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 喪屍片越拍越多, 套路也越來越像。
憑著小編多年喪片老司機的經驗來看,大多數喪屍片不外乎就是這個流程:
世界末日來了,組團對抗殭屍尋找解藥,啊哈! 奇蹟發生了。
千篇一律的病毒感染,千人一面的喪屍末日,一成不變的組團打怪刷副本、如出一轍的灑血漿和拯救世界......
全都是一樣的套路!
隨著越來越多喪屍電影的出現,單純依靠大場面來博眼球的手段已經越來越不好使,一些後起之秀開始另闢蹊徑:
譬如《釜山行》,選擇把驚悚氣氛做到極致,那種人類在災難面前的無能為力和脆弱無助被刻畫得淋漓盡致。
又譬如《返生餐單》,在生吃人肉之餘,重點還是放在了一家人爆笑又腦洞的生活囧事上。
再比如小編
今天要說的這部最新喪屍片。
它憑藉其獨特的創意以及感人的劇情,將一部喪屍片拍出了新的高度。
乍一看名字是不是很眼熟?
相信2013年一定有一部高分喪屍短片刷爆了你的QQ空間,它就叫「負重前行」。
它還有另一個譯名:《父愛無僵》/《我的爸爸是喪屍》。
短片的內容很簡單,講述了一個被喪屍咬傷的父親。
在自己有意識的最後3小時,把孩子送往18公裡以外的安全區得以存活的故事。
尤其是最後,父親把孩子背在身後,用皮帶捆綁雙手。
扛著一根木棍,木棍另一端繫著一個裝著腐肉的袋子。
以此來吸引屍變的父親,不斷的前進。
最終,以孩子的存活,父親的死去而結束了整個故事。
全片沒有激烈的打鬥場面,沒有讓人心驚肉跳的恐怖氛圍。
甚至都沒有幾句臺詞,可看過的觀眾無不被其深深的感動。
整部短片給人的感覺就像它的別名一樣"父愛無僵"。
今天說的這部同名電影《負重前行》,就是導演在短片基礎上進行的擴展。
從原來的7分鐘整整擴展到了105分鐘,整體框架沒有太大改動,但豐富了故事的人物、背景和劇情。
本片由潮爺馬丁·弗瑞曼領銜主演,相信不少人對他的印象還停留在大熱英劇《神探夏洛克》飾演福爾摩斯好基友華生的角色中。
不過這次潮爺變成溫潤如玉的父親,滿臉的絡腮鬍子充滿了歲月滄桑感。
相信看完這部電影,會讓你忘掉那個「卷福」背後的男人形象。
末日世界,喪屍潮大爆發。
潮爺一家三口住在船上,每天只敢在這條唯一沒有喪屍的河流中遊蕩。
僅存的幸福,就是守著妻子,看著襁褓中的女兒牙牙學語。
船上僅有的補給日漸消耗,外出覓食的途中,妻子不幸被喪屍咬傷。
大腿上鮮血直冒的傷口,醒目地提醒著她將成為下一隻喪屍。
更不幸的是,妻子臨死前還沒忘記啃了一大口丈夫的肉(什麼仇什麼怨~)
受傷的丈夫戴上了一隻倒計時48小時的手錶,兩天之後,他也將化為一隻沒有靈魂、只會啃咬的行屍走肉。
至此,電影將短片中省略的故事背景和前因後果都完整交代了一遍。
和短片裡一樣,父親必須要在徹底變成喪屍前,將女兒送到一處安全區域。
時間緊迫,任務艱巨,緊急行軍模式開啟。
在電影版中,如果單單描述潮爺一個人的逃生旅行,肯定會顯得單調乏味。
所以導演為了讓電影版更具有故事性,增強衝突性和感染力,又增設了三組倖存者,使劇情更加複雜化,背景更加立體化。
第一組倖存者是土著小女孩和她完全失去人性的喪屍父親。
為了能夠陪伴父親,小女孩替父親尋覓腐肉,寧願劃開手掌,用鮮血指引父親。
潮爺正是因為躲避小女孩的父親才引發的車禍,至此潮爺和小女孩的命運產生了交集。
小女孩臉上的塗料可以隱蔽人類氣息,防止受到喪屍攻擊,而潮爺也將希望寄托在她部落族人對抗喪屍病毒的方法上。
第二組倖存者是一個莽夫和被軟禁的女人。
莽夫並不是一個善茬,他利用活人做誘餌,圍剿喪屍收集財富。
而他身邊所謂的"妻子",不過是被莽夫軟禁的女人罷了。
女人請求潮爺讓自己脫離苦海,可惜事情敗露,潮爺身陷囹圄。
最終在潮爺的逃跑過程中,莽夫錯殺被軟禁的女人,看似無情的他卻徹底瘋掉了,孤獨是可怕的,殺死這個世界上唯一的心理寄託等同於自殺。
第三組倖存者是生活在河岸的一家四口。
被喪屍咬傷的男主人失去了活下去的信心,準備帶領家人組團自殺,並奉勸潮爺一同了結生命。
但潮爺身負女兒的性命,他絕不可以輕易倒下,隨即轉身離開,尋找越來越渺小的希望。
如此看來,相比短片單線條的敘事模式,電影版劇情確實豐滿了許多,各種衝突、矛盾和人性善惡也都被無限放大。
同時,攝影也是電影版的一大亮點。
喪屍肆虐的末世荒涼和美輪美奐的自然畫風相互交替,讓你神經緊繃的同時視覺上得以舒緩:
但是!我還是要說但是!
正因為從7分鐘硬生生抻到到105分鐘,添加了太多「可有可無」的劇情分支,所以反而削弱了原本故事中的最大亮點──父愛。
當然,不管是短片,還是電影,父愛仍然是其不變的情感內核。
父愛無「僵」,負重前行。
所謂「重」,是指背上的女兒在父親心中的分量。
他背的不止是一個孩子,而是他的全世界。
就像有句話說的那樣:
「哪裡有什麼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在替我們負重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