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PPT之緣,結識了布衣公子。稱之結識,倒有幾分阿Q兄臺的「和趙太爺原來是本家」精神,有些自抬身份之嫌。當然,曾數次網絡交流,互道長短,對其PPT設計的新穎、製作的精美,不勝嚮往,稱為神交,更為恰當。
數日前,其新作一文《才華和精力應該放在最實用的地方》,深入淺出,甚有見解。真正讓我震撼並深受啟發的是文章背後的內容。
布衣公子,本姓仝,大名德志,小我一歲,現在江蘇某上市公司擔任經理職務。其人多才多藝,江湖人稱「仝大才子」,畢業後,曾數易工作,轉折各地。機緣不巧,懷才不遇,工作七八年時,成就尚平平。2010年其痛下決心,自省反思,此點頗似陽明先生之龍場悟道。
人生的路很多,有著不同的活法。信奉「人生苦短,必須性感」的,如郭大美女之流,敢於出位,肉身為彈。掀起腥風,崛起江湖,六神磊磊總結為——大人物戰鬥的地方。不愧是網紅高手,內容與口味並重,標題與觀點奪目,讀罷令人思緒翩然,恍然大悟。
布衣自言「人生促短,必聚焦點」,把最有限的精力投入到最應該投入的地方去。於是,他規劃人生,定位於人力資源與企業文化。然後身體力行,潛心鑽研。一是捨得放棄,而立之年,他放棄了最喜歡的兩款遊戲,無論誘惑多大;二是願做減法,很多愛好逐漸捨棄,比如琴棋書畫等,僅餘籃球、讀書、寫作等,且讀書並非隨性而讀,專注於專業書籍與歷史類讀物;三是苦練技能,以其見長的PPT、企業文化優勢,結合他在企業中的一些心得、體會,在各類平臺中予以分享,從未間斷。
數年時間,布衣公子聲名鵲起,享譽人力資源、PPT圈內,諸人受益之餘,飲水思源,心存感恩,自發成粉絲,數量眾多。2015年6月他作品在演界網發布,頗受歡迎,點擊無數。我以昔年奧數亞軍的功底,非常熱心地幫他做了計算:一年時間,銷售額突破80萬,最火的一款產品銷售超10萬。市場的充分認可,讓公子有了經濟收益,更有一份巨大的成就感。他的內心更為自信,設計更見靈感。
此前曾有報導,網遊公司高薪聘請玩家體驗,打遊戲可賺百萬,固然吸引眼球,但畢竟距我太過遙遠。而布衣公子才識與學歷,未必高出幾許。更兼年齡相仿,出身相同,布衣之身,無所依託,然能奮發圖強,成就事業,終成公子之名。其奮鬥歷程,足多啟發之處。
一曰:學會減法。初出校門,步入企業,熱血青年,無限激情。企業的一切都很新鮮,這時要做加法。儘量多地接觸崗位,儘量多地做些工作,唯有如此,才能發現自己的長處,找到適合發展的路徑。三五年後,則要做減法。刪去一些不必要的枝蔓,以主幹為方向。畢竟精力有限,所謂「備左則右寡,備右則左寡,無所不備則無所不寡」(原話不是我講的,是孫子講的)。
二曰:懂得聚焦。此點類似戰場作戰,將力量集中在一點,更容易實現突破。左冷禪擊敗任我行,就是將寒冰真氣集聚於食指,瞬間催動,讓任我行凍成冰棍。聚焦之後,因為關注的點變少,從而有更多的時間,進行縱深的研究。布衣公子減法之後,將才華與精力集中在其擅長領域,三年成就,遠大於此前七年,何也?用心一也。
第三:能夠堅持。人之天分,雖有高低,然差別不大。真正讓人生兩極差異的,是在於能否近乎執著的、持之以恆的堅持。荀老在《勸學》中所云「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把這個道理講透了。本人深有體會,堅持鍛鍊控制體重,六年來保持良好;布衣兄堅持每月推出新品,堅持PPT知識學習,數年後聞名圈內。堅持的力量,可水滴石穿,可聚沙成塔。
再者:關注內心。內心的環境,比外在的環境更重要。布衣公子今天的成就,和他目前所在企業無關,只和他的恆心、用心有關。換句話說,他在另外一家企業,也完全能夠取得今天的成就,外部因素對他的影響,是微乎其微的。由此可見,我們很多人總是將個人的發展,過多的依賴於企業或外部,而不從自身下功夫,捨本逐末,足見謬矣。豈不聞佛法有云:萬念由心生,何必外張馳。
身邊的榜樣,總能給我們內心莫大的震動,思想上深刻的啟迪,行動上無窮的力量。向榜樣學習,向榜樣致敬!
這樣的江湖,才能成就無數個布衣公子,下一位呢?
幾多江湖事,付諸笑談中!
長按二維碼,即可關注。
布衣公子微信公眾,可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