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聘到底有多厲害,他追殺劉備,為何不敢動手,羞愧而走?

2021-02-23 魁哥說歷史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諸侯割據,你爭我奪,中華大地上幾乎連年徵戰。曹操先後平定袁術,呂布,袁紹成為了當時最強的霸主。公元208年,曹操率領大軍開始南徵,當然是為實現其一統天下的抱負。此時劉表病故,劉備逃亡,荊州一片混亂。劉琮在蔡瑁張允的慫恿下,投降了曹操。

曹操在得到荊州後,實力大增。但為了解決心腹之患,命文聘率領本部先行,其他將領隨後進發,去追擊劉備,勢必解決這一心頭之患。

大家都知道,文聘很快就追上了劉備,但為何不敢動手,羞愧而走呢?其實應從文聘自身說起,因為文聘不但武藝高強,更是一位忠義之士!

文聘,字仲業,荊州劉表手下的大將,為人勇猛,被劉表委以防守北方,抵禦強敵的重任。在曹操大軍壓境之時,不想老主公劉表一病不起,因為臨死前沒有見到大公子劉琦,於是蔡瑁等人商議之下,立次子劉琮為主。劉琮本想保衛父親基業,但蔡瑁,蒯越等人欺負幼主,竟然主動向曹操示好,並派人去投降。文聘雖然為荊州大將,但在此時在蔡瑁等人看來也只不過是手下一勇夫罷了,文聘只得堅守崗位,聽從領導安排。

在劉備攜帶百姓,歷盡千辛萬苦到達襄陽時,劉備叫劉琮開城門,保護百姓。蔡瑁等人只是不開,並放箭逼退劉備。此時魏延正在襄陽,魏延大罵蔡瑁等人為賣國之賊,打開城門,迎接劉備入城。文聘雖然不被看重,但卻一心忠於劉表父子,現在小主人有難,文聘挺身而出,雖然劉備有仁德之名,但難保不趁機奪取荊州。

於是文聘大叫一聲:「魏延無名小輩,竟敢如此,認得大將文聘嗎?」文聘挺槍與魏延大戰,劉備一看城內混亂,於是帶領百姓望江陵而逃。文聘與魏延難分高下,但畢竟魏延兵少,漸漸地魏延所部都被殺光,魏延見勝不得文聘只得衝出重圍,投長沙而去。

此戰文聘為報劉表知遇之恩,大戰魏延,保護劉琮,堪為義士。是金子總會發光,在曹操拿下荊州後,對文聘也是另眼相看,文聘深受重用。

劉備逃走後,曹操就來到了荊州,很多文臣武將爭先恐後去投奔曹丞相。但文聘卻遲遲不到,曹操命人前去尋找文聘,曹操說:「文聘為何這麼晚才來相見?」文聘回答道:「身為人臣,不能保全疆土,甚至慚愧,無臉太早與您相見!」曹操大為感動,稱讚文聘「忠臣也」,拜文聘為江夏太守,命率領所部為大軍開道。

當然在曹操的鐵蹄之下,劉備怎能逃脫,劉備率領百姓日行十餘裡,很快就被文聘趕上。曹軍勢不可擋,衝散劉備與百姓。幸虧張飛殺條血路,帶劉備衝出重圍,望東而逃,不想正撞到文聘。文聘攔住去路,劉備罵道:「背主之賊,有什麼臉面見人!」文聘很是慚愧,不與劉備交鋒,直接率軍向東北而去。張飛保著劉備,且戰且走,逃出了曹軍的包圍。

原著中描述到:正在危迫之際,幸得張飛引軍至,殺開一條血路,救玄德望東而走。文聘當先攔住,玄德罵曰:「背主之賊,尚有何面目見人!」文聘羞慚滿面,引兵自投東北去了。張飛保著玄德,且戰且走。奔至天明,聞喊聲漸漸遠去,玄德方才歇馬。

可見如果文聘率軍圍困劉備,劉備非死即傷,就算張飛勇猛,也不能一人獨戰全軍。文聘為人忠義,又沒有替劉表鎮守住荊州,本來就心中有愧劉氏。劉備在荊州也待了一段時間,必然了解文聘的性情。劉備在危急時刻大罵文聘,必能讓文聘心生愧疚,放自己一馬。

綜上,文聘能在襄陽城下大戰魏延,不分勝負,並能殺光魏延手下士兵,魏延可是在三國24名將之中,所以文聘也是猛將一員。文聘為人忠義,覺得既然沒有保衛荊州,替劉琮擊敗曹操,所以也不想傷害有仁義之名的劉備。文聘不是不敢與張飛等人交鋒,而是不想趁人之危罷了。

雖然文聘沒有截殺劉備,但在此後為曹操大戰東吳,擊敗關羽,鎮守荊州十餘年,威震敵國,也算是對曹操的回報了。

以上資料主要參考《三國演義》,您是怎樣看待文聘放走劉備這件事的呢?歡迎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文聘到底有多厲害?他追殺劉備,為何不敢動手還狼狽逃走?
    他在抵抗孫權的進攻時,由於石陽城防空虛,文聘便故意讓城中人都藏於房中不出,自己也睡臥宅中不起,孫權見狀不敢攻打,領兵而去。在《三國演義》中,文聘率領曹軍去追趕劉備的時候,在長坂坡追上了劉備。劉備被曹軍的鐵騎打得狼狽逃竄,迎面遇上了文聘。可是,文聘沒有和劉備交鋒,卻引兵退往東北,這到底是因為什麼?
  • 張飛一生戰功顯赫,卻唯獨懼怕文聘,最後結局亮了!
    提到張飛,不知道大家的腦海裡是不是構造出了一幅滿嘴大鬍子的彪悍形象呢。張飛是蜀國甚至是整個三國時期裡數一數二的猛將。他的一生戰功顯赫,幫助劉備拿下了多場戰役的勝利,像夏侯淵、張郃等都是張飛的手下敗將。依稀記得但是有個當陽橋之戰,張飛還沒有正式的開始作戰,與之對戰的夏侯傑聽到張飛的名諱後就直接當場墜馬而亡,還沒有開始就標誌著結束,可見張飛當時的威懾力是有多麼驚人了吧。
  • 張飛在長坂橋「橫矛立馬」,許褚夏侯惇等一流猛將為何不敢應戰?
    他闖出重圍後,來到長坂橋,大呼:「翼德援我!」張飛於是讓趙雲先走,他斷後,阻擋追殺而來的曹軍。後來,曹軍手下大將文聘、夏侯惇、張遼、許褚等曹營眾將相繼追殺而來。面對長坂橋「橫矛立馬」的張飛,文聘、夏侯惇等諸多曹將為何不敢應戰呢?具體分析如下。(本文純屬三國演義,與正史無關)文聘為何不敢應戰文聘是第一個追殺趙雲來到長坂坡的曹將。
  • 三國演義中,若魏延與文聘單挑的話,結局如何誰更厲害
    文聘之後還率軍參與了長坂坡大戰,追上劉備後,結果被劉備幾句話罵退,因為劉備原來就認識文聘,都在劉表手下待過,而文聘這個人懷舊,劉備一提文聘投降曹操,文聘就不好意思攻打劉備,只能撤退了,後來文聘還遇到了趙雲,也沒敢出手,眼看趙雲逃走,然後又與張飛對峙,同時也沒有出手。
  • 大將軍文聘功夫不弱,可就是怕燕人張翼德,原因是什麼?
    文聘這個人很有意思,要說他的武藝並不算很高強,領兵打仗也並不出彩,立下的戰功也不多,可他混得確實不錯。咱們來看看文聘的種種表現。一、立場搖擺文聘最初出場,大家也許有印象,就是在劉備馬躍檀溪那一章。蔡瑁、張允要陷害劉備,就請劉備赴宴,把劉備和趙雲分開,好對劉備下手。在宴席上企圖灌醉趙雲,勸酒的就是王威和文聘。
  • 徐庶到底有多厲害, 後來為何不再輔佐劉備
    後曹操俘虜徐母到許昌,他不得不拋棄劉備,投入曹操陣營。那麼,徐庶的能力到底有多強?徐母去世後,他為何不願再歸順劉備,下面依據演義,分析如下。為何不願再歸順劉備?其一,徐庶不願再歸順劉備,因為他是一個忠孝之人。徐庶,本來是一個仗義執言,爭強好勝的俠士,後「改邪歸正」,四處求學,和諸葛亮、水鏡先生成為了好朋友。
  • 蔡瑁和張允死後,曹操為何不任用文聘統領水軍?
    蔡瑁和張允一死,對曹操的影響很大,軍中沒有熟悉水戰的都督肯定不行,其實這時候曹操也不是無法挽回的機會,起碼他還有一個合適的人選,那就是同是投降過來的荊州大將文聘。有人可能會說,文聘不是純粹的水軍大將,水戰能力不如蔡瑁和張允二人。這話沒錯,水戰蔡瑁張允是荊州最強,但是文聘水戰肯定不弱,為何這麼說?
  • 潘璋到底有多厲害,關羽和黃忠都殺不了,為何被此人輕鬆殺死?
    黃忠殺不了潘璋,反而被潘璋部將所傷,最終不治身亡。那麼潘璋到底有多厲害,關羽和黃忠都殺不了,並且兩人都栽在潘璋的手上,最後又為何被關羽的兒子關興給輕鬆斬殺了呢?關羽關羽是蜀漢五虎上將之首,戰力強悍,巔峰時期斬顏良誅文丑,天下間罕有敵手。
  • 張飛敢打呂布關羽趙雲,卻不打另外三人,他是不敢打還是不想打?
    董卓其實也是個高手,連曹操行刺的時候都兩腿打顫,但是張飛才不管董卓有多雄壯,你惹我,我宰你,半點都不含糊。呂布號稱三國第一高手,連一向眼高於頂的武聖人關羽,也從不主動跟他單挑。關羽一生只跟呂布在虎牢關有一次交手,而且還是張飛先衝出去的。張飛在虎牢關挑戰呂布,打得很不痛快——《三國演義》原著中寫的是「連鬥五十餘合,不分勝負。」
  • 長坂坡一戰中,趙雲懷抱幼主,殺的七進七出,那麼趙雲有多厲害?
    五虎上將之常山趙子龍,一生中對戰次數將近38次,其中殺死和生擒敵將26人(不包括長坂坡殺死的曹魏將領五十餘員);平手兩次(一次是對戰文丑,一次是對戰許褚);兩次小敗(一次是長坂坡和張郃對戰十餘合,不敢戀戰;一次在天水郡中了埋伏,不得不撤退)。
  • 劉備過江迎娶孫尚香,為何只帶著趙雲?諸葛亮這一手成就了劉備
    因為聯盟,這才有了後來的赤壁之戰。戰後,孫權本來是想拿下荊州,但還是被諸葛亮搶了先。這樣的結果讓孫權很不滿意,於是想出了用嫁妹妹的方式讓劉備過江迎親,其實真正的目的是為了拿住劉備。然而,諸葛亮怎會看不透東吳的招式,直接派了趙雲跟著,最終讓東吳賠了夫人又折兵。
  • 長坂坡之戰曹操下令活捉趙雲,但有人未出全力導致失敗,他是誰?
    我們先回顧一下趙雲的長坂坡之戰 長坂坡之戰 當時劉備由於帶著老百姓,走不快,在當陽縣被曹軍追上。兩軍爆發激戰,很顯然劉備打不贏曹操,被張飛掩護著撤離了戰場,而劉備的妻子家小卻於戰亂中走失。
  • 長坂坡一戰,曹操下令活捉趙雲,許褚、張遼等九大將為何不出力?
    當時,曹操帶了曹仁、李典、夏侯惇、夏侯淵、樂進、張遼、張郃、許褚、曹洪等九員名將,外加剛投降的劉表舊將文聘,共十員大將。如果曹操手下的這十員大將,全部聚齊,一起圍攻趙雲的話,趙雲即使再厲害,恐怕也難有機會逃脫。但是,在趙雲左衝右突,來回廝殺之時,除了張郃出現跟趙雲交手之外,其他九個則完全是游離在戰場之外。
  • 曹操九員頂尖上將,追擊趙雲,面對張飛,為何無一人敢上前?
    他們為何不敢上前圍攻張飛?長坂坡之戰時,曹操大軍追上了劉備,劉備軍隊和隨軍的難民被曹軍衝散了,趙雲衝進曹軍中,尋找到了劉備夫人糜夫人和阿鬥,糜夫人受了傷,不願拖累趙雲,投井而死。趙雲懷抱阿鬥,單槍匹馬,突出重圍,在突圍的過程中,殺死曹軍戰將五十多員,砍倒大旗兩面,奪槊三條,血染戰袍。
  • 劉表帳下共有七員虎將,曹操劉備各得三人,孫權僅得一人卻最厲害
    大家都知道三國時期是一個名將輩出的年代,但是想必很少有人知道,那個時候的名將究竟多到什麼地步?甚至於多到了明主都不夠用的地步,雖然說曹操、孫權、劉備等人都是一時之梟雄,但是厲害的優秀將領實在是太多,所以也有很多虎將,在很長時間裡都有著「明珠暗投」之慨,就如當初投在荊州劉表帳下的這七員虎將。
  • 法正不死,便無三國,法正到底有多厲害?
    為何會有人說法正不死,便無三國,法正到底有多厲害呢?翻開史書,查看法正的履歷,這個人不簡單,史書上說他善於奇謀,被陳壽稱讚為可比曹操帳下的程昱和郭嘉。漢中之戰是曹操第一次敗於劉備,當得知漢中之戰是法正出奇謀斬殺夏侯淵時,說到我就知道劉備哪有那麼大能耐,原來背後有法正這個高手在教他,又說「吾收奸雄略盡,獨不得法正邪?」
  • 劉備關羽都死了,曹丕為何還不敢攻蜀?難怪他能當皇帝
    但在這些了不起的功績背後,隱藏著曹丕終身的遺憾,他在有生之年尚未能替父親曹操報仇,又未能實現真正的大一統,可惜,可惜。為何要說曹丕攻打了蜀漢,就是為父報仇了呢?曹操生前的最後一戰,便是與劉備相約在漢中之戰,那次曹操被迫撤出漢中,足以讓他臉上無光,而又損失了城池,讓他心中陰影面積加大,最終加速了曹操的死亡。不久,曹操便去世了。所以,無論從哪種角度來講,劉備都是曹魏的仇人。
  • 為何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不請水鏡先生?司馬徽他不香嗎
    劉備駐紮新野六七年,政績算不上突出,但是四方名仕皆言劉備仁德,是可以輔佐的明主。劉備被蔡瑁追殺躍馬過檀溪,正漫無目的的走在回新野的路上,遇得司馬徽,司馬徽推薦了伏龍、鳳雛等皆為經綸濟世之大才,劉備後來得到了徐庶,又三顧茅廬去請諸葛亮,那麼為何不直接多拜訪幾次司馬徽,請他出山輔佐呢?
  • 三國文聘擺過空城計嗎
    文聘劇照他原是劉表的一位將領,不過後來劉表死了,兒子劉琮即位就向曹操投降了,老闆都歸順了,文聘這個員工自然也要歸順了,不過名將都是有心氣的,他心裡覺得自己不應該受到什麼嘉獎或者重用了,因為他沒守住自己的老主人的領土,罪不可恕。曹操就找他來問為什麼不早早去報到,他一把鼻涕一把眼淚的說自己深愛故土,不能輔佐前任老闆等等,自己沒得臉面來見曹操。
  • 三國中的蔡陽武功到底有多高,為何千裡追殺巔峰時期的關羽?幾回合能斬殺關羽?
    他辭別曹操,千裡走單騎後,見到朝思暮想的三弟張飛,卻遭到了曹操手下汝南太守蔡陽的千裡追擊,回身再戰,一通鼓響罷,蔡陽人頭落地。那麼蔡陽的武功到底有多高,為何有勇氣千裡追殺巔峰時期的關羽?蔡陽千裡追殺關羽,有兩個原因,依據演義中相關內容,分析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