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千餘名老年患者的健康 在院門外建起小「方艙」

2020-12-22 紅星新聞

醫務人員在院外服務點為患者家屬提供諮詢服務

醫院心理諮詢師和老年患者聊天,為老人做心理疏導

成都市第八人民醫院

2020年初,當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國時,住在成都市第八人民醫院的千餘名老人正翹首期盼與家人們團圓。作為成都市唯一一所以老年病、慢性病為主的市級公立醫院,這裡長期住著老年患者,他們普遍患有幾種甚至十幾種慢性基礎疾病,他們是新冠疫情中「最脆弱」的易感人群。

在這樣的形勢之下,市八醫院的戰「疫」重點不是救治,而是有效隔離。如何為這千餘名老人建立抵禦病毒的「安全島」,又如何讓在新春佳節無法與家人團圓的老人們不孤獨?

於是,成都市第八人民醫院開啟了一場「有愛的保衛戰」——醫院「隔離不隔愛,封門不封心」,至今保持著「零感染」的戰績,用實際承諾讓天下兒女放心。

建老人安全島

院門外建濃縮版「方艙醫院」

在這個春節最嚴寒的那幾天,成都市第八人民醫院的醫護人員仍堅守在醫院的臨時小醫院,如同濃縮版的「方艙醫院」。

這座「方艙醫院」設置在醫院的院門之外,充當著「安全島」的籬笆,而院門之內,住著上千名老年患者。「方艙醫院」有住院家屬服務點和結算點、CT以及生化檢驗等檢查設備、廁所等。在這裡,彩超、心電圖檢查、血檢、尿檢……基本所有的檢查、諮詢及家屬的費用結算等工作都可以在院外完成。為了有效篩查和診斷新冠肺炎,還緊急配置了方艙CT便於準確快速抓取病患肺部的形態學信息,保障在疫情期間收治患者的安全。

自1月24日四川啟動公共衛生突發事件一級應急響應以來,市八醫院於當日和2月3日先後完成了第一發熱門診和第二發熱門診的改造工作,截至4月3日,預檢分診門診共檢測22086人次。

「外堵輸入、內控擴散,重點在於外堵輸入。力爭把新冠病毒堵在醫院大門之外,才能保證院內零感染。」成都市第八人民醫院院長胡顯良說。

內防擴散

消殺走過的路讓病毒無處可走

對外,有「方艙醫院」作為安全衛士把關;對內,有嚴密的內控機制保障老人們的安全。

醫院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機制,成立了院感防控組、預檢分診組、醫療救治組、培訓考核組等7個小組,針對老年人易感染特點,還專門成立了流調、消殺、感控監督3個小分隊。疫情期間共計調查超10000人次,範圍不僅包括醫護人員、護理人員、後勤人員、食堂保潔人員等,還對他們及患者的家屬進行了全面的調查;員工上下班一律要求保持兩點一線的模式;院感防控小組對工作人員進行疫情相關知識的培訓,共計3174人次,覆蓋所有醫務、行政、保衛、後勤等工作人員。

同時,醫院完成隔離治療區的改造工作,並做好第二隔離區使用的應急預案,兩個隔離區共有床位18張。醫院特別設立「新入院患者集中觀察病房」,將新入院及返院的患者安置在集中觀察病房進行治療觀察14天,排除新冠肺炎感染可能方可進入普通病房住院診治。

疫情正值春節期間,家屬探望人數倍增,為嚴控家屬出入,醫院實行封閉式管理,遇有病人病危或去世的特殊情況,家屬進入院區也要嚴格管控,要求限人限時限次,一次只進1人,時間不能超過20分鐘,只能在醫護人員帶領下走既定路線,這些路線跟病區的交叉明顯減少,且後面跟隨的消殺小分隊會及時消毒。

院內流行一句話,叫「消殺走過的路,讓病毒無處可走」。

隔離不隔愛 封門不封心

給老人心靈依靠的港灣

隨著醫院實行封閉式管理,暫時謝絕家屬探視,住院老年病人或輕或重地產生了焦慮和緊張的情緒。醫院內分泌科92歲的高婆婆就是焦慮人群中的一員,由於在疫情期間過度關注負面信息,高婆婆表現出了抑鬱、失眠和恐懼等症狀。

如何儘快調節像高婆婆這類老年病人的心理衝突,幫助他們以積極的心態渡過這一特殊時期,這是擺在成都市第八人民醫院臨床心理科醫護人員面前的考驗。

了解到老年患者出現的恐慌,很大部分是來源於對未知的恐懼時,醫院陸續開展健康科普宣教,並在患者就醫通道等區域,張貼疫情科普知識。心理治療師們也會引導老人們從官方渠道了解相關知識。在這樣的宣教之下,高婆婆心裡的大石頭總算落了地,她感激地對治療師說:「疫情發生後,因為擔心,沒睡過一個好覺,有了你的幫助,我終於能安心了。」疫情發生以來,成都市第八人民醫院共開展健康宣教5700餘人次、開展心理疏導1100餘人次,使全院住院老人平安祥和地渡過了特殊困難時期。

隔離不隔愛,封門不封心。實行封閉管理後,管床醫生通過電話、微信視頻等方式加強家屬和老人的溝通。疫情期間,醫院鼓勵老人在室內有序地活動。阿爾茲海默病中心護士易莉還利用下班時間為老人們做沙包,爺爺奶奶們玩得愛不釋手,既愉悅了心情,也鍛鍊了身體,增強了抵抗力。

成都市第八人民醫院業務副院長宋偉正稱,醫院還積極承擔公立醫院的社會責任,建立首個社區醫護康養工作站——「青羊區馬廠社區醫護康養站」,廣泛開展疫情防控知識宣傳,為社區老人免費發放預防中藥200餘份,宣傳資料300餘份,助力社區防控新冠肺炎疫情。

「幫天下兒女盡孝,替世上老人解難,為黨和政府分憂。」這句話不僅被刻在市八醫院的理念石上,還是醫院所有醫務人員時時懷揣在心的使命。醫院黨委書記陳芍表示:「院領導班子將繼續把市衛健委黨組的各項工作部署落到實處,持續高效地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倪佳)

(紅星新聞V6.8全新上線,歡迎下載)

相關焦點

  • 為建方艙醫院各國都拼了!行軍床+摺疊椅=醫院床鋪,公交車也用上了
    共收治輕症新冠肺炎患者1.2萬人成為名副其實的「生命之艙」如今全球各國新冠疫情日趨嚴峻不少國家也學習「中國經驗」建設起方艙醫院美國據看看新聞報導,當地時間西班牙據法新社報導,數百名新冠病毒肺炎患者22日被轉移到在馬德裡一個會展中心設立的臨時醫院。該醫院將配備5500張病床,這家方艙醫院也成為了歐洲最大的臨時醫院。據西班牙《世界報》報導,西班牙設置方艙醫院的靈感也來自於中國。
  • 35天收治12000人——武漢16座方艙醫院休艙,願後會無期!
    2月4日,工作人員正在搭建洪山體育館方艙醫院(每經記者 張建 攝)丨30個小時蓋醫院,困難堆砌成一座座大山30個小時——從接到任務時起,武漢地產集團總經理助理馮光樂的腦子裡就開始了倒計時。此外,由於患者集中送過來,留給醫生篩查病人的時間很少,但一一排查基礎疾病又非常耗時。為了安撫患者情緒,大部分醫生執行標準時都會有所妥協,只要有生活自理能力的,都收進來了。「坐著輪椅來的患者還是不能收,方艙醫院的醫護人員配置比例決定了沒有人手照顧這類病人。」肖紅豔說。
  • 廈門護士在武漢方艙醫院和患者跳起《火紅的薩日朗》!網友...
    就在昨天武漢客廳方艙醫院有些熱鬧醫護人員和患者一起隨著音樂《火紅的薩日朗》跳起了歡快的舞蹈來自廈門大學附屬心血管病醫院護士謝昭端就在其中!為了跳這支舞她還利用休息時間在酒店房間練了幾遍她說:「照片和視頻都是院內患者們拍下的,有位大叔特地跟我說,要讓家人看看照片記得我們,特別感謝我們千裡迢迢來幫他們。」
  • 方艙醫院教患者跳舞的新疆姑娘:我與武漢有個約定
    還記得方艙醫院裡跳新疆舞的「大白」嗎?她現在過得怎樣了?  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離不開全國支援湖北的白衣戰士,大夥還記得方艙醫院翩翩起舞的「大白」嗎?  巴哈古麗·託勒恆跳《黑走馬》舞蹈,讓全世界看到了,中國醫護人員救治患者,還能通過音樂舞蹈,為患者減壓。
  • 武漢再建10座方艙醫院,新增床位萬餘個
    17日上午,軍隊增派支援武漢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又一批1200名醫護人員抵達武漢。至此,軍隊增派的2600名醫護人員已全部投入支援。 截至目前,共有 28個省市區的630多家中醫院3100多名醫生支援湖北。
  • 早安武漢丨昨天武漢171例新冠肺炎患者出院,還有這些好消息
    11日,武漢市共有171例新冠肺炎患者治癒出院。首批34位方艙醫院患者「出艙」11日,武漢首批34位新冠肺炎患者從江漢、武昌方艙醫院順利出院。「患者康復『出艙』,對其他人是一個巨大鼓舞。該方艙醫院設在武漢國際博覽中心,最大規模可以同時容納6000名確診輕症患者。塔子湖方艙醫院、光谷科技會展中心方艙醫院、黃陂一中方艙醫院等其他方艙醫院均在緊急準備中,一旦具備接受條件將立即啟用。
  • 武漢市洪山體育館方艙醫院休艙
    3月10日,在武昌方艙醫院,即將出艙的新冠肺炎治癒患者(右一)與在此工作的青海援助湖北醫療隊隊員馬振華(左二)用江西援助湖北醫療隊隊員自製的棋盤和棋子下五子棋。當日,武昌方艙醫院最後一批痊癒病人共49人出艙。
  • 方艙的日與夜|戰疫日記
    為了防止交叉感染,體育館的中央空調關閉了。當天武漢最低溫度只有5度,再加上下了雨,館內極為溼冷。雖然每張病床上都有電熱毯,但其中一些插座沒有電。一個護士記得,在規模稍小的西區情況更甚,「有一半的電熱毯是沒電的」。作為一個臨時居所,方艙不是家。啟動之初,很多設施還有待完善。洗漱臺是十幾個立柱狀的面盆。裝了熱水器,但用的人一多,就跳閘了,後來的人只能用冷水。
  • 武漢13家方艙醫院位置圖出爐,將集中收治輕症患者
    據介紹,「方艙醫院」將全力收治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輕症患者——如果入住患者病情轉重,將進行轉院診療。  國家衛健委4日表示,「我們已調集20家方艙醫院,從今天開始將陸續到達武漢;我們又從全國陸續調集1400名護士到武漢看護患者;同時從中國CDC、中國醫學科學院、廣東省CDC調集了3個移動P3實驗室」。
  • 方艙醫院沒有黑夜
    方艙的概念來源於軍事領域。不僅僅是患者,對很多醫護人員來說,也是第一次接觸。2月5日晚,3家方艙醫院啟用,分別位於武漢洪山體育館、武漢客廳、武漢國際會展中心,現在還有多家方艙醫院正在修建。1新的一課武昌方艙醫院是在洪昌體育館的基礎上建起來的。我們剛到的時候,建築工人還在施工,我們看到工程圖,就發現了很多問題。
  • 【戰疫最前線】方艙醫院「出艙」患者:被感染了不要害怕,更不能崩潰
    央視網消息(記者 朱春燕)近一周,武漢方艙醫院患者陸續治癒「出艙」。56歲的李斯就是其中一員,他於2月6日住進武昌方艙醫院,11日成為第一批達到出院標準的患者。
  • 韓國房車露營區變「方艙醫院」 專門收治新冠肺炎輕症患者 - 環...
    韓國房車露營區變「方艙醫院」專門收治新冠肺炎輕症患者--韓國頻道--人民網 網站首頁時政國際財經臺灣軍事觀點領導人事理論法治社會產經教育科普體育文化書畫房產汽車旅遊健康視頻智慧財產權 登錄註冊 退出
  • 方艙醫院最後一批患者康復出艙,依依不捨、再也不見……
    出艙出艙後有專人指導乘車出艙前消毒患者和他的出院證明出院患者與醫務人員合影最後一名出艙患者敬軍禮告別再見,再也不見最後一名患者走出方艙坐上公交車的患者揮手告別楚天都市報3月11日訊(記者劉中燦)3月10日下午,武漢市洪山體育館武昌方艙醫院舉行休艙儀式。
  • 【微視頻+動圖】患者實拍!帶你看方艙醫院的日常
    方艙醫院內部什麼樣? 患者在這裡的一天如何度過?截止到22日24點,在武漢共有16家方艙醫院啟用,收治確診的新冠肺炎輕症患者。武漢沌口方艙醫院,是第十所方艙醫院,2月16日正式建成,996名患者陸續到此接受治療,由黑龍江、甘肅、內蒙、廣西、重慶五支醫療隊負責。目前,有28名患者康復。
  • 方艙無戰事
    示範的醫生曾抗擊伊波拉病毒,現在在金銀潭醫院救治重症新冠患者。對方每示範一遍,她就在腦海裡演示一遍,直到睡去。 醒來的時間是不固定的。其他醫生生病、摔傷、剃頭刮破皮膚或者臨時沒找到裝備……李昕隨時會接到臨時值班的電話。 武漢東西湖方艙醫院(又名武漢客廳方艙醫院)醫護人員每6小時換一次班,8至14點為早班,接下來是午班、中班和夜班。
  • 方艙醫院裡已經控制不住了,舞臺被患者全面佔領!
    這兩天武漢接收輕症患者的方艙醫院頻頻上熱搜稱「裡面已經控制不住了!」別慌~這說的不是疫情而是患者在裡面「鬥舞」一開始不知道是誰帶的頭在床邊開始了小範圍的舞蹈活動‍‍‍‍‍‍‍‍‍‍‍‍音樂和舞蹈讓久違的笑容重回病人們的臉醫護人員也注意到這些簡單的舞蹈可調節病人緊張恐慌的情緒他們也加入其中開始幫忙組織和帶領每天的舞蹈活動與方艙裡的
  • 方艙醫院護士自述:聽患者說「抱歉」,哭花了護目鏡
    中新經緯客戶端2月24日電 (付玉梅)近日來,武漢方艙醫院成了「網紅」,病房裡有聲有色的「小品」「廣場舞」等活動,入住患者積極樂觀的態度,感動了不少人。對護士徐丹來說,方艙醫院不僅充斥著正能量,也像一個溫暖的大家庭一樣。
  • 方艙「小太陽」(報告文學)
    時間緊,從抵達到開艙,短短兩天半時間,隊員們要熟悉方艙的結構,檢查藥品、器具、設備,整理病房、貼標籤,給整個團隊排班,同時還要組織起來學習方艙手冊,感控學習和培訓;醫護人員多,這裡聚集了河北不同地區、不同級別200餘人的護理團隊;患者多,48小時內就有近400名患者入艙;工作量大,這裡的醫護人員團隊既是醫療隊,又是運輸隊,所承擔的任務與常規的打針、輸液、餵藥,截然不同。
  • 天津各大醫院將安排專人服務老年使用「健康天津APP」
    天津各大醫院將安排專人服務老年使用「健康天津APP」發布時間: 2020-01-06 10:21:27   |  來源: 人民網   |  責任編輯: 張豐為了給老年群體提供更加便捷的就醫服務,1月3日,記者從天津市衛生健康委了解到,目前本各大醫院將安排專人,提供專門的指導和服務,確保老年人順利就診。「健康天津APP」為患者提供智能導診、找醫院、預約掛號等便民惠民服務。市衛生健康委最新統計數據顯示,健康天津APP用戶達到近16萬人,發放電子健康碼13.58個,累計提供預約掛號服務約6.3萬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