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y Women Kill》劇情過半,我開始意識到,本劇最狠的人物出現了--六十年代的小媳婦Beth Ann。這個從前總是逆來順受,夫為天家為大的溫順家庭主婦,事實真相被一層一層剝開之後,她露出那依舊甜美、背後則充滿著絕望的殺機的微笑,說出了這句經典臺詞:I need to buy a gun.注意到了嗎?戲劇從此時開始,變得好看了起來。我們怯懦忠心的「好太太」,善解人意的小可人兒,總是穿著一絲不苟套裝、佩戴珍珠項鍊的、端莊典雅的Beth Ann女士,就此展開了人性殺伐果決的一面。這種看似極端的兩面性,本質上又非常符合邏輯。兔子急了還得咬人,更何況是只聰敏的、隱忍的、厚積薄發的兔子。
一個永遠戴著「不會出錯的珍珠項鍊」的女人,一旦主動「出錯」,縱千軍萬馬不可匹敵。這幾乎是一個定式:當一部作品試圖去營造這樣一個上世紀中的中產階級賢妻良母形象的時候,一定會有典雅的套裝和萬年不變的珍珠項鍊--最好是細細的圓潤的小顆,因此會顯得更溫婉無害。
講到珍珠,不自覺話頭又要落到傑奎琳甘迺迪夫人身上。畢竟是她講出了那句擲地有聲的名言--
「珍珠永遠不會出錯」。傑奎琳美麗聰穎,自小目標明確,訓練有素,中學畢業時就在志願欄寫下:「Not to be a Housewife」. 能成為總統夫人也並無太多意外。甘迺迪總統其人,雖政治才能卓越,風流韻事也不斷,傑奎琳對此表示出了極大的克制。有時候我在想,傑奎琳的人生是不允許出錯的。比起對丈夫一心一意的情分,她更大的野心在於做一個完美的滴水不漏的「第一夫人」。這倒不是對於婚姻的忍耐,只是太清楚人生抉擇所付出的機會成本。傑奎琳那麼端莊優雅,幽默又聰明,勇敢又堅定。總是穿著不出錯的套裝,戴著不出錯的珍珠項鍊,講著不出錯的話,被世人敬仰愛戴,甚至被後人稱作偉大的「霓裳外交」
。直到總統遇害,傑奎琳始終保持住了鎮定自若、絕對冷靜的姿態。身上沾滿鮮血,撿回被子彈打飛的丈夫的頭蓋骨碎片,將昏迷不醒的甘迺迪抱在懷裡。
之後的幾件事更加令人印象深刻。一是她穿著一身鮮血的套裝參加新總統的就職儀式,不讓丈夫的死被歷史遺忘;二是她在丈夫的葬禮上做了一段堪稱完美的致辭,為甘迺迪總統在美國歷史上的高位做出重要貢獻。
傑奎琳在甘迺迪的葬禮上
而她的命運並沒有就此止步,傑奎琳為什麼後來要嫁給希臘船王?為什麼又離婚去做一個普通的編輯?人家講她,年輕的時候追求名和利,獲得了名和利;年紀大的時候追求淡泊與寧靜,獲得了淡泊寧靜。求仁得仁,是一輩子的人生贏家。(當然世人對她的評價很兩極化,這也是我的片面看法)但無論好壞,總之那些「活出自我本色」的鬼話雞湯,在傑奎琳的人生故事前面都顯得淺薄咯。
有時候世界就是這樣,看起來像珍珠一樣溫柔纖弱的女孩,在面對命運的跌宕反轉,強悍如一頭猛獸。你以為她脆弱的要死,殊不知拿得起放得下,一己之力扭轉乾坤。到了四十歲的傑奎琳,還是輕盈如風
你說珍珠柔軟,柔卻克剛。世上最狠的不是看得見的刀光劍影,而是百鍊鋼化作繞指柔。
說來也有點意思,某種程度上算是傑奎琳情敵的瑪麗蓮夢露,剛剛好與傑奎琳對著來,她偏要說「鑽石才是女人最好的朋友」。
夢露自己不就是那顆天地間最閃耀的鑽石?美豔任性,鋒芒畢露,從不遮掩和克制自己的情感。她活得縱情忘我,骨子裡卻是孤獨又脆弱的小孩。
你很難講這兩種人生體驗,哪種更寶貴。人生價值是沒有對錯高低之分的。
只是命運奇妙的矛盾之處交織於此處--堅硬的鑽石容易心碎,溫柔的珍珠卻無比強悍。戴珍珠項鍊的,也許是溫婉恬靜的大家閨秀,也可能是當機立決的女殺手,操縱命運的狠角色。誰知道呢?她們可能就是同一種人。
//
歷史上把珍珠項鍊戴的最時髦的香奈兒女士,愛穿男裝配珍珠,擅長將珍珠搭配在諸多非女性化的單品之中而出彩。一舉打破珍珠那種看似古典(或許有些守舊?),好像祖母輩傳下來的珍重感。時光回到現代,據不完全統計,當代穿戴珍珠最頻繁的女明星代表則是--蕾哈娜小姐。
世人已經無法阻止RIRI混搭珍珠了
可以這麼認為,珍珠這種與人體溫、氣場息息相關的珠寶,本身是有靈性在的,很容易與個人產生奇妙的化學反應。說到底,女人還是在珍珠中寄託了一部分的「我」,有了脾氣性格,才與自己真正融合。現代珍珠項鍊顯然增加了更多摩登的演繹。譬如我常年在逛常年在買的OOAK最近推出一個珍珠系列,命名為「珍我-Moi」。他們這次把珍珠跟【女性主義】結合,交付出更時髦而有力量的作品。【珍我】一則有「珍珠」之意,二則意為「珍惜」,珍珠是珍貴而獨一無二的,如同每一位佩戴她的女士。而【Moi】就是法語裡的「我」,把對象縮小到每一個小小的「我」。無論是怎樣的「我」,都值得被好好珍惜。「珍我-Moi」系列運用到了很多關於女性身體的元素。這個靈感最早來源於70年代的女性藝術家路易斯·布爾喬亞。在20世紀60-70年代女性主義運動中,女性藝術家們呼籲從女性的視角看世界,第一個瞄準的對象就是女性身體。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小野洋子的《切片》,整個偌大舞臺中間她就坐在一把椅子上,讓觀眾上來用剪刀剪碎她的衣裳。女性的裸露與哀傷,憤怒與脆弱,從頭到尾不加掩飾地展現在人面前。
而路易斯則把女性身體中的母性與敏感具象化,就像她最著名的雕塑造型一隻碩大無朋的蜘蛛,體量巨大,四肢無比纖細,卻穩穩地撐在地面,俯視身下的浮世人潮--一如女性最敏感的內心,跟她們潛伏的無限力量。
布爾喬亞有很多作品直接取材於女性身體,譬如握住彼此的三隻斷手,裝在大理石盒子中的粉紅色乳房,以及用一根細線吊起彎下去的女人身體……越是零碎的意象,就越給人女性身份被撕裂的感覺。
是的,我們身上有好多標籤,「女兒」「妻子」「母親」……有時它們太過明顯喧囂,聲音甚至超過了我們本身。而布爾喬亞講,
「我很慶幸自己不是因為是誰的妻子或者是誰的朋友而被人們所認同,我是路易斯·布爾喬亞,我就是我。」我最愛系列中
女性身體吊墜珍珠短項鍊,以布爾喬亞的雕塑為靈感,創作出一個可拆卸的女性身體,搭配在珍珠短項鍊上。女人與珍珠,被串聯起來。
「她」的身體左側腰身刻有「Moi」一詞,也就是「我」的意思。刻字的位置不算起眼,很難被發覺。或許正因為「我是誰」不必向世人宣告;而中間的字母「o」用鋯石鑲嵌,意味著雖不需張揚,皆因「我」本身已足夠閃耀。
我喜歡把她與另一款
雙層垂墜珍珠項圈組合疊戴,深深淺淺,粗粗細細,層層疊疊不經意的凌亂,會打破套裝的規則感,更有交錯的美。
那天穿了六十年代的古董套裝,住在倫敦古老的Savoy酒店。大落地窗與絲絨窗簾,淅瀝瀝的雨點,有一點《故園風雨後》的味道。
還很推薦這個系列的
珍珠長項鍊,設計上有巧思,圓潤的珍珠中間一隻女人的手穿過圓環,還有她的唇出沒於中間,讓視線落在純白珠串間有了尋寶的期待。
我是將長款項鍊和人體吊墜短款項鍊疊戴。不用穿的很華麗,一件英挺的西裝,再搭配珍珠項鍊,一串落於頸間,一串落於胸前,互不交錯卻彼此輝映。其實長項鍊的本身就也可以把圓環拆開,分成兩根短項鍊疊戴在一起。一條約等於兩條。
有時候可以反戴在背後,搭配露背上衣,裸露的皮膚成了呈現她的天然幕布。
最後一隻小星星掛墜珍珠短項鍊,我請好朋友幫我試戴,為她在倫敦bond street突如其來的太陽雨下抓拍到了這樣一張照片。一顆珍珠母貝星星跌落在鎖骨中央,五顆鋯石構成五角,電金色勾連出線條。其實這不是OOAK第一次推出女性視角的的飾品,之前「The Coin Collection」就是在金色硬幣上雙面鑄刻了伍爾芙的側臉,還有一句她美而深刻的名言:「I am rooted, but I flow.」
(我在十月購物分享 | 在豐收的季節裡 寫過,更巧的是,我、OOAK的創始人,以及伍爾芙本人,都讀過同一所學校,冥冥之中的奇妙緣分,或許我們這個學校的同學就是女性意識比較強烈)
把這些很小但是有溫度的力量融入在飾品裡,再佩戴在身上,平靜、慰貼也同樣鼓舞人心。戴珍珠項鍊的可以是賢妻良母,也可以是女戰士。畢竟「一個人能使自己成為自己,比什麼都重要。」--同樣來自於伍爾芙。
OOAK「珍我-Moi」系列,我終於有了專屬優惠券:
¥kWXIYqFh1T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