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走大冶】餘梅:漫步胡家大院

2021-02-19 大冶作家



作者簡介:餘梅,網名悠然百靈。愛生活愛文字,以一株小草向陽的情懷,寸心淺吟低唱。

漫步胡家大院

 

湖北省文物保護單位,胡家大院民居。今日,站在這個金黃牌匾前,再三凝視,曾多少次從這兒路過,從未像今天這樣想要用心去走近它。

胡家大院,究竟是怎麼樣一座大院?

胡家大院,位於靈鄉鎮之西南。是長坪胡新屋灣最中心的距今兩百多年的舊大院。長坪胡新屋灣稱作新屋,是因為灣子是太祖從長坪胡老屋那邊分支過來新建的住址。新屋,實為舊屋居多,因人口添多面積受限制,好多戶都遷移到加油站後面菜地上建了新房,也有的住到了正街鬧市區。新生事物和場所,新奇熱鬧易被人青睞,時間一長,長坪胡新屋住的人不多了舊居就更舊了。

從家門的巷口出來就是一條舊馬路,曾經連接大冶與金牛的主幹道。路下是整個灣子的一口大水塘,在沒有自來水的日子裡一灣子的衣物,菜蔬,漿洗都在這兒進行。但此刻水面平靜沒有了昔日淘洗人忙碌的身影,幾棵白楊樹的影子悠閒地映襯在水面,寫意著安平日光的素顏照。水塘右角是原來的靈鄉鎮政府,現在的華靈集團。水塘左邊則是老年活動中心。水塘邊與幾戶人家相鄰的,就是灣子一年四季菜蔬盈盈的一大片菜地。

聽灣裡老人說這口大水塘與灣後小水塘如寫文章首尾互為呼應,謂為「簑箕地」大小水塘分別是「簑箕口、簑箕底」寓意「聚財」財不外流。

進灣有兩條主巷,左巷房屋統一橫向東北,右巷房屋一致橫向東南,與一進兩個四幢的正向的胡家大院祖堂互為主次,老輩人曰「橫抱正」。兩巷中間首先見到的是面向馬路的東向大祖堂之前四幢。只可惜因年久失修現在已經拆下來有荒涼之感。幸有春季來臨時老磚頭泥縫中的泡桐樹鬱鬱蔥蔥像一片樹林,夏季來臨依舊有青蛙蟲鳴聲不絕於耳。沿巷道往上走,左巷的青石板已被現代地平面代替,而右巷的青石板還尚存一半,雨季來臨傘下的雨滴與腳步輕叩青石板的聲音交匯成一支美妙的樂曲。晴日下陽光從舊舊的青黛色的徽式建築牆暖暖地斜射在青石板上,恍惚中有自舊江南的杏花雨中來的丁香姑娘走近,不憂傷,不徬惶,只苑爾一眼就會讓人久久回望,回望中仿佛看見那個美好的場景……

紅紅的蓋頭下/亮亮的嗩吶歡愉的吹

一個小腳的新娘/一個挎馬而下的新郎

一條石板巷/牽起一世的情意悠悠的長

時光靜美,日月輝映著小巷,小巷如一隻靜泊的小舟一頭挑著晨曦,一頭擔著瓜果,承載著灣裡人代代平安喜樂的美好希望。

巷道右手邊倖存有完好的橫向西南的老牆古民居,內有回樓、木窗、木雕、房間數不多但緊密,沉穩安逸而幽靜。

再沿青石巷往上走,兩巷交匯處就是祖堂的上四幢,也就是「胡家大院」大門,是灣子的正中心。大門是石雕的,坐墩有雕花圖案。大門兩邊前沿有古代的橫梁豎梁相接相承,豎梁底下有圓石墩作支撐。整個大門牆面的一米多高處間隔一定距離都有個很小的石窗。那麼小的窗戶不難想像先人為了防賊而建,也因為那個時代思想保守的緣故吧?

進得門內,木檻尚存古皮已無(古皮是遮掩古代女人穿堂而進的木屏風)抬頭往上望,有戲樓、木雕獅子頭、木花窗、木柱、木門,兩邊的木門都虛掩著,好像輕輕一推就有許多陳年的老故事夠你搬個小凳子津津有味地聽個晨昏日暮。

陽溝、天井很舊,舊舊的陽溝綠苔黑灰色。或許哪個老奶奶曾坐在那折過菜倒過淘米水?舊舊的天井瓦簷無力但堅韌地執守著它那一米陽光,或許哪個溫柔的女子在此繡過鴛鴦帕納過千層鞋候過哪個心儀的來人?假若天井是大院的芳華那麼陽溝一定是大院的歲月。天井會老,芳華回望令人心醉;陽溝會陳,歲月回首陳釀越醇厚。

再邁過陽溝坐一坐大堂屋內的長凳,牆上有依稀可辨的「革命大批評欄」,六個字記憶著大院的歷史。我想那些沒有字的磚牆瓦楞木雕即使沒有可見的舊日痕跡,一樣會有記憶,記憶著胡氏一族的勤儉耕讀、忠誠儒商的奮鬥史詩。

再穿過一道石門、陽溝,就是大院之上位即供奉祖宗香火之處,一脈相承生生不息。叩一叩天地驅一驅心中迷愜,拜一拜祖上願靈光庇護。不管身處何方攜感恩心一顆,善良為本總會守得雲開看日出。

靠一靠因失火燒黑的木圓柱、撫一撫斑駁的老磚牆,為胡家大院二百多年的興衰感嘆:二百多年多少風雨滄桑侵蝕過;二百多年前,胡家大院的啟旦公曾經傾注了多少心血才建起的這十二幢?三子九孫又是怎樣的勤勉儒商?二百多年前,這以數十畝新建的,錯落有致、層次分明的四合院是多麼的恢弘大氣?我們沒有誰能真正感受得到它當時的場景,但胡家大院人亦耕讀亦經商,從未以強欺弱,秉承祖訓「以德怡後」,至今仍是家風淳樸厚道為人。

邁出大院的後門,繞過幾家炊煙嫋嫋,來到胡家大院山堖。不知誰家種的幾棵香樟都不止一懷抱粗了,即使臨冬了還是蒼翠如蓋。

胡家大院,一次漫步,我將以餘生情思纏繞。

相關焦點

  • 【筆走大冶】徐新洋:徐太三疊潭
    中國殘疾人作家協會會員,中國寓言研究會閃小說專委會會員,黃石和大冶作家協會會員。在《長江文藝》《金山》《四川文學》《小說月報》《微型小說選刊》《微型小說月報》《中華日報》《國際日報》《伊利華報》《西貢解放4報》等國內外報刊發表各類作品800餘篇。
  • 「筆走大冶」彭玉芳:楚天香谷花正開
    作者簡介:彭玉芳,網名夏日茉莉,幽林芳華,蜜友暱稱為茉莉,因教著幾頁書,調弄著一群少年,故自稱為茉莉老師;愛我的三尺講臺之餘,也愛與草木尋樂趣,借幾粒文字以自娛。喜歡玫瑰的自然在玫瑰園流連忘返,喜歡薰衣草的就走不出那一片紫色的海洋了。水庫大壩上鋪滿了恣肆張揚的雛菊,仰著臉與陽光比燦爛。繞過雛菊下來,方圓數十畝,都泛濫著薰衣草的紫色。薰衣草是低矮的草本植物,香氣怡人,高不及膝蓋,在地面鋪成柔軟的花毯。常有拍婚紗照的新娘漫步其間,提著裙擺踮著腳走在花叢小徑上,潔白的紗幔飛揚,裙裾逶迤,周身瀰漫著紫色的香氣。
  • 擁有不朽魅力的「梅家大院」,只有三層樓,卻是著名電影的取景地
    廣東江門梅家大院是著名的僑鄉。雖然不如以前繁華,但來這裡的人更多的是為了那一份寄託和情懷。梅家大院是著名電影《讓子彈飛》的取景地,電影裡到處都是三層樓房的梅家大院。梅家大院建於1931年。當時只有三層,其他地方都只是平房或者土房。
  • 身在夢境,「布」染凡塵|臺兒莊古城胡家大院·扎染
    被文化部列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據《實儀錄》載:「漢年間有染纈色法,不知何人所造」扎染在中國約有1500年的歷史關於扎染還流傳著一個美麗的傳說相傳,在蒼山腳下有個富饒美麗的村莊莊裡綠樹成蔭、鮮花滿山那裡的人們勤勞勇敢、安居樂業村莊裡有一位聰明美麗的姑娘一天,她進山挖野菜走累了就坐在一片野草地上休息
  • 【筆走大冶】張學華:人間美味是千張
    作者簡介:張學華,湖北大冶人,教育工作者,作品散見《中國教育報》、《中國教師報》、《工人日報》、《湖北日報大冶、鄂州、成寧、陽新等地婚喪喜慶或過年過節,席上第一道菜就端出千張皮,這種席稱為「皮子席」,在歷史上僅次於殷實之家辦的「海參」、「魚翅」席。這「皮子席」上的千張可不簡單,先用高湯或雞湯文火煮透,然後裝碗放到蒸甑上慢蒸。端上桌時,湯汁都已浸透到千張裡面,放到嘴裡,滑而不膩,餘味綿長。現在的餐館或酒店,由於烹調時間和火候不到位,和「皮子席」上的千張比起來,味道實在差遠了。
  • 「筆走大冶」張學華:寫意大王山
    作者簡介:張學華,湖北大冶人,教育工作者,作品散見《中國教育報》、《中國教師報》、《工人日報》、《湖北日報》、《農村新報》、《河北工人報》、《海外文摘》、《西部散文選刊》等報刊雜誌,著有散文集《不說再見》
  • 【筆走大冶】朱春華: 桂花糖餈粑(外一篇)
    靠岸後,穿過桂花樹林,走過湖汊和魚池,我們來到一村民大院。大院裡,一中年男子雙手握著一根粗長的木棒,正在一方石窟舀裡揣打著凹裡香噴噴的糯米飯。 石窟舀裡的糯米飯被揣打成一團棉花球狀。揣餈粑的漢子叫王國柱,45歲,做餈粑已經有二十多年時間。
  • 【大美湖北】大冶,不僅有「礦」,還有「勁」...
    華麗轉身= 產業 =大冶之美美在礦冶之城的華麗轉身堅持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譜寫了一曲前年樟樹蔸佔地20餘平米,被稱為香樟「活化石」。古祠建於清嘉慶年間,寬24米,長78米。內有石柱、木柱百餘根。前廳、中廳、後廳壯觀雄偉,美侖美奐。廂房30餘間,布局合理。雖經歷史滄桑,雄姿猶在,古香古韻。大門石雕東漢大樹將軍馮異,北宋名臣馮京雕像栩栩如生,山水馬牛逼真有神,不失為傳世珍品。上馮原有大夫第等古宅百餘棟,分為六個片區。
  • 趙川陳家大院 --曾經的商洛地委黨校
    然而,商南有個趙川,趙川有個陳家大院,卻很少有人知道。這裡,我要大書特書一下我的老家—曾經的中共商洛地委黨校—陳家大院。陳家大院地處富饒美麗的趙川。沿著商隕路來到趙川古街,向南繼續行駛一華裡,有座近二百餘年的古建築就映入眼帘,這就是我夢繞魂牽的老家--陳家大院。陳家大院、炮樓、花樓門和前坡嶺戰鬥遺址並稱為趙川的四大紅色標誌。
  • 大冶陽光新都廣場聚集200人,群星演繹精彩不段!
    ,為大冶人民幸福生活在創佳績。 《焰滅》演員沫晨 (獨唱DJ 歌曲 38度6) 小品 真假警察 (王老師 鄧老師 胡老師 華仔)
  • 徐州崔家大院被執行強制騰空!
    崔燾故居又稱崔家大院,始建於明嘉靖年間,清道光年間擴建,由上院、下院和客屋院三部分組成,每座大院有房屋100餘間。院內有牌坊、祠堂、大廳、花廳、鴛鴦樓、後花園、廂房等。現存崔家上下兩院,有房屋160餘間。2006年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船到中流更奮楫——大冶一中召開期中教學、教研總結暨表彰大會
    2020年11月26日晚七點,大冶一中學術交流中心一室笑語盈盈,暖意融融,學校班子成員和全校教師濟濟一堂,共同參加學校期中教學、教研總結暨表彰大會。學校於1998年遷校,新校區位於大冶市區東,東瀕波光粼粼的大冶湖,環境怡人,西臨106國道,交通便利。校園佔地面積300餘畝,建築面積10.6萬平方米,校園內建築錯落有致,設施完備,功能齊全,綠樹成蔭,繁花似錦,是理想的育人場所。 辦學理念先進、教學設施完善、師資力量雄厚、教學成果優異。
  • 「天宮」裡的「孫家大院」有多壯觀?打開就知道
    「孫家大院」有很多,但這家竟然修到「天宮」裡,是什麼人這麼了得?院子有多壯觀進來看看吧。孫家大院坐落於濟南市平陰縣孝直鎮大天宮村(宋朝時期名叫西天香,後來名為西天宮),這裡保留了孫家古老的房屋,距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現在附近的人們習慣稱其為「孫家樓」、「孫家院」。
  • 海南周刊|文昌鋪前百年林家大院:中西合璧 古韻猶存
    引路的村民說,這裡就是名聲在外的林家大院了。得到屋主人的應允,走進院子,眼前所見,猶如一個藝術殿堂,且頗為氣派,讓人嘆為觀止。圍廊之內,是一個靜謐的生活空間,百年前設計的大門仍然開合自如,當年栽下的果樹仍在開花結果。據介紹,林家大院建於清代光緒至宣統年間,由越南歸僑林鴻運所建,是文昌市保存相對完好的清代大型建築之一,也是一座傳統特色與南洋風格相結合的建築。
  • 冒牌董事長騙走公司337萬元
    警方抓獲詐騙嫌疑人汪某、鄧某、 張某 (從左到右)楚天都市報記者 梁傳松 通訊員 陳宇 何金匯 江明希17日,大冶一公司財務人員報警稱,一詐騙團夥冒充該公司董事長,騙走了337.8萬元。接到報警後,大冶警方迅速介入,20日抓捕3名涉案人員。讓民警驚訝的是,其中兩名嫌疑人一人是建築企業管理層,一人是銷售總監,兩人月收入過萬。17日某公司財務主管張女士介紹,16日下午3時許,該公司人事部王經理打電話通知她加入一個QQ群。
  • 《喬家大院》:馬伊琍改劇本、陳建斌氣走孫茂才、蔣勤勤要辭演
    並且期間歷經換導演、換編劇,蔣勤勤崩潰痛哭,陳建斌氣走「孫茂才」等幕後故事。 源起張藝謀 說起要拍攝《喬家大院》,得從張藝謀的電影《大紅燈籠高高掛》說起。
  • 湖北大冶殷祖鎮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走出新路徑
    中新網·湖北湖北大冶殷祖鎮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走出新路徑 發布時間:2020年10月18日 18:37 來源:中新網湖北今日熱點:湖北422家企業「雲端」亮相廣交會武大唯一女院士走了 她將最美芳華獻給原始創新31省份新增確診病例13例 均為境外輸入病例
  • 漫步昆明老街懷舊民國風
    錢王街北起人民中路,南接景星街,全長400餘米,較好地保留了馬家大院、傅氏宅院等文物及掛牌歷史建築。景星街,東起正義路,西抵五一路,長約400米。曾稱糧道街,因是清政府糧道駐地而得名。甬道街,北起光華街,南至景星街,長100餘米。因清代是雲貴總督衙門的出入通道,故名「甬道」。光華街,東起正義路,西至五一路,全長435米。正義路至雲瑞公園一段,因臨總督衙門東院(今勝利堂址),而稱東院街;龍井街至雲瑞公園一段,因處總督府轅門之西,而稱轅門口。
  • 大冶法院長篇抗疫史詩入圍川、鄂兩省作品展、詩歌朗誦會
    大冶法院長篇戰疫史詩《又是一年芳草綠——法院人戰疫史詩》入圍「不忘初心 共抗疫情——四川湖北文藝界『兩新』青年抗疫作品展、『抗疫』詩歌朗誦會」。大冶法院100多行長篇抗疫史詩如實記錄了法院人共同抗疫,不懼艱險、勇於奉獻的動人故事、感人事跡和永恆瞬間,生動描繪了法院人「堅定信心、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的抗疫圖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