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英國人的活奴隸到美國的強大勢力,愛爾蘭人經歷了什麼?

2020-12-22 溫陵閒客

愛爾蘭人是一個命運比較悲慘的民族,在19世紀有句諺語,「你很難見到一個頭髮灰白的愛爾蘭人」,因為愛爾蘭人的平均壽命只有40歲。當然這個語句中的「愛爾蘭人」主要是指愛爾蘭國和愛爾蘭國的移民,北愛爾蘭人則不在此列,因為那夥人其實是英國人,跟愛爾蘭人區別很大。那愛爾蘭人為什麼在近代會如此悲劇,為了擺脫悲劇這夥人又做了什麼呢?

愛爾蘭人的畫風比較特殊

(1)愛爾蘭在英國的悲劇

一說到愛爾蘭,大家可能會先想起這是一個在英國邊上的小國家,然後就可能會覺得奇怪,為什麼這麼近,卻不是英國的一部分。答案很簡單,因為英國之前奴役過愛爾蘭人,最後愛爾蘭人奮起反擊,最終一大部分脫離了英國的魔掌。

愛爾蘭一度被英國人奴役

愛爾蘭人對英國人是十分怨恨,又加上19世紀40年代的愛爾蘭大饑荒時候英國人的見死不救,讓愛爾蘭人對英國的仇恨深入骨髓。在1840年代,愛爾蘭的馬鈴薯大量絕收,導致大概有100萬人死於這場饑荒,在這場悲劇中,英國人基本上是千方百計阻撓別人救援愛爾蘭人,可能對於英國人來說,死掉的愛爾蘭人才是好的愛爾蘭人。

絕望的愛爾蘭人

到了1914年,愛爾蘭的人口只有19世紀40年代時期的一半,一部分是因為當年死的人太多,一部分是因為愛爾蘭決心逃離英國人的魔掌。那麼這些愛爾蘭人要去哪裡呢?答案是當初反抗英國人成功的地方——美利堅合眾國。

(2)破釜沉舟的愛爾蘭人

美國這些移民中,除了被抓來販賣的非洲裔,被迫出賣勞役的華工,還有一些來闖碼頭的歐洲裔,但是這些基本都是男的先到,其他人再過來。但是愛爾蘭人不一樣,愛爾蘭是一家老小都過來,愛爾蘭人做不到將老弱婦孺置於英國人的奴役之下。

愛爾蘭人早期形象

但是愛爾蘭在英國的統治下實在太窮了,有時想變賣家產換張船票到美國都困難。當時的愛爾蘭本土人想移民,一般都要靠在美國的愛僑匯錢回來,好讓這些人能夠有機會移民美國。當顯然美國不是天堂,根據1855年紐約州的從業統計,愛爾蘭人中有四分之一是家庭傭人,有四分之一是體力勞動者,也就是說愛爾蘭人一到美國就是最底層。

(3)攪動美國社會的愛爾蘭移民

在美國,愛爾蘭充當了最底層的勞力,甚至還不如一些黑人。他們一般從事一些辛苦的工作,比如說挖煤,修路和開鑿運河。此外,愛爾蘭人還喜歡拋妻棄子,在19世紀40年代的美國有個說法,「人們會不約而同地認定,凡孤兒都是愛爾蘭人的後代。」

愛爾蘭人剛到美國,沒有資本和土地,他們又喜歡聚群而居,而同美國其他移民格格不入,所以打鬥不斷。在19世紀50年代,紐約逮捕的犯人一半以上是愛爾蘭人,現在很多反映美國早期黑幫的電影電視劇,主人公也是愛爾蘭人。

美國黑幫片直接起名《愛爾蘭人》

但是愛爾蘭人的苦日子不會永遠持續,因為他們抱團,他們努力,他們團結,所以他們最先在政治上出頭了。在選舉中,他們靠著強大的號召力,選出了他們的代表,他們中間不會出現一些詆毀祖籍國民族的人,也就是沒有澤安-楊這類人的基礎,這也是愛爾蘭人成功的一大要素。

甘迺迪家族就是愛爾蘭人

通過人數優勢,愛爾蘭掌握了權力,自然也就掌控了政治機器。形成了一個愛爾蘭人的天下,以紐約為例,1855年時該市的警察有大概30% 是愛爾蘭人,可以說愛爾蘭幾乎掌控了該暴力機關的一大主導權。到了19世紀末,愛爾蘭人幾乎充斥在警察隊伍和消防部門。

(4)結語

通過不斷奮鬥,愛爾蘭成為美國社會的一大基石,現在8%的美國人是愛爾蘭後裔,他們已經擺脫了當初的賤民身份,從英國殖民地上的可悲農民變成了世界第一強國的一大勢力。

相關焦點

  • 愛爾蘭人為何痛恨英國?英國曾見死不救,愛爾蘭百萬人被餓死
    在19世紀中期,愛爾蘭曾經爆發了一場蔓延至全國的嚴重饑荒,上百萬人被活活餓死,愛爾蘭損失了四分之一的人口,那麼這場大饑荒和英國人有什麼關係呢?這還得從兩國關係說起。愛爾蘭位於歐洲西部愛爾蘭島中南部,面積約7萬平方公裡,現有人口約480萬人,東面是愛爾蘭海,與英國隔海相望。
  • 在美國,憑啥義大利人就不如愛爾蘭人吃香
    正是這場真菌感染的馬鈴薯(土豆)黴腐病,將愛爾蘭人推到了美國人的視野當中。馬鈴薯原產南美,由西葡殖民者帶回歐洲,起初只是觀賞植物,後被英國人發掘了食用價值。憑藉其耐寒抗旱、易植高產的優點,馬鈴薯成為高緯寒冷地帶國家的重要主食。將馬鈴薯作為主食的國家也包括愛爾蘭,但此時早就「國已不國」。
  • 日不落英國為何讓眼皮底下的愛爾蘭獨立?
    如果留心1921年前後英國地圖的話,大概就會發現兩者之間的巨大變化,愛爾蘭從與英國相同的顏色變成了一個獨立國家。僅從愛爾蘭島與大不列顛島一衣帶水的位置來看,人們很容易將二者混為一體,但事實上不論從人種屬性還是歷史文化上說,英國與愛爾蘭差異很大。然如此的話,為什麼數百年來愛爾蘭始終作為英國的組成部分呢?後來又是什麼變故導致他們分道揚鑣?
  • 從窮兇極惡的街頭幫派,到叱吒美國的黑幫,螺旋發展的美國黑幫
    到了19世紀初期,街頭幫派在美國城鎮中的影響力越來越大,尤其是美國東北部的大城市中的英國移民社區和愛爾蘭社區,當地的愛爾蘭移民們和英國移民大多要麼是前來謀生的無業者,要麼是被流放的罪犯,他們在定居點結成了最著名的幫派,比如斯密斯幫派,鮑裡斯幫派。
  • 民族、政府與恐怖主義——英國和愛爾蘭的千年恩怨
    愛爾蘭在英國的治下並不美好,英國工業革命的巨大成果並沒有波及愛爾蘭島,相反還對本地的農業生產產生了巨大的衝擊。十九世紀四十年代,愛爾蘭爆發了著名的「馬鈴薯饑荒」,超過100萬人餓死,另有100萬人逃出愛爾蘭。10年(1846-1856)之內,愛爾蘭人口減少了四分之一。
  • 英國數百人登上最後一班飛機,高呼「聖誕奇蹟」,愛爾蘭人急了
    英國數百人登上最後一班飛機,高呼「聖誕奇蹟」,愛爾蘭人急了在聖誕節前夕,英國突然拉響了疫情的警報,稱該國內新冠病毒突變,新變種的傳播力增強了70%。為遏制疫情,英國倫敦一夜封城,隨後多個國家也緊急封航,阻止英國變異病毒的傳播。
  • 左手英國、右手美國,背靠歐盟,翡翠島愛爾蘭讓你輕鬆做桃花島主
    手英國、右手美國,背靠歐盟,翡翠島愛爾蘭讓你輕鬆做桃花島主在全球眾多國家中,愛爾蘭真的是一個寶藏一樣的存在。你可以忽視它,卻永遠無法掩蓋其自身的萬丈光芒。尤其是在英國成功脫歐,以及愛爾蘭加入美國E-3籤證計劃之後,愛爾蘭瞬間成了全世界最矚目的那顆星!一、愛爾蘭有什麼魅力?
  • 脫歐後,好多英國人都決定拋棄組織去當愛爾蘭人了
    在英國公投結果出來之後的第二天,愛爾蘭郵政局接到了4000份來自英國的護照申請,而平常只有兩百份。愛爾蘭外事部長表示:護照申請高漲背後無疑體現了英國人對失去歐盟公民權利的恐慌。想想也是,一下子和28個小夥伴斷絕了友誼,以後還能愉快地互相串門麼.
  • 《是,大臣》的哈克在讀到「愛爾蘭人」時為什麼要往下看?
    在讀到「愛爾蘭人」時,哈克往座位底下看了幾眼。這個小動作反應了英國八十年代的社會問題——愛爾蘭共和軍。1801年,愛爾蘭被英國吞併。而英國的統治給愛爾蘭人帶來了巨大的災難,比如著名的1845年「愛爾蘭大饑荒」。「愛爾蘭大饑荒」導致愛爾蘭獨立運動迅速發展,英國在當地維持統治的成本越來越大。
  • 當成龍遇上愛爾蘭人共和軍
    同樣,關玉明過往的悲慘經歷對於故事的推薦也幫助不大,他當年妻兒死於非命,但這筆帳算不到影片裡的任何一個人頭上。如果說有促進作用,就是他格外珍惜這唯一的女兒,這給他執著復仇提供了強烈動機。有意思的是,關玉明是一個前美軍特種部隊成員,所以他的一身功夫其實是「美國製造」。
  • 奴隸貿易期間,百萬白人被賣到非洲,白人女性最受歡迎
    這夥海盜約形成與14世紀,常年在北非海岸活動,最初由非洲北部地區的摩爾人和突厥人組成,後來大量土耳其人和希臘人也加入其中,16世紀時巴巴裏海盜逐漸強大起來。 據粗略統計,在16世紀至19世紀這近300年間,巴巴裏海盜共抓捕了80~125萬歐洲沿海居民,並把這些人當作奴隸賣到了非洲北部和其他地區。這些被抓捕的歐洲白人被當成貨物一樣供人挑選,一匹馬就能換三個奴隸。這些奴隸們逼迫從事著最辛苦、最骯髒的工作,沒有自由,動輒打罵,其中年輕白人女性是最受歡迎,也是下場最悽慘的。
  • 美國人中為何有如此之多的愛爾蘭裔?
    然而,來自愛爾蘭的移民後裔卻在美國的政經界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在美國已有的四十五位總統中,有包括西奧多羅斯福、威爾遜、尼克森、裡根、甘迺迪在內的10餘名總統為愛爾蘭裔族屬,愛爾蘭裔的美國人約有3600萬人,愛爾蘭裔更是佔到美國人口總數的12%。為什麼美國會有如此多的愛爾蘭人?
  • 愛爾蘭和英國只有一水之隔,為什麼愛爾蘭人那麼討厭英國人
    文/寂寞的紅酒愛爾蘭和英國是歐洲西部的兩個島國,兩國隔海相望,是一衣帶水的鄰居。不過這對鄰居雖然離得很近,但關係卻不怎麼樣,尤其是愛爾蘭人,非常討厭英國人,甚至可以說恨英國人。二戰時,愛爾蘭甚至因為憎恨英國差點加入軸心。那麼愛爾蘭人為什麼那麼討厭英國人?
  • 無弋爰劍:從秦人奴隸到羌人總首領
    無弋爰劍:從秦人奴隸到羌人總首領 一段傳奇,至今撲朔迷離!一位英雄,千裡逃亡,上演驚人逆襲!他是秦人奴隸,西逃過黃河,靠著種地,成為河湟地區最早的開發者,他的子孫們建立起了150個部落,遍布青、川、甘、陝、寧、藏、新等地。以致到了後世,凡有羌笛聲處,皆有其子孫。
  • 美國人砸哥倫布,英國人砸邱吉爾,川普笑而不語
    很多人就不滿意了:為什麼電影和小說沒有深刻批判蓄奴制度而把重點放在兩個人的愛情上?是不是認為奴隸制度沒毛病?是不是在無視甚至縱容奴隸制度??這個法案1807年通過,授權總統派兵打擊「印第安人的惡意入侵」(其實是美國人佔了印第安人的地防止印第安人搶回來),此後才擴大到允許調用軍隊參與平息國內騷亂、保護民權。今天,它又被預備用來對付美國的少數族裔,以及「站」他們的「泛少數族裔者」。
  • 你知道現在的美國人基本都是來自哪裡的嗎?
    「美國是上帝的熔爐,歐洲人在這裡熔化、重鑄……德國人和法國人,愛爾蘭人和英國人,猶太人和俄國人。所有人進入這個熔爐,上帝鑄成美國!」伊斯雷爾·桑威爾《大鎔爐》 20世紀之前,美國是英國的小弟,現在英國早已淪為美國的跟班。
  • 分析:天龍人不命令海軍抓捕,女帝這種美女回來當奴隸的真正原因
    但海軍作為擁有武力十分強大的軍事力量,他們在世界政府中是擁有非常高的自治權,海軍建立的初衷與目的只是為了打擊海賊,保護平民的安全,以及維護世界政府的安全與地位,這其中可不包括幫助天龍人到處抓奴隸這種事情。
  • 愛爾蘭大饑荒:政治暴力和冷漠致百萬人喪命
    如今的愛爾蘭富庶發達,而160年前,這個國家曾經歷了一次令人恐懼的災難,人們稱其為愛爾蘭大饑荒(Great Irish Famine,1845—1852;以下簡稱「大饑荒」)。對於大批愛爾蘭農民以馬鈴薯為口糧的歷史,美國經濟學家傑裡米·裡夫金(Jeremy Rifkin)表示,「英國統治愛爾蘭後,為了滿足其國內市場對牛肉的巨大需求,便將愛爾蘭作為其『牧場』。愛爾蘭農民為了生存,只能用小片土地種植馬鈴薯餬口」。愛爾蘭海兩岸的居民在生活水平上竟出現如此巨大的差距,是兩岸居民對食品的訴求有天壤之別?當然不是。這無疑是殖民時代宗主國對殖民地不公平政策的悲劇。
  • 1/3的美國總統竟是愛爾蘭後裔?
    新姐特意扒了這些美國總統的族譜,情況如下:安德魯·傑克遜(第 7 任總統),他的父母出生在愛爾蘭,1765 年來到美國;詹姆斯·波爾克(第 11 任總統),其曾曾祖父出生在愛爾蘭,1680 年移民美國;詹姆斯·布坎南(第 15 任總統),其父親出生在愛爾蘭,1783 年來到費城;尤利塞斯·格蘭特(第 18 任總統),其母出生在愛爾蘭;威廉·麥金萊(第 25 任總統
  • 帝國的傷疤:愛爾蘭的血,淚與倔強
    大批信仰新教的英格蘭人和蘇格蘭人在政府的鼓勵下,移居到厄爾斯特地區。所謂的「新開地」運動開始了,外來者肆無忌憚地掠奪愛爾蘭人的土地。不列顛人(British)的新稱謂,也是在這沆瀣一氣的勾當中被人喚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