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德博弈』文在寅不得不『棄子投降』」,中國真的贏了嗎?

2021-01-09 火星方陣

作者:王德華

《南華早報》18日刊文稱,《中國不費「一槍一彈」,贏了「薩德博弈」》。薩德還在中國死死地盯著中國,中國的核心機密一覽無餘。中國真的是不費「一槍一彈」贏了嗎?

該文對韓國總統文在寅口誅筆伐,指責「首爾方面同意了軍事限制,以換取北京方面解除經濟制裁,這為中國的地區競爭對手樹立了一個令人擔憂的先例」。不過,一看文章作者戴維.約瑟夫(DAVID JOSEF VOLODZKO)的名字和他的美國大兵的長相就明白,這樣的西方人發表這樣離間中韓關係的言論並不奇怪。

文章稱,中國和韓國之間的友好關係可能是韓國經濟的好消息,也是解決朝鮮問題的必要步驟,但與此同時,它可能會在未來幾年削弱地區安全。

去年11月11日,當韓國總統文在寅與中國領導人同意「正常化交換」的時候,兩國結束了一場始於一年多前的衝突,即首爾和華盛頓決定在韓國部署反彈道飛彈系統。

北京聲稱該系統的雷達可以被美國用來監視中國,對部署終端高空區域防禦系統(THAAD)進行報復,並對韓國進行非官方的制裁。首爾現在已同意接受「軍事約束」,以換取解除這些制裁,為北京在該地區的競爭對手創造了一個令人擔憂的先例。

文章稱,「軍事約束」被稱為「三不」,也就是說,韓國政府不加入美國反導體系的現有立場沒有變化;韓美日安全合作不會發展成為三方軍事同盟;韓國政府未考慮追加部署「薩德」系統。這是一個巨大的犧牲,但出於經濟和政治上的原因,韓國沒有其他選擇。

文章稱,經濟上,在被中國壓制了16個月之後,許多韓國企業都喘不過氣來。根據韓國現代研究所的調查。在2017年第二季度前一年,現代汽車在中國的銷量下降了64%,樂天超市在中國的銷量同期下跌95%,中國旅遊團韓國完全被禁止,這就導致了今年估計有156億美元的收入損失。

文章稱,「文在寅在政治左派,傾向於認為『我的敵人的敵人是我的朋友』,所以他們不喜歡日本,因為歷史和政治原因而更接近中國,」漢陽大學政治科學與國際研究副教授Joseph e . Yi說,「韓國的左翼人士非常反對日本,並有後殖民主義的觀點,認為中國和韓國是日本殖民主義的反對者。」

這一切都取決於人們如何看待過去。如果韓國人把自己和中國人視為日本壓迫的受害者,他們將更有可能同情中國。但他指出,這種觀點的問題在於,今天的日本並不是60或70年前的日本——中國也不是。

文章稱,「三不」開創了一個將經濟與政治和國家安全聯繫在一起的先例。韓國是不會向越南、菲律賓等國家做出這樣的承諾的。就是因為對方是中國,韓國才這麼做(接受『三不』承諾)。因為如果不去遵守,那就成了與日本為伍,這是(韓國)左翼不希望體現出來的。

文章稱,然而,經濟解凍的最初跡象已經顯現。兩天後,韓國女演員Jun ji - hyun在中國最大的在線購物網站——中國南華早報的所有者阿里巴巴的淘寶網上發布了健康產品廣告。

如何看

西方人少在這裡忽悠。薩德已經部署,韓國輸在哪?這叫自欺欺人。中韓相互傷害。如果說有贏家,美國才是最大贏家。

薩德從一開始入韓就是一種政治姿態,在很大程度上意味著韓國被納入美國的反導體系,這才是重點。如果文章中所說的「三不」真的能落實,確實可以認為這個階段,中國只是把傷害減到最小。

薩德系統明面上是中韓問題,實質上是中美問題,現在中國的實力並沒有強到足以把美國驅趕出東亞;薩德是樸槿惠在的時候強行安裝的,木已成舟,既成事實下,文在寅沒有絲毫能力拆掉,除非他不想活了。

就現在安裝的那點薩德系統,對中國在軍事層面的傷害是有限的,因為量太少,以後不擴充,那就象徵性的意義更大一些;如果真的不擴充薩德,不加入美國反導,不組成美日韓軍事小北約,這個現階段是對美國的一個挫折,因為美國在東亞圍堵中國的真正把手是組建美日韓小北約,這個起碼在這幾年裡是不會成型了 。「三不承諾」明確表態韓國不加入美國反導體系、不建立美日韓軍事聯盟,在政治上效果就不一樣了。

薩德事件上,中國和韓國其實是雙輸的,吃了朝鮮和美國的暗虧。如果文在寅看清大勢,配合中國做到程諾,那是最好不過,估計在歷史大勢面前他沒有別的選擇。

美國最大贏家,第二贏家是朝鮮,中國、俄羅斯和韓國都是輸家,顯然最大輸家是韓國;經濟重挫,部署的薩德還不能給韓國民眾帶來安全。一個西方人現在讓最大的兩個輸家在這裡爭論誰贏了,顯然是別有用心。

文在寅,在韓國應該不算是多數派,這一點倒有點像菲律賓的老杜,在國內都不算是傳統多數派,又都是接了別人的爛攤子。中國固然一方面要堅持原則,一方面又需要拉對方一把。

不可能讓美日韓越走越近,要讓韓國成為一個釘子。畢竟韓國作為當事國,是最不希望朝核問題越來越不可控。也許很多人感情上難以接受,但眼光要長遠些。幫對方送上馬再送一程,最後大家都能獲益。

菲律賓,韓國,傳統上都不是中國的朋友,反而都是美國的盟友。爭取過來是需要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有耐心,不光自己要沉的住氣,還要給對方一些時間和空間,從量變到質變。

中國對韓國讓步太多了,從海島爭議到漁業協議再到漢城改名。薩德是中國不得不咽下的苦果。如果就此原諒韓國,後果不堪設想。反正我不會去韓國,也不會買韓國貨,更不會看陰不陰、陽不陽的韓國演員的演出。

相關焦點

  • 文在寅:為解決薩德問題將同中美磋商
    據韓聯社報導,文在寅10日宣誓就任韓國第19任總統,並發表就職演說,他在演說中提到「為解決薩德問題,將同中美認真磋商」,他還稱,「可隨時飛往華盛頓,條件允許也可訪問朝鮮」。另外,朝鮮總聯機關報《朝鮮新報》10日上午報導了文在寅當選韓國總統的消息,稱李明博和樸槿惠的9年保守政權畫上了句號。
  • 文在寅當選韓國新總統,會如何解決薩德和半島問題?
    文在寅作為第二次參選總統的政壇老將,無論是在競選籌備還是在政策確立上經驗優勢都很明顯。因此,他先是在黨內競爭中擊敗強勁「少壯派」對手,在最後階段又把國民之黨候選人安哲秀甩在身後。執政三大挑戰  獲勝後的文在寅面臨一系列挑戰,他將如何引領飽受「親信幹政」風波和總統彈劾事件侵蝕的韓國革新前行?  挑戰一:贏回民眾信任。
  • 為了圍堵中國走的兩步棋!竟被文在寅給毀了!中國特此「獎勵」了文在寅!
    「此心此舉真的可佩可敬。」但是,安倍最近下的兩步圍堵中國的棋,竟被文在寅給攪黃了!?但是安倍沒想到文在寅竟然否定了他的夢想...雖然韓方沒有說明具體的原因,不過據消息人士分析:因為薩德反導系統問題剛剛有所緩和,文在寅此舉是為了履行對華「三不承諾」中——韓美日安全合作不會發展成為軍事同盟這一諾言。
  • 薩德最新消息:韓官員稱薩德是樸槿惠積弊 將反轉?
    12日,文在寅與德國總理默克爾、俄羅斯總統普京通電話。據青瓦臺介紹,文在寅和普京通話時稱,「將致力於早日重啟六方會談,並請求俄方為解決朝核問題發揮建設性作用」。  韓國媒體還對文在寅連日來與美國、中國、日本、印度等國元首通話進行梳理和比較,如俄羅斯總統致電祝賀韓國總統當選尚屬首次,文在寅總統與中國主席通話時間幾乎比與日本首相的多出一倍。據報導,文在寅告訴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大部分韓國國民在情緒上無法接受慰安婦協議,這是需要面對的現實。」
  • 韓否認要就「薩德」向中國道歉:未接到這樣的要求
    遼寧社科院研究員呂超27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韓國不顧中國反對強行部署「薩德」,才導致中韓關係出現目前的低潮狀態,責任完全在韓國一方,在這種情況下,韓國向中國道歉理所當然。但在「薩德」問題上,最關鍵還要看韓國如何去做。
  • 韓國繼續推遲薩德環評,韓媒:可能不會再有薩德環評了
    導讀:環評本是韓國一個阻止美國部署薩德系統的辦法,但是韓國沒有如今卻再次繼續推遲薩德的環評,而韓媒則直接說:可能永遠不會再有薩德環評了!現在已經到了年底,但是韓國進行薩德環境破壞評測一事卻遲遲沒有蹤影。
  • 美國歸還12座軍事基地,韓國一雪前恥,文在寅為什麼高興不起來?
    對文在寅來說,這確實是不可多得的好消息,12座軍事基地中還包含龍山基地。在過去140年內,本屬於韓國的這塊"國中之國"的土地,一直都被別國霸佔著,此時一雪前恥,無疑是韓國主權擴大的象徵。但問題在於:文在寅真有那麼高興嗎?答案是:非也。
  • 韓國總統文在寅接受水均益專訪 「一回生二回熟三回老朋友」
    文在寅:習近平主席是一位可信賴的領導人談到即將開始他上任後的第一次訪華,文在寅表示「這次將第三次見習近平主席,但拜訪中國人民卻是第一次。」在採訪中,文在寅總統表示在「薩德」問題上,韓國和中國有各自的立場,韓中兩國於10月31日,就兩國關係等進行溝通,達成了共識。不僅如此,在越南峴港第二次與習近平主席舉行會談時,兩國首腦再一次確認了10月31日發表的共識。
  • 南海危機背後的激烈博弈(深度好文)
    美國的策略是製造出區域性衝突逼走中國的資本,而一旦中國已經證明自己能有效遏制住資本外流的趨勢之後,那些被美國利用來跟中國製造衝突的國家,實質上已經處於非常危險的境地。坐等菲律賓作死如果你認同我前文說的南海問題的實質是中美圍繞全球資本爭奪的結論,那麼接下來的另一個結論也就不難得出了。
  • 文在寅:我只要和平,諾貝爾獎給川普吧!
    現在韓國前總統金大中的遺孀李姬鎬稱讚說現任總統文在寅在朝韓峰會中表現卓越,希望他可以獲得一座諾貝爾獎。美韓要搶諾貝爾和平獎?文在寅趕緊來了一波「商業互吹」道:「我只希望為朝鮮半島帶來和平,這個諾貝爾和平獎應該頒發給美國總統川普。」
  • 慘遭背叛,文在寅背水一戰
    文在寅的任期如今不足2年,能否徹底改革檢察官系統,決定了文在寅能否逃脫總統無法善終的宿命。 但是就在文在寅全力推進司法改革的過程中,他昔日的得力助手,現任韓國檢察總長尹錫悅,卻徹底背叛了文在寅,並且聯合文在寅的死對頭,一步步將文在寅逼向絕路。
  • 首爾市長身後的博弈:「刀光血影」的韓國政壇高層和他背後的黑影
    以至於文在寅不得不請黨內元老秋美愛出山,力挺自己改革,同時清理門戶。秋美愛不負重託,上任後火速剪除了尹錫悅的黨羽,並在很短時間內將其架空。平定風波之後,文在寅同時折損了曹國和尹錫悅兩個左膀右臂。在奔向理想的道路上,文在寅越來越孤獨。
  • 文在寅入主青瓦臺!他能讓韓國「逆天改命」嗎?
    文在寅在競選中人氣一直遙遙領先。              早產的風險很多時候是流產,甚至夭折。新總統會是韓國的救世主嗎?2016年4月文在寅發力角逐青瓦臺後,一直人氣很旺,隨著「親信幹政門」風波加劇,韓國許多人都在想,幾年前他們如果選擇的不是樸槿惠,而是文在寅,那麼現在的韓國是不是會更好一些?樸槿惠被證明有多壞,似乎就可能反證文在寅有多好——上一次大選決戰敗給樸槿惠弔詭地成為文在寅此次針對其他候選人的獨有資產。
  • 文在寅復仇記2.0版 vs.韓國檢察制度
    在前現代化的政治博弈中,政客之間的博弈是在暗處的,沒有明確的遊戲規則,基本上依靠潛規則進行政治博弈。而經過政治現代化後,一國的政治博弈就是擺在檯面上的,比如議會辯論和彈劾等等,但是一旦遊戲規則有漏洞,法律確立的政治博弈規則就會被刻意地被利用,這其實就違背了政治秩序中三權分立的制衡原則。而我們今天要講的韓國就出現了檢察權一權獨大的現象。
  • 文在寅贏得勝利,失去了民心!
    最近秋美愛和尹錫悅之間的鬥爭終於以秋美愛勝利告一段落,這一場動蕩總算結束了,而這也代表文在寅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要知道之前文在寅一直想要進行的司法改革也是檢方一直在阻撓,司法改革其目的就是削弱韓國檢方和韓國財閥的實力,那麼一旦成功,最先不利的自然是韓國檢方。
  • 為什麼韓國總統文在寅在中國得到的大多是正面評價?原因很簡單
    文在寅在韓國得到正面評價和在中國得到正面評價的原因是一樣的:韓國和中國都存在某些共同的社會問題,而文在寅的政治傾向正好滿足了人民群眾解決這些社會問題的願望。
  • 苦心孤詣11年,為摯友對抗財閥,文在寅真的能改寫韓國命運嗎?
    中國有句古話叫作君子報仇,十年不晚。意思是有志之士,復仇並不在於一朝一夕,而是學會韜光養晦而後給對手致命一擊。 現任韓國總統文在寅,可以說以實際行動,淋漓盡致地對這句話進行了闡釋,苦心孤詣11年,為摯友對抗財閥,文在寅真的能改寫韓國命運嗎?
  • 當美國總統面「反薩德」?韓國第一夫人這個細節亮了
    ▲文在寅夫婦在青瓦臺迎接川普,金正淑戴蝴蝶胸針。(紐西斯通訊社)▲韓國人反「薩德」抗議活動的標誌——藍蝴蝶最近,美國總統川普訪問韓國,在青瓦臺受到文在寅夫婦的迎接。不過,有眼尖的韓國網友發現,韓國第一夫人金正淑戴了枚「藍蝴蝶胸針」。
  • 上次是部署薩德,這次是加入美國反華聯盟,韓國鐵了心要和中國作對
    川普邀請四國擴容G7,韓方作出應邀回應據此前有關媒體報導,除了印度和澳大利亞領導人在接受完川普邀請後表現得尤為積極和樂意外,俄羅斯普京則以不清楚峰會細節為由暫時拒絕,而韓國政府文在寅也表現出了謹慎態度。
  • 中國太強!"薩德"將撤?川普哭了…
    中國太強!"薩德"將撤?川普哭了…韓國候選總統李在明上任,將「得罪」美國,撤銷「薩德」!中國要贏了!  頂起!二、重磅!而正是在這一點上,局勢正在朝中國有利的方向發展。據韓聯社昨天報導,在韓國國會席位數最多的共同民主黨17日加大力度反對在韓部署美國的飛彈防禦系統,並再次呼籲首爾政府在部署問題上獲得議會批准。這一中左翼政黨在樸槿惠下臺後變得越來越受歡迎,該黨就「薩德」問題召開內設委員會首次擴大會議,並要求立即暫停正在進行的部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