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藉塔防始祖之作《植物大戰殭屍》系列而為中國玩家所熟識的 PopCap(寶開),是一家2000年創立於自美國西雅圖的遊戲公司,三位聯合創始人分別是:擁有電影製片人夢想的 John Vechey、計算機專業背景的 Brian Fiete 和英語文學碩士 Jason Kapalka。專業背景各不相同的他們,在成立寶開之前曾有一次成功的合作——製作了動作遊戲《ARC》,並將其推銷出去,爾後又各奔東西,但都沒離開遊戲圈。在2000年鋪天蓋地席捲而來的網際網路創業浪潮中,三人重逢,決定放棄各自的工作,聯手成立一家遊戲公司,製作以所有人群為目標玩家的休閒遊戲。
近幾年移動遊戲平臺上那些賺得盆缽滿溢的休閒佳作讓越來越多的開發商認識到,遊戲也許應該為所有人打造,而非局限在傳統的少量硬核玩家身上。隨著這一觀念的轉變,數量可觀而始終未得到重視的女性玩家市場開始成為一塊開發商們爭先搶奪的小鮮肉。而這一覺悟,是 PopCap 早在兩千年創業之初就已敏銳覺察到了。所以當你拉開 PopCap 長長的作品履歷表,會發現清一色是老少皆宜的休閒遊戲,比如早期的當家花旦《寶石迷陣》系列,《祖瑪》,以及人家人愛花見花開的《植物大戰殭屍》,無一不是憑藉饒有趣味的玩法、鮮豔飽滿的畫面設計而為玩家所深深喜愛著。
說到這裡就有一個小插曲了:也許你很難想像總是推出那些「色香味」俱佳的休閒遊戲的 Pop Cap,在成立之初竟然差點定名為「Sexy Action Cool(性感、動作、酷)」,如此冷豔的名字,分明就是為充溢野性之美的《GTA俠盜獵車手》這種遊戲的開發商量身定製的。幸好三位創始人「迷途知返」,從「popular」中摘取「pop」,然後再拿出字典一頁一頁地翻著,最終敲定另一半 cap(瓶蓋),並將公司的 logo 依葫蘆畫瓢,做成了一個蘇打水瓶蓋的樣子。事實證明,憑藉這個琅琅上口的名字,Pop Cap 所製作的遊戲的確走上了人人都愛的 popular 之路,從一個僅有三人的工作室步步壯大,成為一家擁有近兩百名員工的休閒遊戲開發商。
▍ 倚靠《寶石迷陣》的白手起家之路
儘管大多數中國玩家對 Pop Cap 的主要印象停留在紅極一時的《植物大戰殭屍》系列上,其實他們的首款遊戲《寶石迷陣》就已獲得了相當的成功。而這款堪稱三消遊戲始祖的作品在問世之初也並非一帆風順:剛製作完工時,三位小夥拿著作品四處尋求合作夥伴和投資者。當時休閒遊戲皆是免費提供給玩家,主要依靠網頁的廣告收入盈利。令人沮喪的是,在當時看來不夠刺激有趣的《寶石迷陣》沒能獲得投資者的青睞。萬般無奈之下,他們決定破釜沉舟,摒棄傳統,免費向玩家提供試玩,若感興趣再付費購買更精緻的完整版《寶石迷陣》,這是在當時是絕無僅有的做法,三位小夥也是堵上身家性命拼了。
結果當然是驚喜的,《寶石迷陣》成為了寶開最成功的的作品,為他們帶來了豐厚的收益,同時也獲得了遊戲界的肯定——2002年成功入選《電腦遊戲世界》評選的遊戲名作殿堂,成為該評選創立以來,第二項獲此殊榮的休閒益智遊戲,而前一款遊戲,沒有人不熟悉,那就是《俄羅斯方塊》。即便在今天,《寶石迷陣》的移動版在蘋果商店付費榜也位居前列,經典遊戲就是這麼源遠流長。
▍ 被EA收購:站在巨人的肩上風景何如
放眼一望當今休閒遊戲幾大泰鬥——King、Zynga 以及 Pop Cap,前兩者選擇成為一家獨立的上市公司,而 Pop Cap 則選擇倚靠在美國電子遊戲產業巨頭 EA 這顆大樹上——在《植物大戰殭屍》爆紅兩載後的2011年,EA 以7.5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這個休閒遊戲領域的專家。能夠被這樣一家遊戲行業翹楚收購,對於 Pop Cap 來說的確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站在巨人肩上總是能望得更遠。可以說 EA 一方面為 Pop Cap 提供了一個更為廣闊的舞臺供其施展拳腳,同時也提供了更多資源的便利助其開發,所以我們才得以看到在13年的 E3 上公開的《植物大戰殭屍:花園戰爭》,還是那群殭屍,還是那堆植物,卻徹底將從一畝三分地兒的桎梏中解放出來,變塔防為射擊,歡脫地暴走在花園中,用機關槍打得個風生水起,無論在畫面還是玩法上都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當然,對 EA 來說這何嘗不是一樁好買賣,這個專攻休閒遊戲的工作室正好彌補了他們在這一領域的空白,在與諸如 Zynga 等競爭對手面前也佔有了更多話語權。
這令人不禁想到兩個月前微軟以25億美元天價收購了《我的世界》開發商 Mojang,這兩家開發商雖然所製作的遊戲類型全然不同,卻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研發實力非凡,而且能靜下心來一心一意做一款遊戲。Mojang 即將於11月登陸的遊戲《捲軸》開發周期逾三年,而 Pop Cap 的招牌力作《植物大戰殭屍》的開發時間也在兩年左右,而其續作《植物大戰殭屍2》更是暌違四年之後才再次浮出水面。如果說像《捲軸》這樣擁有多達300餘張設計各異的卡牌巨製在開發時間上耗時3年情有可原的話,那像《植物大戰殭屍》這樣的休閒遊戲,能夠用這麼長的時間來慢慢打磨,的確在同類遊戲中是相當罕見的,畢竟時間就是金錢,多一天一月,耗費的人力物力財力都是一筆不小的數目。所以很多時候我們都很感佩這些潛下心來做一款好遊戲的開發商們,願意以一顆赤子之心來對待手中的作品。
▍ 植物2中國特供版:贏了銀子 輸了口碑
說到 Pop Cap 和它的招牌《植物大戰殭屍》就很難逃開以圈錢內購而「臭名昭著」的《植物大戰殭屍2》中國特供版,也就很難不談總部位於上海的寶開(Pop Cap)中國。
2008年初,Pop Cap 來到亞洲並在上海成立其亞太區總部,09年《植物大戰殭屍》一路火到國內。但在盜版猖獗的市場環境下,各種內購破解、無限金幣版層出不窮,《植物大戰殭屍》雖火爆卻賺不了錢,面對如此尷尬境地,寶開中國靈機一動,決定針對中國市場現狀來打造具有「中國特色」的《植物大戰殭屍》——那就是打著免費旗號用內購和解鎖讓玩家掏錢。於是在2012年,首款打上中國特供印記的《植物大戰殭屍長城版》在安卓市場火熱出爐了,憑藉大紅大紫的名頭,這款遊戲在下載量上的確驚人地火爆,但玩家只要點進去沒玩幾關就需要付費來解鎖後面的完整內容,緊接著,你還會發現怎麼殭屍多得打也打不完,如果不用需要內購的那些道具就別想通關,於是又不得不買買買……是的,這就是上海寶開針對中國市場想出來的盈利法子:用數量上三倍於原版的殭屍讓你束手無策,再通過設置威力驚人的內購特殊植物讓通關心切的玩家乖乖掏出腰包。
而更為膽大包天的是,在13年初,寶開中國竟以更新的形式強行將《長城版》的內容替換進原來 iOS 用戶付費購買的《植物大戰殭屍》原版中,也就是說當年花錢買了遊戲的玩家,還要再付費解鎖遊戲內容,以及在遊戲中面對數量根本不合理的殭屍們一波接一波的攻擊。自此,中國市場再也無原汁原味的《植物大戰殭屍》了。
2013年7月9日,萬眾矚目的《植物大戰殭屍2》率先亮相澳大利亞和紐西蘭蘋果商店,在《長城版》嘗到甜頭的寶開中國所打造的「特供」中文版也在22天後正式登陸,有了先前的經驗積累,他們這次對遊戲原版內容的「圈錢式」修改簡直逆天:比如首先就是特地準備了「飽經風霜」的中國玩家所熟悉的鑽石系統,這對開發商來說是絕對的圈錢利器,然後將英文版需要內購的植物從6款急劇提升為13款,通過鑽石系統的加持,即便是同一款在英文版和中文版裡都需要購買的植物,後者價格也能高上不少;緊接著又通過諸如星星、拼圖的遊戲機制讓玩家不得不一直在某些關卡裡刷刷刷,而這一切只要你出錢就能解決;最後的殺手鐧就是調整殭屍種類,讓遊戲難度線性上揚。這款曾經為玩家帶來過美好回憶的經典之作就這樣在中國市場變質了,成為了一款你不花錢就基本玩不下去的遊戲。
對於這樣一款「中國特供版」的《植物大戰殭屍2》,玩家的憤怒的可想而知的,所以在遊戲首發不久,該遊戲在蘋果商店的評分一度跌至2星。但寶開中國方面的觀點則是:首先,他們遭遇了來自競爭對手的惡意一星差評攻擊,這是拉低遊戲星級的直接原因,相反也正是中國版《植物大戰殭屍2》擁有強大威脅力的間接證明;其次,之所以會製作這樣一款內購過多的中國特供版,主要原因在於中國市場的特殊性——修改、無限金幣等盜版橫行,所以玩家付費率偏低,為了保證在中國市場的盈利不至於遭遇滑鐵盧,所以只有通過這樣的方式來「促使」玩家付費。
的確如寶開中國所願,憑藉大量的內購,《植物大戰殭屍2》在中國的收入不賴,但口碑卻是敗了——時至今日,打開蘋果商店《植物大戰殭屍2》的評論頁,仍可看見對內購的指責比比皆是,玩家的失望之情溢於言表。甚至一些玩家更願意去註冊一個國外的帳號,來下載一款即使不花錢也能玩通關的原汁原味《植物大戰殭屍2》,而不是選擇「中國特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