埠子鎮一超市銷售過期醬油?

2021-02-22 宿遷網絡臺
點擊關注我關注我喲  

☀定期推送宿遷本土新聞,同城活動,搞笑視頻,商家優惠等諸多優質內容!新聞爆料 商家合作微信/手機:13776448778    

 
圖為過期的醬油

  10月22日中午,手機尾號為0630的宿城區埠子鎮居民李先生致電媒體熱線反映:10月21日下午,他在埠子鎮好又多超市購買兩瓶「海天老字號零添加頭道醬油」,當晚回家食用後家人感覺身體不適。「我一夜就去了3遍廁所,想來想去不知道什麼原因,後來看了一下新買的醬油,才發現是過期產品。」李先生說,發現問題後他曾到上述超市理論過,因為他不願接受商家「假一賠十」的條件,雙方因此鬧得不歡而散。

  消費者:家人吃醬油後身體不適

  接到投訴後,記者專程趕往埠子鎮,見到了投訴人李先生。他拿出其中一瓶已經用了近三分之一的醬油對記者說,他家歷來都用這種醬油,而每次都在上述這家超市購買,萬萬沒想到,這次竟然買到兩瓶過期醬油。

  記者看到,這兩瓶「海天老字號零添加頭道醬油」每瓶淨含量480克,從超市開出的電腦小票上看,消費時間為21日19點28分,醬油單價為每瓶19.5元,兩瓶小計為39元。「我愛人早就在這家辦理了會員卡,我們是這裡的老顧客,壓根就沒想到超市裡會銷售過期醬油。」李先生指著醬油瓶上的標籤說,上邊明顯標註保質期為18個月,而在他後來查看瓶蓋才發現,他買來的這兩瓶醬油生產日期為2015年4月16日,到他購買之日,已經過期5天了。

  「我上午拿著醬油來到超市找到兩位經營負責人,一個說是新來的員工漏檢了,可以按『假一賠十』的標準來賠償。我說這不是假貨,而是過期食品,鑑於家人食用後身體不適,我要求賠償3000元,另一個經營負責人就對我大發雷霆,當我的面摔東西,說我是在抬槓。」李先生說,由於雙方談不攏,於是決定向媒體投訴。

  經營者:離開櫃檯不接受索賠

  為了進一步核實情況,記者來到埠子鎮好又多超市,找到了經營管理者之一的司女士。說明來意後,司女士表示,她並不知道消費者上午曾經來找過,至於另外兩位經營管理者如何與這位消費者溝通的,她表示並不清楚。

  記者隨後將投訴人李先生所購買的醬油、消費小票遞給了司女士,她甄別後說:「這款醬油是我們超市銷售的,消費小票也是我們超市開出的,就連裝醬油的塑膠袋也是我們超市的。但問題是,我們無法確認這兩瓶醬油就是消費者在我們這裡購買的,因為他是前一天晚上消費的,為什麼當時不投訴,到第二天才拿著醬油過來投訴呢?」司女士毫不掩飾地說,超市開業兩年多來,經常遇到別有用心的「專業」打假人到超市消費,然後拿著過期產品來投訴索賠,弄得他們焦頭爛額。

  「通常情況下,消費者在選購商品時都要查看生產日期和保質期,如果他當時就發現過期了,向我們提出索賠是可以的,而這位消費者把醬油買回家第二天才來投訴,我們不能確認這兩瓶醬油就是在我們這裡購買的。」司女士說,他們超市沒有過期商品,消費者離開櫃檯以後再來投訴,他們沒辦法認帳。

  營業員:上架時沒看生產日期

  那麼,投訴人李先生這兩瓶醬油究竟是不是在這家號稱埠子鎮規模最大的超市購買的呢?為了弄清實情,記者決定在超市裡進行暗訪。在調味品銷售區域,記者看到貨架上擺放著很多品種的醬油,但記者始終沒能找到投訴人所購買的「海天老字號零添加頭道醬油」。就在此時,兩名超市員工正在議論超市售出過期醬油上午被消費者索賠的事。

  記者詢問是哪一款醬油過期了,現在是否還在銷售,營業員說現在貨架上沒有了。一位自稱姓趙的營業員對記者說了這樣一段話:「那兩瓶醬油是我從柜子裡拿在貨架上的,我以為是新來的貨沒有上完。當時只有那兩瓶被我拿在貨架上,我當時根本就沒看生產日期,沒想到出現這件事。我剛來不到一個月,什麼也不懂,現在這件事情該怎麼辦?最多給他換貨,別的又能怎麼辦?我都要氣死了……」

  離開這家超市,記者將所調查了解的情況反饋給投訴人李先生。「現在他們就以為我是個『專業』打假的,我怎麼會做那樣的事?這不是侮辱人格嗎?我家有這家超市會員卡,消費這麼長時間都沒有問題,我怎麼會故意來找事呢?」李先生說,經營管理者的態度,令他難以接受。

  執法者:孰是孰非需進行查證

  因超市方不願意接受李先生的訴求,原打算心平氣和處理這件事的李先生決定依法維權,向執法部門進一步投訴。

  記者隨後來到宿城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埠子分局,向分局局長周女士介紹這起消費投訴的來龍去脈。周女士聽完記者的情況介紹後說,從執法角度講,這起投訴需要進行調查取證。如果經查實上述超市存在銷售過期醬油的話,他們也將會依法進行查處,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據了解,《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去年10月1日正式施行,規定生產銷售過期食品至少罰款5萬元。還規定食品生產和經營者接到消費者的賠償請求後,應該實行首負責任制,先行賠付,不得推諉。

來源:中江網


相關焦點

  • 會昌一超市銷售過期爆米花,被判向消費者賠償1000元!
    會昌一超市銷售過期爆米花,被判向消費者賠償1000元!超市認為 其是小本經營,該爆米花超過保質期仍在銷售,是工作人員粗心大意造成,並未給李某造成實質損失,李某索賠過高,僅同意退還貨款10元。法院認為 經營者在銷售商品時,應當保證銷售的商品未發生變質或未超過保質期限,被告向原告銷售的爆米花保質期限已超過179天,經營者明顯未盡到銷售商品的定期檢查清理義務,原告以8元(原價10元,折後實付8元)購得爆米花,故判決被告返還原告購貨款8元,並承擔經濟賠償金1000元。
  • 海天醬油旗下多種產品曝生產許可證過期
    6月5日廣東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官方網站截圖顯示,佛山市海天調味食品有限公司多項產品許可證過期。  海天醬油上市懸「達摩克利斯之劍」  身陷「工業鹽水醬油」風波後,再曝旗下多種產品生產許可證過期  □ 本報記者 顧克非  實習記者 柯昌潤  近日,佛山市海天調味食品有限公司IPO闖關過會後,身陷「工業鹽水醬油」風波,再被曝旗下多種產品生產許可證過期。海天醬油上市懸「達摩克利斯之劍」。
  • 生意經|開個「過期食品超市」怎樣?
    國內很多超市每天都會將壞損、過期的蔬果和速食型商品處理掉,經營者還將其視為質量保證、為消費者負責的表現,感覺妥妥的。妥嗎?垃圾就是沒有放對地方的資源——上述食品除了被放棄、被拋棄,難道沒有更好的利用途徑嗎?
  • 除了過期食品,珀斯知名亞洲超市竟然還賣這麼「補鐵」的銀耳?
    驚恐的小A立刻把這件事分享到了一些微信群裡,結果發現雖然沒人遇到過含鐵量這麼高的銀耳,但很多人都在這個超市遇到過銷售過期食品的問題:而如果你來澳洲的時間不算太短,就會知道,這樣的事情,其實一直在全澳各處的華人超市發生著。比如在2017年銷售2015年生產的,保質期12個月的甜麵醬:
  • 超市銷售過期爆米花 被判返還貨款並賠償1000元
    2020年6月27日,夏某在「宏宇超市」購買了瓜子、二鍋頭、爆米花,三樣商品的單價原價分別為9.9元、16元、10元,經8折折扣後,夏某實際支付28.7元。之後,夏某發現爆米花生產日期為2019年4月4日,保質期為270天,購買爆米花時已超過保質期179天,遂要求超市賠償。
  • 達州市民在超市買到過期8個月的餅乾?當地市場監管部門:員工出錯...
    近日,達州市民李先生在當地一超市內購買到貼籤2018年生產的餅乾,「已經過期近8個月了」。隨後,他在網上發帖反映此事,被網友快速關注。事情發生後,當地市場監管部門快速介入調查。涉事超市員工也多次聯繫李先生,並通過簡訊道歉。
  • 為什麼超市經常有牛奶「買一送一」的活動?
    而說到打折的東西,就不得不提到超市裡幾乎全年都在打折的商品——牛奶。很多人會發現,每次去超市牛奶區買牛奶的時候,都能看到一些品牌的牛奶箱上掛著「買一送一」的標籤,就連一些酸奶也是。為什麼超市中經常出現「買一送一」的活動?這背後又隱藏著什麼樣的奧秘呢?
  • 廚邦醬油密布白色小蟲 超市稱醬油本來就髒
    街坊投訴  「吃了一個星期的醬油,突然發現有白色蟲子,密密麻麻的,噁心極了!」近日,住在海珠區的市民包小姐向小芳報料,她於3月4日在東曉路某超市買了一瓶廚邦牌醬油,吃了一個星期,突然發現裡面爬滿了蟲子。
  • 超市裡還有一兩天就過期的食物,能不能買?剛過期的食物能吃嗎?
    ,進行的這一系列操作,一次次刷新我們普通老百姓的認知,同時,對於食品安全的危機意識也越來越強。近來,有很多朋友向我諮詢這樣的問題:最近超市裡經常有特價商品的活動,對於這些突然降價處理的商品,自己感到非常好奇,於是去看了下,發現這些商品大多都是快要過期的商品,更誇張的是,有些食品甚至還有一兩天就要過期了,對於這種將要過保質期的便宜食物,我們到底買還是不買呢?
  • 河南鄭州 孕婦買到過期口香糖 超市店長當面撕毀小票還刪了監控
    一位孕婦買了口香糖,吃了幾個後傻了眼,她發現口香糖已經過期好幾天了,隨後她找超市協商此事,但沒想到店長當面撕毀證物,那麼這件事最後又是如何處理的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在超市買了一罐過期的口香糖家住鄭州的馬先生和懷孕6個月的妻子一起去丹尼斯超市購物,他們買了很多東西,其中包括一罐口香糖,回到家後,妻子吃了幾顆口香糖,把口香糖的罐子拿在手裡玩,這個時候,她仔細看了一下上面的生產日期,發現口香糖已經過期好幾天了。
  • 吃完過期蟹塊拉肚子,男子要求超市賠償三萬,超市老闆:他故意的
    在超市買東西,相信很多人都不會看商品的保質期,大家會覺得,超市不會售賣過期商品,因為售賣過期商品,對超市是沒有任何好處的。不過凡事無絕對,杭州的饒先生就在超市買到了過期食品,並且吃壞了肚子。據饒先生告知,他比較喜歡吃海鮮類的食品,當天晚上他在一家生鮮超市看到了一款「紅膏蟹塊」覺得不錯,便買了三罐,花了207元。回到家後,戰友連續吃了兩罐,還誇蟹塊的味道不錯,於是他想著,既然喜歡吃,那便多買點回來,接著便又到超市買了五罐回來。
  • 銷售過期金點巧克力威化餅乾 青島九淞商貿被罰
    信網10月14日訊 近日,信網(0532-80889431)獲悉,因銷售過期產品,青島九淞商貿有限公司被平度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罰款5000元,信網試圖聯繫該公司,但該公司在網上所留電話均無法接通。信網通過平度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了解到,目前該公司所售的過期產品及違法所得已被全部沒收。
  • 深圳男子超市買到過期蛋糕:6盒蛋糕2盒過期!原因竟是這樣
    在超市買東西,你會留意商品保質期嗎?這個月24號,王先生在深圳龍華區的紅山盒馬鮮生超市買了一盒蛋糕,他吃了一個以後才發現蛋糕過期了,而當他第二天再返回超市時,看到貨架上這款過期蛋糕居然還在賣。王先生說,他當時購買的是一款名為頂豐的半熟芝士蛋糕,根據包裝盒上的日期顯示,他在11月24號購買時已經過期兩天,可讓他生氣的是,兩天後他返回超市時,這個批次的蛋糕竟然還擺放在貨架上售賣。
  • 後廚醬油過期6天,被罰款5萬元!餐廳說沒用過,冤枉嗎?
    餐廳採購比較多,如果稍不留意就會出現產品臨期或者過期的情況。
  • 上架10瓶過期飲料被罰5.5萬,超市不幹了:這幾瓶水才值25!
    近日,江蘇鎮江一超市因為貨架上有10瓶過期的蘇打水,被市場監管部門罰款55000萬元。經營者認為處罰太重了,10瓶蘇打水貨值25元,怎麼能罰那麼多呢?況且自己並不是屢犯,這是第一次被查到相關問題,所以一直沒有繳納罰款。
  • 過期一年半方便麵被改期後再銷售?
    一、眼前這兩包新舊兩種包裝的原汁豬骨面,生產日期卻是同一天,都是2016年6月28號;記者隨後又從我市一家大型超市購買了同品牌同類型的方便麵進行對比。同樣是2016年6月份生產,記者發現,楊女士購買的方便麵和記者所購買的方便麵生產日期的字體大小、所標註的位置都不相同;在這包原汁豬骨面包裝內,記者看到裡面有一張刮獎卡,上面註明兌獎日期截止2015年3月31日。
  • 食品快要過期,如何物盡其用?
    超市裡的臨近保質期商品專區貼上「臨近保質期」標籤折價銷售的商品文/圖 羊城晚報記者 徐振天「快過期了,吃了擔心安全問題,扔掉又覺得怪可惜的。」面對臨近過期的食品,不少消費者都有類似這樣的顧慮。目前,市場上不少生鮮超市都有低價售賣的臨期食品區,臨期食品如何管理?臨期食品過期後又該如何處理?在時下社會提倡制止餐飲浪費的背景下,折扣銷售和環保回收臨期食品,也是節約社會資源的一種形式。
  • 暫停銷售!淄博一超市被處罰
    《關於啟用淄博市進口冷鏈食品集中監管專倉的公告》發布後,周村區市場監管局成立四個督導組對全區食品生產、銷售、餐飲服務、運輸和冷庫單位進行督查。12月20日,督導組執法人員在督導過程中,發現東門路銷售進口巴沙魚的某超市違反倉庫專區存放、專櫃銷售、專人售賣「三專」規定,且12月9日前的庫存進口冷凍食品未到市場監管部門上報備案,違反了相關規定。周村區市場監管局責令超市負責人立即整改,並處以暫停銷售冷凍食品的處理決定。周村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提醒疫情防控,人人有責。
  • 樂友爆料:在三明某超市買到過期產品導致急性腸胃炎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我們的生活也越來越便捷了有了超市和某寶等各大購物APP後許多海外的商品不需要我們出門就能買到了但,購物還是需謹慎近日就有樂友爆料了這樣的事情▼▼▼8月9日晚,樂友在三明某超市,購買了兩袋韓國三養火雞泡麵,當晚食用後並未發現異常。
  • 去超市買醬油,只要瓶身上有這2個字,不管什麼牌子,都是好醬油
    去超市買醬油,只要瓶身上有這2個字,不管什麼牌子,都是好醬油難得今天和閨蜜一起有空,所以把孩子放家裡,我們兩個出去單獨約了一下,下午的陽光依然也是很曬的,本想著一起去喝個下午茶,但是想到家裡還缺點醬油和生活用品,就去超市逛了一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