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22 06: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藝術是什麼?
藝術是什麼?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我們
12月20日
揚中法院利劍護航
為高質量發展使出執行「硬招」
登上學習強國APP!
集中開展「打擊惡意逃廢銀行債務行為」「掃黑除惡打財斷血」等「拉網式」執行活動、在鎮江法院系統率先建立懸賞執行和律師調查令制度、發布失信被執行人信息2050人次、藉助執行抖音直播加大以案說法力度……
2020年以來,揚中市人民法院始終堅持「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工作目標,緊緊圍繞「司法為民、公正司法」工作主線,持續鞏固「基本解決執行難」工作成果,用一系列硬招、實招為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實保障。
截至2020年12月16日,全院共受理各類執行案件4178件,執結3508件,結案率83.96%,執行到位標的3.07億元。執行案件執結率等相關核心質效指標居鎮江法院系統前列。
凝聚共識,構建綜合治理執行新格局
經過多年努力,「黨委領導、政法委協調、人大監督、政府支持、法院主辦、部門配合、社會參與」的綜合治理執行難工作格局在揚中市已基本形成。為擴大執行聯動覆蓋面,揚中市人民法院與金融機構、行政機關互聯互通,建立「點對點」網絡執行查控機制,查控覆蓋領域達17個,在鎮江法院系統率先開設的不動產網絡查詢專線的做法受到省法院高度肯定。
在增強信用懲戒精準性方面,揚中市人民法院構建「一處失信、處處受限」的聯合信用懲戒機制,對失信被執行人融資信貸、企業註冊、工程招標、高消費等行為進行嚴格限制,2020年以來,共限制高消費和出境2042人次,413名失信被執行人迫於壓力主動履行義務。
為提升社會公眾關注度,揚中市人民法院定期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執行工作情況,爭取大眾理解支持;組織開展集中執行抖音直播活動,吸引130餘萬網友在線觀看,多形式利用自媒體加大以案說法力度,引導人民群眾釐清「執行難」與「執行不能」的界限。
改革創新,完善分權集約、管理科學執行模式
2020年以來,揚中市人民法院堅持把改革創新作為切實解決執行難的根本動力,立足當前,著眼長遠,構建公正高效的執行體制機制。
作為推進指揮中心實體化運行有力舉措,揚中市人民法院全面推行執行指揮中心辦理網絡查控等8類事務性工作、提供視頻會商等5類技術服務、承擔繁簡分流等4項管理職責的「854」模式,打破「一人包案到底」的傳統壁壘,實現執行權分權集約運行、全程閉環監管。
為健全規範有序、高效運行的執行體系,揚中市人民法院加強執行案件重要權力節點管控,將辦案流程細化為34個節點,嚴格終本程序管理,將終本案件納入信息庫進行實時監控、動態管理,終本案件合格率持續保持100%。上線「一人一案一帳號」執行案款管理系統,實行案款發放線上線下五級審批機制,對新執行到位案款全部在1個月內發放給申請人。
同時,推動首次接待、立案、分案、查詢、材料收發、文書製作等事務性工作集約化辦理,執行效率顯著提高。設置專人接聽、處理執行線索舉報電話,建立「執行110」值班備勤制度,快速反應能力全面提升。推進涉案財物規範性處置。拓寬財產發現渠道,有效破解「查人找物」難。2020年以來,累計發布執行懸賞公告9人次。健全「法院+淘寶網拍賣平臺+網拍輔助機構」工作模式,加強與網拍貸款機構協調配合,提高財產處置效率。今年以來,共上架拍品93件,成交54件,拍賣溢價率16.95%。
擔當盡責,堅持順應民意、化解民憂執行導向
揚中市人民法院將解決執行難作為「一把手工程」抓實抓細,加大執行力度,全力兌現勝訴權益,積極回應人民群眾對執行工作的新要求、新期待。
在開展執行攻堅集中行動中,主要領導、分管領導主動下沉一線,現場指揮調度「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揚中市人民法院共組織集中執行、專項執行活動9次。
全市營商環境優化提升行動中,揚中市人民法院出臺《服務保障民營經濟發展十二條司法措施》和《服務保障中小企業戰疫情渡難關的實施意見》,對因生產經營遇到暫時困難的被執行企業,依法審慎使用強制措施,靈活採用「放水養魚」的辦法,幫助企業化解債務危機。加強司法救助工作,體現司法人文關懷。2020年以來,共為生活確有困難的申請人發放執行救助基金近32萬餘元。
2020年年初,北京某上市公司因買賣合同糾紛被訴至揚中市人民法院,在執行保全裁定過程中,揚中市人民法院依法凍結了該上市公司的基本戶。該上市公司因經營不善申請法院解除基本戶凍結,揚中市人民法院本著善意執行、文明執行的理念,積極與保全申請人溝通,最終通過「換封」方式解除了對該上市公司基本戶的凍結,在確保申請人實現債權不受影響的前提下,最大限度降低了對被申請人及相關上市公司的不利影響。這樣一個雙方滿意的結果,就是揚中市人民法院主動作為、促進公正善意文明執法的真實寫照。
原標題:《【學習強國】江蘇揚中:利劍護航 為高質量發展使出執行「硬招」》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