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無線罐壓傳感器你知多少?
本文將由北京喵潛的趙青為你詳細解析
為什麼「傳感器時代即將來臨」?
喵潛:趙青Mr.Q
PADI 教練長
ANDI 技術安全氣教練
EFR 教練訓練官
圖1所示為:潛水員監視氣瓶氣量,正常使用的機械殘壓表。圖2所示為:目前使用較多的是波登管壓力表。高壓氣體連接到彎曲的銅管上,壓力變化驅動銅管形變,進而推動指針指向對應的度數。
採用霍氏配置的潛水員,用單頭單環扣把殘壓表固定在腰部D環上(圖3),側掛潛水員則傾向於把殘壓表藏到腋下(並不是所有的側掛潛水員都這麼做)。
圖5 Suunto Cobra3
帶有電子 3D 指南針的高級氣瓶殘壓指示潛水電腦
如果把壓力顯示集成到潛水電腦如何?通過潛水電腦,更方便的查看氣量、發送低氣壓報警、統計耗氣信息和生成氣量管理策略,這不是順理成章的事情嗎?是的,我們看到兩種集成方式,一種是把潛水電腦直接和高壓管連接起來,如圖5。
Suunto Cobra3 是可佩戴在控制臺上的多合一潛水電腦。它具有氣瓶殘壓指示、電子 3D 指南針功能,配有易於閱讀的矩陣顯示器,採用簡化的四按鈕操作。
圖6 Suunto Tank POD 無線罐壓傳感器
無線傳感器連接到一級頭高壓口,通過無線信號將氣瓶壓力傳輸給潛水電腦。
早期 Suunto 發現無線罐壓傳感器的潛在安全風險。這個風險會影響所有 Suunto Transmitter 和 Suunto Tank POD 向其兼容的 Suunto 潛水電腦傳輸氣瓶數據。在報告的兩起事件中,Suunto 無線罐壓傳感器的外殼在常規陸地壓力測試中發生故障。儘管極其罕見,但這表示可能存在因爆裂導致受傷的風險。
對於 Suunto 而言,保障潛水員安全至關重要。這正是 Suunto 決定召回所有 Suunto Transmitter 和 Suunto Tank POD 的原因。
Suunto Transmitter 兼容產品:Suunto D4i、D4i Novo、D6i、D6i Novo、D9、D9tx、DX、Vytec、Vytec DS、Vyper Novo、HelO2、Vyper Air。
相關閱讀:SUUNTO無線罐壓傳感器的正確用法
在檢查過程中,產品會被拆開檢查,並將更換電池和防水密封 O 形環。產品塑料殼也會更換。
用戶將收到兩個額外安全組件;必須安裝其中一個到 Transmitter 或 Tank POD 上,具體取決於它們是通過高壓軟管連接還是直接與一級頭相連。這是為了將產品內的壓縮空氣含量減至最低。
完成升級後,我們會在產品上標註小圓圈符號,表示產品安全,可供使用。
常規潛水中,我們常常指定折返氣量和低氣壓氣量,折返氣量通常是扣除預留氣量的1/2或2/3殘壓(1/2或1/3氣量管理原則),而低氣壓氣量常常是50bar左右。大多數支持傳感器的潛水電腦,都可以設置多個報警,正好對應潛水計劃中的各個氣量數值。
使用傳感器潛水時,潛水電腦除了罐壓,常常會顯示一個Air Time數據,即根據歷史數據和深度信息計算的當前氣罐氣量還能使用多久的信息。對於一些對氣量、時間關係不敏感的潛水員,可以是非常好的提示信息,也可以成為潛水計劃的一部分。
在潛水日誌中,我們可以查看耗氣數據(如圖10),這個數據除了可以幫助計算個人水面耗氣量(RMV或SAC),也可以根據對應的事件評估潛水員的狀態,幫助潛水員改進潛水方式(遊動效率、浮力控制、情緒等)。
物理殘壓表大多是夜光錶盤,黑暗中,用手電照幾秒,錶盤就會變成自發光的。如果直接打手電看殘壓表,大概率被反光晃瞎。這個小動作無疑增加了潛水員的負擔,對於最新的長亮彩屏的潛水電腦來說,夜潛時使用傳感器後抬手看殘壓一氣呵成。
對側掛潛水員來說,傳感器絕對是小天使。側掛潛水有精細氣量管理的需求,潛水員需要把兩隻氣瓶的殘壓差值控制在30 bar以內(不同潛水員對這個數值有不同要求)。傳感器讓潛水員從潛水電腦快速而頻繁的檢查殘壓,從而指導左右瓶切換。
側掛潛水員的另一個痛點是掏表難,為了裝備流線型,連接短高壓管的殘壓表被壓在腋下,需要「掏出來」看。對於視力不佳人士,這個操作實在是不太友好。有些側掛潛水員側掛系統沒有調整到理想狀態,氣瓶向外側旋轉(常常是皮筋過緊導致),也會增加掏物理殘壓表的難度。使用傳感器則這些難題迎刃而解。
使用背掛系統的潛水員,第一支減壓瓶默認掛在左鍵和左腰的D環,這個位置剛好擋住了殘壓表,因此,這類潛水員看表的習慣是摘下來看,然後再掛回去(也有少數潛水員對殘壓表的位置做了改良,調整到胸前,減少了摘掛操作的負擔)。當你使用殘壓表監視背氣的時候,無疑大大降低了操作成本。
用傳感器監視減壓瓶似乎性價比並不合算,但如果你有一隻支持多傳感器的潛水電腦,同時又有多餘的傳感器,何樂而不為呢?Suunto 彩屏系列(D5和EON)就特別適合這麼幹,支持10隻以上的氣瓶,大概率能覆蓋潛水員的切氣需求。
目前的無線傳感器,我們遵守製造商的建議,同時使用機械殘壓表作為備份。
單瓶潛水員,由於需要按慣例把機械殘壓表裝在調節器左側的高壓口,那麼留給傳感器的就只剩下右側的高壓口。這裡的風險是被誤認為是氣瓶閥被拎斷。有限的使用經驗來看,加裝短高壓管的做法並非最優解,一根懸空的短高壓管有可能不斷晃動,增加了管線破損和高壓口爆 o-ring 漏氣的風險。將傳感器塗裝成醒目的色彩或直接購買彩色的傳感器,並且提前和潛導、船工溝通,可能是更好的解決方案。
雙瓶背掛潛水員,機械殘壓表默認安裝在左側一級頭,那麼右側一級頭自然可以留給傳感器,在不得已關閉中閥時,傳感器仍然可以指示右瓶的壓力。安裝時,儘可能調整管線布局,讓傳感器向下和向內傾斜,頂部發生碰撞時,可以避免損傷傳感器,傾斜的傳感器也更小概率被誤認做氣瓶閥。
側掛氣瓶使用傳感器時,有兩種安裝選擇。一是依照慣例將短高壓管連接的機械殘壓表指向下方,傳感器則指向上方。這種方式不改變機械錶的使用習慣,向前支出的傳感器在水中也並未過於突兀,但在氣瓶運輸的過程中,大大增加了碰撞損傷的風險。我比較喜歡的組合是用迷你機械殘壓表直接連接在一級頭的上側,免去了高壓管也減少了故障點,而傳感器則放在下側,水中更加 trim,而水面則不易被碰撞到。第二種方式只要低頭就能讀到物理表的數據,也非法方便。迷你殘壓表的缺點是讀數不夠精確,需要有一定經驗才能「猜」出數值,真的只能是備胎。
如果你要在減壓瓶階段瓶上使用傳感器,務必在陸地上做好配對、檢查和測試。甚至可以考慮在成對的傳感器和氣瓶上做好標記,避免誤配。氣瓶多的時候,漂在水面臨時配對和檢查配對是件令人抓狂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