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10月16日訊(深圳商報記者 袁斯茹)「火眼」實驗室有車載版了。10月16日,「火眼機動高通量應急檢測方案發布會」在深圳國家基因庫舉行。本次會議以「千裡馳援,克日即檢」為主題,發布了由華大聯合開發的三款車載式「火眼」。華大基因董事長汪建表示,新方案除了能提供更快速、更靈活、高通量的新冠病毒檢測,更有望推廣到其他疾病的檢測上。
三款車載式「火眼」各有所長,分別被命名為華景、華翔和華瑞。記者在現場看到,除華瑞已經投入使用,華景和華翔都在國家基因庫隨時「待命」。其中,華景採用單體貨櫃設計,佔地面積24平方米,車輛到達疫情突發現場,僅需30分鐘準備時間,即可投入工作,日檢測量超2000人份。
停靠在青島華大的「華景」車載式火眼
為解決貨櫃面積有限的問題,華翔和華瑞則可以自行擴增,仿佛「擎天柱」變身。其中,華翔通過鋁行艙的巧妙摺疊,抵達後由工作人員進行搭建,40分鐘可擴大3倍面積,日檢測通量超4000人份。華瑞則採取抽拉式設計,鋼架結構可以「一鍵拓展」,實現60秒面積擴大1.5倍,日檢測量超6000人份。
展開狀態的「華翔」
「華瑞」車載式火眼
據悉,三款實驗室由華大基因與同濟大學、上海易託邦和東風汽車聯合開發,搭載華大智造研發的檢測和分析設備,日檢測通量可按需提高。
記者在現場看到,三款車載式「火眼」內部均由試劑準備區、樣本接收與製備區、擴增區組成,操作流程嚴格按照生物實驗室標準。車輛由柴油提供動力,並配備了發電設備,可自行供電,也可外接電源。據悉,實驗室可隨時隨地操作,進一步突破了場地的限制。
華大基因CEO尹燁表示,今年疫情暴發之初,抗疫最急缺的是病毒檢測能力,「傳統實驗室搭建費時數月,我們最初的想法就是搭建車載實驗室,但當時受物流限制,於是開發了能摺疊、易搭建的氣膜版『火眼』,目前日檢測通量達30萬例。此次發布的車載式,則更加靈活。」
揭幕儀式現場
據悉,截至6月30日,多種形態的「火眼」已在國內15個城市落地,更分布在全球17個國家和地區,助力各地抗疫,「huoyan」一詞儼然成為漢譯的英文詞。
汪建在現場表示,大規模的核酸檢測是生命科學在健康領域的一次實戰和應用,開創了前所未有的的檢測理念,他特別強調,深圳的GDP從2.7億增長到2019年的2.7萬億,財政收入從不到一億增長到2019年的近一萬億。同樣增長了一萬倍的還有「火眼」的日檢測通量,從最初的100人份到如今的100萬人份。「這種大規模增長讓我們看到了信心。不止是新冠肺炎,我們應將這種大規模的檢測方式應用在包括腫瘤和出生缺陷在內的其他疾病上,讓生命科學進一步為人類健康作出貢獻。」汪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