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大發布三款車載式「火眼」 「擎天柱」變身檢測實驗室

2020-12-28 SZNEWS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10月16日訊(深圳商報記者 袁斯茹)「火眼」實驗室有車載版了。10月16日,「火眼機動高通量應急檢測方案發布會」在深圳國家基因庫舉行。本次會議以「千裡馳援,克日即檢」為主題,發布了由華大聯合開發的三款車載式「火眼」。華大基因董事長汪建表示,新方案除了能提供更快速、更靈活、高通量的新冠病毒檢測,更有望推廣到其他疾病的檢測上。

三款車載式「火眼」各有所長,分別被命名為華景、華翔和華瑞。記者在現場看到,除華瑞已經投入使用,華景和華翔都在國家基因庫隨時「待命」。其中,華景採用單體貨櫃設計,佔地面積24平方米,車輛到達疫情突發現場,僅需30分鐘準備時間,即可投入工作,日檢測量超2000人份。

停靠在青島華大的「華景」車載式火眼

為解決貨櫃面積有限的問題,華翔和華瑞則可以自行擴增,仿佛「擎天柱」變身。其中,華翔通過鋁行艙的巧妙摺疊,抵達後由工作人員進行搭建,40分鐘可擴大3倍面積,日檢測通量超4000人份。華瑞則採取抽拉式設計,鋼架結構可以「一鍵拓展」,實現60秒面積擴大1.5倍,日檢測量超6000人份。

展開狀態的「華翔」

「華瑞」車載式火眼

據悉,三款實驗室由華大基因與同濟大學、上海易託邦和東風汽車聯合開發,搭載華大智造研發的檢測和分析設備,日檢測通量可按需提高。

記者在現場看到,三款車載式「火眼」內部均由試劑準備區、樣本接收與製備區、擴增區組成,操作流程嚴格按照生物實驗室標準。車輛由柴油提供動力,並配備了發電設備,可自行供電,也可外接電源。據悉,實驗室可隨時隨地操作,進一步突破了場地的限制。

華大基因CEO尹燁表示,今年疫情暴發之初,抗疫最急缺的是病毒檢測能力,「傳統實驗室搭建費時數月,我們最初的想法就是搭建車載實驗室,但當時受物流限制,於是開發了能摺疊、易搭建的氣膜版『火眼』,目前日檢測通量達30萬例。此次發布的車載式,則更加靈活。」

揭幕儀式現場

據悉,截至6月30日,多種形態的「火眼」已在國內15個城市落地,更分布在全球17個國家和地區,助力各地抗疫,「huoyan」一詞儼然成為漢譯的英文詞。

汪建在現場表示,大規模的核酸檢測是生命科學在健康領域的一次實戰和應用,開創了前所未有的的檢測理念,他特別強調,深圳的GDP從2.7億增長到2019年的2.7萬億,財政收入從不到一億增長到2019年的近一萬億。同樣增長了一萬倍的還有「火眼」的日檢測通量,從最初的100人份到如今的100萬人份。「這種大規模增長讓我們看到了信心。不止是新冠肺炎,我們應將這種大規模的檢測方式應用在包括腫瘤和出生缺陷在內的其他疾病上,讓生命科學進一步為人類健康作出貢獻。」汪建說。

相關焦點

  • 不到兩天建成羅湖氣膜火眼實驗室 「硬核」科技提高核酸檢測效率
    8月15日,羅湖區政府聯合華大基因,決定引入氣膜火眼實驗室;8月17日凌晨5點,氣膜艙實驗室已搭建結束;8月17日15時,羅湖氣膜火眼實驗室正式投入使用,有效提高轄區核酸樣本檢測效率,為疫情防控提供「硬核」支持。
  • 華大獨家揭秘抗疫「中國智造」:5天建成「火眼」 2臺T7坐鎮武漢
    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訊(記者 董育雄、王揚帆 通訊員 龔碧婧、霍世傑)僅用5天,建成國際一流的新型冠狀病毒應急檢測實驗室——武漢「火眼」實驗室;一個月內,將「火眼」日檢測通量能力提至2萬人份/日;截至3月13日,武漢華大醫學檢驗所團隊及其運營的「火眼」實驗室已在湖北地區累計完成超過20萬人份樣本的檢測……3月14
  • 中國「火眼」落地貝爾格勒 塞爾維亞總理揭幕
    布爾納比奇總理對媒體盛讚「火眼」(圖片來源:塞爾維亞總理府)該實驗室是歐洲首座由華大全方位承建的「火眼」實驗室,所有設備與試劑均從中國發運,從4月8日籤約到落成用了12天時間,從4月15日首批設備抵達到落成僅用5天時間。中塞雙方將之命名為「火眼」病原分子檢測國家實驗室(貝爾格勒)。
  • 走近疫情下的武漢「火眼」實驗室丨聚焦科技抗疫一線
    「火眼」實驗室由武漢華大醫學檢驗所團隊運營,自建成以來,「火眼」實驗室為武漢及周邊城市提供了充足的檢測能力,為發熱病人的確診、高危人群的排查、疑似病例的甄別、隔離陽性感染者、保護陰性健康人群提供精準的判斷,成為「雷神山」「火神山」「方艙」等眾多抗疫堡壘名副其實的前哨。
  • 1天能做10萬人次核酸檢測的「火眼實驗室」亮相上海自然博物館...
    1天能做10萬人次核酸檢測的「火眼實驗室」亮相上海自然博物館!「與科學家面對面」又來啦!在「與科學家面對面」科學集市入口首先出現在眼前的是一個縮小版的「火眼實驗室」灰白色、半圓柱體的氣膜艙上「火眼實驗室」字樣非常醒目「這是一個氣膜火眼實驗室的模型,這個氣膜可以迅速地吹起來,形成一個大的空間,裡面會有一些機器,可以在裡面進行大規模的核酸檢測
  • 華大基因CEO尹燁:大規模普及核酸檢測是中國有效抗疫經驗
    華大基因CEO尹燁結合華大基因在疫情期間,在海內外多地迅速搭建多個「火眼」實驗室的經歷,分享了抗疫經驗。尹燁認為,第一時間使用國產測序儀鎖定病毒並完成測序、大規模普及核酸檢測,是中國能夠有效抗疫的成功經驗之一。
  • 前瞻基因產業全球周報第58期:華大基因新冠病毒檢測試劑盒獲歐盟...
    華大基因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獲歐盟自由銷售證書3月1日晚間華大基因發布公告稱,近日,公司全資子公司歐洲醫學的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核酸檢測試劑盒(螢光PCR法)取得了由丹麥醫藥管理局頒發的關於歐盟體外診斷醫療器械的自由銷售證書
  • 鎮江華大檢測——讓公信力成為檢測行業發展的驅動力
    基於多年技術積累,鎮江華大檢測有限公司(簡稱「華大檢測」)擁有豐富的產品檢測經驗,可提供迅速、有針對性的檢測服務,為食品安全保駕護航。如今,華大檢測的企業業務已延伸到大連等華北市場,2019年完成數百批次華北市場的水產品檢測任務,同比2018年增長超過490%。檢測項目覆蓋糧食及糧食製品、蔬菜及其製品、水果及其製品、水產品及其製品、食用油(油脂)及其製品等類。
  • 「火眼」內部長啥樣?日最高檢測為何能達100萬人份?記者探訪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為了儘快排查陽性病例,阻斷疫情擴散,1月11日,河北石家莊市啟動第二輪全員核酸檢測,「火眼」實驗室是本輪核酸檢測樣本的重要檢測點之一。10小時建成 21小時投入使用每日最高可檢測樣本量達100萬人份1月8日,「火眼」實驗室在河北體育館網球館建成投用。當日零時許,實驗室開建,僅用10小時基本建成,21小時投入使用,每日最高可檢測樣本量達100萬人份。 「火眼」實驗室搭建之所以如此神速,工作人員表示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是當地政府協調了多方資源,包括場地、供電、網絡等。
  • 北京首個可移動充氣式二級生物安全實驗室搭建完成:醫護人員可不穿...
    原標題:北京首個可移動充氣式二級生物安全實驗室搭建完成:醫護人員可不穿防護服(央視財經《第一時間》)為了提升北京的核酸檢測能力,目前,北京首個可移動充氣式二級生物安全實驗室已經搭建完成,正在進行最後的設備安裝和調試。
  • 4天建成「火眼」實驗室——二航局劉宜全獲兩項國家級榮譽
    在武漢新冠肺炎疫情暴發的關鍵時刻,他率領團隊轉戰13地,僅用4天4夜建起了一座2000平方米、核酸檢測日檢測通量為2萬人的「火眼」實驗室;讓5所醫院病房及辦公樓改頭換面,隔離病毒能力升級;完成了6所方艙醫院、醫廢處理工程,讓萬餘張床位具備收治條件,實現了床等人。
  • 華大基因: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募集說明書(三次修訂稿)
    華大基因: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募集說明書(三次修訂稿) 時間:2020年11月10日 16:35:53&nbsp中財網 原標題:華大基因: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募集說明書(三次修訂稿37.18%的股份,並通過華大三生園間接持有發行人0.98%的股份。
  • 僅用10小時,火眼終開天眼,中國速度配得上你們的掌聲嗎?
    僅用10小時,每日最高可檢測樣本量達100萬人份的「火眼」實驗室(氣膜版),建成投用,8日晚上。科研醫護人員正式進駐實驗室,開始工作。
  • 子公司擬上科創板 華大基因來「造勢」?
    華大基因曾遭科技部處罰既然華大基因在基因檢測這一賽道如此「傲慢」,那麼這家公司目前怎麼樣了?金融投資報記者聯繫到了成都一位在三甲醫院從事基因檢測的工作人員趙先生(化名)。趙先生稱,在幾年前,華大基因的基因檢測業務確實很牛,但最近兩年卻低調多了。
  • 出口捷克15萬新冠病毒檢測盒,被指檢測錯誤率達80%,華大基因急忙澄清
    幾乎與此同時,華大基因對外放出消息,華大新冠病毒檢測試劑盒國際訂貨量已近80萬人份,覆蓋60餘個國家和地區,並且向捷克發貨15盒。 之前據深圳商報報導披露,援助捷克的15萬人份新冠病毒檢測試劑盒由深圳$華大基因(SZ300676)$華大基因等單位研製,捷克有7架飛機來到中國運送採購的物資,從深圳出發的15萬個檢測盒為第一批。
  • 華大基因汪建:生命解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