好專門協商機構作用,努力在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實踐中勇於擔當、積極作為?市政協將「大力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作為今年市政協常委會會議重點協商內容。
  • 成渝高新區開啟對話:如何打造具有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
    訪談現場。羅嘉攝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和西部科學城的建設中,重慶高新區和成都高新區將發揮怎樣的重要作用?推動超瞬態物質科學實驗裝置、中國自然人群資源庫重慶中心提速建設,北京大學重慶大數據研究院籤約落戶,中科院重慶科學中心、重慶大學科學中心等加快落地。同時,面向未來發展「築城」,推動大項目、發展大產業。聯動全域創新「賦能」,優化大生態、促進大協同,做靚「高」與「新」兩張王牌。
  • 助力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 成渝雙城特產館亮相新光天地重慶
    「成渝雙城特產館是渝北區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商務工作合作事項落地落實的一個重要載體,標誌著渝北區與四川友城在商務工作領域的合作掀開了新的一頁。」渝北區商務委黨委書記、主任曹興建說。   按照中央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戰略部署及市委市政府的相關要求,渝北區2020年7月出臺了《渝北區貫徹落實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實施方案》,明確提出要當好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突擊隊」,爭創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示範區。其中在商務領域,渝北區的一項重點工作就是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商務工作合作事項落地落實。
  • 川渝黔陝甘康養企業齊聚廣元 推進跨區域文旅協同發展
    知名康養企業、旅遊產業經濟專家齊聚在此,共同探討康養旅遊產業發展模式。 陳平攝 「本次會議旨在積極響應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國家重大戰略,搶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發展新機遇,主動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攜手助推川渝黔陝甘區域協同發展。」
  •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高校藝術聯盟成立
    重慶晨報訊 (重慶晨報·上遊新聞記者 孔令強)昨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高校藝術聯盟在成都正式成立。據悉,藝術聯盟是為推動成渝地區的藝術教育、藝術創作和藝術產業發展而成立的合作性聯盟,成員高校有四川美術學院、重慶大學、西南大學、四川音樂學院、四川大學、西南交通大學等68所藝術類院校或院系。
  • 從重慶到上海 看長江經濟帶如何打造區域協調發展新樣板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三次座談會聚焦長江經濟帶發展。現在,從環境保護到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從市場一體化建設到公共服務共建共享,沿江省市正積極推進上中下遊協同聯動發展,打造區域協調發展新樣板。這些天,揚子江生態文明創新中心的研究人員正在對長江江蘇段水體進行採樣。
  • 成渝「一盤棋」的壯麗和聲
    東擴西進區域合作促一體化發展成都向東,跨越龍泉山,既跳出盆地束縛,提升了產業和人口承載力,也為成渝相向發展奠定了基礎。成都引領,「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加速,川南、川中的城市與成渝雙核聯繫更為緊密。重慶則提出構建「新版圖」,突出「一區兩群」協調發展,其中的「一區」指重慶主城都市區,「兩群」指渝東北三峽庫區城鎮群和渝東南武陵山區城鎮群。
  • 光大銀行重慶分行:助力唱好「成渝雙城經濟圈」的「和聲」
    今年初,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消息重磅落地,這一積極信號,迅速在成渝大地掀起一股激情澎湃的發展熱潮。光大銀行重慶分行積極對接重慶市委、市政府總體部署,主動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在服務城市發展戰略和企業發展中借勢借力、創新改革,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更優質的金融服務,全力以赴唱好「雙城記」的重慶「和聲」。
  • 蓬南鎮搶抓歷史機遇推進川渝毗鄰地區鄉鎮融合發展先行示範區建設
    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是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發展機遇。今年以來,蓬南鎮積極融入成渝雙城經濟圈建設,結合蓬溪縣委確定的川渝毗鄰地區鄉鎮融合發展先行示範區,搶抓歷史機遇、堅持差異化發展,以實際行動推動蓬南鎮在唱好「雙城記」、建好「經濟圈」中展現新作為實現新突破。
  • 要從成渝「二人轉」到「集體舞」「渝遂綿經濟帶」獲專家點讚|...
    6月12日,在綿陽市深度參與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研討會上,重慶社會科學院黨組書記、院長唐青陽拋出觀點,而連接重慶北碚、合川、銅梁、潼南、四川遂寧、綿陽的「渝遂綿經濟帶」也成為專家學者們熱議的焦點。攝影 郭超英據介紹,作為一個總面積近20萬平方公裡、2019年常住人口近1億人、地區總產值超6萬億的經濟區域,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既要提升重慶、成都兩個極核城市的綜合能級和國際競爭力,又要依託資源稟賦、人員往來、產業聯繫等方面的優勢,強化區域中心城市帶動和毗鄰地區協同,優化雙城經濟圈發展格局,以實現整個成渝地區的統籌協調發展。
  • 重慶三峽擔保集團大力支持成渝地區大健康產業發展
    新華網重慶7月8日電 支持成渝地區中小微實體企業發展,對於加快推動「一區兩群」協調發展和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具有重大意義。重慶三峽擔保集團堅持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積極在支持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醫療健康類中小微民營企業發展中做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