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平凡人的音樂,《姐姐的愛樂之程》裡有光芒。
文 | 小蘇
《乘風破浪的姐姐》收官後,有太多人關心姐姐團的未來。而在姐姐成團後的綜藝《姐姐的愛樂之程》中,寧靜和張雨綺更是對「節目究竟能夠為觀眾帶來什麼」的迷思展開了一番爭論。
——「四個月乘風破浪,我們成團之後幹嘛?」
——「我們是什麼?」
——「我們就這樣子出去旅行一圈嗎?」
——「我們不知道觀眾要看我們什麼。」
帶著「困惑」開始的繼續行走,《姐姐的愛樂之程》似乎就在回應這個問題。這或許是姐姐們新徵程的開始,但更像是一場有價值的回應和追問:30+的姐姐們究竟能在這場「愛樂之程」裡獲得什麼?又或者說,我們為什麼希望繼續打量這些關於姐姐們的音樂故事?
從飄逸海風的泉州,到充滿人間煙火的成都,姐姐和浪花們一同叩問、追尋著音樂力量、城市光芒與生命體驗。
路過平凡人生:
返璞歸真的「音樂」
《姐姐的愛樂之程》作為一檔音樂暖綜,貫穿節目始終的內容主線即音樂元素。因而值得關照的是,作為姐姐們與浪花們在屏幕內外,最為關鍵也最具力量感的聯結,她們究竟應當提供什麼樣的音樂?而姐姐和她們的「愛樂之程」又將如何開啟?
愛樂之程第二站,姐姐們前往成都「平凡人演唱會」現場,和場上無數聽眾一起,帶上眼罩,靜靜聆聽平凡人的音樂。他們中有成都地鐵一號線的司機,有自小相識相守數十年的夫妻,還有年近四十依舊找尋生命中不平凡的大叔,他們的音樂可能不夠精緻華麗,甚至可能缺少優質的演唱技巧。但包括姐姐們在內的現場觀眾們,感動於他們吟唱中濃烈的真情實感,更是仿佛在聆聽一個又一個平凡人的音樂故事,體會平凡人音樂中的既甜蜜又痛楚,既纏綿又熱烈的、既平凡又不平凡的真實人生。
這一次,藉助於「平凡人演唱會」,讓音樂力量更為打動人心。「路過平凡人生」的節目主題,將鏡頭對準那些模糊但卻實實在在以音樂講述故事的平凡人們,凝練、提取一系列音樂的普適性價值與意義。也即,好的音樂不必強求技巧、不必在意演繹者的身份地位,甚至無關好聽與否。音樂表意與分享真摯、真實的情感,共情聽眾、聯結個體,這是這一藝術形式的真諦所在。可以說,平凡人音樂象徵的是音樂卸下繁重的現代社會所加身的外殼,開啟返璞歸真的進程。而音樂的本質與價值,不過是言說自我。
同時,每一首返璞歸真的平凡音樂背後,都蘊藏著一個真實、獨特但不曾被留意與觀察的平凡人生故事。不論是地鐵司機以司機與乘客雙重身份,對末班車乘客細緻入微的音樂描摹,相守數十年的夫妻對年少時代的追憶,以及其中湧動的小情小愛,還是年近四十的大叔一首《後來》背後的酸楚與遺憾,他們都在以自己對音樂的理解,完成對日常平凡但真實生活的表達。而平凡人音樂都使得聽眾從以自我為中心的匆忙生活中抽離出來,通過聆聽他人人生的情感流動、真實細節,體會人間百態,感受到湧動在每個人生背後的個性生命能量。
看見平凡人「那團火」:
「愛樂之程」的暖綜基因
平凡人音樂是一種極致但真實的自我表達,是返璞歸真式音樂的典型代表。梵谷所言,「每個人的心裡都有一團火,路過的人只看到煙」,而「路過平凡演唱會」以平凡人為中心,展現這些普通人真切地吟唱,可以說,他們心中那團熱烈的火,以各異的姿態被看見、被共享:路過的聽眾們、姐姐們、屏幕外的觀眾的,不僅看到了煙,更看到了平凡人對自我生命的反思、認識與真實感悟。因此,可以說這體現出平凡人演唱會草根性特徵背後對「人」的關照、對個體獨特生命歷程的體察、對個體情感、自我的尊重,這正是《姐姐的愛樂之程》節目的音樂暖綜基因所在。
在一種真情實感表達自我的音樂藝術以外,《姐姐的愛樂之程》鋪陳或者說看得到每一個平凡人的真實人生,實則象徵著這一暖綜的內容生產價值訴求,即不論節目,不論演唱會,還是音樂,或許從來都不一定圍繞明星、偶像的演唱身份,高雅、刻板的音樂喜好等而展開。「愛樂之程」強調的正如黃齡談到的一般,「每個人都是平凡的人,他們都可以有自己發光的舞臺」。
「愛樂之程」撕下所有音樂表演的標籤,衝破所有固有的音樂成見、門檻與條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音樂舞臺,都有自己的人生故事,都可以創作屬於自己的獨特音樂。可以說,《姐姐的愛樂之程》的這一製作取向,超越以往以少數精英為主體、特定節目設置、過分追求音樂藝術「刻板式」完美,在強調音樂共享價值觀的基礎上,轉而講求對個體價值、個人精神的闡明。
此外,「暖」作為節目製作的一種取向,同樣傳遞出《姐姐的愛樂之程》對作為「人」的觀眾的關照。那團炙熱的火,不只存在於成都「平凡人」演唱會上每位歌手的心中,更存在於屏幕之外的每一個觀眾個體心中。因此,在這一來一往的互動中,這一暖綜告知觀眾的是,不論是演唱的他,還是聆聽的場內聽眾,還是屏幕外的你,每一個自詡平凡人的個體都有自己的獨特故事、人生體驗與真摯情感。個體不是孤獨的存在,而是可以以音樂聯結、共享感知的情感共同體。「你根本不是孤木、你根本不是孤掌,你一點都不孤單。」可以說,聽到那些蘊藏真情與故事性的平凡人音樂,本身即是對觀眾的一種情感安慰、緩衝,甚至是激勵。
對話自我與生命能量:
姐姐們的「連續劇」
而回歸到問題的原點,八位30+的姐姐們能夠從「愛樂之程」中獲得什麼?又能夠帶給浪花們什麼樣的精神能量呢?可以說,通過參加成都「路過平凡人」演唱會,姐姐們的心態、想法也已發生變化,或者說,平凡人音樂同樣給予姐姐們一定的音樂啟發與反思。不論是臺下哭到淚流滿面的黃齡,還是眨著眼睛、眼神慌張游離的寧靜,都可以佐證是,那些令人動容的平凡人音樂故事,以及每一個故事背後真實的、平凡又不平凡的個性人生,同樣喚起或者關照著作為「人」的姐姐們心中的那團火。可想而知的是,姐姐們的走馬燈一定也轉到那些屬於她們自己的、過往的、飽含真情實感的人生片段,而她們的觸動將成為日後音樂演繹的能量源泉。
因而,如果討論「愛樂之程」成都站對姐姐們的意義,可以說,經過此番平凡人音樂的洗禮,姐姐們更值得或者更可能做的是,拋下固有的音樂標籤,反而回歸姐姐們作為音樂人、演藝人的本真,對話自我,對話人生,對話自己的價值,並將其以包含真情實感的音樂形式去感染每一朵熱愛他們的小浪花們。而正如李斯丹妮在節目中所言,「姐姐們也是平凡人」,之於此,姐姐們通過挖掘自身獨特、真實的生命能量,或將召喚著每一位聽眾,她們宣告的是每一個自我的耀眼光芒。這或許才是榜樣的意義,也是姐姐們這趟旅行的價值所在。
姐姐們的旅途仍在繼續。從泉州站對南音文化的傳承,到「看得到」平凡人演唱會中那一團團熱火,30+姐姐們開始「出走」光怪陸離的演藝圈,反而再審過往人生,發現與認識自我,並旨在探索「返璞歸真式」音樂的獨特魅力。雖然僅播出三期,姐姐們的旅途不過兩站,但我們已經看得到的是,與其說「愛樂之程」是一場場特色的路演排布,倒不如說它是姐姐們尋找音樂意義與能量的「連續劇」。而連續劇需要時間,好音樂的輪廓可以回歸樸實真實的平凡生活,但同樣也具有無限可能。姐姐們的「連續劇」已然開啟,相信每位觀眾都能在姐姐們的音樂旅途中找尋到屬於自己的音樂坐標,人生坐標,乃至自我坐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