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12月11日訊2020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對於濰坊市人民醫院來說,是醫院深化改革、創新發展的重要一年。在疫情常態化防控的背景下,濰坊市人民醫院將「戰時」和「平時」結合,不馳於空想,不騖於虛聲,全力以赴提升醫療服務水平,提升疫情防控能力,不斷彰顯公立醫院公益性,發揮省級區域醫療中心的引領輻射帶動作用,奮力開創醫院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今年也是決戰脫貧攻堅之年。打贏脫貧攻堅戰,健康扶貧是關鍵一環,也是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重要保障。讓貧困人口看病有地方、有醫生,在健康扶貧的道路上,濰坊市人民醫院盡銳出戰,迎難而上,以實際行動和工作成效踐行初心使命。
不忘初心 發揮省級區域醫療中心引領作用
濰坊市人民醫院是一家有著百年歷史的醫院,有著悠久的文化和優秀的傳統。作為一家集醫療、教學、科研、急救和預防保健於一體的現代化大型綜合性醫院,承擔著濰坊市930多萬人口及周邊地區群眾的醫療救治任務,是濰坊市的醫療技術指導中心,是國際緊急救援網絡醫院和濰坊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
近年來,濰坊市人民醫院發展的步伐不斷加快,科技創新不斷增強,醫療質量持續提高,服務能力不斷提升,醫院改革管理持續深化。
為進一步滿足廣大患者的就醫需求,讓更多的疑難雜症患者在家門口就能得到更好的救治,自2017年起,濰坊市人民醫院開始實施「登峰計劃」,採取項目制管理方式,在人才引進、設備購置、政策制定等方面予以傾斜,進行技術創新及技術提升。在短短3年的時間裡,開展「登峰計劃」項目21項,在器官移植、智能手術、腫瘤精準化診斷和治療、血管介入技術、急危重症救治等領域不斷「攀登」,開闢了「既有群山又有高峰」的醫療技術新格局。其中,神經外科的「腦動脈瘤的精準治療」和脊柱外科的「脊柱畸形矯治專科」,分別於2017年和2019年被評為省級臨床精品特色專科。
踐行省級區域醫療中心的初心與擔當,濰坊市人民醫院的格局不拘於此。醫院持續深化人文建設,不斷提升為人民群眾服務的水平。
全面啟用外科樓和綜合病房樓,成立「濰坊市醫學人工智慧聯盟」,打造智慧門診品牌,推進智慧藥房建設,掛牌「濰坊市人民醫院網際網路醫院」,預約掛號全部接入省預約診療服務系統平臺,預約診療率達75%。實施錯時門診,開設知名專家門診,滿足了患者不同需求。門診病人滿意度和出院病人滿意度持續提升。
新成績的取得,為濰坊市人民醫院在健康扶貧上的亮眼表現打下堅實基礎。
扶貧支醫省外援助見大愛
扶貧支醫是醫療衛生機構的一項重要政治任務。2019年,濰坊市人民醫院派出第一批醫護人員前往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南木林縣人民醫院進行為期6個月的「組團式」幫扶並已順利完成任務。今年,醫院繼續派出第二批醫護人員,為期9個月。
15歲的其美(化名)是南木林縣拉布普鄉完小學的一名學生。一年前,其美左側大腿中段疼痛伴腫脹發熱,初診為左側股骨遠端骨髓炎給予清創,並行抗生素骨水泥創面覆蓋。今年上半年,其美大腿遠端再次間斷疼痛,出現切口竇道,滲出膿性分泌物,到南木林縣衛生服務中心治療。該院醫療部主任、濰坊第七批援藏幹部王天民得知其美的情況後,立即聯繫院本部專家組織遠程會診。
4月17日,創傷骨科二區主任、主任醫師張培良帶領科室人員對其美進行線上會診。經過協調,4月27日,其美到達該院,入住創傷骨科二區實施一期手術,取出假體,清除感染灶,行外固定骨搬移延長支架固定,目前恢復良好。住院期間,醫院為其美特意定製了營養餐,全科人員都將其美當成自己的親人,不僅為其美提供了良好的醫療條件,還保證了她的營養健康,其美一家人深受感動。
當前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尚未取得全面勝利,此次的援藏任務更加艱巨,濰坊市人民醫院派出的醫療隊有能力、有素質、有境界、有擔當,不辱使命、不負重託,在南木林縣做好醫療技術幫扶、醫院等級評審、民族團結等各項工作,向南木林捐贈防疫物資,指導當地醫療機構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
醫療隊協調推進南木林縣人民醫院「二乙」創建工作,幫助醫院修訂完善各項規章制度;開展新適宜技術、新項目;加強學科建設,新建麻醉科、影像科等空白科室;加強培訓,提高人員技術水平。
在今年上半年復工復產有序推進的過程中,南木林縣口罩、體溫計等相關醫用防護物資再度告急。濰坊市人民醫院獲悉後,在自身防疫物資緊張的情況下,緊急向南木林縣捐贈醫用手套12000隻,口罩6225個,防護服79套,體溫表300支,防護靴套、護目鏡各30副,面屏40個,以緩解南木林縣防疫物資的短缺。
充分發揮「網際網路+」和遠程醫療的積極作用,通過遠程診斷、遠程會診等形式搭建與南木林之間的溝通橋梁,有力發揮便民惠民作用。今年7月,濰坊援建南木林遠程心電診斷中心揭牌,雙方籤署《濰坊市人民醫院援建南木林縣遠程心電診斷中心協議書》。
南木林縣遠程心電診斷系統是日喀則市第一條遠程心電診斷網絡,全新的心電診療模式不僅方便了患者,同時還將大大緩解該地區醫療機構心電診斷醫生緊缺、專業分析不足的現狀,促進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提升,提高疑難重症救治水平,為患者提供更加方便、專業的醫療服務。
在魯渝扶貧協作中,濰坊市人民醫院先後選派四批次政治過關、技術過硬、有奉獻精神的醫療人才援渝,並多次受到山東省和重慶市衛健委的表彰。
「把濰坊精神和濰坊市人民醫院的技術帶到開州,為開州人民帶去高質量的醫療服務。」帶著這樣的囑託,今年5月,濰坊市人民醫院神經內科醫生張輝作為第四批對口幫扶重慶開州區的支醫隊長,赴重慶市開州區人民醫院神經內科進行幫扶工作。
半年多來,醫療隊員們利用自身專長,服務當地病患。針對神經系統變性疾病的診療略有欠缺的實際情況,張輝與幫扶地區同事為每位患者制訂了個性化治療方案。成功舉辦了學術講座,對帕金森病等疾病的基礎知識、基本理念、基本治療方案進行了系統的闡述,使該領域疾病的整體診療水平得到提高。
在開州區人民醫院展開支援工作的還有由濰坊市人民醫院眼科醫生劉珣帶隊的第三批魯渝扶貧合作醫療隊。在開州人民醫院完成了高硬度高齡病人白內障摘除加晶體懸吊手術、淚囊鼻腔吻合等手術,完成多臺有難度的白內障玻璃體微創切割手術。針對當地實際,以集中授課、重點示範、病例討論等形式開展培訓工作,對低年資醫生手把手帶教,與高年資醫師相互探討臨床工作經驗,使其幫扶的醫護人員業務水平得到了較大提高。
全力支持赴省外支援工作,濰坊市人民醫院相關部門、科室靠前服務、周到服務,關心關愛扶貧支醫人員及家屬的工作、學習和生活,及時解決他們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為他們做好後勤保障工作。
深入基層業務 院長顯身手
隨著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進入「深水區」,鄉鎮衛生院承擔的公共衛生和醫療服務職能作用日益重要,對鄉鎮衛生院院長的能力要求也越來越高。濰坊市人民醫院輸送多位優秀人才到扶貧重點鄉鎮和薄弱鄉鎮衛生院任「業務院長」。
在職期間,業務院長們將技術幫扶與管理幫扶相融合,推動從單純技術幫扶向技術、培訓、管理等全面幫扶轉變。根據「建立一套規範的管理制度」要求,幫助衛生院梳理健全各項管理制度,落實醫療十八項核心制度,抓三基三嚴培訓,規範門診、住院、檢查及家庭醫生籤約、基本公衛等各項服務,優化服務流程,增加便民服務設施,患者就醫環境大大改善。
在寒亭區高裡街道南孫衛生院,業務院長張躍其重點帶教多名業務骨幹,通過教學查房、門診帶教、學術講座等多種形式,培養出一批業務水平較高的技術骨幹。協助衛生院與上級醫院建立雙向轉診綠色通道和幫扶直通車。依託該院省級區域醫療中心優勢,支援開展康復醫療及醫養結合工作,以實現優質醫療資源下沉,提高幫扶醫院診療能力。
積極發揮專業特長,寒亭區固堤街道泊子衛生院業務院長劉煥玉推廣中醫適宜技術,以針灸為工作的切入點,在衛生院開展大量的中醫臨床工作,建立起針灸推拿專科,並為科室培養起兩名骨幹。
在寒亭區朱裡街道河灘衛生院,濰坊市人民醫院陸續派出包括呼吸內科、神經內科、心內科、婦產科等多學科專家團隊,深入貧困村進行大型義診活動。不僅給予現場接診及專業的健康指導,並且在義診活動中免費發放多種常用藥物,極大程度上滿足了群眾的就醫需求,方便了群眾就近就醫,在帶去優質服務的同時,給貧困的村民帶去關愛和呵護。
送醫入戶巡診 車開進幫扶村
為深入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和市衛健委關於脫貧攻堅要求,解決「因病、因殘、因禍」致貧人口就醫難的問題,2019年7月,濰坊市人民醫院響應號召,包靠該市峽山區部分街道鄉村,送醫送藥服務上門,確保貧困人口「基本醫療有保障」。自此,濰坊市人民醫院的健康扶貧巡診車遍行峽山區幫扶村,共巡診38個鄉村衛生室、85個行政村,涉及貧困人口1500人。
專家團下鄉義診
2020年8月13日,在第三個「中國醫師節」來臨之際,該院組織專家赴峽山區盤馬埠村舉行大型義診活動。來自心內科、神經內科、內分泌科、呼吸內科、骨科等科室的「濰坊名醫」組成「豪華陣容」進村,受到村民的熱烈歡迎。專家們詳細為村民解讀查體結果,進行疾病知識普及,給予專業的健康指導,有針對性地給出治療意見。義診結束後,專家們心系村裡的貧困群眾,特地到行動不便的貧困戶家中看診、多學科聯合會診,讓貧困群眾真正享受到醫療健康扶貧帶來的實惠,感受到黨的關懷和溫暖。
未來,醫院還將充分發揮「網際網路+」和遠程醫療的積極作用,在遠程醫療全覆蓋的基礎上,著力拓展服務內涵,豐富服務內容。通過遠程診斷、遠程會診、遠程查房、遠程監護、遠程教學等形式,推動醫療服務與教育培訓相結合,充分發揮三甲醫院優質醫療資源下沉便民惠民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