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做了好幾個個案諮詢,都或多或少都和缺愛的原生家庭有關。除了向原生家庭找原因之外,我們還可以為自己做些什麼呢?
心理學家榮格說過:「你沒有覺察到的事情,就會變成你的命運」。
是的,「傷痛」容易察覺,而「資源」卻往往被忽略。
無論多麼不完美的父母,以及多麼不自信的自己,只要你願意,你都可以找到自己與眾不同的地方,那裡藏著治癒人生的資源。
最近有一部由金秀賢和徐睿知主演的韓劇《雖然是精神病但沒關係》,劇中講述了:
因人生重負拒絕愛情的精神病院護工文康泰,和有反社會人格的人氣兒童作家高文英,兩人相遇並治癒彼此的愛情故事。
是一部以愛之名,化解戾氣的人文劇。很值得一看。
劇中,幾乎每位出場的配角,都自帶精神病態的因子,或多或少都有不為人知的一面。
第一集開頭就為觀眾講述了這樣一個童話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美麗的少女,住在森林深處的城堡裡,她總是獨自一人,感到孤單又無聊。
一天,她走出城堡去找夥伴玩,但無論她拿出多好的禮物,都沒有人願意接受他,大家都叫她「有著死亡陰影的怪物」。
少女對這個世界感到很氣憤。後來她無意間救了一個落水少年,從那以後,少年便一直跟著她,奇怪的是,少女身上的死亡陰影消失了。
但少女手撕蝴蝶嚇跑了少年,死亡陰影也再次回到她身上。
童話故事中的少男少女就是劇中男女主角,他們早在小時候就已相識。
小時候,男主角文康泰喜歡過一個女孩,卻因為女孩以犧牲蝴蝶為趣,讓他頓感害怕,遠離了那個女孩。
男主文康泰從小父母雙亡,和罹患自閉症的哥哥相依為命。
他就是一個淹沒在人海裡的普通人,沒有大的追求和夢想,只想著堅強撐過每一天。
因為居無定所,不與人深交,他就像好友說的那樣:「笑起來的樣子好像一個小丑,嘴巴在笑,可是眼睛裡全是憂傷」。
不同於以往韓劇中女主溫柔善良的人物設定,由於幼年孤獨,女主高文英長大後目中無人,極端利己,還表現出反社會人格。在她的童話書中永遠都是魔女最漂亮,公主並不一定善良。
女主高文英的媽媽是著名推理小說家,卻意外身亡,而著名建築師的爸爸在事業鼎盛時精神失常,晚年身患絕症。
兩個本無交集的人,卻因為男主的哥哥是女主的狂熱粉絲,所以開始有了千絲萬縷的機緣巧合。
男主文康泰的出生,只是因為媽媽為了能有人照顧患病的哥哥。
他也是一個需要媽媽愛的孩子,卻壓抑自我,體貼懂事。過早成熟,一個從小渴求愛的孩子,長大後卻成了奉獻型的男孩。
媽媽把全部的愛傾注到了患病的哥哥身上,可哪個孩子聽到自己來到這個世界的那一刻,就被賦予承擔另一個生命的重擔能不失望呢?
哥哥心智還是個小孩,卻目睹了母親的死亡,因此害怕蝴蝶,每年這個時候會犯病。
弟弟為了哥哥,也為了逃避過去,四處漂泊。
而女主高文英也是缺愛的,因為媽媽只把她當成傑作去喜愛,而不是孩子。
在回憶裡爸爸死命掐著自己脖子,媽媽的聲音一直在說:「沒人會留在你身邊,你就是個怪物」。
因為身體和精神都遭受了噩夢般的事故,讓她豎起了厚厚的保護牆。
與父親決裂到不肯在父親的手術同意書上簽字。
而這種偏執的病態關係,反而助力她在兒童繪本領域創作大量的暗黑系公主故事,劍走偏鋒,成為兒童文學界的女王。
越是得不到的,就拼命越想得到,得不到的才是心中最渴望的。
可是人心又是矛盾的。不希望被人看穿,也不想被渴望束縛,於是便習慣了戴著面具生活。
因為哥哥的病,男主文康泰每年都得跳槽到一家新的醫院工作,下了班還要做苦力。
他不想讓自己有「哥哥是累贅」的想法,但也有想要活出自我的被壓抑;
另一方面,他又和哥哥相依為命,因為哥哥比媽媽更愛他,更需要他。所以不自覺養成了隱忍的被壓迫性格。
而女主高文英,看上去傲慢無禮,內心卻藏著太多傷痛,帶著童年陰影一路前行。選擇了用堅硬的外殼緊緊包裹自己,只因早早看清了童話和現實。
韓劇的角度一向很新穎,女主對男主一見鍾情,她將其歸因於命運。
女主到男主所在的精神病院給孩子做讀書分享會,中途被一個意外闖進來尋找女兒的精神患者打斷。
正發飆時,發現這個精神患者正在找他的女兒打算一起自殺,女主的暴脾氣上來「比狗還不如的人,真是好久不見了」。叫他自己去死。
被激怒的精神患者將女主脖子死死掐住。女主卻說:「勒得更緊點,你這個廢物」,喘不過氣時女主眼前浮現的卻是童年時被父親勒脖子的場景。
男主及時出現制止,並將患者綁了起來。女主此時拿起刀子揮向患者,男主阻攔的瞬間鮮血淋漓。
四目相對時,他們都從對方的眼神裡捕捉到了那種空洞,分明是同類人,他們都有一段兒時的傷痕,但兩人卻選取了截然不同的處理方式。
男主選擇一年年的逃避,女主選擇簡單粗暴的戳破真相。
背著童年傷痕的兩人相遇,誰會為誰救贖呢?
故事設計精巧之處在於,他們通過愛情各自尋找到一種全新的自我,而這個過程恰恰也是自我救贖之路。
無論是「救贖」也好,「療愈」也好,第一集結尾的那個童話故事,揭示了真正的途徑:
少年今天也從可怕的噩夢中醒了過來,
過去那些他想忘卻的痛苦記憶,每晚都再次出現在夢裡,持續地折磨少年
害怕入睡的少年,某天去找了魔女,並苦苦哀求她:
「魔女,請你把我腦海中,不好的記憶全部刪除,好讓我不再做噩夢,那麼你想要什麼我都給你。」
長大成人的少年雖然不再做噩夢,但不知為何,他絲毫沒有變得更幸福。
某天,魔女為了索取願望的價值,再次出現在少年面前,
少年不滿地朝魔女大喊:「我所有不好的記憶都刪除了,但為什麼,沒辦法變得幸福呢?」
魔女按照約定拿走了他的靈魂,並告訴他:
「痛苦難受的記憶,深感後悔的記憶,傷害他人與被人傷害的記憶,被拋棄的記憶,唯有將這些記憶埋藏在內心深處過活的人,才能變得更堅強、更熱情,更有韌性。只有那樣的人才能獲得幸福。所以不要忘了,不要忘記並克服過去。如果你克服不了,你就只是個靈魂長不大的小孩子」。
對於「痛苦」,遺忘和逃避並不能解決問題,也不能療愈。每個人都帶著無限的創傷活在這個世界上,差別就是我們如何面對這些創傷。
唯有接納,然後勇敢地面對它,才可能走出往日的陰霾。畢竟每代人終將成為下一代的原生家庭。
而改變軌跡的按鈕,就在自己的手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點個關注再走吧!
我是餘沉,10年情感分析經驗,也歡迎分享你的小故事,我致力於治癒哲學情感;渴望與您熱身並滋養心情,並渴望獲得您的轉發和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