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常見的去臺北的目標有:熱情民眾、夜市小吃、小清新文藝情調、民國風、傳說中被很好保留的中華文化、臺妹……很多都是踏上那片土地不論主動還是被動,都一定會接受到的。老臺北舒國治說臺北「只有佇足,沒有去處」,然也。「只有佇足,沒有去處」這一點決定了:即使臺北似乎也沒什麼好玩的地方,但兩天時間肯定不夠。畢竟佇足的前提是放慢節奏,否則走馬觀花什麼都得不到。不要想著一網打盡,圖個淺嘗輒止就好。
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來跟我切磋探討最好,但我發現大部分人不知道自己要什麼,所以……
【故宮+士林夜市】
——如果你想要不虛此行到此一遊,可以在行程中安排故宮、士林夜市。
臺北故宮看展品不看建築,常設展包括玉器、瓷器、青銅器、書畫等乾貨,特展也期期有驚豔之處。愛好此道的一天出不來,去十次八次不嫌多;沒興趣的就不要為了到此一遊去湊熱鬧了,不嫌煩嗎?
去臺北故宮常見的方法是搭乘捷運到士林站,跟隨大陸口音轉過街角到公車站,再跟隨我們的同胞跳上車,沿路還得看一會兒外雙溪的風景。需要一小時不等,看你從哪裡出發。
不要忘了預留出半小時在最底層購買故宮周邊當作伴手禮噢~暢銷產品如「朕知道了」紙膠帶其實不便宜的,書籤、文件夾、小鏡子什麼都有趣又實用。
從故宮出來大多是傍晚,且你很餓,順帶可以把士林夜市拿下。在anti士林多年以後,最近我認識到了它的意義。都說士林夜市「很遊客」,但這也意味著它很能滿足遊客,作為臺灣最大的觀光夜市,趕時間的能一網打盡大腸包小腸、蚵仔煎、大腸面線等知名小吃,適合集點打卡型的你。
士林夜市在捷運劍潭站。不要在士林夜市買水果。
【溫羅汀】
——如果你想去臺灣狠狠清新一把,臺大師大附近可以花上大半天。
溫羅汀指的是臺大附近溫州街、羅斯福路、汀州路,即捷運公館站和臺電大樓站附近的大街和小巷,而我更希望再加上泰順街、龍泉街、師大路等等……臺灣兩大名校臺大、師大讓這一塊兒校園氣息濃厚,二手書店、咖啡店扎堆。
張懸蘇打綠的出道的女巫店、1976經營hush成長的海邊卡夫卡,都是結合了咖啡店和live house的清新聖地,周末夜晚常有演出,可以留意。
必須指出,溫羅汀之清新氣氛並非為遊客而作,「景點」並不集中,目的性很強的踩點式反而掃興。
可以安排某個下午從公館站(臺大)往臺電大樓站(師大),然後晚上就直接去師大夜市吃吃逛逛,師大夜市除了小吃,還有一些賣衣服的小店或許能淘點什麼;反過來就去逛公館夜市。這倆夜市都不是「很遊客」,名攤沒有那麼集中,不過它們貴在除了小吃,這邊附近還有很多好吃的非連鎖異國料理店!(要開一篇專門寫吃的了!)
永康街(捷運東門站)也在附近,腳力好的能一路走過去,而不用轉捷運。永康商圈在我看來也屬於「清新掛」的,安然從容,主要還是吃的多……
溫羅汀永康街什麼是我的愛,真的感興趣再問,我邊回答邊補充。
【迪化街+大稻埕】
——如果你想回溯老臺北味,迪化街是一個去處。
迪化街是老臺北的商業中心,晚清的臺北這裡是布料、茶葉、南北貨的集散地,商鋪林立。臺灣文物保護做得好,昔日繁華以「容積轉化」的方式保留下來,建築有得看以外,仍在經營的老店還有當年情懷,已歇業的店鋪請文創機構進駐開發,也挺有趣。永樂布市商品琳琅滿目,進去會迷路。這裡的城隍廟據說求姻緣非常靈驗。往河岸走到了從前茶葉布匹卸貨的大稻埕碼頭,可以看看淡水河。
怎麼去迪化街是一個問題,畢竟沒有捷運直達,可以在中山站騎Ubike(公共自行車)過去。
有了Ubike活動範圍就大了,可以往南到艋胛。艋胛是比迪化街更老的商圈,淡水河河流淤塞,商圈才往淡水河下遊發展,有了迪化街那塊兒的。龍山寺是臺灣非常重要的寺廟,香火興旺,有心人可去拜拜。如果真的兩邊都想去的話,我建議從南向北,一個是按時間順序,一個是……可以在寧夏夜市收尾!寧夏夜市是我個人認為最好吃的夜市,不一定有遊客必吃的那幾項就是了。它在中山站和雙連站之間。Ubike遊「艋胛+迪化街」這個方案我自己沒試過,要謹慎噢。
【信義區+東區】
——如果你想感受臺北的城市氣息,也就是買買買,那這就不好辦了。
西門町聲名在外,它是一個什麼樣的地方呢,是臺北年輕人的區塊,聚集著塗鴉、滑板少年、影院。因為明星籤售活動還挺愛在這裡進行的,所以曝光率較高吧。我提起它,好像是為了拔草?
中國大陸的大城市什麼品牌都有,不要把臺北當成香港,這裡不久前才有h&m好嗎?信義區的shopping mall比較好逛,新光三越一館二館、ATT 4 fun、威秀影城等提供多方位的城市生活體驗,四五月正好趕上母親節折扣,化妝品套裝往往划算得可以。
買衣服可以去東區,臺北更經典的購物中心。籠統地說,東區指的就是捷運忠孝復興站附近的區域,愛搞折扣活動的sogo就在捷運站上面,此外附近小巷子裡面的設計品牌店常有明星光顧。雖然東區沒有夜市,但好吃的店不要太多,所以逛街購物黨可以在這裡解決午餐或晚餐,和甜點下午茶!此處應有音樂。
【松山文創園區】
——如果你和我一樣找不到臺北購物的正確打開方式,而又身處信義區,松山文創園區值得一去。
曾為日據時期的松山煙廠,園區建築風格樸素優雅,是看展的好地方。臺北的文創園區一到周末,活動都是滿滿當當的,不用擔心沒得逛。說到文創就有人嘀咕太文藝,其實我覺得這是臺灣人創造力的集中體現。臺北比起大陸的城市還在什麼方面佔據絕對優勢的呢?私以為文化建設。要看臺灣文創,就去松山的誠品大樓,可以參觀誠品是多麼會賺錢。(對此我是深表敬意的,雖然對於文創商業開發不予置評。)
談到誠品,信義區的誠品是旗艦店不假,但太過商業,想知道誠品在哪裡動人,還是要去24小時的敦南誠品,那裡有真正在看書的人,而動人的永遠是人。它在東區。
總之這一part就是為逛街的朋友精神物質雙豐收準備的……
【夜店】
——如果你想去臺灣把妹,夜店我也幫打聽了。(事實上我真的不在行!)
信義區是夜店區,ATT 4 FUN上面有很多知名夜店,《超體(臺灣稱露西)》的取景地Club Myst,李宗瑞「撿屍」大本營Spark ATT,還有Room 18、Lava等;便宜的可以去baby18,入場費兩三百新臺幣,喝到飽,想喝很醉可以去哦。
去夜店記得帶上護照等身份證明,以防有時入場檢查比較嚴格。
【九份+平溪】
——如果你不喜歡大都市的繁(醜)華(陋),臺北(縣,即新北市)的九份和平溪能把心和眼都打開。
因為從臺北市出發距離不太遠,又因為文藝作品的渲染,九份是遊客必爭之地。(臺灣人說九份被大陸人佔領,我在這裡翻個白眼,明明香港人也很多你們都聾了嗎!)但究竟九份是什麼樣的地方呢?依山眺海的小山城。想預先獲得感性認識,可以看看侯孝賢的《悲情城市》和宮崎駿的《神隱少女》。
依山勢而建的小城,建築錯落有致,小徑曲折蜿蜒,此乃玩點一;臨東北部海岸線,可遠眺大海,山海相交頗有氣象,(但是因為在山上也沒有親水的機會,拜託不要準備泳衣,)此乃玩點二;以九份芋圓為代表的九份老街美食,(有兩家都很知名,我都吃過,沒有特別支持哪一家,)此乃玩點三。此處又有音樂~
九份一片景點稱「九金水」,即九份、金瓜石、水湳洞,全都跟這一帶日據礦區的歷史有關,請惡補吳念真的書和侯孝賢的電影來獲得沉甸甸的滄桑。這幾個景點之間都有客車,而我等下會推薦另外的交通方式。
喜歡鐵道小火車什麼的怎麼能錯過平溪線啊,況且況且況且……這一線上猴硐(貓)、十分、平溪(天燈)、菁桐站站都有得玩,清新到會現場吐出來!這裡面有一些感性認識(推起自己的東西真是不手軟啊!
這兩大塊在同一個方向,各需要約為不到一天的時間,看你什麼節奏在玩。某次非常悠閒地遊完九份到金瓜石,天色漸暗,差不多要打道回府,突然被包車司機安利上了車,晚上竟然又玩了平溪線!我才意識到包車可以一石二鳥!臺灣的司機大多好人,花錢是花錢,但不會有被騙感,一路推介、聊天、服務,我上次花了2000NTD自覺挺值。
不包車一石二鳥估計也行,白天平溪線,晚上住九份看紅燈籠映照的山城什麼。
【淡水+北投】
——如果你沒有時間精力放逐山野,但還是想要一點自然,大多數人前往淡水北投應該都是這樣的原因吧?
淡水的玩點包括《不能說的秘密》淡江高中取景地、紅毛城(臺灣被荷蘭殖民的歷史遺蹟)、淡水老街(阿給、鐵蛋等小吃們)、漁人碼頭、淡水夕照(淡水河)。歷史遺蹟什麼我覺得跟大天朝是沒啥可比,臺北的天氣習慣不給淡水夕照留什麼機會,去了很多次我都get不到淡水的point。不過很多人一去再去,無怨無悔,祝你們和淡水結緣~不好意思我又有音樂了哦~滬尾就是九份啦~
北投有溫泉博物館和圖書館,我都沒去過!臺灣受日本影響,溫泉旅館都很好,北投好像就有幾家不錯的。反正和淡水在同一個方向你們自己感受一下,對不起我弱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