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嘛,出演了許多讓我們「喜聞樂見」的「啟蒙電影」之後,香港三級片開始走上了沒落,這讓渾身是戲的張老師決定返臺發展。
1991年,楊德昌導演的《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真是電影史上一部裡程碑作品,該片將長鏡頭與敘事完美結合,至今仍然是讓人津津樂道的教科書級別的臺灣電影。在這部作品出,張國柱完成了和張震的最經典一次合作,因為完美出演該片,張震和張國柱還拿下了當年金馬獎的兩個最佳男主角提名。
由於出道晚,再加上年紀漸長,張國柱便在大小熒幕上的角色出演男女主角父親,各種男神就這樣被他承包了。比如在童年的經典《旋風小子》中演林志穎的爸爸,一個喜劇人物,非常誇張的演繹,但卻笑料十足。
還有電影《殺手歐陽盆栽》當中,處處不放過蕭敬騰的黑老大,光是海報上的一個眼神,就感受到了寒意。
2007年,他憑藉在電視劇《白色巨塔》中飾演徐大明一角獲臺灣金鐘獎最佳戲劇類男配角獎。
在臺灣大火偶像劇《兩個爸爸》中,出演楊一展的爸爸,不怒自威,律師的精英氣質就像是天生帶來的,不過骨子裡是對兒子和孫子非常愛的傳統父親形象。
張老爺子一直非常敬業,哪怕已經到了頤養天年的年紀,卻一直沒有放棄自己的戲劇方面的工作。很多人都知道,《寒戰2》上映前,劇組全國各地區宣傳,而張老爺子一場不漏,全稱緊跟。
在《寒戰2》當中,他的表演也的確是是氣壓全場,技壓群雄。
最好的作品是張震
片場還傳來過這樣一個段子,拍《寒戰2》的時候,有人叫郭富城「郭天王」。然而,張爸爸非常得意地說:我不是天王,但我是天王老子!
雖然玩笑開得很大,不過天王老子在片場表現卻非常謙虛,近70高齡,也常常向三位「晚輩」影帝請教和討論。在發布會上,同樣說話很嚴謹,絲毫不擺架子。
張老爺子演了非常多牛B的片子,用作品替自己的演技作出回答。但在年輕一代心中,比起兒子張震,張國柱這個名字卻是陌生的。但張國柱的回答卻透著自豪:我最好的作品,是張震!
兒子會演戲,張國柱是相當驕傲的。在2009年的一次採訪中,張國柱表示:
「如果我不會演戲,他媽媽也不會演戲,他完全靠後天的生硬訓練,那這個戲不會好看。我是當演員的,從小他就知道我這個職業是做什麼的,他在這個環境裡能感覺到。而到了他想表演的這個年齡,他的東西儲備好了,這個能量就出得來。」
他沒看走眼,張震,是另一個演出了更多牛逼電影的人!張震的可塑性極其強, 文藝片和商業片的導演都非常喜歡用他。
拍《深海尋人》,他考到了PADI潛水執照,可以擔任潛水救生員。
拍《吳清源》,圍棋水平壓制專業三段。
拍攝《一代宗師》苦練八極拳,後來水平高到參加錦標賽獲得全國一等獎。
他應該算是最早發現張震演藝天賦的人了。在1980年張震三歲的時候,語言表達能力和動作表情都強於同齡人。 由於影片需要一個三歲左右的孩子,張震便被張國柱帶著拍攝了自己的第一部作品《三角習題》。時間久遠,只找到當時對電影的報導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