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的名字。》在中國大陸正式上映票房成績可以說是一飛沖天,截止到北京時間 12 月 2 日 24 時《你的名字。》在中國大陸首日票房 7448 萬人民幣,在票房成績上碾壓了今日中國大陸院線所有上映影片的票房成績,相當於 12.3 億日元的票房成績。《你的名字。》為 2016 年大陸院線沉寂已久的動畫票房注入了一針興奮劑,不過在票房狂化和口碑狂歡的背後,值得我們思考的還有太多太多。
這部電影大概比十一月所有電影加起來還火爆吧。
豆瓣8.8分,首映單日票房逼近1億。
很多人都看哭了,更有人表示接受了一次震撼的心靈洗禮。《你的名字。》到底有什麼神奇的地方?使它突破了次元的限制,成為一部現象級的全民爆款電影?
真的是每一個地方都很神奇,如果從頭到尾一處處數,大概要說一天一夜。因此我打算只講下我認為影片最成功的地方,即它的高潮和結尾。
這部電影遭遇了一個「電影結尾學」史上最經典的命題:觀眾眼中「不在一起就沒天理」的男女主角,經歷了百遭誤會、千次羈絆,是應該在茫茫人海中擦肩而過,留下餘音嫋嫋不知所終?還是應該「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兩個結尾可能都會很感人,但是,更正確的選擇是哪一個?存在更正確的選擇嗎?
新海誠本人在今天晚上發了一條感嘆中國市場的 twitter 新海誠說「三年前因上映活動前往上海時,在那之前自己的作品沒有在中國上映過但是那場上映活動上聚集了千名中國粉絲,當時我就想要在未來讓這些粉絲成為我動畫的觀眾,而時隔三年,沒想到《我的名字。》今天在中國上映排片數千場數十萬人觀看。」,三年前的那部作品是新海誠的《言葉之庭》,這部短篇動畫的日本本土票房成績不過 1000 多萬日元,這三年新海誠電影在中國從小規模的試映到大規模的上映,伴隨的是這幾年日本動畫進入中國市場的潮流,二次元文化在中國年輕群體中成為潮流,還有就是新海誠本人真正成為商業動畫導演之路。
新海誠本人能力+核心 STAFF 製作支撐+東寶宣發+引進方本地化營銷= 7448 萬首日票房
新海誠本人之前接受採訪時表示《你的名字。》日本本土票房成績大大超出了製作時的預期,國內對於新海誠的印象永遠是那個創作了《秒速五釐米》,一個人獨立製作動畫,畫面細膩背景漂亮每一幀都能截圖當壁紙的監督,不過新海誠的動畫創作早已脫離了獨立動畫製作的階段,而變成了專業團隊創作的商業動畫,新海誠只是完成監督應該做的事情,具體的製作還是由具體的 STAFF 來完成的,包括新海誠自己負責的劇本也是和製片人花了半年的時間按照發行商東寶的建議不斷的進行修改最終定稿。
宛如一場狂歡
就在《你的名字。》首日票房碾壓國內上映的一眾電影時,某個微信群裡也早已如同歡樂的海洋,群中不乏一些二次元項目創業者還有一些國產網絡動畫的製片人,很多人對《你的名字。》的票房興奮異常彷佛就像是自己的作品拿到了 7400 多萬的票房,估計再過不久就該有「《你的名字。》電影宣發復盤」「《你的名字。》營銷帶給國內二次元文化的啟示」,諸如此類的高大上行業分析文章流傳。然而宣傳還有營銷只是《你的名字。》成功的元素之一,最重要的依舊是作品本身的質量。而現在的國產動畫製作方們似乎是沉浸在網際網路行業太久只學會了或者說都沒學會還只是在關注如何做營銷,如何賣情懷,如何寫出一篇漂亮的通稿上。請記住《你的名字。》在票房上的成功是新海誠動畫和東寶發行的成功,而非國產動畫的成功,《你的名字。》告訴了中國動畫製作者們在中國動畫市場的確大有可為,但另一方面也用票房成績告訴了國產動畫製作者們,空學皮毛終究吃不上這塊大蛋糕。
總的來看,《你的名字。》首映日票房在進口動畫裡僅次於《功夫熊貓3》,更超過了所有國產動畫,在所有2D動畫電影中位居榜首。如能保持這種熱度,最終總票房名列前茅也不意外。
你覺得美劇TVB電影吧每天分享的影視資源很實用,請分享到朋友圈鼓勵我們繼續成長吧!謝謝!追劇看電影搜索關注微信公眾號:meijutv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