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安紡織城客運站,有這樣一群人:遇到年邁的老人,他們立刻上前攙扶;遇到拿著大件行李的旅客,他們立即變成了搬運工;遇到外地來的旅客,他們又會變身成為活地圖;遇到突發疾病的旅客,他們立即拿起急救箱為健康護航;當出行的旅客遇到困難,他們就會伸出溫暖的雙手,為旅客排憂解難……
這個團隊由16名黨員骨幹牽頭,帶領著幹部職工以「服務廣大旅客」為己任,給旅客送去冬日的陽光、夏日的清涼。他們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小酒窩」。這是西安紡織城客運站黨支部近年來用心用情打造的一支服務隊,也是西安交通運輸系統閃亮的黨建品牌。
一次善舉拉開暖心大序幕
「小酒窩」,源自一個溫暖的故事。9年前,一位名叫王德利的老人在城西客運站不慎將行李丟失,身上所剩的錢湊到一起也不夠買回家的車票,一名站務人員用自己的錢幫老人買了回家的車票。
一個月後,老人專程來客運站還錢,但他不知道幫助他的人叫什麼,只記得對方臉上有一對可愛的「小酒窩」。客運站找齊了所有臉上有酒窩的工作人員,也沒找到老人要找的「小酒窩」,遺憾之際,老人還是堅持把錢還到了服務臺。一件不起眼的小事,帶給旅客的溫暖和感激竟如此之大,這讓所有人都感慨不已。站黨支部果斷髮起倡議:人人都是「小酒窩」,人人爭當「小酒窩」。全站的黨員骨幹積極響應,衝鋒在前,旅客找不到親人了,「小酒窩」立刻廣播尋找;旅客電話沒電了,免費提供國內通話服務;旅客找不到換乘路線時,愛心指路條幫助旅客到達目的地;下雨了,愛心雨傘為旅客遮風擋雨;特殊旅客出行,綠色通道讓出行之路順暢無阻……旅客遇到困難,在這裡都會得到家一般的溫暖,這裡就是旅客臨時的家,是盲人旅客的眼睛、老年旅客的拐杖、外地旅客的指南針……
「小酒窩」把為民服務的精神在客運站場不斷發揚光大,並在實踐中形成了以「真情服務、溫暖出行」為特色的黨建品牌。
一份初心溫暖旅客回家路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在西安市交通運輸局黨組的指導下,在平安集團黨委的帶領下,紡織城客運站黨支部以發展基層服務型黨組織為契機,把「小酒窩」品牌化、制度化。
從此,「小酒窩」遍布客運站場的各個崗位,先後同「黨員先鋒崗」、「黨員服務窗口」融為一體,大家爭先恐後地加入「小酒窩」隊伍中。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小酒窩」在黨支部的創造力、凝聚力推動下,在關鍵時刻充分發揮著黨員先鋒模範作用,以實際行動輝映著黨的初心和底色。2020年的春運,是「小酒窩」團隊開展「溫暖回家路,愛心伴旅途」免費送票活動的第7年。每年春節前,車站都會向困難旅客、在校大學生、外來務工人員、保潔員、教師以及公益人士提供免費回家的車票,7年來,共發放愛心車票605張,每一張車票背後都包含一個感人的故事,每一張車票都溫暖著一個期盼團圓的家……為外來務工者、城市保潔員、志願服務者、山區大學生鋪就了充滿新年喜悅的溫暖團圓路。
紡織城客運站黨支部還指導設立了「小酒窩」愛心基金,在支部黨員的帶動下,站務員、司乘人員、愛心企業以及基金曾經幫助過的旅客都紛紛加入了愛心的行列,愛心基金如同涓涓細流匯入到幫扶旅客的交通大愛行動之中,基金設立至今,「小酒窩」愛心基金已累計幫助1071位旅客順利回家,總金額達8.95萬元。
一份責任撐起萬千尋常事
群眾的事,無論大小,在「小酒窩」眼裡都是需要「馬上就辦」的大事。旅客費騰飛先生是一位央視記者,他從渭南乘車回西安時將一支老師送給自己珍愛多年的鋼筆遺失。當他發現鋼筆丟失後已經是晚上8點多了,正在夜間巡查的黨員任鵬得知情況後,立即聯繫多臺車輛積極尋找,終於在座位的縫隙中找到了這支有著特殊意義的鋼筆。2019年春節期間,細心的售票員梁融融發現2個孩子沒有家長陪伴,她立即起身走到售票窗口外,拉著孩子的小手耐心詢問,在她的耐心和公安機關的協助下,孩子終於和母親重逢。2020年元旦假期,候車大廳內一位旅客突然重重摔倒在地並渾身抽搐,正在候車大廳值守的入黨積極分子張學彪立即上前,一邊觀察旅客發病的狀態,一邊疏散周圍旅客,挪開周圍座椅,避免旅客在發病過程中碰到硬物,幾分鐘後,旅客的症狀逐漸減弱,張學彪又拿來一塊毯子蓋在因抽搐而小便失禁的旅客身上,在他的精心陪護下,發病的旅客轉危為安。類似這樣的事,每一天都在發生,數不勝數。
多年來,「小酒窩」服務團隊用真心、真情和真行動贏得了旅客的普遍讚譽,先後榮獲交通運輸部等五部委聯合授予的「情滿旅途」活動先進集體,「全國交通運輸行業文明示範窗口」「陝西省文明交通示範單位」「省級衛生先進單位」「陝西省交通運輸行業五星級汽車客運站」「陝西省優秀志願團隊」「西安市人民滿意示範單位」「西安市巾幗文明崗」等多項榮譽稱號。
一支隊伍奮戰抗疫第一線
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回家的路顯得尤為清冷,在這個時候,「小酒窩」又站了出來,堅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線。
停運期間,「小酒窩」隊員一次次對疫情防控預案流程進行反覆修訂、完善和演練,確保預案更具操作性、執行性和協調性。大年初二開始,所有隊員從不同方向回到西安居家隔離待命,為抗擊疫情和復工復產做好一切前期準備工作。2月21日,隨著疫情有效控制,紡織城客運站率先在全省道路客運行業復工復產,支部在一線設立「小酒窩」黨員先鋒崗,全體黨員重溫入黨誓詞。黨員任鵬將年幼的龍鳳胎兒女送到嶽父家,自己請戰一線崗位;劉鮮麗、胡濤夫妻2人堅守站場,1個多月沒有見到女兒;調度員黃淼堅守崗位服務旅客,成為疫情一線最美「巾幗紅」;安檢員徐天天穿著防護服認真檢查每一件行包,被兒子稱為「超人媽媽」……黨員王文超母親生病,他向小姨打電話求助,自己仍堅守崗位;黨支部書記馬黎民的嶽母因病突然去世,他一切從簡,沒有通知他人,只用了1天時間處理完家裡的事情,又繼續奮戰在一線;站長程從軍2003年就曾奮戰在抗擊「非典」疫情的交通一線,這次新冠肺炎疫情來襲,他更是衝鋒在前,帶領大家阻疫情、保運輸,讓黨徽在疫情防控一線閃閃發光,讓旅客感受到「小酒窩」服務的交通溫暖和西安溫度。疫情防控期間,紡織城客運站「小酒窩」團隊捨棄了溫馨的小家、臥病的親人,義無反顧地奔赴客運站防控一線,將交通人的初心使命浸潤在「不漏一車、不漏一人」的查控行動之中,讓鮮紅的黨旗在夏日陽光的照射下顯得格外的鮮豔動人。
截至5月30日,「小酒窩」黨支部的全體黨員已經堅守客運站疫情防控100天,查控車輛38350臺,為712500位旅客安全出行提供了堅強保障。這就是「小酒窩」服務隊,面對急難險重的問題衝鋒在前,成為一支敢打硬仗、善打硬仗的隊伍,充分發揮著支部堡壘作用。
「小酒窩」已經走過了快10個年頭,在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的平凡工作中,他們早已記不清自己曾溫暖了多少份鄉愁,他們牢記在心裡的,只有一個畫面:飄揚的黨旗和胸前的黨徽交相輝映,每個「小酒窩」都被映得那麼紅、那麼美!
來源:西安發布
編輯:洛洛丨校對:米多
審核:波瀾不驚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
轉載請註明出處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