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在是沒想到,都已經2019年了,竟然還會發生在沒觀看過,或者是只觀看了一兩部的漫威電影,就對超級英雄電影、漫威電影進行全盤的否定。
「我沒有看過(漫威電影)。你知道嗎?我嘗試過的,但那不是電影。」
「老實說,我能想到最接近的就是主題公園,雖然他們盡力了,演員們也在這種情況下做到了最好。這不是人類向其他人傳達情感和心理體驗的電影。」
很難想像這種帶著高高在上的愚蠢歧視口氣的話,是出自一個導演馬丁·斯科塞斯之口。
而對於馬丁·斯科塞斯的話,漫威電影《銀河護衛隊》導演詹姆斯·古恩則是表示:自己很傷心,斯科塞斯在沒有看過自己電影的情況下,這樣去評判他們。
傳聞在拍攝《銀河護衛隊》之前,斯科塞斯還曾經給予過滾導一些幫助。
至於《復仇者聯盟》的導演喬斯韋登則是表示:這可能是我總是保持憤怒的原因吧。
神盾局局長的演員更是直接表示:也沒有人接受你那一套。
馬丁斯科塞斯並不是一個鍵盤俠,而是一名知名的專業導演,否則也不會引起這麼多漫威人員的回應。
《華爾街之狼》便是出自該導演之手,2006年馬丁甚至憑藉著翻拍《無間道》的電影《無間行者》還獲得了第79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獎,還有《雨果》、《禁閉島》等等叫好叫座的電影。
並且,馬丁本人還是紐約大學電影系畢業的,按照常理而言,應該對電影有一個清晰的概念。
電影的概念
作為被公認的第七藝術的電影,一開始 只是給予人們消愁解悶,帶著拍攝者主見的物理學遊戲和娛樂品,僅此而已。(語出讓·愛普斯坦)
換而言之,電影在誕生的作用,最大的作用就是它的娛樂性。
真正讓電影成為一種藝術,以及形成一種理論的人,還是喬託·卡努杜,他在《第七藝術宣言》中有過陳述:電影既不是情節戲,也不是喜劇。電影也許是形式不同的照片遊戲。但究其本質來說,無論是它的靈魂與軀體,都是適於表現而誕生的藝術,是用光的筆描寫,以影像創作的視覺戲劇。
換句話來說,在喬託卡努杜看來,在娛樂性之外,電影就是一種戲劇。戲劇性是電影成為第七藝術的重要原因。
當然,這個理論是1911年的,時至今日電影早已經成為一門專門的理論,甚至還有很多人去研究,去探索更多的可能。
也因此,電影理論也有很多的流派,比如墨鏡王王家衛就是著名的鏡頭語言出挑,也有從故事主線多線分發而聞名的克裡斯弗託·諾蘭等等。
但不管電影流派怎麼發展,電影的本質始終都離不開兩個:娛樂性和戲劇性。
按照電影的定義,我們來看看漫威電影是否具備這兩個特質。
娛樂性,雖然娛樂這個詞很常見,但是如果要下個定義的話,我個人給娛樂的定義是:通過某種方式,讓人感受到放鬆、情緒波動的活動。
通俗點說,就是可以打發時間的活動,比如玩遊戲、看綜藝、追電視劇等等。
漫威電影從索尼的蜘蛛俠系列,到福克斯旗下的X戰警和神奇四俠系列,以及漫威出品的MCU電影,在娛樂性上還是可以滿足電影的要求。
在引起觀眾情緒波動的電影情節,《復仇者聯盟4》可以說是其中的代表作,不管是美國隊長的一句「九頭蛇萬歲!「,還是最後讓人感到熱血沸騰的大決戰,或者美國隊長拿起雷神之錘,還是鋼鐵俠打響指死亡的片段,都引起了一大批觀眾的情緒波動。
戲劇性更不用說了,狹隘一點說就是戲劇衝突,我想在這一點上,最能讓人印象深刻的莫過於《美國隊長3:內戰》。
雙方英雄為了各自的理念而發生的戰鬥,並且最後還由於鋼鐵俠得知冬兵殺害了父母的真相,導致和美國隊長的爭鬥。
所以,在娛樂性和戲劇性上,漫威電影基本是符合電影的基本要求。
漫威電影向其他人傳達的情感
回到馬丁斯科塞斯開頭的那句話,(漫威電影)這不是人類向其他人傳達情感和心理體驗的電影。
看來,他是認為電影作為一種媒介,是需要傳達情感和心理體驗的電影,也是引起觀眾情緒波動的另一種說法而已。
至於他所說的主題公園的意思,可能也是對於漫威電影不了解才說出這樣的話。
目前世界的知名的電影IP,除了加勒比海盜系列是迪士尼為了推廣遊樂園中的海盜船而衍生出來的系列電影之外,基本上都有著自己完整的故事起源。漫威電影更是如此,有著豐厚的漫畫基礎,可以讓漫威電影有著進行無限續拍的可能
而漫威電影作為超級英雄電影,已經不僅僅滿足於單一的正義戰勝邪惡的主題和主線。走出了一條「超級英雄+」電影的路線了。
不說前段時間剛在威尼斯金獅獎出盡風頭的《小丑》,或者是被稱為超級英雄天花板的《蝙蝠俠:黑暗騎士》,還是如今世界電影史上最賣座的電影《復仇者聯盟4》,在傳達情感和心理體驗上,與馬丁的電影相去不遠。
為什麼說《復仇者聯盟4》也傳達了情感和心裡體驗?因為《復仇者聯盟4》更多的是創作者與觀眾之間的一種心照不宣的情懷在其中。
福克斯旗下的X戰警系列電影,表面上是來自X教授、萬磁王與人類之間三方的爭鬥,但事實上X戰警卻是隱喻種族歧視的一個作品,變種人的反抗其實就是上個世紀的民權運動。X教授的原型就是馬丁路德金,而萬磁王的原型則是馬爾科姆。
MCU電影,儘管爆米花屬性居多,但同樣也不少具備情感的電影,比如《銀河護衛隊2》中就是著重講述了親情,星爵的生父伊戈將星爵當作工具人看待,絲毫沒有養父勇度來得深情,最後星爵呵斥小格魯特的場景,像極了勇度呵斥星爵的模樣,這大概就是一種傳承吧。
還有MCU中的蜘蛛俠,主打校園青春系列,小蜘蛛笨拙地追求女生,又有多少不是帶著一絲青春荷爾蒙的氣息呢?
電影行業
電影行業,或者說每一個行業發展至今,都是良莠不齊,哪怕是如今口碑票房雙豐收的MCU,或者是馬丁思科賽克,都在電影的道路上有過曲折。
比如環球影業曾經找來的李安大導演拍攝的《綠巨人》就是口碑票房雙撲街的電影,即使是漫威拍攝的《無敵浩克》同樣也是如此,更別提前段時間的《X戰警:黑鳳凰》更是口碑撲街。而馬丁早年間拍攝的《紐約,紐約》同樣也是在票房上遭遇滑鐵盧。
考慮到他是在宣傳自己的新作品電影《愛爾蘭人》的時候說出的這番話,雖然以他的名氣和成績,不需要通過炒作或者其他方式來宣傳,並且他也並非製片方也不必對於漫威電影如今的票房成績而感到眼紅。
所以,他說出這番話,還卻是挺令人吃驚的。
在眾多意見中,或許只有鋼鐵俠的演員小羅伯特唐尼在採訪中的意見,最為中肯了吧。
「你怎麼看待馬丁·斯科塞斯對於漫威電影更像是一個主題公園的評價?」
」我尊重他發表個人觀點的行為,其實MCU如同九頭蛇一樣、一開始誰都不知道會發展成這麼龐大。而且我們應該接納所有看待問題的視角、不管是讚美或者是批評,審視自己這樣才能更好的繼續前進」
「他的言論是否讓你感覺被冒犯?」
「沒有,我很尊重他的言論,而且那些觀點實際上也並不能說明什麼問題」
「你覺得他的批評是不是出於嫉妒漫威電影的商業成績?」
「當然不是,他可是馬丁·斯科塞斯!而且關於超英電影本來就有各種各樣的不同看法,如果他們認為這類電影是行業裡的一個爭議,那我很樂意成為這個爭議的一員。當你像一頭跺腳的野獸一樣衝進來、很明顯的打破了行業競爭的模式,這可是非常了不起的!
是的,漫威電影發展太過迅速太過猛烈,從2008年推出《鋼鐵俠》和《無敵浩克》都還是在破產邊緣破釜沉舟才推出來的作品。甚至,兩部電影只有《鋼鐵俠》盈利,《無敵浩克》甚至還虧錢賠本。
但是,11年的時間,23部電影攫取世界200多億美元的票房,締造了世界電影史上的奇蹟。
在還沒有反應過來的時候,就已經看到了漫威電影桂冠加身,有些人沒反應過來,也實屬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