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星能有多古老?

2020-12-24 騰訊網

行星能活多久?人類發現127億歲的行星,科學家如何確定它的年紀

宇宙中天體的年齡一般都以「億歲」作為計量單位,那麼你聽過的年齡最大的行星有多古老呢?

眾所周知,我們的地球已經有46億歲的高齡,這個數字相對於我們人類區區百年的人生來說,這是一個天文數字,畢竟我們整個人類文明才不過數千年。但是在這個已經存在了138億年的浩渺的宇宙中,我們地球的年齡還是非常年輕的。

今天,我們就一起穿越茫茫星河,前往宇宙深處,去尋找宇宙中那些絢爛的星空奇蹟。

行星作為宇宙中最常見的天體之一,光我們太陽系就有8個,其來源與恆星基本一致,最初都是一團原始的宇宙星雲。從太陽系以內的行星(系內行星)來看,我們知道行星是有著固定軌道,圍繞著母恆星穩定運行的大質量天體。那麼太陽系以外的行星(系外行星)是什麼樣子的呢?

「這漫天的繁星,每一顆都是太陽」,恆星的數量數不勝數,它們和太陽類似,很多恆星都有著屬於自己的附屬天體。這些圍繞著別的恆星穩定運動的天體被我們人類稱之為「系外行星」,而「瑪土撒拉」就是其中最特殊的一顆系外行星。

「瑪土撒拉」是我們人類迄今為止發現最古老的行星,根據天文觀測和計算,科學家們認為它已經存在超過127億年以上了,大約是我們地球年齡的3倍,比宇宙年齡也只小了約10億年左右。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瑪土撒拉」可以說是我們這個宇宙演化發展的見證者,雖然它自己並不知道。

那麼「瑪土撒拉」究竟扮演著怎樣的宇宙奇蹟呢?我們人類又是如何發現這顆遙遠的天體的呢?

「瑪土撒拉」位於M4球狀星團的邊緣,距離我們地球大約10000光年,我們如今觀測到的「瑪土撒拉」是它一萬年前的樣子。「瑪土撒拉」所在的M4球狀星團是位於天蠍座的一個鬆散星團,這個星團的歷史十分古老,預計誕生於118-128億年前。

1995年,星空巡視者「哈勃望遠鏡」在M4星團發現了一顆古老的白矮星「PSR B1620-26B」。白矮星我們科普過,這是一種演化到晚期的低光度,高密度,高溫度的恆星,其前身是一些質量較小的恆星。沒有意外的話,我們的太陽在大約50億年後也會因為內部的氫元素消耗完畢,而變成一顆白矮星。

在M4星團發現的這顆白矮星存在的時間十分古老,科學家們還在其不遠處發現了它的一顆脈衝伴星「PSR B1620-26」,二者組成了一個神奇的雙星系統。我們所發現的「瑪土撒拉」就位於這個雙星系統內,這意味著它擁有兩顆母星,於是根據母星的名稱,科學家們將「瑪土撒拉」命名為「PSR B1620-26c」。

那麼科學家們是如何計算出「瑪土撒拉」的真實年齡的呢?

這就需要我們回到天體的起源,一般來說,同一星系的天體是來源於同一個原始星雲的。我們的地球和太陽就是如此,它們都源於原始太陽星雲,星雲的大部分物質組成了太陽,而其它的一些邊角料就變成了其他的行星和別的小天體(衛星,矮行星,小行星,彗星等)。因此,我們會發現,地球與太陽的年齡幾乎是一樣的。

基於這個原理,我們只需要算出一顆恆星的年齡,就能間接算出這顆恆星內附屬行星的年齡了。確定恆星年齡的方法相對比較簡單,我們只需要知道這顆恆星的光度,質量,溫度和元素豐度後,結合恆星演化的數學模型,就能基本確定這顆恆星的年齡了。

經過一系列的觀察測量,科學家們算出「PSR B1620-26」的年齡大約在127億歲左右,這就意味著「瑪土撒拉」存在的時間也是127億年左右。同時,科學家們還計算出「瑪土撒拉」的質量大約是太陽系木星質量的2.5倍,這意味著它極有可能是一顆氣態行星。

當然,遺憾的是,由於10000光年的距離實在是太遙遠,現有的觀測技術使得科學家們現在還無法確定它的具體數據和樣貌,但是經過觀測,我們知道「瑪土撒拉」距離其母星白矮星約23個天文單位,其公轉周期約為100個地球年。

127億年的宇宙演化,「瑪土撒拉」一定經歷了無數的滄桑巨變,科學家們認為,「瑪土撒拉」和它所在的雙星系統極有可能是重新組合而成的,它們一同誕生於127億年前的原始星雲。

宇宙不記年,時光飛逝,「瑪土撒拉」的母星隨著自身氫元素的消耗,慢慢變成了一顆白矮星,「瑪土撒拉」的軌道也隨著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星團內恆星密度相對較大,某一天,一顆外來的脈衝星闖入了「瑪土撒拉」所在的殘餘星系,並且捕獲了它的母星,又過了很長的時間,一個全新的雙星系統出現了,而「瑪土撒拉」也得以幸運的在這個新的系統中運行,直到現在。

根據最新的觀測結果,科學家們驚奇地發現,「瑪土撒拉」所在的雙星系統正朝著星團的核心區域移動,這意味著這個雙星系統極有可能和其它的恆星發生對對碰,從而引發恆星大衝撞,也許這時候的「瑪土撒拉」會消失在這場壯觀的恆星撞擊中。當然,如果運氣好的話,它也許會成為宇宙中一顆孤獨的流浪行星。

相關焦點

  • 科學家已經確定了有史以來最古老的行星系統之一
    科學家們已經確定了迄今發現的最古老的行星系統之一。該行星系統有一顆被稱為TOI-561b的巖石行星,圍繞一顆100億年的恆星運行。 這顆恆星的年齡是太陽年齡的兩倍多,研究人員說,這表明行星從宇宙早期就已經形成了。
  • 太陽系最大的「死亡行星」木星到底有多恐怖?
    再加上木星的自傳速度很快,只需要大約是個小時便能完成一圈自傳運動,所以,木星就有了「靈活的胖子」這個稱號。  也就是說,整個太陽系中自轉速度最快、且個體塊頭也最大的一顆行星就是木星,它的質量佔到了太陽質量的千分之一左右。然而,即便木星擁有太陽系行星中塊頭最大的身體,卻無法容納任何已知生命存活,所以就順理成章地成為了系內最大的「死亡行星」。
  • 科學家確認行星HD106906 b的軌道,或能解釋第九大行星是否存在!
    HD 106906 b行星擁有超遠公轉軌跡,該行星距離母星的最遠位置是地球距離太陽的730多倍,科學家認為超遠公轉軌道的存在或許也能證明太陽系第九大行星的存在。由於科學家發現太陽系柯伊伯帶的一些小天體擁有異常的運行軌跡,似乎受到了某大質量天體的磁場影響,科學家認為有軌跡特殊的天體在遠離太陽的地方運行,這顆大型天體可能就是傳說中的第九大行星,由於這顆天體大多數時間在很遠的位置上緩慢行進很難被人們發現,科學家希望能證實這顆天體就是造成太陽系行星異常的原因,只是大型天體在如此遙遠的位置上還會圍繞太陽運行嗎?
  • 霍爾斯特 - 行星組曲
    而「新民族樂派」的作曲家們,繼續努力挖掘,分析,研究民間音樂,在其基礎上,挖掘出古老的中古調式,並且開創出新興的新民族調式。關於調式,詳見調式,音樂裡的調味品!所以霍爾斯特的作品逐漸越來越有濃鬱的英國風情,和沃恩·威廉士開創了英國新民族樂派。其中最著名的作品就是《行星組曲》(The Planets, Op.32)
  • 我們太陽系中最大和最小的行星是哪個呢?
    實際上,有一些坑太深了以至於太陽光永遠不會到達。而且,在某些深坑裡,真的有水結成的冰,就僅僅留在那裡。這非常神奇,因為水星上白天的溫度可達到幾百華氏度。這也使它成為僅次於地球,排名第二密度最大的行星。科學家們擁有兩個不同的理論來解釋為什麼水星的內核如此之大。    第一也是比較古老的理論是水星在其最初形成的時候和其他的行星發生了碰撞,且這吹掉了初形成的水星和其他小行星上的大部分矽酸鹽和較輕的物質,同時合併了這兩顆行星的內核,形成一個擁有巨大內核但是體積更小的行星。
  • 太陽系中最大行星是木星,那麼在宇宙中,最大的行星又有多大?
    木星是太陽系內最早形成的天體之一,笨鳥先飛麼,所以木星長成了一個大胖子,更準確的說木星是一顆有啤酒肚的行星,因為他自轉速度極高,10小時不到即自轉一周,使得它的赤道線速度高達13千米/秒,遠遠超出了地球的逃逸速度,當然木星逃逸速度高達59.5千米/秒,所以不用擔心木星把自己給甩飛了!只是赤道直徑比兩極直徑要長9000千米!
  • 霍爾斯特 行星組曲
    他最著名的作品就是管弦樂組曲《行星》。點擊最下方閱讀原文收聽伯恩斯坦指揮紐約愛樂帶來的《行星組曲》霍爾斯特的《行星》組曲創作於1914至1916年,由七首樂曲組成,每首樂曲以太陽系中的一顆行星(地球和當時尚不為人類所知的冥王星除外)的名字作為標題,並各加有一個富有詩意的、能啟發人聯想的副題,各部分依次為:天王星——魔術師,海王星——神秘主義者。
  • 太陽系真的有一顆隱形的星體,十大行星可能是真實存在的
    太陽繫到底有幾大行星?太陽繫到底有幾大行星,到目前基本是確定下來了,就是有九大行星,最近天文學研究要把冥王星剔除。2006年8月,在捷克首都布拉格的國際會議中心,2500多名來自世界各國的天文學家對行星定義決議草案進行投票表決。最終,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AU)第26屆大會確認太陽系只有8顆行星,而位居太陽系9大行星末席70多年的冥王星「慘遭降級」,被驅逐出了行星家族。
  • 宇宙中的冥王星到底有多可怕,為何逐漸被踢出行星行列?
    宇宙中的冥王星到底有多可怕,為什麼逐漸被踢出行星行列人們對於世界的探索是非常多的,從地球上的生物到現在的外太空探索也是從最開始然後逐步加深的,在能力方面的發展也帶給了我們很多優勢,之前那些不敢觸及的領域,現在我們也有了發展的方向,對外的探索一直沒有放棄。
  • 冥王星有多可怕?一顆零下223℃的行星或許是病毒的天堂
    一顆零下223℃的行星或許是病毒的天堂? 以前我們提到太陽系內的行星,會不自覺地想到有九大行星。但在二零零六年,天文學家們通過一次會議判定太陽系是八大行星,冥王星被驅逐出列,降為矮行星,這其中當然是有原因的。
  • 冥王星有多可怕?為何會被踢出九大行星?這一原因是關鍵!
    為何把冥王星從九大行星除名?它有多可怕?科學家說出原因!起初太陽系內並不是八大星而是九大行星,說起第九大行星,很多小夥伴們都能脫口而出冥王星,由於和其他行星不同,在2006年將冥王星在太陽系內除名,其實很多人都不了解這一個冥王星,古代的羅馬神話中,它有一個非常恐怖的名字叫「閻王星」,閻王星這個名字聽起來就讓人們有一種恐怖感覺,我們只聽它的名字,能夠感覺它不是一個好惹的角色,冥王星比我們想像中的還要恐怖。
  • 宇宙中有多少行星?
    克卜勒望遠鏡已經找到了11000顆恆星,在它們周圍至少有一顆可能符合標準的行星;另外,在這些恆星周圍還有18000顆行星,它們的公轉周期從12小時到525天不等。克卜勒望遠鏡已經發現了各種各樣的行星系,其中絕大多數都和地球所在的大不相同。克卜勒空間望遠鏡的任務成果。
  • 冥王星到底有多「可怕」?被踢出行星行列,可一點也不冤
    太陽系中原本有九大行星,但在2006年國際天文聯合會上冥王星被移出了行星之列,九大行星自此變成了八大行星。雖然被人類無情「降級」,但冥王星的關注度可並沒有減少太多,人們對這顆神秘的星球依舊充滿興趣。那以冥王命名的冥王星又有多「可怕」呢?它被踢出行星之列又是因為什麼原因呢?X行星的發現與命名1864年,法國天文學教師奧本勒維耶通過經典力學分析獨立計算出了海王星的軌道,並在同年9月,他發現了海王星。
  • 冥王星為何被踢出九大行星?它的環境究竟有多可怕?
    在海王星發現不久後,天文學家注意到這顆行星的軌道受到了外圍天體引力的攝動。於是,天文學家開始搜尋這顆神秘的未知行星。根據最初的估計,冥王星的大小接近於地球,所以在當時它自然而然地成為了第九大行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海王星、天王星,這八顆行星在太陽的帶領下,億萬年來一直圍繞銀河系中心的黑洞旋轉,就像太陽這個母親帶著八顆「小蝌蚪」在宇宙流浪一樣,可是在之前,太陽其實是帶著九顆「小蝌蚪」飛行的,也就是太陽此前其實是擁有九顆行星的,這第九顆恆星就是冥王星,後來由於種種原因,冥王星在2006年由國際天文組投票織決定把它剔除出太陽系行星行列,太陽系最終只剩下八顆行星,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冥王星被剔除出太陽系九大行星之列呢
  • (理論)史蒂芬-真有第九行星嗎
    就和現代世界的很多事情一樣,比如打開電視機或溫度調節器這些,現在計算行星都比過去難多了,看起來像是所有事情都難多了。天文學家暫稱為「第九行星」真正存在的證據變得越來越多。在我們再深入一點之前,先按自己的思路來,沒人真正見到第九行星,它存在的證據是推測出來的,我們甚至完全不知道它到底在哪兒,沒有任何人能把它生生插入一個人的星盤,現在說:「第九行星和羅賓威廉斯的太陽相合,就叫羅賓行星」這種話還太早(雖然我同意)。
  • 克卜勒62f行星上有生命?
    一個天文學科研小組聲稱,克卜勒62f可能是一顆宜居行星。數據顯示,這是一顆巖石行星,且可能有海洋,比地球大40%,距我們約1200光年。克卜勒62f發現於2013年。在它所在的行星系統中,一共有5顆行星。它們共同環繞著一顆與太陽相比更涼爽也更小的恆星運行。克卜勒62f位於這個行星系統的最外圍。
  • 冥王星到底有多可怕?它為什麼會被科學家從太陽系行星名單中除名
    在2006年以前,關於太陽系天文知識都是這樣描述太陽系的,「太陽系中有九大行星」。
  • 行星吞噬者有多強?秒殺擁有氫彈之力的奧創,可惜轉身就被打臉
    ……無數個漫畫都有行星吞噬者的出場,可惜每逢出場必被虐,甚至被粉絲戲稱為「漫威宇宙戰鬥力標杆」。那麼,行星吞噬者真有那麼弱嗎?顯然不是!反派這邊,有毀滅博士、徵服者康,還有被復活的超級機器人「奧創」。在他們身後,還有高大的行星吞噬者。
  • 矮行星穀神星研究新發現
    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應用物理實驗室的行星地質學家Kirby Runyon(並未參與本研究)稱:「我們觀察到的這個近期的、溫熱溼潤的地質系統,擁有你能想到的生命所需的所有材料。」走近矮行星近日,《自然天文學》《自然通訊》《自然地球科學》三本期刊上發表的7篇論文,全都源自於黎明號(2015-2018年)最後航程獲取的數據。
  • BBC最新紀錄片《行星》:豆瓣9.5分,了解八大行星的故事
    希望通過這部紀錄片能夠讓更多人了解那浩瀚星辰中的宇宙之美,能夠對無數科學家與太空人們探索進取的精神有更加深刻的理解,能夠讓人們能夠活在當下,珍惜我們眼前這個遼闊無垠、絢麗多姿的家園――地球。轉載自公眾號《行星地球》或叫《地球脈動》第一季共有11集,分別為:01. 兩極之間 (From Pole to Pole)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