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劃與臺當局進行所謂「商業對話」,島內擔心美國再次「獅子大...

2020-12-25 環球網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張天行】繼美國衛生部長阿扎之後,副國務卿克拉奇計劃與臺灣當局進行所謂的「臺美經濟與商業對話」。島內輿論相當緊張,因為阿扎來後蔡英文當局隨即解禁含瘦肉精的美豬和美牛,「這次又要拿什麼換?」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表示,臺灣問題事關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涉及中國核心利益,是中美關係中最重要、最敏感的問題;中方堅決反對美臺官方往來,敦促美方恪守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規定,以免嚴重損害中美關係和臺海和平穩定。

臺「外交部」15日不願證實有關克拉奇的消息,僅表示「基於臺美交往準則,在真正定案前無法透露細節,雙方努力安排中」。工商協進會理事長林伯豐15日透露對話「確定要登場」,美國在臺協會將舉辦相關活動,主題還未確定,但一定會觸及美國與大陸的貿易競爭。據《自由時報》報導,這場對話規劃本周五舉行,臺灣方面可能由「行政院副院長」沈榮津帶隊;對話預計討論供應鏈重組、營業秘密保護、陸資等投資審查以及「印太戰略合作」等議題。「中央社」回顧稱,蔡英文8月底宣布放寬美豬美牛進口,美國國務院隨後在8月31日宣布創立美臺經濟與商業對話,並交由克拉奇主持。親臺議員魯比奧9月11日致函國務卿蓬佩奧稱,臺灣是美國第十大貿易夥伴,雙方進行貿易協商能「維繫美國經濟影響力並降低臺灣對大陸的貿易依賴,對確保印太區域的自由與開放至關重要」。

民進黨當局極力吹噓。臺「外交部長」吳釗燮稱,2020年是充滿挑戰的一年,中美貿易戰和新冠肺炎疫情改變了全球經濟秩序,並加速了全球供應鏈重組,「此時正是加強臺美經濟夥伴關係的良機,雙邊貿易協議(BTA)談判將是一個絕佳起點」。臺北駐美代表蕭美琴稱,深化臺美貿易與投資關係,將有助於臺灣對抗來自大陸的經濟、政治和軍事「脅迫」的壓力,對美國的全球戰略利益也有幫助。民進黨「立委」王定宇在臉書發文稱,克拉奇是美國國務院第三號人物,主管經濟增長及能源與環境,「代表美國進行臺美經貿合作談判時,代表性和整合美方意見能力更高,對停滯許久的臺美雙邊貿易談判應該會有加速效果」。

藍營則呼籲不要照單全收。國民黨「立委」呂玉玲稱,為了談特定利益而犧牲民眾或臺灣本身利益,是絕不能容許的,「不能美方開口的,我方都照單全收,包括萊克多巴胺(瘦肉精)美豬等」,若輕易妥協,未來將有更多不平等條款。「立委」陳以信批評蔡英文開放瘦肉精美豬進口,在未和美方談判前就掀出底牌,造成籌碼盡失,現在完全由美方宰割。他直言克拉奇此次對話不會涉及貿易內容,因為臺美貿易暨投資架構協議(TIFA)、自由貿易協定(FTA)的可行性評估以及BTA等,都是由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進行主談的。在PTT論壇上,島內網民一陣驚恐,狂問「美豬美牛都買了,這次推銷什麼?」「川普(川普)選舉好像很缺錢」,有人嘲諷「伴手禮用軍購好了,或者賣臺積電」,還有人預測「農藥殘留和藥價,克拉奇肯定是要這兩樣」。

臺灣淡江大學外交與國際關係榮譽教授陳一新撰文稱,不要以為臺灣開放美豬和美牛,美國就會很快與臺籤署FTA或BTA。事實上,開放美豬、美牛進口只是幫助臺灣取得這個高層對話平臺的入場券而已,「若是美方認為我方不夠配合,也許就會丟下一句『美國不滿我享有太多貿易順差』,讓我方自己想辦法」。聯合新聞網稱,臺灣人含淚吞下了瘦肉精美豬,但遲遲不見TIFA復談的消息,也未見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響應臺灣,反而等到了克拉奇將主持商業對話的消息,有官員解讀這只是在延緩蔡英文跛腳的時間。臺灣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美歐所研究員嚴震生稱,臺灣宣布開放美豬進口沒多久,美國就又派官員主持對話,很難不讓人聯想是不是又要臺灣買更多東西。而克拉奇負責經濟發展、能源和環境事務,加上最近美國在阿拉斯加開採石油,且那邊距離臺灣較近,因此美方可能希望臺灣多進口一些美國的石油。工商協進會理事長林伯豐說,越高階官員來臺,要求就越多,臺灣的本錢就越低,不一定對臺灣有利。

香港中評社分析稱,可以預期克拉奇此次與臺當局對話,可以換到對臺灣予取予求,同時也可能是為了收拾美國片面圍堵華為的殘局,並提前為北京不排除祭出新一波報復措施做應對,此行若談成某些議題,美國軍工產業和農業都可轉換成選票,幫助川普吃緊的選情。文章進一步表示,不難看出美國最近這些動作都是「極短線操作」,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川普要贏」,其他什麼都不重要。但臺灣要的是「安全、國際地位與貿易合作」,有的美國給不了,像臺灣一直積極爭取所謂國際空間,但美國已退出TPP,又因疫情與世界衛生組織交惡,「臺灣單邊押美國,美國又幫得上什麼忙?」

相關焦點

  • 生聊|美國選後或獅子大開口,蔡英文的麻煩才剛剛開始
    如果美國與中國大陸關係緩和,這些年對大陸「壞話說盡,壞事幹絕」的蔡英文當局,又怎樣穩定臺海?兩岸關係還能「回得去」嗎?至少,解放軍巡航臺灣常態化已經是既有事實,壓縮臺軍飛行空域。這,算不算蔡英文偷雞不成蝕把米?
  • 臺當局財政壓力大明年「軍公教」不調薪 島內勞工擔心企業會以同樣...
    賴清德擔任臺行政機構負責人任內曾經調漲「軍公教」薪資3%,當時也引領著許多民間企業跟進調薪,甚至還有超過3%幅度的漲幅。全臺產業總工會理事長江健興表示,這次決定「軍公教」不調薪,將使多數企業跟隨凍漲。如果隨著物價上漲,勞工的實質薪資可能往後退。新北市產業總工會理事長洪清福則說,看到「軍公教」凍薪,勞工當然會擔心明年勞工不調薪。快評對象是誰?
  • 臺媒稱美國務院「三把手」有意訪臺,島內網友酸諷...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尹豔輝】據臺灣綠營媒體《自由時報》9月2日報導,美國國務院「第三把手」、主管經濟增長及能源與環境的次卿凱斯·克拉奇(Keith Krach)有意率團到臺灣召開「臺美經濟與商業對話」。
  • 人民日報海外版:美國退出TPP,民進黨當局傻眼
    在美國大力招商的政策下,除了鴻海宣布加碼投資美國外,臺塑六輕的擴建計劃在島內環境評估遲遲無法通過的情況下,臺塑將改在美國路易斯安那州大舉投資3000億元新臺幣。對照民進黨當局對企業的冷漠與美方的積極招商引資,加上臺灣產業政策在政治操作下長期搖擺不定,這些都可能成為臺灣產業加速外移的推力。
  • 臺灣突然傳出一聲音,臺當局釋放危險信號,國臺辦打開天窗說亮話
    據環球網9月16日報導,繼美國衛生部長阿扎之後,美國副國務卿克拉奇計劃與臺灣當局進行所謂的「臺美經濟與商業對話」。島內輿論相當緊張,因為阿扎來後蔡英文當局隨即解禁含瘦肉精的美豬和美牛,而這次又要帶來什麼。
  • 「經濟牌」打「政治仗」| 臺當局「前瞻計劃」前途堪憂
    雖然「立法院」最終審議通過了 「前瞻計劃」,但民進黨為此不顧議事原則的做法卻被痛批「法西斯」行為,「前瞻計劃」的可行性、目的性受到島內人士一片質疑。「前瞻」還是「錢沾」?今年3月份,蔡英文當局提出所謂的「前瞻計劃」,宣稱要以8年時間,合計投入逾8800多億元臺幣,推動軌道、水環境、綠色能源、數位化及城鄉等五大領域建設。
  • 美國是臺灣哪門子夥伴?臺當局搞「聯美脫中」太幼稚丨北京觀察
    文/唐萍美國國務卿蓬佩奧10日宣布,美國國務院次卿克拉奇將於11月20日,以實體和視頻同步進行的方式,與臺灣舉行所謂「經濟繁榮夥伴關係對話」。據悉,對話會由美國在臺協會及駐美國的臺北經濟文化代表處主辦。
  • 臺當局封禁「淘寶」 島內倒店潮要來了?
    據臺媒報導,昨天,臺當局判定臺灣淘寶是陸資罰41萬新臺幣、限6個月內撤資或改正後,島內有網友哀嚎:許多籤約的臺灣商家商品將被迫下架,倒店潮要來了。不到一天!「鎖定」到「認定」為防堵陸資,8月18日,臺當局稱即將發布一份「在臺灣地區從事商業行為禁止事項項目表」,禁止臺灣任何單位代理或經銷大陸OTT TV(流媒體平臺)服務。在公告中,臺當局直接點明:「為防止大陸地區OTT-TV(如愛奇藝、騰訊等)通過代理或經銷等迂迴方式在臺灣『非法』經營」。等於給愛奇藝和騰訊下了禁令。
  • 終於,臺當局捅下大婁子!島內網友怒批無恥至極,國民黨宣布出手
    蔡英文今年8月不顧臺灣民眾健康宣布開放含瘦肉精的美國豬肉進口,此事在島內引發的抗議活動持續至今。據海峽導報11月15日報導,臺灣民間團體發起的「秋鬥」遊行計劃於11月22日舉行,今年除了聚焦勞工保險、年金改革等議題外,更特別納入反對瘦肉精美豬進口的訴求。
  • 臺當局擬禁愛奇藝 本質與美國封殺TikTok一樣|直說
    文/瀟湘散人臺當局經濟主管部門18日發布消息稱,將在臺灣地區代理或經銷大陸地區的網際網路視聽服務(OTT-TV)納入商業禁止項目表。預告期間為14日,9月1日預告期滿後,規劃於9月3日正式公告。目前中國大陸OTT都是透過臺灣代理商在臺營運,新規定針對經銷商等本地業者,變相封殺愛奇藝丶騰訊We TV等陸資平臺。至於封殺原因,臺當局經濟主管部門直言,「OTT業務在政治、社會、文化有敏感性或影響安全之虞」。事實上,臺當局打擊愛奇藝早有風聲。
  • 臺當局用簡體字發了一封聲明——
    聲明說,臺當局從沒有將太平島租借予外國的計劃,包括美國在內的其他國家,也從未向臺灣提出租借該島的請求。這份聲明被認為是對此前一天(6月28日)國防部發言人吳謙「租借太平島給美軍的提議十分危險」表態的回應。
  • 整個大陸社會也看清了:這些是臺當局唯一能聽得懂的語言
    她聲稱「不會冒進」,表示「有決心維持兩岸的穩定」,還強調了「願意共同促成有意義的(兩岸)對話」。然而蔡英文講話語氣的軟化顯然是策略性的。一段時間以來臺海局勢嚴重惡化,解放軍實施了一系列明確針對各種謀「獨」動向的高強度實戰演練,臺當局挑釁導致戰爭爆發的風險急劇上升,蔡英文政權已經站在了懸崖邊上。
  • 臺當局擬禁愛奇藝 本質與美國封殺TikTok一樣 | 直說
    目前中國大陸OTT都是透過臺灣代理商在臺營運,新規定針對經銷商等本地業者,變相封殺愛奇藝丶騰訊We TV等陸資平臺。至於封殺原因,臺當局經濟主管部門直言,「OTT業務在政治、社會、文化有敏感性或影響安全之虞」。事實上,臺當局打擊愛奇藝早有風聲。
  • 「臺美不建交論」在島內發酵,民進黨當局擔心觸紅線
    【環球時報記者 陶欣然】民進黨當局一再宣稱臺美關係進入「史上最佳狀態」,但臺「外交部長」吳釗燮在接受美國媒體採訪時表示,「目前不尋求與美國建立全面外交關係」。他的表述與民進黨的一向說法迥異,此言是說給誰聽?目的何在?引起島內諸多猜測與解讀。
  • 臺當局與美方官員「眉來眼去」 誣衊大陸「壓迫」臺灣
    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近日大肆狠踩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還召集數十家國際媒體,面對它們再次攻擊「一國兩制」。蔡英文忽略甚至敵視島內統派人士的民意,還不斷呼籲國際社會幫助臺灣「抵抗」大陸。媒體評論稱,蔡英文此舉無異於投靠深綠自保,目的是打響延續個人政治生命的保衛戰,臺海的和平與穩定、臺灣民眾的福祉,她都不惜當做賭本押上去。
  • 臺當局成今年美國武器最大買家
    據臺灣媒體11月29日報導 美國川普政府任內10度對臺軍售,「美國在臺協會(AIT)」處長酈英傑昨天聲稱,美國依所謂「臺灣關係法」與「六項保證」對臺軍售,2020年臺灣是公認美國對外軍售最大宗客戶
  • 臺當局高興早了!華盛頓傳出一聲音,華春瑩:「臺獨」是死路一條
    報導稱,這是年初以來美國第6次宣布對臺軍售,也是川普任內的第11次。美方還叫囂,這項計劃有助於臺灣實現軍事通信現代化目標,符合其任務和作戰需求,臺灣「能毫不費力將這項設備納入現有的軍隊中」。華盛頓傳出的這一消息,讓臺當局異常興奮。
  • 臺當局操弄所謂「臺美建交」,卻被美國主子「打臉」
    臺灣立法機構負責人遊錫堃與美國在臺協會處長酈英傑見面。(圖源:「自由時報」)民進黨當局狂言「臺美建交」早已不是新聞,借美國國會眾議院通過「臺北法案」,臺灣立法機構負責人遊錫堃近來又炒作該議題,屢屢向美方人士「表達意願」,綠媒和網軍齊聲鼓譟,妄圖慫恿美國炮製相關法案並引起行政部門注意,促使「臺美建交」提上日程。
  • 民進黨當局踩了美國紅線?輿論質疑「臺美關係」變味了
    民進黨當局踩了美國紅線?不過近期部分港臺媒體注意到,臺灣地區在與美國方面的「互動」當中,已經產生嚴重不同調現象,質疑兩者關係正在悄然改變。  通常我們都認為民進黨當局對美國方面的態度已經不能用卑躬屈膝來形容,部分媒體更直接將其稱為「漢奸」「走狗」。但作為美方「忠犬」,民進黨當局也有讓主人不開心的時候。
  • 臺當局害怕事發生了!四件大事暴露蔡英文危機,島內目光轉向大陸
    一段時間以來,由於臺民進黨當局和「臺獨」勢力的各種挑釁和破壞,使得兩岸關係嚴重惡化,臺海形勢更加複雜嚴峻。然而,近期臺灣發生了四件大事,暴露了蔡英文當局的危機。四件大事中的第一件就使得島內民眾的目光轉向大陸:臺灣《工商時報》日前發表社論稱,沒有兩岸貿易的臺灣將失去可觀的成長動能。該社論列出數據表示,臺灣今年「出口」得以成長主要是依靠大陸和美國市場,而來自大陸市場的貢獻更是美國的兩倍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