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壹觀察
2017聖誕節到2018年春節期間,綜藝節目《三個院子》火了。
這檔提倡「共享生活」的節目,由三對關係不同的明星入駐三個不同的院子,作為「Life Sharing」發起者分別接待性格各異的來訪者,與他們共同生活一段時間,在共享生活中品味生活意義。林更新、陳赫、陳小春和大張偉等明星深度參與其中,屢屢成為「話題製造者」。數據顯示,《三個院子》愛奇藝累計播放量突破4.2億,微博相關閱讀超過21.3億,微博熱搜榜30餘次,微博短視頻總播放量超5000萬。
該節目中廚房家電全部由海爾智慧廚房獨家提供,海爾眾多智慧家庭產品也成為網友在綜藝節目和社交平臺討論的「居家黑科技」。
從AWE展廳到《三個院子》:海爾智慧家庭滿足用戶智能生活定製化
智慧家庭並不是一個新概念,比如微軟上個世紀90年代末耗資十多億美元結果打了水漂的「維納斯計劃」。再比如Google 2014年花費32億美元、溢價16倍收購了Nest Labs,但直到現在也沒有達到其規模進軍智能家居的戰略目的,甚至被認為是Google最失敗的收購之一。蘋果於2014年發布的智能家居平臺HomeKit,目前除單品價格畸高外,也沒有清晰的產品圖譜。
究其原因,一方面由網際網路和軟體巨頭驅動的智慧家庭方案缺乏豐富的智能硬體落地,無法搭建滿足用戶不同個性化需求的智能生活場景;另一方面,網際網路和軟體巨頭的大數據更多是基於用戶PC或者手機應用服務,對用戶以家庭生活為場景的連接標準、大數據儲備、用戶習慣和所需服務了解並不充分。
智能家庭究竟離中國百姓生活有多遠?這是過去十多年來中國家電企業和網際網路企業一直探索的現實問題。
AWE2018(中國家電與消費電子博覽會)上,由「4+7+N」全場景定製化智慧成套方案支持的海爾智慧家庭首次帶來了一站式答案。與網際網路巨頭們「不接地氣」的推動方案相比,海爾智慧家庭提供了包括了智慧客廳、智慧廚房、智慧浴室、智慧臥室等四大應用場景,在這些場景中又分出了全屋空氣、全屋用水、全屋洗護、全屋安防、全屋語音、全屋健康、全屋信息等7大全屋解決方案,最後的N代表變量,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習慣與偏好自由定製智慧生活場景,實現個性化需求。
以《三個院子》為例,海爾智慧家庭根據三個院子的環境和入駐明星的不同特點,定製了三套個性化智慧廚房方案,明星也經常在使用過程中感受到海爾智慧廚房產品帶來的品質生活驚喜。
比如大張偉就對海爾馨廚冰箱超級感興趣,在兩個美女來做飯的節目中使用了馨廚冰箱的在線點歌和聽歌功能,並通過食材補貨「一鍵下單」,希望「能送來一個桃」。。。
周放也在跟林更新PK廚藝中,使用海爾馨廚冰箱上的「智能菜單」功能,通過「一鍵烘焙」與海爾智能烤箱進行聯動,做出美味烤雞翅成功「回懟」林更新的「韭黃炒蛋」。
實際上,節目中明星演示是僅僅是海爾馨廚冰箱的很少一部分智能功能。除此之外,海爾馨廚冰箱的外置攝像頭還可以通過頭像掃描採集,然後輸入暱稱、身高、體重,馨廚冰箱就記錄了一份個人檔案,可以根據個人飲食習慣和基本健康狀況動態分析,提供更加健康是飲食方案。分類儲存保證了不同食材的新鮮,實時提醒保質情況,並且冰箱外殼上的屏幕還可以顯示冰箱內的空氣品質和殺菌日誌等等。
通過節目中明星在不同場景下對海爾智慧廚房產品使用,可以清晰地看到海爾智慧家庭的全新理念:首先用提供一站式服務的方式把用戶在生活中的大部分需求滿足,在此基礎上再去滿足用戶的個性化需求。海爾強大的製造實力和科技創新能力,在海爾智慧家庭中得到了集中體現。
目前從全球範圍來看,海爾是全球唯一有能力為用戶提供量產智慧家庭整體解決方案的科技企業。作為全球最大的家電企業,海爾於2012年海爾啟動海外研發布局,在全球建立了10大研發中心,打造出了目前全新家電業最完備的10+N研發體系——可以聚合不同國家和地區的人才、學術優勢和研發資源,全方位地驅動海爾技術、產品、服務和個性化創新。這也是海爾此次AWE可以展出完整的「4+7+N」解決方案,並且可以從滿足不同用戶多圈層定製化需求的原因。
智慧家庭可以給普通人日常生活帶來最大的改變是什麼?
答案可能有很多,比如分擔家庭中的勞動、提高生活質量,提升家庭安全防護,但我認為最重要的是機器智能可以補足普通人與生活達人的經驗和技能差距,讓普通老百姓享受到更多生活樂趣。
在《三個院子》節目中,可以看到做飯「0技能」的「鋼鐵直男」小春哥,在看到海爾整體智慧廚房後首次產生了學做飯的衝動,儘管期間被應採兒稱之為「飛機手」(碰到東西都會壞掉),但小春哥很快上手海爾智慧廚設備,成功做出的煲仔飯並收穫了應採兒滿意的打CALL。
隨後小春哥啟動了「廚神」開掛模式,學習使用海爾智能烤箱烤麵包,甚至開始做手工面,應採兒開心地稱自己「很幸福」,並對海爾三頭灶防幹燒的功能讚不絕口。小春哥和應採兒這對相差13歲、長跑16年的夫妻,通過「人間煙火」重回戀愛時光,也給院子中客人帶來了比鄰愛情的溫暖。
在《三個院子》節目中,明星們通過海爾智慧廚房每天Get到新技能,為愛人、親人和客人提升幸福感的例子有很多。中國百姓大多每天都在「柴米油鹽醬醋茶」般的普通生活打拼,卻很少能夠到其中的樂趣。而傳統的智能家居更多是通過手機APP遙控單個設備的「假智能」,或者是智能音箱與檯燈、電視等互動的「弱生活場景」,其中背後的核心原因是缺乏對中國百姓家庭生活場景的了解,更多基於簡單的「工程師文化」或者是「直男思維」。
而海爾智慧家庭方案在《三個院子》節目中展示的是,如何理解、思考和優化人與人、人與場景、人與服務的自然增強交互,其方案核心是圍繞家庭場景中人的真實需求。小到一個灶具細節的改進,大到整體系統方案設計,都可以看到相同思路的執行與落地,這實際上是海爾作為全球第一大家電品牌長期的行業積累與洞察,更是海爾基於中國海量家庭用戶行為大數據、引入海爾U+智慧生活3.0平臺不斷進化的結果。通過引入人工智慧技術,U+平臺可以自動記錄用戶的居家行為和場景大數據,不斷分析和訓練新的模型算法,根據中國用戶不同的居家特點提供學習和成長性的解決方案,建立起顛覆性的場景化交互規則。
由此,當我們從《三個院子》節目走到AWE 2018的時候,就會發現:憑藉在居家大數據、AI與應用創新等方面的實力,海爾正在引領中國智慧家庭產業快速開創一個新的格局,擺脫了傳統以智慧型手機為中心的「遙控思維」,讓眾多「黑科技」優化各種日常家電,基於老百姓的真實需求搭建起自己的完整一站式智慧家庭解決方案。
智慧家庭概念誕生已近20年,但科技創新到概念普及,再到用戶接受與使用,都存在很大的距離。
海爾領先行業完成了首個完整的智慧家庭的整體解決方案,最終還要由海爾來推動這場用戶層面的「破冰」之旅。
難點在於,智慧家庭並不是單獨一個硬體產品,而是一個包含用戶在內的真實生活場景,比如讓冰箱給用戶智能推送購買食材的信息完成「一鍵下單」,還是與烤箱完成互動,這對於普通用戶而言是非常抽象的事情,絕不是打打廣告就能解決的問題,而是需要特定的場景化演繹向用戶傳遞一種全新的生活方式。
因此,主打明星「共享生活」的《三個院子》綜藝節目就成為一個非常適當的載體,觀眾可以在節目的潛移默化中看到不同海爾智慧家庭設備在明星生活場景化的具體使用,有助於大眾突破對傳統廚電的一般想像力,明確意識到智慧家庭是今天普通百姓都可以享受的便捷與快樂的生活方式,這是海爾智慧家庭在市場化上邁出的第一步。
回顧近幾年的AWE,海爾的參展從2015年的「單品智能」,到2016年的「成套智能」,2017年的「場景智能」,再到今年發布的完整智慧家庭的整體解決方案,可以發現海爾的智慧家庭戰略不斷在迅速進化,引領行業變革。而從海爾今年贊助《三個院子》、堅定的開啟市場化來看,海爾在智慧家庭戰略和方案已經成熟。按照之前行業慣例,一旦風口確定就會引發諸多巨頭搶進,對於海爾來講,智能家庭作為一個完整的生態體系並不那麼容易被拷貝,但更多競爭者加入一定會加速整個行業的創新與普及,海爾作為智慧家庭第一平臺品牌的領跑作用也將再次強化。
壹觀察溝通微信:yiguancha_01
長按二維碼,一鍵關注壹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