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聞《阿甘正傳》的時候,看到這個電影名字的時候我還不以為然,名字很普通,但是我的同學告訴我們這部電影非常好看,於是我就耐心地看了下去,看完之後,我對阿甘的故事深深地感染了,忍不住看了好幾遍,被阿甘的淳樸善良、堅韌不拔以及誠實守信所感動,想像著將來也有阿甘的好運和成就。
畢業多年後,參加工作接觸社會後,也經歷了風風雨雨,在夜深人靜的時候,重溫經典影片,回憶過去的美好,但是再看《阿甘正傳》,加上這10多年的工作經歷,心中卻多了不一樣的感觸,用2009年的一句網絡流行語來說就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而《阿甘正傳》裡面的阿甘的故事就不過是導演給我們呈現的美好的畫中景色,頭上畫的大餅而已,讓我們在這個繁雜的世界裡面多一點心中的念想和安慰,而珍妮發生的故事卻是現實社會真實的寫照,和大家的生活有著許多的共同點。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分析的具體原因如下:
1、現實中的大多數人都沒有像阿甘童年優越生活,一個善於教育的完美媽媽,卻有著像珍妮家中一般的經濟條件,有著這樣那樣缺點的父母。
在電影的開頭就介紹了阿甘的媽媽帶著他去給腿上裝腳撐,在別人對阿甘投來異樣的眼光時候,他的媽媽給他進行鼓勵,並說明了自己家裡有一棟家族遺傳下來的大房子,有很多的空房間,媽媽把這些房間租出去來維持生活,說明阿甘家裡不必為了生活而去奔波,在醫生診斷阿甘智力低下後,媽媽為了他不受到將來受到異樣的目光,堅持阿甘上正常學校,並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來影響教育阿甘,造就了阿甘後來的單純、善良、誠實、守信、堅韌不拔。
在電影裡面介紹珍妮的時候,是阿甘在座校車的時候認識的珍妮,並說珍妮總是不願意回家,家中的房子是一個小木屋,而且很老舊,說明家裡經濟條件不是很好,珍妮的父親總是"親吻撫摸她和她的姐妹",當阿甘來到珍妮家的時候被珍妮拉到玉米地裡面祈禱:"親愛的上帝,把我變成一隻會飛的小鳥吧",說明她正遭受著她的父親的傷害。正是有著童年痛苦的經歷,才有了珍妮的想要飛出牢籠,叛逆但帶著點受虐傾向的性格特點。
實際上在我們現實的社會當中,我們的出生註定了我們的父母是誰,不管是醜是美、是善是惡,家庭是窮是富,這些我們都無法選擇,每個人的父母都為了這個家去努力,去奔波,甚至有時候會忽略對我們的教育,尤其是家庭條件不是很富裕的家庭,父母的一天工作十幾個小時後回到家,會負責你吃飽穿暖,學習和教育的事情根本顧不上,最近這些年對孩子的教育提倡言傳身教,可是大部分人的父母卻都是根本做不到,基本上都有言行不一的時候,孩子都是看在眼裡的,不知不覺間就覺得孩子越來越不好管,最後我們長大後的性格的成型都或多或少的受到父母的影響,這和珍妮性格的形成是如此的相似。
2、現實中的大多數人都沒有像阿甘的那種學習各種技能時的專注力和持之以恆的決心,卻有著像珍妮在生活中尋求出路時遭受的各種挫折和苦難。
電影中的阿甘在小的時候裝上腳撐受到學校的同學欺負,惡語相向,並投來了石頭,不知道怎麼辦,而在一旁的珍妮卻對他說"快跑,福克斯,快跑,快!",而阿甘的腦海裡面只有這句話,心無旁騖,一心向前跑,然後他突破了極限,跑的越來越快,後來就變成了他賴以生存的技能,最後被橄欖球教練看中,破格上了大學,靠著這個技能大學順利畢業。
參軍後在訓練時別人還在喋喋不休的時候,專注自己的軍事訓練,受傷後接觸了桌球,別人告訴他"無論什麼時候,都不要把目光離開你的球",他牢記於此,正是靠著他的專注力和持之以恆,他成了桌球高手,代表國家與中國進行友誼賽。
退役後信守承諾用全部的錢買條船去捕蝦,也是通過他的堅持與專注,使得他成為了億萬富翁。
相比之下,看看珍妮的人生,小時候被父親欺負,長大後為了追逐夢想寄託於有錢有勢的男人,反而被男人玩弄,拍攝花花公子被學校開除,在酒吧當歌手把自己弄得窮困潦倒,後來誤交損友後染上毒癮,一度痛苦迷茫,一生都想掙脫痛苦的牢籠,像鳥兒一樣自由飛翔,可是被暴風雨摧殘的奄奄一息。
這就好像我們在現實的社會中一樣,每個人在童年在心中充滿了夢想,想像著自己長大後成為一個科學家、億萬富豪等等,心中充滿了豪情萬丈,但是在我們的人生道路上不僅有荊棘也有誘惑,無時無刻的在阻撓著我們,當我們去學習知識、本領、技能的時候,伴隨著各種各樣的痛苦,同時還有著各種誘惑去引誘你放棄當前的學習,去貪圖享樂,讓你丟掉專注力和持之以恆,最後一事無成。
在這裡我不得不佩服寫這個故事的人,把阿甘定義為傻子,正因為傻,才會得到社會的寬容和理解,才能符合大眾心理的預期,如果一個正常人這麼做,會被說成瘋子和怪人,會把他孤立起來,讓你慢慢的被同化成他們同樣的人,不被同化的人心中充滿了迷茫和頹廢,用最近幾年特別流行的一句話來說就是"我們最終活成了我們曾經討厭的樣子"。
3、現實中的大多數人都沒有阿甘的那種遭受別人歧視嘲笑時的波瀾不驚,卻有著像珍妮的那種被現實坎坷打擊時的向生活頻頻彎腰。
電影中的阿甘從小智力低下,身體殘疾,走在路上被別人投來異樣的目光,上學時被同學欺負,坐校車時無人願意和他同坐除了珍妮,被教練看中後仍然說他是傻子,取得成績後還是說他傻,堅守誠信去買船被別人說他傻,可以說阿甘在他的人生當中無時無刻的不被人當成傻子,受到嘲笑和欺負,但是他從沒把這些人的話放在心上,因為他媽媽說你和別人沒有任何的不同,正因為如此,他做什麼事情都一心一意地做,從不在乎別人的看法,從而取得了正常人都無法取得成績。
相比下珍妮,當她為了追逐夢想,想要當歌手的時候去攀附有權有勢的男人,結果被騙後,受到打擊,沒有反思,也沒有想太多,而是像小時候那樣的祈禱說的,"讓我變成一隻會飛的小鳥吧"。逃離自己的家鄉,她的夢想是在好萊塢當歌手,現實是當歌手太難了,只好現實妥協,在酒吧當裸體歌手,後來跟了一個毒打她的男人一起加入了黑豹黨,再後來加入了嬉皮士,最後染上毒癮,和陌生男人吸毒亂性,就這樣一步步的偏離了心中的夢想而滑向了墮落的深淵,後來幡然悔悟。
這就和我們大多數人一樣,開始的時候都是都想幹出一番大事業,沒有一個人開始的時候就希望自己墮落頹廢的,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經過這樣那樣的坎坷打擊後表現卻不同,有人就會承受不住,無法堅持的時候就索性躺在地上,尋求片刻的安寧,而最終忘記了我們為什麼會選擇這條路,變得隨風漂流,還有的人卻因為誘惑偏離了原來的軌道,走上了歧路,雖然最終幡然悔悟,卻已經人到中年,在電影阿甘中的人物形象在現實社會中很難找到一個像他這樣的人物,過於理想化,沒有人隨隨便便成功,也沒有人一直成功的,電影中珍妮最終悔悟後找到阿甘,並有了一個正當的工作,回歸正常生活,但最終因病去世,結局也是不完美中的完滿吧,也預示著現實社會中的大多數人無論什麼時候,只要下定決心去改正,就會有著美好的未來。
結束語:
電影裡面的故事來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阿甘式的人物雖然過於理想化,但是我們在生活中也可以借鑑下阿甘的精神品質,學他在某些事情"傻"一些,不要太在意他人的言語和目光,專心做好自己認為對的事情,不管結果如何,只求問心無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