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小編微信:xiaopu0579,爆料浦江身邊事,投文字、圖文、視頻給我們,送電影票。(詳見菜單)
來源:浦江新聞傳媒
作者:黃黎明、張方鎮、王磊、何航、陳有林、潘抗忌
記者從縣民政局獲悉,截止目前,全縣共有百歲老人19人,其中男性3人,女性16人;年齡最大的為大畈鄉黃豐村的黃毛奶(女),年齡105歲。今年105歲的黃毛奶,是健在百歲老人中的長壽「冠軍」。
由於年事高,老人已經耳聾,而且走路不大穩,每天除了在門口和床上坐坐,就是臥床休息。
老人的長壽秘訣是什麼?在家人眼裡,老人的生活習慣和飲食並無特殊之處,或許山青水秀的居住環境是長壽的最主要因素。 黃毛奶是大畈鄉黃豐村人,這裡是大姑源的盡頭,村莊前後都是山,村前一條小溪,可謂是山好水好空氣好。今年101歲的於光深老人是浦南街道浦南村人。對於很多老人來說,肉、糖、酒是日常飲食中最忌口的食物。 於光深不但對這三種食物不忌口,而且每餐無肉不歡,餐前要喝點小酒,還愛喝糖水。更令人羨慕的是,老人還身體健康,不受任何疾病困擾。
「我就喜歡吃肉,餐餐要吃肉。」於光深指著桌上的一盤肉告訴記者,這是他女兒不久前送來的肉,現在已經快吃完了,「只要是肉,我都喜歡,不挑剔的。」老人笑著說。除了愛吃肉,於光深老人在餐前還要喝點小酒。午餐前喝一杯,量在一兩左右,晚餐前還要再喝半杯,「不喝酒就吃不下飯。」剛說完,老人就打開桌子,給記者亮了亮自己的「小酒庫」。 於光深的「飲料」不僅有酒,還有糖水。老人告訴記者,自己每天還要喝一杯糖水,一次要放兩勺糖。
現住浦南街道平二村的百歲老人龔雙書。她出生於1915年1月2日,今年103歲。
老人正坐在家中的躺椅上,看上去精神不錯,臉色還微微泛紅,衣服也穿得很熨帖。老人家的孫子金成詳介紹, 奶奶身子骨硬朗,思路很清,除了耳朵有點背之外,幾乎沒有什麼問題。幾十年沒去過醫院,平時連傷風咳嗽都基本沒有。
每餐都能吃一碗飯,食量跟普通成年人差不多。家裡有什麼就吃什麼,從不挑食。「牙齒早在四十年前已經全部脫落,但現在估計牙齦已經很硬,瘦肉之類都能咀嚼。」
老人的生活很有規律,按時起床,按時休息,幾十年如一日。另外,她很愛潔淨 ,每天都會用熱水洗浴擦身,自己搓洗衣服。隔個把月,還會坐在自家庭院裡修一下趾甲。老人家經歷了一個多世紀的歲月,年輕時經歷過軍閥混戰、日寇入侵、十年「文革」那些不堪回首的歲月,也見證了新中國的誕生、改革開放後生活的富裕。平常日子經常會和兒孫們講起過去的事情。或許是看到過太多的風雲變幻,經歷過太多的溝溝坎坎,老人的心態很好,對什麼事都很看得開,「心平氣和,知足常樂」。出生於1915年的金璞老人今年已經102歲了。「我活了100多歲,經歷過這麼多個年代,現在是最好的時代!」酸甜苦辣嘗遍一個世紀的金璞老人有5個子女,如今最小的兒子也已經退休,孫子孫女也有了自己的家庭和孩子,四世同堂的他生活其樂融融。現在老人夫婦倆住兒子家裡,平常倆人自己做飯、起居。偶爾,一大家子人聚在一起是他們最開始的時候。「兒孫們順順噹噹,幸福美滿,是我們最大的滿足了。」 良好的心態 可能是他長壽秘訣吧。
鄭宅鎮金泥村老人王興鴻,今年已經101歲了。除了耳朵有點聽不太清了,身體還是蠻硬朗的。他的女兒王金魚 告訴記者,老人身體狀況還是挺好的,不抽菸不喝酒,平時也能吃一小碗飯。
王興鴻老人現在和女兒女婿三口人住一起,目前,老人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靜坐,一坐就是一上午 王興鴻看到記者要給他照像,他就非常激動。他說要認真照,整了整衣服和帽子,叫女兒搬來一條凳子。他指著樹下的位置說,就坐到那裡,這樣好看。照完像後,他就向記者介紹起他的寶貝,他手中的拐杖,這樹藤質的拐杖已經被他把玩得鋥光發亮。「這是我的寶貝啊,全村都找不出這樣的一根拐杖。看拐杖把這裡是『雙龍爭珠』,頭這裡是『鳳凰銜牡丹』,腿這裡又是『虎爪盤地』。」說著他就認真把玩起來。說起這拐杖,王金魚說陪伴老人好幾十年了,自從腿腳不便以來,行走全靠它。所以一直把拐杖當作寶貝。「主要也是老人家心態挺好,一根拐杖也能說出那麼多道道。希望他可以一直這麼健健康康活著。」王金魚笑道。
黃宅鎮前一行政村康後殿自然村 今年101歲的葉竹老人 精神飽滿,眼不花,耳不聾,記憶清晰。
葉老太說,她今年101歲,娘家是巖頭鎮後葉村,7歲時父母因病去世,14歲時嫁給前陳村鄭定仁為妻,一共生了10個子女,因當時家庭經濟生活特別困難,只倖存7個女兒。她73歲那年,丈夫鄭定仁離世,現在她的子孫滿堂,五代同堂,子孫後代有110位,旁系親屬200多位。
老人的養生之道,主要有「三好」 :胃口好, 不挑食,有什麼吃什麼;心情好,人活了這麼大年紀,又經歷了很多事,什麼事情都要看開;身體好,平時多動動,做一些自己能做的活,可以活動一下 身體的一些 關節和肌肉。
「希望自己能活到120歲。 」葉老太說。
10月9日是重陽節,點讚祝福老人長壽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