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能源與環境材料研究院舉辦導師系列講座

2021-01-12 青島大學新聞網

新聞網訊 為進一步提高研究生教育和培養質量,同時促進導師之間的交流、合作和科研能力的提升,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能源與環境材料研究院自2020年9月起每周進行一次由導師主講的釘釘講座。該系列講座以研究院的研究生為主,同時面向學院的全體研究生。講座內容主要包括:(1)科研方法和心得;(2)文獻調研、閱讀方法和經驗;(3)論文寫作注意事項、技巧和經驗分享;(4)研究生階段如何快速成長;(5)與基礎知識、實驗技能、數據解析有關的內容。至12月26日,該系列講座圓滿結束。導師們精心準備,分享了各自最擅長的知識和技能。研究生們積極參與,都表示收穫良多,提高了科研覺悟,增加了科研知識,提升了科研技能,為將來更好地進行科研工作打下了基礎。

2020年秋季學期能源與環境材料研究院導師講座列表

序號

時間

時長

主講人

講座題目

1

9.26, 9:30

2 h

李星運

文獻調研及閱讀

2

10.10, 9:30

1.5 h

吳廣磊

研究生階段應掌握的基本能力及個人規劃

3

10.17, 9:30

2 h

林春富

晶體結構精修:原理與實踐

4

10.24, 9:30

2 h

焦正波

Photoshop圖片處理

5

10.31, 9:30

1 h

曹海傑

VASP計算流程與數據分析

6

10.31, 10:30

1 h

劉雪華

TEM樣品製備、數據分析及其在材料表徵中的應用

7

11.7, 9:30

1.5 h

馮紅彬

粉末多晶材料X射線衍射——原理、方法與應用

8

11.14, 9:30

1.5 h

郭培志

膠體納米晶的功能化自組裝

9

11.21, 9:30

1 h

張傳輝

程序升溫技術及其在催化中的應用

10

11.21, 10:30

1 h

王憲芬

強大的Mendeley軟體——從文獻閱讀到論文寫作

11

11.29, 9:30

2 h

李洪亮

「化學、材料與能源」,從學科及科研角度看它們的發展

12

12.05, 8:30

2 h

趙修松

BET和BJH模型及其在計算材料的比表面積和孔徑分布中的應用

13

12.12, 9:30

1 h

王葵葵

擴散的模型和應用

14

12.12, 10:30

1 h

劉娜

固體表面的浸潤性基本理論及應用

15

12.19, 9:30

1 h

李國玲

充分利用碎片化時間,培養良好的科研習慣

16

12.19, 10:30

1 h

徐秉輝

英語學習的幾點建議

17

12.26, 9:30

1 h

陳海潮

㳀談研究生如何入課題及開展課題研究

18

12.26, 10:30

1 h

張連營

電催化工作電極製備及其催化性能表徵

在總結這次系列講座經驗的基礎上,該研究院計劃於2021年春季學期舉辦「儀器原理與操作」系列講座,對研究院重要的測試表徵儀器和材料製備設備的原理和操作進行詳細講解,以提儀器設備的使用效能,提升師生們的科研效率。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能源與環境材料研究院一直十分重視對研究生的培養與教育,鼓勵研究生從事高端科研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效。2020年度,獲研究生國家獎學金(5人),山東省科技創新大賽二等獎(1項),校級優秀博士學位論文(2人),校級優秀碩士學位論文(10人);有3名2017級碩士生讀博深造,有1名2018級碩士生已收到清華大學的博士生錄取通知書。


相關焦點

  •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黨委:以敦本務實精神,育國家棟梁之「材」
    以國際發展前沿引領學術方向,以國家重大戰略需求推動核心技術研發,形成了一系列優勢和特色方向。輕合金、金屬基複合材料、材料熱製造領域的研究成果處於國際領先水平,清潔能源、生物醫用、先進信息等新型功能材料領域的研究不斷取得突破,形成一批世界一流的原創性成果。
  • 西安交通大學人居環境與建築工程學院組織人居環境系列講座
    西安交通大學人居環境與建築工程學院邀請十位來自中國、義大利、加拿大、美國、日本的國內外專家,圍繞「人居環境」的主題,組織「人居環境系列講座」。首場講座將於2020年11月28日下午,在創新港涵英樓新港報告廳正式開始。屆時,將由西安交通大學人居學院的常務副院長顧兆林教授和程燕教授帶來精彩的報告,期待校內外師生的參加。
  •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召開青年學者促進會理事換屆會議
    新聞網訊 10月10日上午10點半,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青年學者促進會(青促會)理事換屆會議在學院會議室召開,學院黨委書記萬宗喜出席會議。大會通過了青促會未來的工作計劃,包括舉辦學術活動和青年教師觀摩課、協助舉辦「感知青島」和秋季趣味運動會、組織去企業和工廠參觀學習等。萬宗喜勉勵青促會在學術交流和學科交叉、產學研、文化建設等三個方面做出積極貢獻。
  • 工科專業:材料類、能源動力類專業綜述
    比如浙江大學專門成立了高分子系,包括了高分子物理、高分子化學和高分子材料科學工程專業;浙江大學的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主要包括無機非金屬、金屬和半導體幾個專業方向,其中半導體更多的是關於無機非金屬的。在清華大學,高分子材料專業被劃分在化工學院。從上面兩個高校的院系劃分,也能看出高分子材料與化學的密切關係。
  • 電院電氣系舉辦五校聯合「雲上論電plus」系列學術講座第七期
    為與武漢和全國高校師生守望相助、並肩抗疫,「雲上論電plus」系列學術講座於2020年5月由清華大學電機系牽頭髮起,華中科技大學電氣與電子工程學院、浙江大學電氣工程學院、武漢大學電氣與自動化學院以及上海交通大學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共同打造。
  • 材料領域青年學子齊聚一堂,交流學科創新發展成果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黨委沈華東書記介紹了學校材料學科的發展歷程,並提出廣大青年學子正身處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期,一定要勇擔責任和使命,堅定理想信念、追求嚴謹求實、引領科學創新。
  • 材料學院召開材料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學位授權點專家評估會
    西工大新聞網11月1日電(許文強)10月31日上午9:00,西工大研究生院學科辦在公字樓322會議室召開材料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學位授權點和材料工程專業學位授權點評估會議。學科辦副主任劉貞報、業務主管謝妮,理學院解文軍教授,材料學院副院長王永欣教授、材料成型及控制系主任李恆教授、納米能源材料人才特區謝科予教授等參加了評估會。評估專家組由來自長安大學、西安建築科技大學、西北有色院等8所高校、研究院所的9位專家組成。
  • 唐本忠院士、王均教授當選2020年國際生物材料科學與工程Fellow
    華南理工大學唐本忠院士、王均教授當選2020年國際生物材料科學與工程Fellow,此次中國生物材料學會共有17人當選本屆Fellow。世界生物材料大會匯聚了全球生物材料領域的頂尖科學家,不僅為從事生物材料領域的科技工作者提供了共同探討前沿研究的機會和互動交流的平臺,而且對促進全球生物材料科學與產業的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 口罩戴2小時 內側細菌數量增6倍|口罩|細菌|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對此,東北林業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許士玉副教授說,雖然細菌一般都喜歡暖和,但有一些細菌和病毒嗜冷。冬天低溫雖然對細菌生長有抑制作用,但細菌、病毒並不會死亡,只是繁殖速度慢了,存活條件還具備。冬季,佩戴的口罩在冷熱交替下容易潮溼,口罩內側就會變成細菌大量繁殖的「溫床」。大家都知道用過的口罩外層最「髒」,那麼,口罩內側也會有細菌嗎?緊貼口鼻的位置會不會被「染」上細菌?
  • 新加坡國立大學工程學院碩士專業信息
    新加坡國立大學在2021年QS世界排名中位列11,其中工程學院化學工程領域世界排名第8位,土木工程領域世界排名第9位,電子電氣工程領域世界排名第12位,機械工程領域和環境科學領域世界排名第15位,材料科學領域世界排名第13位。
  • 學院印象•常州工學院汽車工程學院
    本專業畢業生5年左右,預期達到以下目標:具有良好的人文社會科學素養、社會責任感和工程職業道德;掌握數學、自然科學基礎知識以及機械工程及車輛工程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具有運用理論分析解決實際複雜工程問題的能力;能在工業界、學術界、教育界成功的開展與專業職業相關的工作,適應獨立和團隊工作環境以及管理決策
  • 中南大學材料學院為何成為美國的眼中釘 被列入了制裁名單
    近日,美國又對中國一些實體和個人發起制裁,其中湖南省的一所985高校——中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赫然在列。中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為什麼會被美國惦記上呢?我國的宇宙飛船長徵五號飛船點火起飛的瞬間,需要通過燃燒來提供強大的推動力,而在燃燒的過程中勢必會產生極高的溫度,導致飛船船體材料的損壞,所以飛船的尾部噴火裝置就至關重要。而中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研究人員研製的高溫塗層材料、密封環材料在液氧煤油發動機在長徵五號上得到了成功應用。
  • 2016浙江大學能源工程學院科研助理招聘1人公告
    本單位擬公開招聘員工1名,派遣至浙江大學能源工程學院吳大轉教授課題組從事技術研發工作,招聘將堅持公開、公平、競爭、擇優的原則,凡符合招聘崗位要求且有意向者,請提供個人中文簡歷(包括學習、工作經歷)以及其它證明本人技能、水平的相關資料,將材料同時發送到:zhangrong8398@sina.com,主題請註明「崗位應聘」。
  • 豐元股份:擬與中科院青能所共建高能鋰電池材料研究院
    經濟導報記者 時超18日,豐元股份(002805)發布公告稱,公司擬與中國科學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籤署《共建中科豐元高能鋰電池材料研究院戰略合作協議》,以提高公司在鋰電池正極材料領域的核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