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前,發生在耐克身上的故事,如今正在它的對手阿迪達斯身上上演——《波特蘭商業期刊》近日發布一篇報導稱,阿迪達斯宣布未來將不再生產製造可穿戴健身硬體設備,該公司正在關閉硬體部門,但目前尚不清楚此舉導致裁員的規模。
其實,阿迪達斯放棄硬體生產的事實已經客觀發生了一段時間了,在去年的外媒報導中,該公司副總裁Stacey Burr就明確表示:「未來的一段時間內,大家將不會看到阿迪達斯推出新款手錶。」
2013年,為與耐克的FuelBand一爭高下,阿迪達斯發布了一款基於安卓系統的miCoach SMART RUN可穿戴手錶,售價399美元,高於彼時FuelBand的250美元,阿迪的這款手錶不依賴與其他智慧型手機的連接,帶有GPS,和心跳速率傳感器,可以跟蹤用戶的運動表現,同時通過屏幕、震動或者藍牙等方式反饋心率和訓練指導。但這款miCoach Smart Run智能手錶銷量不佳。
2015年阿迪以2.2億歐元的代價將健身應用開發商Runtastic收入囊中,期待後者能盤活miCoach的系列可穿戴設備和服務,同年,阿迪推出售價199元的miCoach Fit Smart的手環,可作為心率監測儀與 Runtastic 配合使用,奈何這成為了阿迪達斯以miCoach為品牌所推出的系列健身追蹤設備的最後一款產品。
阿迪達斯表示,未來將轉而專注於軟體的開發運營,他們同時也在削減旗下應用軟體的數量,未來的重點將放在 Adidas App 和上面提到的Runtastic App 上。今年年初,阿迪就發布郵件希望miCoach 用戶將運動數據向Runtastic轉移,阿迪表示,2018年12月31號之後將不再支持所有的miCoach服務,提醒用戶將訓練數據從miCoach轉移到 Runtastic,數據轉移到Runtastic後即可成為無限時的免費高級會員。 服務截止日期後miCoach上的用戶數據將被刪除。
阿迪達斯如今的選擇,或多或少是步了耐克2014年砍掉Fuelband團隊的後塵,推測原因也相差無幾——要與巨頭比拼非主營業務的研發,實在耗費精力,效率不高。
在轉向與蘋果合作推出手錶之前,耐克曾在自己研發的 Fuelband上取得過巨大的成功,而Fuelband當年火熱的最大貢獻就是將Nike+社區激活了,社區用戶激增。
與此同時,當越來越多的硬體廠商進入可穿戴市場,耐克意識到,作為一家運動裝備生產公司,與硬體巨頭拼硬體研發太過奢侈。CEO Mark Parker 曾直接表達過,耐克 「不想與世界最頂尖的科技公司競爭」,對於他們來說,能用來收集數據和信息以售出更多的鞋子和服飾的Nike+軟體才是自己的重心,這些數據是否是通過自己生產的設備收集的則並不是那麼重要。他們似乎從未指望靠銷售Fuelband賺錢,因此直到Fuelband被砍掉,耐克都未披露過Fuelband 的銷售數據。
這之後耐克將重點放回軟體,並推出Nike+ Fuel Lab,開放Nike+的API,讓合作夥伴進入這個系統,由他們的產品。
如今,與耐克一樣,阿迪達斯也並非是要完全從硬體領域消失——阿迪已經宣布,計劃在2018年的某個時候與Fitbit合作推出一款阿迪達斯版的Ionic智能手錶。
一個誕生30天銷售即破百萬的零食界高級戲精
包裝到處撒梗、辦公情緒到處撒潑
當然最重要的是,種類繁多,好吃且划算
假薯片、地瓜片、山藥片...
在辦公室,請遠離髒手油膩,方便且美味才是第一要素
如今,除了平淡的無人貨架,你有一個更好飽腹解饞的選擇
戳小程序,捕獲「辦公零食界的梗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