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高質量發展 開發性金融服務國家戰略再譜新篇

2021-01-10 新華網客戶端

春節假期,正處於空載試運行階段的福州地鐵2號線各個站臺上依舊一派繁忙景象,地鐵工作者們不放假不停工,為確保市民「五一」前坐上地鐵而忙碌著。福州地鐵2號線是福州市第一輪軌道交通建設規劃確定的兩條軌道線路之一,正式運營後將與地鐵1號線形成十字型骨幹網架,有效緩解福州市交通擁堵狀況,提升市民出行便利度。

對於地鐵這種重大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來說,資金保障無疑是非常重要和基礎的因素。與很多大中城市的軌道交通項目一樣,福州地鐵建設也得到了國家開發銀行的金融「援手」。近年來,國開行大力支持福州市軌道交通建設,已累計向福州地鐵集團授信730億元,並先後牽頭組建了福州地鐵1、2、5、6號線4個項目的貸款銀團,實現貸款發放178億元,有力支持了福州市基礎設施補短板。這只是國開行發揮逆周期調節作用、支持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案例之一。作為開發性金融機構,國開行在落實和助力國家宏觀經濟政策實施方面承擔著特殊使命,在服務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國開行黨委書記、董事長趙歡表示,2018年,國開行有效應對外部環境深刻變化和經濟下行壓力,堅持新發展理念,紮實服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助力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全年向實體經濟提供融資3.4萬億元。截至2018年底,國開行集團資產總額16.2萬億元,銀行資產總額15.98萬億元,不良貸款率連續14年保持在1%以內。

助力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推進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主線。過去一年,國開行在「破」「立」「降」上下功夫,助力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深化。

在「破」方面,國開行積極推動破除低端無效供給,鋼鐵、煤炭、煤電等過剩產能行業貸款餘額穩步下降。在「立」方面,國開行加大對集成電路、高端裝備、綠色環保、基礎設施等領域的支持力度,培育發展新動能。在「降」方面,國開行去年減免中間業務收費70億元,新發放人民幣貸款平均執行利率低於同業平均水平,助力降低實體經濟成本。

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根本要靠科技創新。在陝西,國開行積極挖掘當地豐富的科技資源,全力支持西安交通大學科技創新港、西安光機所低軌商業衛星物聯網等重點項目建設,累計向陝西產學研、軍民融合、科技密集區域建設等領域投放貸款150億元,助力陝西培育創新發展新動能。

基礎設施補短板是當前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一項重點任務。在山西,國開行以山西省組建交通控股集團為契機,創新融資再安排模式,依託企業信用,優化融資結構,降低融資成本,以市場化手段助力山西高速公路建設運營,著力破解當地高速公路發展面臨的資金難題,取得積極成效。

民營經濟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高質量發展、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主體。國開行助力解決民營企業階段性資金緊張,設立1000億元專項貸款支持民營企業紓困。截至目前,該專項貸款已實現發放超過320億元,有效解決了數千家企業的三角債問題。

國開行行長鄭之傑表示,2019年,國開行將貫徹「鞏固、增強、提升、暢通」八字方針,鞏固「三去一降一補」成果,增強微觀主體活力,著力提升產業鏈水平,助力暢通金融和實體經濟良性循環,更好服務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積極促進民生改善

日前,一家來自廈門的企業為四川烏蒙山區深處的敘永縣貧困農戶帶來了脫貧希望。國開行四川分行、廈門分行協同,貸款支持廈門建發紙業專項採購敘永縣農戶的竹原料,將促進敘永縣45萬畝竹基地建設,帶動烏蒙山區貧困人口實現人均增收1413元。這是國開行東西部扶貧協作在四川省落地的首個項目,也是該行秉承「增強國力、改善民生」的崇高使命,聚焦脫貧攻堅、棚戶區改造等民生領域,努力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的一個具體案例。

利民之事,絲髮必興。脫貧攻堅事關百姓疾苦,事關全體人民共享全面小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2018年,國開行按照「融制、融資、融智」的「三融」扶貧策略和「易地扶貧搬遷到省、基礎設施到縣、產業發展到村(戶)、教育資助到戶(人)」的「四到」工作思路,著力推進扶貧「三大行動」。第一是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行動。在準入標準、貸款利率、信用結構、貸款期限和人員派駐等方面對深度貧困地區給予傾斜支持。第二是東西部扶貧協作行動。連續兩年召開開發性金融支持東西部扶貧協作推進會,與東部地區政府聯合舉辦12場「開發性金融支持東西部扶貧協作在行動」活動,對接290家龍頭企業,促成244個項目達成合作意向。第三是定點扶貧行動。國開行不斷加大對貴州務川、正安、道真和四川古藺四個定點縣的幫扶和支持力度,當年向四縣新增發放貸款12億元,安排捐贈資金650萬元。同時,加強與中央國家機關和單位的定點扶貧合作。2018年,國開行發放精準扶貧貸款2668億元,覆蓋全國1118個國家級和省級貧困縣。

對於出身於貧困家庭的學子來說,教育是改變自身及家庭命運的一條重要途徑,而助學貸款正是打開這扇命運之門的鑰匙。作為我國助學貸款的主力銀行,國開行滿足了全國85%以上家庭經濟困難學子的助學貸款需求。截至2018年底,該行已累計發放助學貸款超過1600億元,幫助1188萬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順利完成大學學業。同時,國開行堅持助學助業兩手抓,累計在20個省市舉辦了56場針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專場招聘會,達成初步就業意向超過7.6萬個。

圖為山東省濱州市博興縣兩名貧困大學生在了解國開行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相關政策。

棚戶區改造是重要的民生工程、發展工程,承載著億萬棚戶區居民的期盼。國開行把棚戶區改造放在支持民生改善的突出位置,切實發揮棚戶區改造融資主渠道作用,與有關部委及地方政府密切合作,建立健全棚戶區改造相關配套政策和制度,積極推動投融資模式和金融產品創新,以市場化方式鼎力支持棚戶區改造和相關配套基礎設施建設,累計幫助超過2300萬戶棚戶區居民「出棚進樓」,實現從「憂居」到「宜居」。

圖為國開行支持的遼寧撫順採煤沉陷棚戶區改造項目。

趙歡表示,國開行2019年將大力實施脫貧攻堅「三大行動」,新增資金、新增項目、新增舉措向「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地區傾斜,確保精準扶貧貸款發放力度不減。同時,紮實做好民生保障工作,做好符合要求的棚改續建項目貸款發放,加強新開工棚改項目金融支持政策研究;大力開展助學助業,加大深度貧困地區助學貸款支持力度。

鼎力支持生態環保

汙染防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必須打贏的三大攻堅戰之一。過去一年,國開行秉承綠色發展理念,努力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圍繞生態環境保護、綠色城鄉建設、工業綠色轉型等重點領域,持續加大對大氣、水、土壤環境汙染防治的支持力度。特別是在推進長江大保護和綠色發展方面,國開行與國家長江辦籤署推進長江經濟帶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戰略合作協議,支持江蘇常州市新北區長江大保護、浙江湖州市南潯區「百漾千河」水環境綜合整治、湖北武漢市青山北湖試驗區等項目建設,發放超過2600億元貸款助力長江經濟帶汙染治理、環境保護修復、交通互聯互通和新舊動能轉換等領域發展。

圖為國開行支持的浙江安吉「中國美麗鄉村」建設項目。

同時,作為我國最大的債券銀行,國開行近年來主動探索發行了「長江經濟帶水資源保護」「粵港澳大灣區清潔交通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綠色發展」等專題綠色金融債券,並在香港聯交所和中歐國際交易所成功上市發行首筆中國準主權國際綠色債券,既引導各類資金支持生態環保事業,又有力地推動了綠色債券在中國的發展。2018年,國開行首次發行了綠色信貸資產證券化產品,成為該行踐行綠色發展理念的又一次有益嘗試。截至2018年底,國開行綠色信貸餘額超過1.9萬億元,繼續保持我國綠色信貸主力銀行地位。

鄭之傑表示,2019年,國開行將加強與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等部委溝通協調,大力支持環保節能減排、長江大保護、京津冀空氣品質改善和海岸線保護等領域發展,配合打贏藍天保衛戰,助力建設美麗中國。

服務共建「一帶一路」

日前,國開行向中蒙兩國新開放的烏力吉—查幹德勒烏拉口岸多個項目承諾貸款4.18億元,並實現首筆貸款發放8400萬元,為服務共建「一帶一路」,完善中蒙俄合作機制建設,打造我國向北開放新窗口增添了新的動力。這也是國開行持續助力「一帶一路」建設的最新案例。

2018年,國開行把服務共建「一帶一路」作為開展國際業務的重中之重,積極配合國家領導人互訪和上合組織青島峰會、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等國家主場外交,推進國際合作重大項目取得新進展,高質量落實在首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公布的2500億元等值人民幣專項貸款。截至2018年底,專項貸款已累計承諾折合人民幣4665億元,累計合同籤約人民幣2359億元,有力支持了「一帶一路」基礎設施建設、國際產能合作和金融合作。

「一帶一路」不是中國的獨奏,而是世界各國實現共同發展的巨大合作平臺。過去一年,國開行不斷加強多雙邊金融合作,發起成立了中阿銀聯體、中非金融合作銀聯體,進一步擴大全球金融合作的「朋友圈」,獲得有關合作方的高度認可。同時,積極推進「一帶一路」框架下政府間規劃合作,廣泛開展國際學術交流與智庫合作,推動「一帶一路」專項多雙邊交流培訓和專項獎學金成果落地,助力凝聚共建「一帶一路」的人心和共識。

功崇惟志,業廣惟勤。2019年,我國將迎來新中國成立70周年,國開行也將迎來成立25周年。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國開行將堅持黨對開發性金融的全面領導,聚焦使命定位,遵循金融規律,著力補齊短板,強化風險防控和內控合規,推進改革創新,積極發揮逆周期調節作用,加大信貸服務實體經濟發展力度,為我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大局穩定作出新的更大貢獻。(郭凱軒)

案例一:

陝西:開發性金融助民企解燃眉之急

「國開行給予我們中小型民營企業的資金及業務支持,不但緩解了企業的燃眉之急,更重要的是給了我們信心和力量,讓我們真切看到了國家支持民營企業政策落地的實效,同時給我們企業更多的無形增信。」這是西安華歐精密機械有限公司董事長樊延都在寫給國家開發銀行的感謝信中的話語。

華歐精密是一家總資產不足一億元的小型民營企業。依靠過硬的技術水平,華歐精密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穩穩地站住了腳跟,其產品佔據了約3%的市場份額。目前,華歐精密年淨利潤500萬元以上,創造就業崗位200餘個;樊延都也作為陝西省民營企業家代表參加了民營企業座談會,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

但此前一段時間內,華歐精密曾陷入生存與發展的兩難局面之中。面對產業快速發展的機遇期,企業想抓住機會擴大生產規模。但由於其主打產品供貨周期長、回款周期長,再加上融資成本高、財務負擔重,使得企業運營成本節節攀升,遭遇階段性流動性緊張。

關鍵時刻,國家開發銀行伸出了援手。作為服務國家戰略的開發性金融機構,國開行在民企座談會結束後不久,便研究出臺了民營企業流動性支持貸款的工作方案。國開行陝西分行主動聯繫華歐精密公司,成立專項調研小組,深入企業一線生產車間,詳細了解企業主要產品,並結合產品應用領域和分類銷售情況,「融資融智」為企業量身打造困難化解的「組合拳」:一是為企業提供低於市場利率的商票貼現;二是利用平臺優勢協助企業清理應收帳款;三是利用投貸聯動給予資金支持;四是適時給予中長期項目貸款。在國開行的大力支持下,華歐精密順利度過了困境,踏上了發展的快車道。

華歐精密僅僅是國開行陝西分行支持民企發展的一個案例。近幾個月來,該行認真貫徹民營企業座談會精神,迅速落實國開行總行出臺的民營企業流動性支持貸款相關政策,截至目前已累計承諾民企專項貸款39.7億元,實現發放19.2億元,受益民企超過千家。(劉意)

案例二:

廣西:國開行「四融」服務脫貧攻堅促進鄉村振興

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指出,要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總抓手,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國家開發銀行堅決貫徹中央決策部署,充分發揮開發性金融作用,堅持「融資、融智、融制、融商」相結合,支持廣西下好脫貧攻堅「先手棋」,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機融合。

加大融資支持,助力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在農村基礎設施方面,國開行廣西分行發放貸款45億元支持凌雲、巴馬等貧困縣基礎設施改善,對廣西農網改造升級工程授信12億元並發放5億元,支持改善貧困地區與其他地區之間供電穩定性。在產業扶貧方面,承諾儲備林貸款300億元,推動自治區開展全國首個林權流轉合同憑證抵押試點工作,破解項目貸款發放瓶頸,儲備林貸款餘額突破60億元。向農墾集團、粵桂廣業公司發放貸款7.3億元,幫助蔗區貧困戶脫貧致富。推動與廣西國有三門江林場和凌雲縣籤訂油茶扶貧項目合同1.1億元,發放貸款0.2億元。在教育扶貧方面,2018年發放生源地助學貸款29億元,累計發放165.7億元,幫助103.7萬名貧困學子圓夢大學。此外,國開行廣西分行成功發行廣西交投集團、廣西鐵投集團扶貧中票27億元,成為廣西最大的扶貧債券承銷機構,在拓展扶貧項目融資渠道、降低融資成本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強化融智服務,增強貧困地區自我發展能力。2018年以來,國開行廣西分行向貧困地區派出8名扶貧金融專員以及2名貧困村「第一書記」和駐村工作隊員,將金融服務深入貧困縣鄉。積極深入廣西33個扶貧開發重點縣,按照「一縣一策」原則設計融資方案,並為凌雲縣等4個貧困縣編制扶貧規劃諮詢報告。作為廣西自治區鄉村振興規劃工作領導小組成員中的唯一一家金融機構,國開行廣西分行研究制定了《關於加快廣西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對策建議》,獲得自治區黨委政府主要領導肯定。同時,全程參與了《廣西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的編制工作,牽頭負責《廣西鄉村振興戰略投融資政策研究》,配套編制系統性融資規劃,將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戰略統一規劃、協同推進。

加強融制服務,提升開發性金融扶貧質效。國開行廣西分行積極推動開發性金融服務鄉村振興機制建設,統籌推動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銜接。2018年4月,與崇左市政府共同成立廣西首個開發性金融鄉村振興合作辦公室,支持鄉村振興規劃制定、重大項目融資方案設計和實施。合作辦的成立,對加快當地農村經濟發展、新型城鎮化建設和完善地方融資體系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積極開展融商,促進脫貧攻堅協同作戰。2018年以來,國開行廣西分行積極探索搭建廣西與東部企業的扶貧協作對接平臺,舉辦了廣西首個東西部扶貧協作銀企對接會,促進東部地區先進的技術、管理、人才、資金等優勢力量參與東西部扶貧協作,推動東部產業向西部梯度轉移。同時,主動協調推進粵桂扶貧協作,加快推動粵桂交通基礎設施互聯互通,促進區域間要素快速流動;大力支持粵桂產業合作,積極吸引廣東企業在廣西貧困縣投資創業,共同抓好項目落實,實現粵桂互利共贏、共同發展。

據統計,2018年以來,國開行廣西分行發放扶貧貸款206億元,2018年末扶貧貸款餘額1042億元,位居同業第一,貸款資金實現全區貧困縣100%全覆蓋,有力推進了廣西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楊展)

圖為國開行廣西分行支持的廣西國家儲備林生態扶貧項目。

案例三:

共抓長江大保護 湖北開發性金融給力返灣湖生態修復

一池春光,浸染水鄉。在湖北潛江返灣湖國家溼地公園,工作人員正在湖水邊忙碌,將湖面上的浮萍進行清理,不遠處的湖面上空有大群飛鳥在盤旋。

返灣湖被稱為潛江之「腎」,更是長江流域的重要溼地,上連長湖、下接洪湖,是江漢平原地區流入長江的重要水系,水面面積近5萬畝。此前,由於人們對溼地生態系統重要性的認識不足,圍湖造田、圍湖造塘,侵佔天然溼地,返灣湖溼地面積逐漸縮小至不足7000畝,湖底淤泥加深,湖泊水位變淺,水質逐漸惡化為五類水質,溼地植被特別是沉水植被逐漸消失,棲息的動物種類從幾百種銳減到四十多種。

雖然保護返灣湖早就迫在眉睫,但是因為資金等問題,當地政府近十年來多次修復計劃均被擱置。一方面,僅依靠政府財政資金投入和零星獎補無法解決項目一次性資金投入大的難題。另一方面,公益性項目回報率低、回收時間長,社會資本參與投資建設、運營維護的積極性不高。

但如今這樣的難題在開發性金融的助力下迎刃而解,國家開發銀行湖北分行融資融智支持湖北長江大保護項目。對於財政資金難以大規模支持的生態保護類項目,國開行發揮大額、長期、低成本資金優勢,對項目的集中實施提供重要支持。

返灣湖國家溼地公園生態修復項目總投資21億元,國開行授信16.8億元,撬動PPP各股東方參與投資建設,並藉助社會資本專業能力提高項目運營效率。特別是在項目推進過程中,由於返灣湖為國家級溼地保護區,國開行多次與政府部門和行業專家協商,把握生態修復和環境保護的統一性,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開展工作。首先,保持溼地與周邊環境的連貫性,避免人工設施的大範圍覆蓋,儘可能保持其原生態和溼地生物生態廊道的暢通,保持溼地水域環境與路域環境的完整性與協調性,保護溼地生態的循環體系。其次,將水系保護、汙染治理作為溼地修復項目的首要目標,同時加強對水岸、動植物棲息地的保護。同時,堅持成系統化開發項目,將返灣湖溼地及其周邊的區域作為整體考慮,水中和岸上、修復和保護統籌推進,把修建防洪通道、湖區水綜合治理、退塘還湖清淤、生態駁岸有機結合,解決分塊治理生態成效較差的問題。

截至目前,國開行已發放貸款16.1億元支持返灣湖生態修復項目,大大加速了項目建設進度,返灣湖溼地原有7000畝核心保育區已擴大至12000畝,鳥類品種增加到114種,包括極為珍稀的青頭潛鴨和白腹鷂,有效恢復了溼地生態功能和生態系統的完整性。(張曉唯)

圖為開發性金融助力湖北返灣湖國家溼地公園生態修復。

相關焦點

  • 國開行全力服務長江經濟帶發展 近兩年向長江大保護及綠色發展提供...
    國家開發銀行日前在湖北武漢召開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暨領導小組會議,部署下一步國開行支持全面推進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有關工作。國開行黨委副書記、行長歐陽衛民出席會議並講話,黨委委員、副行長周學東主持會議。
  • 開發性金融勇擔「國家隊」使命 助力四川脫貧攻堅奔小康
    自2016年以來,國家開發銀行四川省分行(以下簡稱「國開行四川分行」)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按照「兩不愁、三保障」標準,堅持「三融」「四到」「三大行動」等開發性金融扶貧的路徑和方法
  • 《關於加快推進國家文化與金融合作示範區發展的若干措施...
    站在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的新徵程起點,這份文化金融合作發展的規劃將為推動北京市文化產業轉型升級,構建高精尖經濟結構,優化營商環境、促進首都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也將為致力於在新場景、新業態、新消費、新動能發展浪潮中成長的文化、金融、科技企業帶來更多「東城機遇」。
  • 巴彥淖爾迎來綜合金融助力高質量發展「及時雨」
    會上,中原農業保險內蒙古分公司總經理盛佳峰分享的《綜合金融助力鄉村振興服務河套灌區現代農牧業高質量發展服務方案》備受關注。他說,中原農業保險作為功能類國有企業和專業性農險公司,不忘惠農利民初心,回歸金融服務本原,與農業銀行、鼎新融資擔保、農牧業融資擔保等金融機構一道,積極落實黃河流域河套灌區、汾渭平原生態保護和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交流協作會議精神,圍繞巴彥淖爾六大優勢特色產業的綜合金融需求,創新形成多項綜合金融服務模式,目前這些金融服務已讓巴彥淖爾農牧企業、經營主體持續受益。
  • 西安經開區:凝聚金融力量 服務高質量發展
    2018年至2020年9月,西安經開區各類金融服務企業從331家增加到406家,初步形成了完整的產業生態,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據不完全統計,2020年前三季度營業收入超過100億元,同比增長15.15%,奮力追趕超越,為區內經濟建設提供強有力的金融支撐。
  • 《關於加快推進國家文化與金融合作示範區發展的若干措施》重磅發布
    站在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的新徵程起點,這份文化金融合作發展的規劃將為推動北京市文化產業轉型升級,構建高精尖經濟結構,優化營商環境,促進首都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也將為致力於在新場景、新業態、新消費、新動能發展浪潮中成長的文化、金融、科技企業帶來更多「東城機遇」。
  • 東城明年將建成國家文化與金融合作示範區服務總中心
    如今,東城區加快推進國家文化與金融合作示範區發展亦有了行動指南,11月18日,北京市發布《關於加快推進國家文化與金融合作示範區發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措施》),其中包括建立文化企業貸款「白名單」管理制度、開展「監管沙盒」文化金融試點項目、實施「文菁人才」計劃、增加文化金融專營機構等24條措施。
  • 支持進出口貿易發展 服務新時代對外開放
    自成立以來,陝西省分行始終堅守政策性金融職能定位,以「會當水擊三千裡」的魄力和「亂雲飛渡仍從容」的定力,不忘初心,風雨兼程,較好地適應了市場和客戶不斷變化的需求,切實推動服務區外向型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
  • 張芳副秘書長在村鎮銀行助力普惠金融與高質量發展研討會上的講話
    歲末將至,很高興能以視頻會議的形式與各位再次相聚,共同圍繞村鎮銀行普惠金融與高質量發展進行交流探討。首先,我謹代表中國銀行業協會對銀保監會的指導,各地方銀行業協會、主發起行、村鎮銀行會員單位的鼎力支持表示感謝,對今天參加視頻會議的各位嘉賓表示歡迎。
  • 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見到新氣象推動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定調2021...
    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加快「建成支點、走在前列、譜寫新篇」,確保「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會議強調,做好明年經濟工作
  • 看金融支持長三角發展的江蘇銀行樣本
    12月15日,江蘇銀行與長三角G60科創走廊在上海聯合舉辦全面戰略合作協議籤約暨「G60科創貸」產品發布會,創新推出「G60科創貸」,直擊科創企業金融服務痛點難點,以獨特的G60科創企業服務體系,為科創企業發展全面賦能,打造了金融助力長三角發展新樣本。人民銀行上海總部、上海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松江區和江蘇銀行領導出席會議並見證籤約儀式。
  • 第十七屆中國國際金融論壇在滬舉行
    他說,創新者須時刻把防範可能出現的風險放在心上,不能因為利潤高就盲目發展,監管者也要給創新者留有空間,這樣會形成良性循環。同時,創新與監管者都應該注意到P2P的教訓,風險與監管相輔相成,防患於未然才能行穩致遠。  國家開發銀行原副行長李吉平表示,我國應大力發展直接融資,推進金融體系改革;大力發展科技金融,更好服務科技企業;更多關注開發性金融。
  • 聚焦長三角一體化發展 安徽銀保監局引領銀行機構強化金融支持
    據了解,今年以來,安徽銀保監局積極引領轄內股份制銀行機構,從設立區域中心擴大金融輻射能力、支持科技創新高地建設、踐行生態優先綠色金融等六方面,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服務長三角一體化發展。
  • 金融服務|南京銀行:打造金融服務電影業「江蘇樣本」
    參加籤約的南京銀行行長林靜然表示,該行將依託省電影局政策支持與協調,充分發揮自身文化金融的業務優勢,在未來三年為江蘇電影企業提供不低於30億元的授信額度,用於支持精品製作、電影科技、影視基地發展、發行放映等領域,助推江蘇電影業高質量發展走在前列。
  • 《中國金融》|楊立傑:推動中國印鈔造幣高質量發展
    作為國家法定貨幣的設計者、製造者、維護者和貨幣綜合解決方案的提供者,中國印鈔造幣嚴格履行人民銀行賦予的職責,為國家經濟發展和金融穩定發揮重要作用。我們先後設計、研製、生產了五套人民幣,以及題材豐富、技術先進、印製精美、意義重大的紀念鈔(幣),曾為十多個國家和地區設計、製造貨幣。特別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版第五套人民幣5元券將於11月5日發行。
  • ...綜合服務平臺正式揭牌,打造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發展「服務好管家」
    中國(北京)自貿區朝陽區金融綜合服務平臺正式揭牌,打造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發展「服務好管家」 2020-11-20 15: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陳宇學: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指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這為推動高質量發展、建設科技強國、建設現代產業體系、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了重要遵循。面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強調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意義重大。科技強國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應有之義,是現代化強國的重要組成內容,同時也是其他領域現代化的戰略支撐。我國已從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十四五」將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徵程。
  • 農行三明分行為地方高質量發展注入金融動力
    金融「活水」,賦能高質量發展。農行三明分行持續提升金融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契合度和貢獻率,為新三明建設作出積極貢獻。傾情實體,持續助推企業爬坡過坎金融是現代經濟的血液,血脈通,增長才有力。「我們要持續圍繞市委市政府『四篇文章』部署,嚴控金融風險底線,優化服務實體舉措,不斷提升金融科技水平,推動實體經濟持續健康發展。」11月23日,吳雅雅到市分行營業部開展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宣講,對服務實體經濟提出新要求。下沉金融服務重心,與地方發展同頻共振,農行三明分行將接續譜寫服務實體新篇章。
  • 珠海與嘉義基層政黨交流再譜新篇_中共中央臺灣工作辦公室、國務院...
    珠海與嘉義基層政黨交流再譜新篇 時間:2013-10-17 15:20   來源: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  日前,應臺灣中國海峽兩岸農業協會和中國國民黨嘉義市委員會的邀請,中共珠海市委副書記、市紀委書記王衍詩率領珠海市廉政建設與城市管理考察團赴臺,就臺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