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晚,戶外綜藝節目《極限挑戰》播出最新一期「寶藏行」,劉宇寧、嶽雲鵬、俞灝明三名嘉賓需要在荒野中找到傳說中的雪蓮花。然而,當嘉賓們採摘到「雪蓮花」時,公眾給予的不是歡呼,而是質疑和聲討。
作為國家二級珍稀植物,雪蓮花已經收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早就禁止採摘,專家稱科考時連標本都捨不得採。
有網友質疑,採摘瀕危植物不違法嗎?話題#極限挑戰 國家二級保護植物」上微博熱搜。
面對輿論批評,劉宇寧今天發表致歉聲明,解釋稱「雪蓮花」其實是節目組準備的道具。
但仍有網友認為,這一做法容易誤導觀眾「雪蓮花是可以採摘的」。
21日晚,東方衛視「極限挑戰」節目組發布致歉聲明:《極限挑戰寶藏行》節目中並未發生實際採摘珍稀植物的行為,節目播出後沒有起到宣傳好珍稀植物保護規定的作用,誠摯地表示歉意。
銳評:
環保意識不能淪為道具
因為珍稀罕見,不是所有的人都認識雪蓮花。但保護野生植物,稍有環保意識的人都應該知道,也都能做到。特別是高原地區,所有的植物,都是長年曆經風霜雨雪頑強存活下來的,愈加顯得珍貴。到西藏旅行,一草一木都不該觸碰,更不能隨意採摘,這樣才能最大限度保護高原生態。
《極限挑戰》節目,居然把嘉賓採摘「雪蓮花」定為高光時刻、當作挑戰成功的標誌,這一設計初衷,就體現出節目策劃者欠缺環保意識,職業素養堪憂。為節目「吸粉」進而增加效益無可厚非,但越過生態紅線的製作方式,收視效果只會適得其反。
劉宇寧與採摘的「雪蓮花」合影
如今,不少人堅信「流量即王道」。但犧牲社會責任感牟取的流量,絕對不會產生正能量。保護環境、愛護植物,早已是社會共識,明星偶像更應該以身作則、率先垂範,讓環保意識加速深入人心。令人痛心的是,一些當紅的娛樂節目,堅信「自律誠可貴,正義價更高。若為流量故,二者皆可拋」。劉宇寧在道歉時反思說:「雖然知道是道具,也應該有敏銳的環保意識」。
更重要的是,採摘雪蓮花,無論是不是道具,節目挑戰的都不是極限,而是環保紅線。環保意識應該實實在在根植於所有人心中,它絕不是道具,容不得以假亂真。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評論員 侯江)、@東方衛視極限挑戰
編輯 蓓蓓 責編 卡卡
石家莊日報全媒體新聞熱線
—— 96399 ——
傾聽大眾聲音 發布權威信息
架起媒體與用戶溝通的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