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不逢時《大秦賦》,恰到好處二月河.

2021-02-19 馬克思的幽靈

願望有多好,文風有多糟。——恩格斯

《大秦賦》導演心中的秦始皇是光輝高大的偉人形象,是指路明燈。導演把對秦始皇的美好願望,以及導演對苛政下秦朝美好生活的嚮往,都是《大秦賦》導演的善良願望,通過這種善良的願望來展現自己強國夢想。《大秦賦》導演的強國夢,只是有點生不逢時。要是放到陳道明主演的《康熙王朝》那個時期,相信對歷史問題的爭論肯定不會有現在這樣多,質疑也不會有現在這樣多,生不逢時,是《大秦賦》導演預料不到的寂寞。

二月河的《康熙王朝》在改編成電視劇《康熙王朝》的時候,不知道別人怎麼樣,那個時候就把這部劇當成真正的歷史事件來傳播,這可能與當時人們普遍歷史知識的匱乏有關,有多少人真正的讀過《清史稿》,至少自己到現在也沒讀過,對康熙、雍正、乾隆這爺仨的了解,都是來自於二月河的電視劇,也就是二月河的這三部曲,而不是來自真實的歷史。

其實二月河的《康熙王朝》系列的三部曲,都是二月河對理想王國的一種刻畫,也就是二月河眼中認為的帝王將相普通人的生活,這是當時看電視劇時不曾想到的問題,個人的悲慘境遇,在國家面前都算不了什麼,只要大清好,沒有誰是不能犧牲的角色。典型人物周培公的忠君報國學好文武藝賣與帝王家的死而無憾,比《大秦賦》導演刻意的追求不知道要強多少倍。

當時還沒有網際網路這個知識高速傳播的工具,生活在農村獲取知識的渠道是有限的,除了電視新聞,就是道聽途說的知識,糾正不正確的認識,是非常困難的事情。如果不是可以出門打工,可以獲取更多渠道的知識,也許到現在自己還是這種認識。記得當時自己發完工資第一件事情,就是買了一套二月河的《康熙王朝》還買了《乾隆王朝》,話多的毛病,就是看紀曉嵐這個角色看多了,發現話多也沒有什麼。現在身邊的很多朋友,還在抱著《雍正王朝》不放,其實都是尋找主子的過程,現實生活中就會顯得怯懦很多,沒有心底無私的情懷,計謀再多也算不了什麼。

二月河的《康熙王朝》可以說在很多人心中種下收復臺灣統一祖國是歷史必然選擇,康熙皇帝一生就幹鞏固邊疆收復臺灣的工作,統一大業是任何帝王將相不能割捨的情節。談論如何收復臺灣問題,文統、武統的利弊關係都是看完電視劇同事之間互相討論的話題。《康熙王朝》播出那麼多年了,臺灣問題依然還是沒有解決,但如何解決問題還是熱門話題。

但是二月河沒有《大秦賦》導演的這種潛意識,不是故意要引導人們為國慷慨赴死的壯舉,而是在改革開放以後,物質文明的高速發展,思想解放開始大發展的時刻,很多人都是剛剛開始在農村到城市裡面去尋找工作的時刻,是封閉的思想同豐富世界剛剛開始碰撞的時刻,新舊文化交替的時刻,《康熙王朝》的家國情懷在二月河筆下表達出來,開疆擴土守衛邊疆,才是帝王本色。

《大秦賦》導演想用讚美大秦帝國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強大的家國情懷,有國才有家的不走尋常路的認識。正常應該是先有米才有米飯,先有磚頭才有磚房,《大秦賦》導演想說先有米飯才有米,先有磚房才有磚,這個導演不簡單。這本身就是一個逆常識的思維,在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以後,還講這個問題,就是考驗人們智商的問題了,要麼導演的智商有問題,要麼就是觀眾的智商有問題,現在質疑聲不斷,基本問題出在哪一方,應該無需爭論了。

一個人的願望不能成為判斷問題的出發點,一個人的願望只是個人的願望而已,只是自己的一個想法和念頭,用這個想法和念頭表達出來就妄想讓別人相信或者改變他人的想法,都是一種殘暴的行為,在行為上面需要暴力來維持,在思想上面也需要暴力來維持,這種善良的念頭,就成為一些人用暴力來壓迫別人的理由,這一點現實中應該很多,我是為你好,你要聽我的,不聽話,那就要上手段讓你聽話,這是不是一種強迫,是不是一種邪惡。

這樣就把人對自然界的關係從歷史中排除出去了,因而造成了自然界和歷史之間的對立。因此這種觀點只能看到在歷史上看到元首和國家的豐功偉績,看到宗教的、一般理論的鬥爭,而且在每次描述某一歷史時代的時候,它都不得不贊同這一時代的幻想。——馬克思、恩格斯

相關焦點

  • 《大秦賦》細節硬傷
    這就是《大秦賦》。《大秦帝國之天下》這麼霸氣的名字被改成了《大秦賦》,瞬間覺得逼格Low了。歷經改名風波後的《大秦賦》還能否延續「大秦帝國」的品質,讓人擔憂。而第四部《大秦賦》一共78集!簡直就是一部「大秦帝國plus」。
  • 大秦賦播出時間一共有多少集 大秦賦幾月幾日大結局具體時間
    《大秦賦》(原名《大秦帝國之天上下》)12月1日上線播出之後受到一致好評,這種歷史正劇一般集數較多,需要較長的時間才能看完,而且劇情故事緊湊,契合歷史的進程,那麼大秦賦每周更新幾集?下面帶來介紹。《大秦賦》播出時間一共有多少集 幾月幾日大結局具體時間電視劇《大秦賦》一共78集,12月1日開播,12月26日大結局。
  • 《大秦賦》,你為誰而賦?
    目前熱播的歷史劇《大秦賦》顯然並非如此。極度扁平化的人物形象,生硬的表現手法,歪曲史實粗製濫造的情節,與《大秦賦》美術總監霍廷霄」不失於歷史的真實,但又唯美」之言,實在是背道而馳。中國近代著名文學、 電影、 戲劇作家和社會活動家夏衍認為:鏡頭代表著眼睛,但它代表著兩種眼睛,一種是觀眾的眼睛,一種是劇中人的眼睛。
  • 歷經改名風波,《大秦賦》我看了四集,細節硬傷,令我心情複雜
    這就是《大秦賦》。《大秦帝國之天下》這麼霸氣的名字被改成了《大秦賦》,瞬間覺得逼格Low了。歷經改名風波後的《大秦賦》還能否延續「大秦帝國」的品質,讓人擔憂。而第四部《大秦賦》一共78集!簡直就是一部「大秦帝國plus」。
  • 《大秦賦》:大秦東出,王者歸來!
    鄔君梅將人物的不甘、擔憂恰到好處地隱藏在「端」出來的架子下,以霸氣做掩藏,既符合人物身份,又符合人物心境。還原歷史、追溯傳統文化,以老秦人精神燭照現代價值觀《大秦賦》在「呈現」真實歷史的同時,也做到了「傳承」——回溯中華民族的文化基因和精神力量。
  • 《大秦賦》好不好,得看它背後的10億元故事,及趙姬的「風騷」
    其實,不僅是這一部,除了第一部《大秦帝國之裂變》孫老親自擔任編劇進行指導以外,第二部縱橫與崛起,孫老均屬於缺席狀態。  同時,作為原作者的孫老,早在2017年接受媒體採訪時,便表達了對後兩部的不滿。
  • 大秦賦被近乎神話的李斯,做過無數聰明事,卻抵不過呂不韋這一件
    今天,我想和大家聊的是《大秦賦》中的另一個角色:李斯。李斯,毫無疑問是《大秦賦》這部電視劇的主角之一。在《大秦賦》中,他是輔佐秦王嬴政統一六國的關鍵人物,在劇中的戲份特別多。但是我總覺得,《大秦賦》這部電視劇過於神話了李斯。
  • 《大秦賦》播出時間一共有多少集 幾月幾日大結局具體時間
    《大秦賦》(原名《大秦帝國之天上下》)12月1日上線播出之後受到一致好評,這種歷史正劇一般集數較多,需要較長的時間才能看完,而且劇情故事緊湊,契合歷史的進程,那麼大秦賦每周更新幾集?下面帶來介紹。
  • 視線:《大秦賦》賦的是什麼
    劉兵近日,大型歷史劇《大秦賦》開播,引起觀眾尤其是歷史愛好者的熱議。該劇改編自孫皓輝的《大秦帝國》,也是這一系列電視劇的最後一部,前三部分別為《大秦帝國之裂變》《大秦帝國之縱橫》《大秦帝國之崛起》。《大秦賦》在劇本打磨上歷經八年,拍攝一年,製作上可謂是大手筆。在嚴肅歷史劇不太受寵的今天,這篇「賦」火了,它到底賦的是什麼呢?
  • 電視劇《大秦賦》熱播 朱珠版趙姬下線
    熱播電視劇《大秦賦》中,朱珠飾演的趙姬迎來下線劇情,嬴政的母親趙姬,這位女人傳奇而令人唏噓的一生終於走到終點,而演員朱珠也發文告別趙姬,表示「感恩此生能有這個機會扮演如此傳奇的女人。」朱珠《大秦賦》朱珠版趙姬下線最新一集播出的電視劇《大秦賦》中,朱珠飾演的太后趙姬,在病床上迎來了生命的終點。老年的趙姬頭髮花白,蒼老而虛弱,死前握著兒子的手,「政兒,我要去找你父王了...」彌留之時還心心念念的想著嬴異人,最終離開了人世。從開始帶著兒子嬴政一路在異國顛沛流離,相依為命,到後來當上秦國的監國太后,寵信嫪毐,宮變失敗,最終與兒子決裂。
  • 大秦賦開播
    2020年最具期待的國產大劇《大秦賦》今晚登陸央視八套電視劇頻道黃金檔。《大秦賦》原名為《大秦帝國之天下》,是《大秦帝國》系列電視劇的第四部,電視劇《大秦帝國》系列,是根據孫皓暉先生同名小說改編的長篇歷史劇。前三部分別是《大秦帝國之裂變》、《大秦帝國之縱橫》、《大秦帝國之崛起》,豆瓣評分分別是9.3分,9.2分和8.5分,全都遠超近年來的許多影視劇。因為做到以高質量製作來講述正史,所以受到很多關注與熱愛歷史的觀眾 的追捧。正因有前三部劇的珠玉在前,《大秦賦》可謂頂著榮耀與壓力前進。
  • 這篇「賦」火了,《大秦賦》到底賦的是什麼?
    來源標題:《大秦賦》賦的是什麼近日,大型歷史劇《大秦賦》開播,引起觀眾尤其是歷史愛好者的熱議。該劇改編自孫皓輝的《大秦帝國》,也是這一系列電視劇的最後一部,前三部分別為《大秦帝國之裂變》《大秦帝國之縱橫》《大秦帝國之崛起》。
  • 「視線」《大秦賦》賦的是什麼
    近日,大型歷史劇《大秦賦》開播,引起觀眾尤其是歷史愛好者的熱議。該劇改編自孫皓輝的《大秦帝國》,也是這一系列電視劇的最後一部,前三部分別為《大秦帝國之裂變》《大秦帝國之縱橫》《大秦帝國之崛起》。《大秦賦》在劇本打磨上歷經八年,拍攝一年,製作上可謂是大手筆。在嚴肅歷史劇不太受寵的今天,這篇「賦」火了,它到底賦的是什麼呢?
  • 《大秦賦》相邦正式下線,呂不韋這一生贏在一個人,也輸在一個人
    《大秦賦》這部歷史電視劇,聚焦戰國末期,秦國在秦王嬴政的率領之下,掃蕩六國,統一天下的故事,劇情非常引人入勝。秦始皇統一六國這段歷史,對於中華民族的影響是深遠的,也正因為如此,當《大秦賦》這部電視劇把這段歷史活生生地演繹給觀眾的時候,很多人都會產生一種很奇特的感情。
  • 名不符實《大秦帝國之天下》,名副其實《大秦賦》
    不過,這一次的《大秦賦》,雖然目前的評分依然有8分之高,但是,不僅其定檔時改掉其曾定名《大秦帝國之天下》,從內容、內核的意義上,《大秦賦》亦已不副《大秦帝國》系列之名。畫風大變,《大秦賦》到底經歷了什麼相比較前面數部的《大秦帝國》系列劇,《大秦賦》給人主要觀感差別,最直觀的可能是臺詞上的不同。
  • 大秦賦
    《大秦賦》大秦帝國史詩劇之收官之作,該劇講述了始皇帝嬴政從幼年質趙到壯年掃六國、並天下近四十年的戰國風雲、雄渾史詩。編導人員看的出是用盡了心思,這幾天的劇情顯得拖沓了,但依舊會是部好劇。劇夠長,有足夠的表現空間,但希望還是著重表現始皇帝嬴政親政後掃六國歸一的過程大秦帝國全系列都看了,《大秦帝國之裂變》《大秦帝國之縱橫》《大秦帝國之崛起》,跟《大秦賦》比起來,情節要更緊湊,筆墨最多的運用在變革外交宏大的戰爭場面上。
  • 《大秦賦》電視劇有哪些看點 《大秦賦》劇情介紹
    古裝大劇《大秦賦》首播6集就收穫一片好評,不僅服化道精緻,還盡力去還原歷史,宏大的戰爭場面讓觀眾直呼過癮,而主演團隊也是演技在線,非常值得一追,那麼《大秦賦》有哪些看點?下面帶來介紹。  《大秦賦》的內容看點  《大秦賦》講述了秦始皇嬴政(張魯一飾演)在呂不韋(段奕宏飾演)、李斯(李乃文飾演)、王翦(尤勇智飾演)等的輔佐下平滅六國、一統天下,建立起中華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中央集權國家的故事。  先說尊重歷史的一面。這部《大秦賦》從秦國攻打趙國邯鄲,秦異人緊急回鹹陽講起,引入秦異人、呂不韋、嫪毐、華陽夫人等等大家耳熟能詳的歷史人物。
  • 一本正經的《大秦賦》是一篇什麼樣的賦?
    也許手撕鬼子的抗戰神劇看多了,年終歲尾,中央電視臺8頻道突然播放78集歷史正劇《大秦賦》,讓吳鉤引起了注意。戰國時代七雄爭霸的故事已經講了幾千年了,一本正經的《大秦賦》會講一個什麼樣的故事呢?今晚,《大秦賦》播到了30多集了,吳鉤越看越覺得不對勁。
  • 《大秦賦》:波瀾壯闊的戰國史詩
    不得不說,「大秦帝國」系列劇集,是一部歷史鴻篇巨製。從《裂變》到《大秦賦》,整部「大秦帝國」系列劇集的時間跨度長,描繪了秦帝國的興衰史和戰國時期的變遷。《裂變》從秦還是西北邊陲蕞爾小國之時說起,歷經獻公、孝公、惠文王、武王、昭襄王、孝文王、莊襄王,一直到《大秦賦》的始皇嬴政。八代君王,時間跨度100多年。
  • 《大秦賦》的原著作者是誰 為什麼改名為《大秦賦》
    大秦賦的原著作者 大秦帝國系列劇的「裂變」,「縱橫」還有「崛起」全部取得了令人驚訝的好成績,作為壓軸出場的終片,為什麼不延續之前的風格繼續播出呢。改名後的《大秦賦》總覺得缺少了歷史劇的霸氣和厚重的感覺,翻看網友的評論眾人褒貶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