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婚富婆出軌快遞小哥?杭州吳女士的「社死」

2020-12-20 手機鳳凰網

作者 | 肖瑤

杭州被造謠出軌快遞小哥的女士,在時隔四個多月後,終於站出來面對了大家。

一則「已婚富婆出軌快遞小哥」的謠言,伴隨著一條9秒鐘的曲解視頻,幾十張偽造的聊天截圖,在過去的四個月內迅速傳播,甚至登上杭州同城熱搜。

被造謠者吳女士經歷了一個天降災禍的多事之秋。她被公司以「不能出差」為由勸退,至今未找到工作。

自身遭受的最直接後果則是「社會性死亡」。成百上千不具名的網友發私信辱罵她,質疑她「炒作自己」,她清空了手機通訊錄和微信裡四百多個好友,與外界一度斷離聯繫,幾乎不再出門,不久前還被診斷為抑鬱狀態。

當事人微博截圖

用她自己的話來說,「社會性死亡的可怕在於,它是未知的,你不知道它什麼時候出現,你更不會知道你會死多久,一年?五年?十年?還是一直死下去。」

10月26日,吳女士向杭州市餘杭區人民法院提起刑事自訴,經歷了兩個月的搜集證據、上訴,面對公眾的詆毀、辱罵和質疑揣測,她通過各種方式重複著一句話:「很多人都告訴我,我沒有錯,但我想說我不是沒有錯,我是什麼都沒有做。」

而至今為止,造謠者郎某與何某都僅因誹謗罪被行政拘留9日,拍攝視頻的超市老闆郎某解釋,自己的行為「沒有惡意,只是朋友間的玩鬧。」

道歉視頻裡,作為加害者的超市老闆不僅沒有覺得慚愧,反而在心底認為事情發展到這一步,與他們最初的目的已相差甚遠,他們帶著口罩與墨鏡錄道歉面對公眾,態度敷衍潦草,還聲言吳女士要求的經濟損失費過高,實為「勒索」。

道歉視頻截圖

主犯的父親甚至跑出來發言:孩子不懂事。

可怕的是,這並非狡辯之詞,自始至終,造謠者都認為這是一場偶然被大範圍傳播的玩笑,無傷大雅。

可笑的是,如果他們發自內心認為此事「無傷大雅」,又怎會將一段視頻肆意編造,拉扯出後來被謠言追風的狗血情節呢?

他們當然知道,什麼能吸引大眾胃口,造什麼謠,抓什麼字眼,最可能體現「故事性」。

為什麼是「她」?

事情發展到這一步,當吳女士遭遇的無妄之災受到廣泛同情,造謠者的敷衍和輕佻態度受到廣泛譴責時,且讓我們回到最初那條謠言:「已婚富婆出軌快遞小哥」。

短短10個字,之所以引起如此廣泛的關注,甚至於全城皆知的範圍,每一個字都不無辜,「富婆」「出軌」「快遞小哥」,每個關鍵詞都在最大程度濃縮著人們的關注目光,刺激著公眾的窺探欲與想像力。

捏造的聊天記錄

把它們潦草結合起來,鑄就一條子虛烏有卻足以引人注目的「新聞」,並非難事。

試想,如果不是「已婚富婆」,而是「已婚男子」呢?

如果不是「富婆」而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女士」呢?

如果不是「快遞小哥」而是「西裝男子」呢?

人類對新事物的嗅覺居於一個相對特定的範圍內:既本能地獵奇,卻要符合慣常認知中社會運行的邏輯與規律。

過於稀奇的謠言沒人信,過於尋常的信息,不能稱之為謠言,因為還沒傳播出去,就被更多、更吸引眼球的新聞掩蓋了。

在12月17日「新京報」的採訪視頻裡,除了已被澄清、復原的基本事實,吳女士一字一字地說出這幾個月來一直如影隨形的的困擾:

「作為一個愛美的女生,我不敢穿裙子,不敢穿短袖,甚至每天穿一套衣服都會問我的男朋友:我今天穿得暴露嗎?」

當記者提問此事發生前的類似經歷,吳女士也輕描淡寫地憶述日常遭遇的鹹豬手、口頭性騷擾等「小事」。放在一個人漫長的歲月曆程來看,這些細節或許的確屬於「小事」,但對於經受者而言,它們不會消失,就像謠言會被真相澄清 ,身上的汙點卻沒那麼容易消失。

謠言散播後,「出軌」的標籤像一陣風颳來的葉子一樣附著在吳女士身上,卻鑿下了深刻的疤痕,擺脫不掉,只能遮遮掩掩,想方設法躲避隨之而來的「蕩婦羞辱」。

電影《搜索》劇照

今後,不論是認識的、不認識的人,他者對待吳女士的印象,也離不開「出軌」兩個字,不論是不是謠言,這個字眼已經扣在她身上,萬劫不復。

不可否認,相比起男性,對女性婚姻忠誠度的詆毀,是最容易的、風險最小的,是最具有幻想土壤和傳統根基的。

當受到指摘的女性第一時間跳出來聲張「我不是潘金蓮」時,她就已經被捲入了這場子虛烏有的旋渦裡,掙脫泥潭時,泥淖早已染及全身。

到這時,哪怕像吳女士那樣撿起法律武器,想盡辦法捍衛屬於自己的權利,被暗箭戳穿的傷口早已不可逆,傷疤已然暴露在過路者眼下,多數人沒有理由和心思回頭等待事件「反轉」。

餘杭公安警情通報

這就是謠言的邏輯,也是傳播的邏輯。

地攤網文接力編劇大會

當然,謠言的產生和新聞終究不一樣。如果將後者喻作有頭有眼、健康完整的獨立的人,前者則是提線木偶,不需要血肉思想,只需要幾個恰好契中社會痛點的關節,就可吊起一出獨角戲。

今天的網際網路世界,儼然一個大型編劇接力場,長期浸淫在刺激感官的信息之下,被流量主導的大數據系統訓練得井然有序的部分網民,自身也演變成一種流水線信息生產工具:

只需要輸入幾個關鍵詞,就能自動根據意淫和聯想,模式化生產出吸睛的爆款故事。

「富婆出軌」之外,「師生戀」「包養小三」等地攤網文關鍵詞也最能激發公眾窺私慾與想像力。

電視劇《請輸入搜索詞:WWW》劇照

今年8月,一對情侶的私密視頻不知從何流出,且在網上瘋傳,「17歲」「出軌」這些吸睛的噱頭被迅速腦補、擴散,直至視頻背後的故事被描述為「鎮江某高中的中年男教師出軌自己17歲的女學生」。

經歷幾番「接力編劇」後,無數人紛紛趕來指摘這對「不倫戀」,躲在鍵盤背後謾罵「狗男女」。

縱使後來事實澄清,男老師離異,女子已畢業六年,兩人是正常戀愛關係。但視頻最初流出的渠道已然模糊不清了,「罪魁禍首」無法溯及。

英劇《維也納血案》劇照

社會合力生產出謠言,謠言反過來映射著公眾窺探欲的流向。

如法國學者卡普費雷在闡述謠言時的總結:「事實上,我們都是帶著一大堆思想、觀點、形象和信念生活在這個環繞著我們的世界上。而這些思想、觀點、和信念往往從口傳媒介即道聽途說那裡獲得。我們意識不到這一獲取的過程,因為這個過程緩慢、偶然而不易覺察……謠言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機會:它重現了這一緩慢而看不見的過程,然而它加快了節奏。這一過程最終變得可以觀察到了。」

烏合之眾也挑剔,並非每一條謠言都可以讓他們照單全收,有的由於缺乏必要的「社會價值」而夭折於造謠者口中,有的卻如利刃一劍封喉。

微博截圖

在一種對戲劇性和矛盾性的饑渴中,對一件事一個人的判斷更加草率、簡單,接受者逐漸喪失獨立思考的能力,當他們看到短短9秒鐘視頻的時候,第一反應不是自主思考所涉人物的各種可能性,而是盲聽盲信。

傳播學裡的「回音室效應」認為,一群擁有相近興趣的人發布、共享、轉發某條消息,則該消息的影響極有可能被放大。

這形成了一個閉環,有造謠者,便有以聽信謠言為樂,以消遣生活無聊的人,前者不必承擔責任,後者則更不必。

回到吳女士事件,實話說,如果超市老闆只是自我意淫,或拍下視頻自娛自樂,甚至是小人之間內部傳播,此事引發的社會關注都遠不會有這麼廣,這樣的人比比皆是,惡意肆意瘋長,有的止於行動,有的由於膽怯咽於言語。

當事人吳女士收到了198位網友給她提供的謠言傳播渠道

傳播與擴散是雙向過程,正因為有這麼多人對這條謠言蘊含的面相如此感興趣,如饑似渴地盯著事態發展及背後真相,才可能導致謠言擴散至全城皆知。

尤其在虛擬的網際網路世界裡,人性中的黑暗部分被無限放大,對於在網絡暴力中受到傷害的人,每一個看客都有責任。

吳女士的造謠者則在被拘9天後,繼續回歸原來的生活。

圖片來源微博

輿論對於此事的態度,不論是跟風也好,抨擊謾罵也罷,都不能消除那十個字給吳女士帶來的影響,它是擴散性的、持續性且不可逆的。

抗爭到底

作家王安憶曾在一篇散文裡這麼形容「流言」,即謠言:「它是陰溝裡的水……是沒有責任感,不承擔後果的,所以它便有些隨心所欲,如水漫流。」

27歲的造謠者的父親跑出來企圖息事寧人:小孩子「開玩笑」。

眾怒立馬找到了新的嘲笑對象:巨嬰。

在一場混亂中,「出軌」已經不是關鍵詞了,什麼「富婆」「快遞小哥」,統統不重要,當謠言被攻破,就如同鳥獸四散,就像一部電影被戳穿抄襲,看客旋即洩了氣。

當吳女士從「出軌者」,到「謠言受害者」,再到「控訴者」,乃至以一個普通人的身份出現在公眾視線裡時,不少人對她的耐心已經耗盡。

立案受理

但社會訊息依然飛快流動著,你不可否認,輿論很多時候像謠言,「隨心所欲,如水漫流」。它們必須找到一個溝壑去藏汙納垢,必須找到一條徑流,捋順剛才經歷了欺瞞、盲信和羞赧的情緒。

於是,縱然事實已得到澄清,在接下來的幾個月內,也不斷有陌生網友跑出來質疑吳女士是否炒作,其中有男性也有女性,但這當中最讓人無力的,不是那部分質疑的聲音,而是勸她「到此為止」的聲音。

的確有一部分人,甚至是吳女士的親朋好友,站在真誠建議的角度,發自內心認為她不必如此「大動幹戈」,鬧上法庭,反而使得自己的「出軌謠言」被進一步擴散。吳女士稱,自己甚至身邊有關係較好的男性好友真心實意勸她:「算了吧,沒多大事。」

不難發現,一直以來,都有不少一炮而紅的人、事、物,在被動經受一定程度的曝光之後,便會引發公眾的疲倦、厭惡和牴觸。

微博截圖

在某種泛道德主義的審判機制下,公共輿論對眼見耳聞之種種作出妄斷,同時也自發地依循著一種「喊停」的機制,一旦事態超出控制,他們就會自發熔斷,讓那些不真實且不光彩的信息「俱往矣」。

在這樣的情緒蔓延中,主次首末逐漸被混淆,最初、也是最重要的任務——糾錯,甚至成為了最無關緊要的一項。

所以,「吳女士」們才需要抗爭到底,堅守到底,這不是小題大做,它關乎每個不希望被謠言傷害的人。

相關焦點

  • 已婚富婆出軌快遞小哥?受害女士被企業辭退,網際網路暴力真嚇人
    01已婚富婆出軌快遞小哥?如果在你的朋友圈裡有這樣一條視頻,會不會激起你想點開的欲望?近日杭州被造謠出軌快遞小哥的吳女士,摘下口罩走到了公眾面前。在過去這4個月裡,一則「已婚富婆出軌快遞小哥」的謠言,伴隨著一條9分鐘的曲解視頻和幾十張偽造的聊天截圖在網絡上肆意傳播。直到吳女士拿起法律武器,各路神仙才又調轉風口,開始咒罵傳播視頻的人是巨嬰。
  • 編造「富婆出軌快遞小哥」者涉嫌誹謗罪
    編造「富婆出軌快遞小哥」者涉嫌誹謗罪 2020-12-26 18: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被造謠出軌快遞員,吳女士遭遇「社會性死亡」!
    被造謠出軌快遞員,吳女士遭遇「社會性死亡」!本是許多人的日常可是浙江杭州的吳女士(化名)怎麼也沒想到自己取了個快遞竟成了謠言的受害者如今工作都找不到
  • 「小富婆」主動勾引快遞小哥偷情,是誰整出如此「香豔劇情」?
    」主動勾引快遞小哥偷情,是誰整出如此「香豔劇情」?  今年8月份,杭州28歲未婚女子吳女士取快遞時被人偷拍並傳上網絡,造謠者稱其是兩次主動勾引快遞小哥偷情的「風騷少婦」。隨後,吳女士被人議論謾罵,被原公司勸退,隨後還被醫院診斷為「抑鬱狀態」。
  • ...出軌快遞小哥」法院立案 當事人:不再接受道歉賠償,將追責到底
    12月14日,杭州市餘杭區人民法院微信公號發布消息,今日(12月14日)餘杭法院立案受理谷某某(化名吳女士)訴郎某某、何某某誹謗案。當事人吳女士告訴紅星新聞記者,此前她曾考慮過讓造謠者道歉,與他們和解,但是對方不以為然,認為只是鬧著玩兒,所以接下來她不會再接受道歉和賠償,會將刑責一追到底。同時,吳女士希望以自己的案例去讓更多被造謠、被誹謗的人拿起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名譽。
  • 女子取快遞被偷拍造謠出軌後起訴 法院已立案
    女子取快遞被造謠出軌後起訴造謠者,法院已立案近期,浙江杭州的吳女士在取快遞時被隔壁便利店老闆偷拍視頻,捏造成「女富婆」勾引快遞小哥。事發後,吳女士稱自己「社會性死亡」,而造謠者被行拘9天,已回歸正常生活。12月10日,吳女士發聲稱不接受道歉,已刑事自訴。
  • 被造謠出軌快遞小哥女孩摘下口罩:我不是什麼都沒錯,是什麼都沒做
    專訪「被造謠出軌快遞員」當事人吳女士:我不是什麼都沒有錯,我是什麼都沒有做。新京報「剝洋蔥」出品 2020年12月14日,杭州市餘杭區人民法院正式受理了「女子被造謠出軌」當事人吳女士提交的刑事自訴。
  • 28歲女子小區被偷拍「出軌快遞小哥」後抑鬱 編造者拒賠償:獅子大...
    ▲當事人吳女士  流傳的出軌故事中,她是獨自在家帶孩子的「小富婆」,是兩次主動勾引快遞小哥偷情的「風騷少婦」。  [誹謗突至]  小區取快遞意外遭偷拍  被造謠兩次與快遞小哥偷情  吳女士28歲,今年3月,她和男朋友從北京搬到杭州生活,一直在設計行業工作。  7月7日下午,她和往常一樣,下班回家前先到小區門口的快遞站點取快遞。
  • 「女子取快遞被造謠出軌」,兩人被立案偵查
    總想找點樂趣來解解悶所以就無故捏造謠言,四處傳播他們不知道自己隨口說的一句話可能讓人信以為真,甚至對別人造成巨大的傷害浙江杭州的吳女士(化名)怎麼也沒想到自己居然成了謠言的受害者 當事人吳女士 而造謠者正是自己五個月前去取快遞時所在快遞驛站的隔壁便利店老闆郎某
  • 女子取快遞被造謠出軌,杭州公安局餘杭分局對涉案兩人依法立案偵查
    視頻截圖7月初,吳女士去小區門口的快遞驛站時,被隔壁便利店老闆郎某偷拍。郎某與朋友何某分別飾演快遞小哥和對面小區獨自在家帶孩子的「小富婆」在微信上聊天,編造了「富婆出軌快遞小哥」的劇情。隨後,此事在網上發酵,不明真相的網友寫下不堪入目的留言,吳女士的鄰居、朋友、同事議論紛紛,再然後就是丟了工作、找新工作被拒、患上抑鬱症……吳女士自視被「社會性死亡」。8月13日,杭州市公安局餘杭分局作出行政處罰書,「經查證,郎某與何某利用信息網絡公然侮辱、誹謗他人,屬情節較重。」郎某和何某被行政拘留9日。
  • 杭州女子拿快遞遭偷拍,隨後被造謠出軌快遞員,涉事人員已被調查
    近日,家住杭州的古女士可謂是心情煩悶至極,因為整個良渚地區竟然流傳著「女主」是她的一個偷情故事,而劇情則更加離奇「貌美少婦不甘寂寞勾引快遞員」,故事當中古女士還是個擁有有錢老公的「富婆」。這種事情真可謂是「造謠一張嘴,闢謠跑斷腿」,古女士在看到了所謂的「出軌視頻」之後,真是氣的簡直要昏過去。甚至發布這個「新聞」的人還配上了一些曖昧的聊天記錄,將這個婚內出軌的故事編了個有鼻子有眼的。可是古女士本人卻並不是已婚,這樣的「出軌」不但是無稽之談,還將古女士的名譽敗壞了個乾乾淨淨。
  • 女子被造謠出軌快遞員,遭遇「社死」後發聲:絕不和解,大家支持嗎?
    時隔四個多月,「女子取快遞遭人偷拍並被造謠出軌快遞員」一事再一次引發關注。據@梨視頻 12月9日消息,當事人吳女士@NoAge-Jessie 稱,自己因此事被社會性死亡,至今找不到工作,而造謠者道歉並無誠意並且拒絕賠償。造謠者卻認為,吳女士提出的賠償不合理,自己接受了相應處罰並且已經道過歉了。
  • 取個快遞竟被造謠出軌!丟了工作得了抑鬱症……
    近期,浙江杭州的吳女士在取快遞時被隔壁便利店老闆偷拍視頻,捏造成一個「不甘寂寞獨自在家帶娃的『女富婆』,先後兩次勾引快遞小哥」的故事。 女子取快遞遭偷拍,被造謠出軌快遞員 造謠者被行拘,錄製視頻道歉 ..................................................................
  • 女子被造謠出軌快遞員後患抑鬱:被公司勸退求職碰壁
    流傳的出軌故事中,她是獨自帶娃的「小富婆」,是兩次主動勾引快遞小哥偷情的「風騷少婦」。28歲未婚女子吳女士取快遞被編造和小哥偷情後患抑鬱,慘被公司勸退,找工作碰壁,每天都在崩潰邊緣……然而編造者卻拒絕賠償。
  • 女子取快遞被編造成出軌少婦,在微信群裡瘋傳
    近期,浙江杭州的吳女士在取快遞時被隔壁便利店老闆偷拍視頻,捏造成一個不甘寂寞獨自在家帶娃的「女富婆」,並先後兩次勾引快遞小哥。 造謠者被行拘,錄製視頻道歉 7月7日,吳女士在小區門口的快遞站取快遞時被人偷拍了一段視頻。
  • 被偷拍捏造和快遞小哥婚外情 女子沒了工作確診抑鬱:已社會性死亡
    事件受害人吳女士不僅沒工作還確診為「抑鬱狀態」她堅持要求的當事人正式道歉也並沒有等到事件回顧8月的一天,杭州的吳女士來到租住小區門口的快遞服務點取快遞,結果,被人拍了一段視頻吳女士說,對方把這段視頻當成「引子」,編造一個出軌的故事,而在故事中,自己被稱為獨自在家帶小孩的「富婆」,是兩次主動勾引快遞小哥偷情的「少婦」。「他們兩個用各自的小號,捏造一個謠言,包括一些非常淫穢的詞彙……」之後,這段視頻和聊天記錄,被人發到當地一個車友群,並大肆傳播。
  • 【熱點】檢察機關通報「女子取快遞被造謠出軌」,當事人回應:覺得...
    當事人吳女士  12月26日中午,當事人吳女士告訴記者,這個結果她從來沒有想過,之前法院立案已經是她當初想要的結果了。  吳女士說,她覺得很幸運,因為之前誹謗案件收集證據很難,基本很少能走到訴訟階段,但是自己案件很快將得到一個結果。  前段時間,接受媒體採訪的吳女士摘下口罩,以真實的面貌面對鏡頭。她說做那個決定很忐忑,但因為有很多網友支持她,所以她勇敢的站了出來,她希望給謠言的受害者做一個榜樣,報導出來後,她以為會收到很多謾罵和質疑,但是沒想到鼓勵比攻擊多很多。
  • 女子取快遞被造謠出軌,涉案兩人被依法立案偵查
    7月初,吳女士去小區門口的快遞驛站時,被隔壁便利店老闆郎某偷拍。郎某與朋友何某分別飾演快遞小哥和對面小區獨自在家帶孩子的「小富婆」在微信上聊天,編造了「富婆出軌快遞小哥」的劇情。隨後,此事在網上發酵,不明真相的網友寫下不堪入目的留言,吳女士的鄰居、朋友、同事議論紛紛,再然後就是丟了工作、找新工作被拒、患上抑鬱症……吳女士自視被「社會性死亡」。
  • 28歲女子被造謠「出軌快遞小哥」之後
    28歲的杭州女子吳思琪(化名)捲入了一場謠言的漩渦。8月初,一段她被偷拍的視頻在網絡上流傳,偷拍者同時把她做為獨自在家帶孩子的「小富婆」人設,編造了「富婆出軌快遞小哥」的劇情。吳思琪說,要把自己變成一個案例,追責到底。
  • 被造謠出軌快遞員女子找不到工作 醫院診斷已有抑鬱症狀
    來源標題:杭州一女子被造謠出軌快遞員 情緒崩潰至抑鬱 一次尋常的取快遞,卻成為了四個多月「噩夢」的開始,浙江杭州28歲未婚女子吳女士如今情緒崩潰至抑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