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出嫁後,一般都要回門,母親會給回門的女兒說什麼呢?

2020-12-19 李時針的時針

文/時針

中華歷史源遠流長,在這五千年漫漫歷史長河中,逐漸形成了一套特有的習慣,我們稱之為風俗。十裡不同鄉,百裡不同俗,各地都有各地的風俗習慣,但是有一個風俗,全國應該都會有,那就是女子出嫁之後的回門。

在我們這邊,結婚之後的第三天,一般就會收拾收拾回娘家,在娘家一般會呆七天,也就是中國傳統上的「歸寧」。隨著時間的流逝,回門這一風俗還一直被遵守,可是在娘家呆七天就慢慢被人摒棄了,因為婚假時間都太短了,沒有辦法呆那麼久了。

回門要有哪些講究呢?

回門與結婚都是有講究的,結婚講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並且還要有彩禮,什麼三金三銀,萬紫千紅一片綠之類的,複雜得很。

回門對比結婚來說,可能就比較簡單了。這一天,夫妻雙方早早地收拾好,穿戴整齊,新娘穿好美美的新衣服,也就是回門裝。衣服以紅色為主,區分結婚當天的禮服,穿上之後,既有美美的新娘子的喜氣,又多了幾分成熟的韻味。

除了穿上美美的新衣服之外,小兩口還要準備好回門禮,畢竟這是作為客人第一次去到娘家。原來是主人,這次是客人,聽著真的讓人心酸,但這也僅僅是一種說法罷了,不管嫁還是沒有嫁,都是父母的掌中寶。到了家裡會約上親戚朋友歡聚一堂,男孩子也可以趁此機會與媳婦家的親戚認識一下,以便於之後的相處。

回娘家要分開就寢

這個我有必要給它立一個大標題了,因為我非常的不理解這個習俗。很多地方都是這樣,回門之後再就寢的時候,新人要分開就寢。一個原因就是說,雖然兩人已經結婚,但是娘家人在心理上還是接受不了,因此還會選擇讓兩人分開就寢。

也有的說,這幾天老母親會將女兒叫到身邊,娘倆嘮一嘮嗑,因為之後可能就不會經常回家了,因此會格外的珍惜這幾天時間,擔心時間不夠,因此要將女兒放在身邊,一旦想起什麼來,就趕緊囑咐幾句,省的匆忙之下忘記了。

時針看來這個風俗並不是很好,這有多少話,白天不能說,非得晚上說,再說也不是不回來了,用得著這麼做嗎?反正這個習俗是流傳下來了,咱也想不通,有誰知道麻煩留言普及一下。

老母親會給女兒說什麼?

老母親將女兒拉到身邊,並不僅僅單純地嘮家常,是要給女兒說一些話,傳遞一些情感的。時針總結應該會嘮以下幾點:

老母親會詢問女兒在夫家過得是不是習慣;父母永遠是最關心自己的人,尤其是女兒出嫁了,她們還是放心不下。回門就是為了安撫父母的擔心,畢竟古代社會並沒有發達的信息,交通也不便利,沒辦法經常回家,更別說打個電話之類的。這樣回門就很有必要了,女兒回家來可以讓父母放心,如果遇到什麼困難,父母還可以幫襯著出出主意,方便女兒在夫家能過得開心。

傳達一種不忘本的思想自古有飛上枝頭變鳳凰一說,女子出嫁,不管是嫁入豪門還是官宦之家,都要及時回門。一來看望自己的父母,二來加深一下印象,不能忘了自己的根。但是古代講究嫁了的姑娘潑出去的水,我覺得那應該是針對貧困家庭來說的,如果是大富大貴的家庭,那還真得提醒一下,沒事常回家看看。

向女兒傳遞自己對於婚姻與家庭的感悟結婚之後,雖然角色發生了轉變,但是心理上的改變還是很不容易。女孩子適應妻子的角色,相夫教子,這一時間會讓她難以接受,但這也是她將要面臨的。於是老母親趁此機會趕緊向其傳遞經驗,讓她能快速地完成心理的轉變,這真的很有必要。

時針說

五千年歷史的沉澱細細讀來真的很有意思,尤其是這些留下來的風俗,都有其特定的含義。本次討論的回門,我更多的是看到了父母的不易,他們操心事真的太多了。

各位回想下自己的「回門」之旅,老母親告訴你什麼了?分享出來一起探討一下。

相關焦點

  • 新娘回門禁忌,這6點要注意
    相信大家對婚禮的禁忌都已經了解了。在婚禮結束後,還有一個重要的習俗,那就是新娘回門。這對於新娘來說是非常重要的。那麼,新娘回門有哪些禁忌呢?回門宴又叫歸寧宴。意指女子出嫁後,第一次與新郎一起回家,這也是中國傳統婚嫁習俗之一。
  • 三朝回門是從哪一天開始的 第三天回門是哪三天
    但是,不少人對於它的了解,也僅僅局限於「三朝回門」這一個詞語了,即女子出嫁三天要回娘家。可是,為什么女子出嫁三天要回娘家呢?新娘回門代表著什麼呢?回娘家的時候有什麼注意事項嗎?這些一連串的問題,對於當代年輕人來講,卻是並不容易。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上一課。
  • 為何古人結婚三天便要「回門」,只因有件私密事,要回娘家問母親
    正是因為如此,封建社會時期的很多習慣,隨著時間的流逝逐漸走向消亡,不過也有一些比較例外的情況,比如婚嫁習俗中便存在一些一直保留下來的東西,比如中華兒女一直遵循著結婚三天要「回門」的習俗,這是為何呢?其實原因也很簡單,因為有些東西,新娘子需要在回門的時候進行學習。
  • 為何古人新婚三天之後必須要「回門」?
    中國的婚慶習俗,有自己特有的特點,而每一個地區也都大不相同。不過,在中國大部分的地方,結婚後不久都有一個習慣,那就是「回門」。何為「回門」?其實也很好理解,就是結婚三天的時候,新婚夫婦婚後到女方娘家省親、探訪,在古代也稱之為「歸寧」。其實,不僅僅在古代,在現代社會,這樣的習俗也是存在的,有的地方是第二天回娘家,有的地方則是第三天回娘家。
  • 古人結婚後,為何會有「回門」的風俗?有些私密事只能回娘家做
    在經過提親、說媒、定親的環節後,新郎才能騎著高頭大馬,帶著花轎把媳婦兒接回家。到家後,新娘還要經歷跨火盆、拜堂、喝合巹酒、鬧洞房等流程。所有的一切都忙完後,新婚夫婦便剩下最後一項流程要走——回門。有些人感覺不理解,人家夫妻新婚燕爾,為何剛結婚便要回娘家呢?今天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古人的「良苦用心」。回門作為婚禮的最後一項儀式,第一個作用,便是表達新婚夫婦對女方父母的感恩。女方父母含辛茹苦地將女兒撫養長大,女兒突然嫁人了,心中難免會有失落之情。這時候,女兒女婿的回門,便是對老人最大的安慰。
  • 在農村,新婚三天後要「回門」,為什麼不是兩天?看完你就明白了
    儘管時代在變遷,但是像三媒六聘、定親、送日子、迎親、拜堂、洞房花燭夜、回門、謝媒等傳統結婚習俗,在當前許多農村地區依然保留著。今天農村娃就帶大家一起了解一下結婚之回門的習俗,為什麼在農村新婚後三天要回門,為什麼不是兩天呢?這裡面啥典故事和講究呢?
  • 精彩豫劇【戲曲小品】《回門》 笑的肚子疼
    回門又稱歸寧,漢族傳統婚俗。是指女子出嫁後首次回娘家探親。新婚夫婦新婚的第三天後回嶽父母家,對於新娘來說,則是初為人婦後回到自己的娘家。也有的地方在新婚後第二天去,如湖南大部分地區。漢族民間風俗,女子出嫁後,首次回娘家探親叫回門。與婿偕行者謂雙回門。元無名氏《隔江鬥智》第二折:「等我對月回門之日,我見母親,自有話講。」《紅樓夢》第一○八回:「一日,史湘雲出嫁回門,來 賈母 這邊請安。」2. 泛指回家。明高明《琵琶記·乞丐尋夫》:「久留不知因箇甚,年荒親死不回門。」
  • 為何古代新娘婚後三天要「回門」?因為有些事情,必須在娘家做
    為何自古以來留下了要回門的婚姻習俗呢?新娘子回門的習俗又被稱之為歸寧,這是我國婚姻的一大傳統習俗,新郎新娘在結婚之後,新郎陪著新娘第1次回娘家,時間一般是在結婚的第3天,當然不同的地方也有著不同的習俗,但是不管時間多長,總是要回門省親的,在這一天,新郎在見到嶽父嶽母的時候,也會正式改口,結婚的婚禮才算正式完成,回門當天一般是不能住下的,需要當天回到男方家裡,但是隨著思想的不斷開放,新娘回門也有的會選擇留宿娘家,如今的婚姻也沒有古代的那麼繁瑣了
  • 新婚燕爾,新娘子為何要「三天回門」?古代家長的做法太智慧了!
    男婚女嫁是人生成長過程中的重大事件之一,所以,從古至今的婚禮都注重儀式感。其間,還流傳下許多約定俗成的婚姻習俗,比如,合巹酒、鬧洞房、三天回門,還有陪嫁的壓箱底,這些看似毫不相干的「碎事」,其實蘊藏著古人的大智慧的——他們給予新婚的,是一組生動形象的「新婚課」。古婚俗,拜完天地後,一對新人得喝合巹酒。什麼是合巹酒呢?
  • 新婚夫婦,新娘為什麼要「三天回門」?古人的智慧我又學到了
    再者就是有壓箱底的習俗,也就是女子出嫁的時候所攜帶的嫁妝,娘家人為了能夠運輸方便,都會用一個紅色箱子作為嫁妝,裡面會放一些金銀珠寶,或者綾羅綢緞,箱子的最底部就是比較珍貴的東西,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壓箱底。娘家人一般都會在箱子裡放些什麼呢?
  • 為何結婚三天要「回門」,有什麼講究?可算開了眼
    婚禮當天所有的親朋還有都前來祝賀,但是很多地方還是有一些習俗就是新娘的家人是不能夠參加婚禮的。這對於新娘來說,是一件非常遺憾的事情。在婚禮結束之後,小兩口就算正式進入新生活了。但是這之後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儀式就是,新娘在結婚三天後要回娘家。為何結婚三天要「回門」,有什麼講究?
  • 婚後三天要回娘家,原來「回門」的禮節有這麼多
    回門就是回娘家,一般是在婚後才會遇到的一種傳統習俗。但是回門與平時的回娘家又有很大的不同,回門是在女兒出嫁之後,夫妻二人首次回嶽父母家探親。在《詩經》中就有這麼一句:「害浣害否?歸寧父母。」《左傳》中亦有記載:「凡諸侯之女,歸寧曰來,出曰來歸。」朱熹對此解釋道:「寧,安也。謂問安也。」
  • 婚禮後回門宴男方父母要參加嗎?新人回門這些講究你們一定要知道
    回門宴相對於婚禮流程來說更簡單,雖然稍微簡單一些,但其中的習俗講究也不少,很多新人把重心都用在了婚禮上,卻忽略了回門宴,回門是婚禮中必不可少的一個儀式,重要性不言而喻。回門宴是指閨女出嫁後,第一次回娘家探視父母,也是女兒偕女婿回女家認門拜親的日子,也稱歸寧。
  • 農村結婚習俗,為何新娘婚後第3天要「回門」,知道有何深意嗎?
    在我們國家上千年來,無論大到皇親國戚,下到普通平民百姓,都有著很多的文明禮儀和習俗。就拿男女結婚的事來說吧!在我們國家不管是城裡還是農村,就都有這樣一個婚嫁習俗,就是新婚夫婦婚後第3天要「回門」的習俗。意思就是說,新郎新娘婚後第三天,新娘要帶著新郎一起回娘家,這就是農村人說的「三天回門」的婚嫁習俗。可是這些農村結婚習俗,為何新娘新郎婚後三天必回門呢,又有何深意呢?
  • 婚禮結束後,新娘姑爺回門誰去接應,有什麼講究?婚嫁習俗
    回門宴也是婚禮習俗之一,新娘出嫁後1到3天,要回娘家看望父母,回門宴是為女兒姑爺回門舉辦的宴席,那么女兒姑爺婚後第一次回娘家,一般安排什麼人去接應呢?有什麼講究呢?2、新娘的表兄弟姐妹或堂兄弟姐妹如果新娘是獨生女,沒有同父母的兄弟姐妹,那也可以由一位平時關係比較好的表兄弟姐妹或堂兄弟姐妹上婆家接新娘回門。這樣新娘會有歸屬感,不會覺得自己孤獨。3、也有的地方是姑爺跟女兒回門那天早起準備好回門禮物,小兩口一起回家,到了娘家後由自己的親姐妹來接應,也是可以的。
  • 新婚燕爾,新娘子為何要「三天回門」?古代家長考慮得相當周到
    在古代結婚是要講究三書六禮,排場大小,而且還有許多特殊的風俗。這些風俗有些確實不值得提倡,但還有些卻頗有道理。回門就是其中的風俗之一,那麼你知道回門的意義有哪些嗎?回門的流程回門是結婚所有禮儀流程中的最後一項,新婚夫婦回娘家。
  • 農村流行的新媳婦三天回門是怎麼回事?為什麼回?有啥講究嗎?
    在出嫁前夕,母親或嫂子會告訴女孩子一些婚後的生活,雖然有些讓她們不知所措,但這卻是她的人生必須要經歷的。就算是如此,母親和嫂子也是不放心的,因為畢竟是一個從未出閣的大閨女,她會羞,會惱,會茫然無措。女孩子帶著忐忑出嫁了,娘家的母親和嫂子也並不放心,但母親和嫂子不能去女孩夫家打問,所以就有了三天回門。新婚三天的時候,一對新人一起去娘家,姑爺拜嶽父嶽母,並且會和嶽父這些男人們吃飯喝酒,而女的則會跟母親或者是嫂子聊一些私密話。
  • 古代結婚新娘三天回門,除了這個,你還知道哪些婚禮的習俗
    成親在古代是相當重要的一件事,兩人成親之前要先驗看八字,八字合適之後還要選擇黃道吉日,就連拜堂的時間都要選擇一個吉時。而定親之後女方要自己製作嫁妝,男方也要負責聘禮,可謂是規矩多多。成親之前規矩如此之多,那麼成親後是不是就能消停了?其實不然,鳳冠霞帔、三書六禮的古代婚禮遠不止拜堂這麼簡單。或者說,拜堂才只是剛開了個頭而已。
  • 婚後一定要帶妻子「回門」,你知道為何嗎?
    小夫妻倆,在剛剛步入婚姻的殿堂後,一般都會今早選擇時機「回門」,那麼「回門」究竟是為了什麼呢?圖片源自網絡我們都知道,在古代,婚姻不是由男人和女人自己決定的,而是一般由"父母的命令"和"媒人的話"決定的。
  • 新娘回門誰去接,新娘回門的穿著講究
    回門又稱歸寧。按照我國婚俗習慣,結婚三天後,新娘要攜新郎回娘家,認門拜親。那新娘回門應該由娘家的誰去接,回門穿著又有什麼講究呢?回門的時間新娘回門的時間一般都是在結婚後的第三天,不過在有的地區也會有當地特有的婚俗文化,我們儘量多了解一下當地的習俗,按照當地的習俗來確定回門的時間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