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將明的暗夜,松林靜默,鳥與鹿尚未醒來,山頭一點光亮,是誰趁夜進山,月落比日出更好看——蘇枕書
奈良小鹿奈良小鹿算是近幾年很火的萌物了,由於我報的是旅行社所以當然少不了這樣的網紅打卡景點了。但是不得不承認,奈良小鹿是真的可愛,仿佛山間的精靈,也不怕人,身上更是沒有一些被圈養的小鹿的異味,乾乾淨淨。
不過兇起來也是真的兇,尤其是在你不給它吃的的時候,這山間的精靈就失去了那股仙氣了,仿佛人間調皮的小孩,張口對你的衣角就是一口。我倒還好只是被咬到了衣角,和我同行的媽媽卻被咬到了肚子。
餵鹿要買專門的鹿餅,200日元,折合人民幣也才一杯奶茶的價格。早上的鹿格外的餓,看到你買了鹿餅便會從你在商店時就盯著你,然後往你身上直撲,但若是到了下午和晚上,鹿兒們都吃飽了,它們便又成了山間矜持的仙子,對你愛睬不睬。不過據說雙手合十拍一拍,它們就會知道你沒有更多的食物可以給它們吃了,就會散開而不是鹿脾氣一上來就急切地咬你了。
春日大社
春日大社於768年為了守護平城京及祈禱國家繁榮而建造。是藤原氏一門的氏神,由武翁槌命乘鹿而來的傳說,把鹿作為神的使者。值得一提的是唐招提寺也在奈良縣,而且在春日大社之前9年建成。
剛進春日大社就被路旁的石燈籠吸引住了,聽到導遊的介紹才知道石燈籠最早雛形是中國國供佛時點的燈,也就是供燈的形式。這種形式經朝鮮傳入日本,其例子如平等院鳳凰堂佛前的供燈。它表明「立式光明」的意思。而春日大社裡有兩千個石燈籠,為日本之最,各式各樣的石燈籠,列於山道兩側,景象頗為壯觀。這裡的有些是各界名人捐的,有些是以公司的名義供奉的,無論怎樣都是和中國人去寺廟一樣想求個平安幸福等美好的寓意罷了。
有些石燈籠距今已有幾百上千年的歷史了,披上了一層厚厚的青苔,仿佛是這片原始森林為了保護這些年歲已高的石燈籠而給他們披上的一層毛茸茸的綠皮襖子。也許有人會問,石燈籠石燈籠那不也是燈籠,按道理應該可以點亮才是。的確,石燈籠是可以點亮的,不過不是每天每時都可以點亮的,只在日本每年的春和盂蘭盆節,會在這裡舉辦萬燈會。
春日大社,給人最大的感受便是寧靜,在靜謐中還帶著一絲神聖。看著它木製結構的神社主體建築上刷的朱漆,仿佛能窺探出一些當年唐朝建築的樣子,那時中國的建築也是這般,木製,朱漆,青瓦,飛簷。有些在中國找不到的古代歷史風物的模樣卻讓我在與中國一衣帶水的日本找到了,也算是不虛此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