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日是一個民族文化的具體體現,世界上大約有2000個民族,由於不同的地理環境和歷史發展,每個民族也會產生一個充滿特色的民間節日,以展示其悠久的民族文化,不同國家和民族之間的節日構建了世界文化的多樣性,也有一些令人驚訝的節日,如烏克蘭的潑水節。
烏克蘭是黑海以北的一個歐洲國家,位於歐盟和獨立國家國協之間,這是一個非常特殊的地理位置,所以這裡一直有很多新聞,但對遊客來說最值得注意的是這裡的美女,烏克蘭美女聞名全球,烏克蘭首都基輔被稱為「美女之都」,當地的美女都是東斯拉夫人的後代,皮膚漂亮,身材高挑,很受人們的關注,所以這個美麗國度的一舉一動,往往會影響男人的心靈。烏克蘭尤其如此,因為這個時候會上演一個很奇怪的節日,那就是烏克蘭的潑水節。
「潑水節」很多人都很熟悉,最早是波斯王國發起的,古籍中積累的「潑寒胡戲」指的是潑水節,潑水節在包括緬甸、泰國、柬埔寨和中國西南邊境少數民族在內的許多國家都有傳播,烏克蘭也有潑水節。
說起來,潑水節在烏克蘭不是一個獨立的節日,也不是一個正在全國範圍內實施的活動,它是烏克蘭東正教復活節的主要內容,主要在烏克蘭利沃夫上演,因為很有名,所以被單都拿出來了,其實應該說是一個活動。
這項活動的主要目的與其他潑水節相同,寓意是用水衝走「災難」的習俗,當地人認為水是神聖的,如果在復活節後潑水,可以帶來新的生命,讓一整年都過得順順噹噹,逐漸蔓延到今天。
然而,潑水節和烏克蘭美女無疑會產生不同的化學反應,這一天,烏克蘭美女成為活動的「主角」,因為她們會穿著涼爽美麗的衣服,在利沃夫的街道上漫步,這也是許多烏克蘭男人的目標,在當地潑水表示祝福,你扔給別人的水越多,你得到的祝福就越多,所以很多烏克蘭美女都會被男人追著潑,直到溼透,到處亂跑,這個熱鬧的場面當真如王惲《繁杏錦鳩圖》中「盡堪活色生香裡。擁顧雙棲過一春」的場景。
男性追女性潑水的原因其實還有一層意思,那就是「表白」。演變成這樣,利沃夫的潑水節就像是「相親會」。當地有個「規矩」。如果一個人對你潑的水越多,可能意味著他更喜歡你,因此,在這個節日裡,看著彼此眼睛的男女經常在活動結束後立即互相玩耍並帶他們回家約會,這是非常有趣的。不知道你如何看待這個風俗呢?歡迎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