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最好的港片,都在這了!

2021-03-03 電影幕後故事

前些天官宣了《少年的你》將代表中國香港衝擊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原最佳外語片),很多人都在質疑,《少年的你》算什麼香港電影?

一般來說,只要是能入圍香港電影金像獎的,都符合代表香港衝奧的資格。

雖然《少年的你》呈現的完全是一個大陸故事,但幕後陣容多位來自香港,讓它足以在今年金像獎上大放異彩,12提8中成為最大贏家。

說到香港電影,很多人可能還停留在上世紀末「盡皆過火,儘是癲狂」的印象之中,覺得當年在錄像廳裡看到的警匪槍戰、幫派火拼,才是最具港味的影像質地。

但是隨著資本市場的轉移,合拍片時代的到來,一大批香港創作者的北上,使得香港本土電影的面相早已發生了變化。

去類型化,沒有大卡司,關注現實生活,聚焦人物的內心世界和生存狀態,這是當下新崛起的一批香港電影創作者所堅持的方向。

今年的幾部小成本港片,尤其能體現出如今香港電影的趨勢和選擇。

01

《叔·叔》


《叔·叔》改編自江紹祺的書籍《男男正傳》,講述了兩位深藏櫃中多年的同志老人在遇見彼此後,在愛情與責任之間徘徊的故事。

先後入圍釜山電影節、臺灣金馬獎,以及柏林電影節全景單元,在今年的香港電影金像獎上收穫9項提名,並最終拿下影帝和女配兩個大獎。

兩個男主角,一個是70歲的計程車司機柏,一個是65歲的退休職工海。

柏有著一個在外人眼中的模範幸福家庭,與老婆結婚超過40年,並且養育了一對子女。

海的老婆則在很多年前就離開了他,只留他和兒子相依為命,當兒子組建了自己的家庭後也與父親之間產生了嫌隙。

《叔·叔》有別於一般具有「網紅」氣質的同志影片,沒有陽光、海灘和美顏,只有兩具蒼老的身體和一段隱忍的情愫。

它所聚焦的老年同志群體,是雙重邊緣身份的疊加,折射出的是香港社會的養老問題和LGBT權益問題,充滿人文關懷。

他們一方面極度重視各自的家庭,另一方面又深受一些宗教思想的影響,這種複雜性是獨屬於香港這片土地的。

這份無能為力和無可奈何,不也正是當下香港的一種寫照。

02

《金都》

《金都》拿到了金馬獎的3項提名和金像獎的8項提名,導演是87年出生的女導演黃綺琳,她憑藉這部個人長片處女作獲得了金像獎最佳新人導演。

編劇出身的她,之前還執筆過《瑪嘉烈與大衛 綠豆》《嘆息橋》等頗具個人風格的口碑港劇,多探討都市男女的精神需求和情感關係。

《金都》也是這樣,講述了在商場婚紗租賃店工作的程莉芳,在與拍拖七年的 男友步入婚姻之前,對這一切產生了質疑。

程莉芳年輕時為了賺快錢,和一個陌生中國大陸男子「假結婚」,幫助他來港定居,十年來一直失去聯繫沒有離婚。

直到現任男友求婚,她才想起來這一切,一邊尋找「老公「辦理離婚,一邊嘗試隱瞞未來老公。

大陸男為追求自由希望獲得香港身份,但最後卻在女友懷了兒子的壓力下放棄這份自由,而港男對於女主的情感也未必是真愛,可能只是想要滿足佔有欲。

女主在影片的前半部分都處於一種被動的狀態,商鋪老闆賣她一隻她不喜歡的烏龜,男朋友不讓她穿露出肩帶的衣服,未來的婆婆不顧她的意思操辦婚禮,每一個環節都對她產生了無形的壓迫。

而這一切壓迫都發生在金都商場這座上世紀80年代建成的香港老商場,這也是香港最大的婚宴主題商場之一,女主想要逃離的不只是這個地方,還是想要逃離這一切傳統陳舊的教條和觀念。

這也就不難理解女主最後為何會發生轉變,開始對自由產生渴望,這份自由卡在婚姻內外、陸港之間,不只是她個人,也是整個女性群體的人生命題。

03

《幻愛》


《幻愛》在前不久舉行的金馬獎上,擊敗《同學麥娜絲》和《孤味》,獲得了最佳改編劇本獎。

它在一般愛情片的基礎設定上,增加了懸疑片的類型色彩,我們在劇情進行20分鐘處,突然發現與男主交往的女友其實並不存在,只是他腦中的幻象。

這部電影的觀察對象更加的小眾和邊緣,男主角阿樂是一名精神分裂症康復者,一次偶然機會和心理輔導員共同在街頭幫助了發病的患者,於是一見鍾情,並用這份情感創造出了一個不存在的女友。

後來心理輔導員為了完成課題再次和阿樂接觸,兩人在心理輔導的過程中產生了真實的感情。

《幻愛》在故事層面上看起來和香港沒多大關係,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愛情故事可以發生在任何一個地方。

但它在細節上準確捕捉到了香港年輕人的狀態,整個城市人與人之間是充滿疏離感的,大多數人都是冷漠自私的,當病患者在街頭髮病時,路人們紛紛拿出手機記錄並上傳這一幕,毫無同情心。

表面上正常的女主,卻在成長過程中不斷受到男性侵犯,後來又在一次次「潛規則」下獲得便利,相比於男主的精神疾病,那些所謂「正常男性」要可怕得多。

而主角生活的房間也都是狹小且閉塞的,香港傳統的回字形公屋建築,只留一方天井透出光亮,更顯壓抑。

這樣的社會環境和生存狀態,或許才是大家不敢追逐愛情的根本原因,幻象永遠要比真相美好。

04

高先電影

《幻愛》和《叔·叔》《金都》都來自同一家電影公司——高先電影(Golden Scene),因此也有網友將這三部合稱為「高先三寶」。

近年港產片式微,不少電影公司都北上尋求更大的市場,題材不免會離香港觀眾遠了一些,即便是一些大製作的合拍大片,也很難在香港本土市場有所作為。

今年的「高先三寶」取景市井、取材生活、故事落地、著眼細微,即便在疫情衝擊影院的情況下,亦取得了不錯的反響。

而且這三部電影的導演也都同時擔當了編劇,所以更具作者性,也更聚焦於個體的追求和表達。

這些年,高先電影出品的電影也都呈現出這種面相,取材真實新聞的《一念無明》,關注養老問題和菲傭生存的《淪落人》,聚焦特殊學校的《非同凡響》,關懷自閉症家庭的《黃金花》.

這些電影都在用鏡頭記錄下真實的香港和香港人,這就是屬於當下的港味。

「香港電影已死」的論調已經喊了快十年,是因為大部分人對港片的印象還停留在黃金年代,所以會好感於《追龍》的雙雄對決、《無雙》的貓鼠遊戲,甚至是發生在大陸的《除暴》,也會因其殘存的港片風格而收穫一些快感。

但我覺得港片沒有死,逝去的是那個時代,香港電影只是發生了變化,創作者們都是適應變化,作為影迷的我們就更應該接受並且擁抱這種變化。

當下和未來,或許不如黃金一般耀眼璀璨,但它也和影院裡的那塊銀幕一樣,散發著獨屬於這個時代的光亮。

相關焦點

  • 今年觀感最好的港片之一《一路向西3——作家的謊言》
    曾幾何時,香港被譽為東方好萊塢,可近些年來港片一直被網友吐槽也的確如此,剛這已經沒有了當年的輝煌了。 八九十年代可以說是香港電影的黃金期那時候的香港影視劇基本上人人都看。
  • 《淪落人》: 不用懷疑,這就是今年最好的港片.
    港片的沒落早已是老生常談的話題了。幸好,今年有一部溫情治癒的《淪落人》為香港電影挽回顏面。在今年舉辦的第38屆香港電影金像獎,黃秋生憑藉此片,擊敗了郭富城和周潤發,時隔近20年再次拿下了金像獎影帝頭銜。 此外,還有最佳新導演,最佳新演員兩個重量級大獎被《淪落人》收入囊中。
  • 今年最值得期待的港片只有這八部!
    港片,這個詞,已經越來越具有懷舊的味道了,因為好的港片基本上都是過去式,畢竟現在好的港片越來越少了。
  • 香港版《觸不可及》,今年最好的港片非它莫屬
    都說港片已死,然後每年還是會有那麼一部作品能驚豔到我們。今年就屬它了,而且是一部導演處女作。
  • 劉德華力挽狂瀾,拿下今年「港片的王冠」板上釘釘了
    2020沉寂多時的院線終於「平地炸驚雷」了,作為監製兼主演的劉德華可以說是力挽狂瀾,讓自己的新片成為今年港片的最強音。而導演邱禮濤也拍出了從影生涯最好的一部影片。這分明是年度票房冠軍候選影片,在我看來,有4大元素支撐著《拆彈專家2》拿下今年香港電影的王冠:
  • 這些才是最好的港片
    對於大陸影迷來說,很多港片成了不可磨滅的經典。我們從豆瓣尋找8分以上的港片,有經典,也有相對冷門,你看過幾部?我的意中人是個蓋世英雄,有一天他會踩著七色雲彩來接我,我猜中了前頭可我猜不著這結局評分:8.7分因為我明白得不到的永遠是最好的
  • 最近最好的港片推薦
    許多人都說,屬於港片的輝煌已經過去了。不可否認,年產三百部的黃金時代確實一去不復返。
  • 張家輝古天樂這場兄弟情為今年港片打了翻身仗
    幾十年了,港片怎麼還是「警匪、臥底、兄弟情」那一套?但又為什麼這碗港片冷飯,一上來就是豆瓣7.5,還終於把《哪吒》拉下了單日票房榜首?而且,居然還是部續集!我們都知道,港片續集,幾乎就等於爛片,它居然不爛,還好過了第一部。對,我說的是《使徒行者2》。港片是沒人了嗎?對,港片是沒人了。
  • 七大港片導演聯手奉上一部新作,這就是獻給港片迷最好的禮物
    important}雖然近年來的港片沒什麼起色,但對於港片始終都期待萬分,期盼著有朝一日港片再度崛起。,梁朝偉和郭富城《風再起時》、 金城武、梁家輝、劉青雲和古天樂的《風林火山》、古天樂和劉青雲的《明日戰記》等等,這些早就拍完的港片,卻一直都沒能等到。
  • 今年最佳港片,只能是「無雙」?
    (慶幸片名沒叫《無雙行動》)只不過,在《無雙》的身上,還明確背負著「今年最佳港片」之名。小十君不清楚,如今的「最佳港片」,能值幾個錢?有人驚喜於,片中「畫家」身份的一大反轉,再掉頭重新檢索情節時,會發現劇本早早埋下了多處細節提示……沒得選,也不否認,今年最佳港片,
  • 《拆彈專家2》能成今年港片票房冠軍嗎?
    今年的賀歲檔首部破五億的重任可能要落到本周幾部新片的肩上了,從目前的預售和熱度上來看,《拆彈專家2》《明天你是否依舊愛我》和《晴雅集》都有希望和可能性,迪士尼口碑爆棚的《心靈奇旅》也有成為黑馬的可能性。2017年的《拆彈專家》絕對算一個不大不小的驚喜,這一年劉德華同樣貢獻了口碑不錯的《追龍》,兩部影片的票房也很好。
  • 這張惹哭我的59歲天王臉,是今年港片又一個動情瞬間
    我們這代人,幾乎都是看著劉德華的戲長大的,然後,又和這位紅了40年的偶像,一起變老。雖然一直折服於劉德華的演技,但這次還是低估了他的催淚能力,所以哪怕知道這是一部治癒片,我也沒有特別帶紙巾。結果是:最後兩場戲,這個年輕時曾經被群嘲不會演戲的天王,害我哭溼了自己的口罩。
  • 這八部港片,我一直都沒刪!
    基本上,每隔一段時間,總會找些老港片出來看,或許,這也算是一種懷舊的情感。
  • 《拆彈專家2》:《無間道》之後最好的港片,香港電影有救了
    今年賀歲檔上映的影片眾多,其中不乏《緊急救援》《神奇女俠1984》《送你一朵小紅花》《崖上的波妞》等熱門影片。而如果要推出口碑最好,票房最具潛力的影片,則非《拆彈專家2》莫屬。12月17日,有幸提前在北京看了《拆彈專家2》的媒體點映場。
  • 今年最好的電影,港味來襲,港劇能不能站起來就靠他了
    作為專注研究港劇的邱禮濤,是不少人心中"港片最後的堅守"。今年聖誕,他帶著《拆彈專家2》給了我們最好的聖誕大禮,這部劇,我想說,港劇依舊是先鋒。 12月24號上映當天,各大平臺對這部電影的點評均是高分,貓眼9.4分,豆瓣8.1分,《拆彈專家2》瞬間成了今年賀歲檔評分最高的電影。
  • 港片是回憶中的軟肋,經典港片大回顧!
    港片的黃金時代和我們的青春一樣不再復返,有多少人的年少時代都是由滿滿的港片搭建起來。
  • 今年港片最佳,他配嗎?
    其他的影片完全就在為這部港片做配——《掃毒2:天地對決》預計今年上映的作品就高達11部,真百分百勞模。倘若所有的行為都是為了對抗而對抗,設置的懸念又有什麼意義呢?懸而未解,不如不懸。這是一部合格的爆米花片,但終究成不了經典。因為,沒有驚喜和亮點。這是一種遺憾,更是一個缺憾。
  • 港片「失蹤」的國慶檔
    無論是2015年的《夏洛特煩惱》,2016年的《湄公河行動》,還是2018年的《無雙》,都是在一開始並不被看好的選手,但是經過影片良好的口碑發酵,最終在一眾大片的包圍下成功突圍,實現逆襲,最終奪得國慶檔票房冠軍。而在這其中,港片也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2016年《湄公河行動》是一部中港合拍片,導演林超賢是香港著名的類型片作者,《湄公河行動》的成功讓他成為如今內地市場駕馭主旋律影片最好的香港導演之一。
  • 港片迷有福了,2019年最值得期待的4部港片,集齊了香港一半影帝
    說起港片,很多網友都會想如今的「港片已死」,可去年國慶檔上映的犯罪懸疑片《無雙》的成績還歷歷在目,所以說港片只是大不如前,但還是有幾部經典之作的,接下來就讓小編為大家盤點一下2019年最值得期待的港片吧!
  • 這港片春節要爆
    聽到一聲「阿sir」,還忍不住想接一句「我已經不做大哥很久了」……張弛有度的節奏,盪氣迴腸的氛圍,個性鮮明又有煙火氣的人物……都構成了港片獨一無二的質感,十分迷人。但必須承認,隨著合拍片崛起,純港片數量劇減,值得品味的佳作也屈指可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