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歲的姑娘,你被臺式民主弄哭了嗎?

2021-02-25 鳳凰新聞客戶端

22歲的蔡博藝

「蔡小公知,被民主弄哭了吧?」有人在微博上這樣揶揄。

9月15日,22歲的蔡博藝,以「大陸生」身份參選臺灣淡江大學的學生會會長,因選舉組織者藉故推遲選舉,她的團隊表示不滿,與對方爆發「肢體衝突」,媒體報導她「跌倒在地痛哭」。

本來學生會選舉從來不是什麼大事,但首次有「大陸生」參與競選,而且參選遇阻,輿論一片譁然。很多人說,這明明白白地揭示了「臺式民主」的「虛偽」:「閉嘴,我們在討論民主呢!」

「今天很多人問我:經過這件事情,你對民主制度失望嗎?我的答案很簡單:我對民主不失望,但對破壞民主很失望,」事件發生次日,蔡博藝在臉書上這樣寫道。

「90後」成為首屆「陸生」

她是標準的「90後」。

蔡博藝出生在甘肅蘭州,是一對大學教授的獨生女兒。11歲時,她跟著父母遷居到浙江湖州。高二,她隨母親臺灣遊,被臺灣人的禮貌、友善和淳樸打動。高中畢業那年,適逢臺灣高校首次對大陸應屆高中畢業生開放,她成為首屆赴臺讀書的928名大陸學生之一。

到臺灣兩個月後,她在人人網上寫下那篇著名的日誌:《我在臺灣,我正青春》。作為首屆赴臺讀書的學生,她說赴臺手續「繁複到讓人抓狂」,「如同升級打怪」:她在日誌裡表示「感謝國家」,18歲的她「鳴謝」了臺辦、派出所、公證處等20個部門。

踏上了臺灣的土地,她才意識到,身上已有了「陸生」的標籤。她讀書的大學叫淡江大學,在一個叫「淡水」的小鎮上。

淡水是個「離繁華很近、離喧囂很遠」的小鎮。「我有同學到淡水後,對於臺灣的一切幻想瞬間毀滅,直接買了張機票回大陸,準備去英國。他沒有想到臺灣會有這麼破舊的地方,會有這麼狹窄的街道,簡直就是個城鄉結合部。他幻想中的臺灣應該處處都是寬闊的馬路,居民區都像中央CBD一樣,而淡水讓他這個大城市來的人,一下子有了回到解放前的感覺。所以,他趕緊地橫渡臺灣海峽,殺回到了大陸,」她說。

可是她卻把這小鎮「愛到心底裡去了」。這裡生活節奏不快,不堵車,物價便宜,東西好吃,民風淳樸,風景優美。

漸漸地,她聽懂了臺灣人的「笑話和髒話」。雖然有長輩「關照」她「莫談政治」,不過她還是忍不住,在人人網上發表了那篇著名的日誌,稱讚臺灣的「包容」。那篇日誌後來被轉得鋪天蓋地。

很快有出版社聯繫她,希望她出書。2012年,她真的出版了一本書,書名和她那篇日誌的標題一樣:「我在臺灣,我正青春」。書裡提到了臺灣選舉,臺灣學生會,「孤島與高牆」。在一個20歲少女的眼中,臺灣光怪陸離又魅力十足。這本書獲選《亞洲周刊》2012年度十大好書。

「像公民一樣地參與」

她喜歡寫字。

她曾寫過一篇著名的博文:《像公民一樣地參與》。其中提到臺北好幾次「強拆風波」:「很多人自發地站出來,為素不相識的一戶人家擋拆、擋警察、擋挖土機」;她寫「釘子戶」們不但要面對高額罰款、威脅恐嚇,連來「維穩」的警察加班費也要算在這些「不順從」的住戶頭上。

「但還是有人沒在怕」,她寫道。

她已經不滿足於僅僅是「觀察」了。她在學校裡加入了一個「異議性社團」,叫「五虎崗社」。

蔡博藝告訴鳳凰網,所謂「異議性」跟大陸理解不一樣,並不是說必然地要反對什麼,只是推動學生對社會議題的關注,組織各種演講,討論環境、勞工、同性戀、新聞自由、死刑存廢等。

在接受《亞洲周刊》採訪時,蔡博藝說,在臺灣讀書的最大收穫是:「心態越來越好,能包容別人。你要學會和不同意見的人活在同一個世界裡。」

《亞洲周刊》報導說,香港爆發反對國民教育運動時,蔡博藝曾和來自香港的同學有過一場大激辯。香港同學認定那是洗腦教育,蔡博藝卻認為「那個無關緊要,因為你長大後會有自己的想法,會有機會糾正教育中的錯誤」。兩人從晚上11點一直爭辯到凌晨3點。

蔡博藝說那場辯論「蠻爽的」,她喜歡這種「觀念的激烈碰撞」。而最後,她坦言對方「有一點點說服到我,他說不會因為它影響小,就支持它去做」。

是的,她越來越關注政治。因為她的日誌、文章,當然還有那本書,使她在微博上有了「蔡小公知」的名號。她自己卻並不知道。

那天,她「倒地痛哭」

今年8月,蔡博藝再次被媒體聚焦。

因為她要參選學校的學生會會長。這是首次有「陸生」參選學生會。

主持選舉的機構叫「淡江大學中央選舉委員會」,簡稱「中選會」。8月,組織方公示候選人名單,候選人資料中卻加了一項:「國籍」。

蔡博藝的名字下面加了明晃晃的五星紅旗,與其他候選人名下的「青天白日」形成鮮明對比。

選舉公告

以前從來沒有公示過候選人國籍的。為何突然加了這一項?是否針對陸生?

「大家很多糾結在國籍問題上,但其實這是個假議題,」蔡博藝認為,組織方這樣做,其實是針對她所在的社團——「五虎崗社」。該社團此前在反漲學費等好幾件事情上與現有學生會發生過衝突。

「敝社早在一年多前就和現在的學生自治系統槓上,恩恩怨怨已久,今天就算不是我出來選,是社團裡其他同學出來,他們也會想其他辦法來阻擾。只是阻擾我的話,用國籍比較方便。」

蔡博藝把自己看作「20年來的第一個挑戰者」。不是說她「陸生」的身份,她說,以往20年,競選學生會的都是學生會系統裡自己的人。從來沒有「外人」來競選過。而且以往的學生會只是辦活動,並沒有真正捍衛學生利益,她希望去改變。

不過組織方並沒有讓蔡博藝輕易就如願以償。在「國旗門」後,組織方又提出新規,稱要贏得選舉,選舉人不但要得到最高票,而且得票數必須在15%以上。

蔡博藝告訴鳳凰網,在學生普遍對選舉「冷感」的今天,要得到15%以上的票數非常困難。從過往淡江大學的學生會選舉數據,也能看出來。她認為,這是組織方故意要提高贏得選舉的門檻。

蔡博藝的團隊很快找到了新規的漏洞:該新規出臺並沒有經過合法程序。組織方承認這個問題,然後說因為有「法規爭議」,延遲選舉。

「那我們之前為選舉投入的時間、金錢、精力,豈不是全部白費?」蔡博藝很生氣。她告訴鳳凰網,他們團隊為選舉共花了一萬元臺幣(大約相當於人民幣兩千元);費用由團隊成員平攤,每個人自掏腰包大概有六、七百臺幣(大約相當於人民幣一、兩百元)。

事情就是在組織方宣布「推遲選舉」那天發生的。那天就是9月15日。

蔡博藝說,組織方打算推遲選舉,事先完全沒有通知候選人,而是在9月15日當天,突然召開記者會,宣布推遲選舉。

「那天他們三個人,穿得也很誇張,都是黑色西裝,然後就開記者會。開完記者會,我們在現場請他們給解釋,他們就是不理,還往外走。」

蔡博藝和她的團隊,試圖拉住組織方的人,要求他們給出解釋。拉扯之中,「肢體衝突」就發生了。警察也來了。媒體後來的報導稱,蔡博藝在此過程中「倒地痛哭」。

事後,學生會代理會長莊棋誠對媒體說,蔡博藝等人「單方面擴大音量的喧譁,幹擾會議秩序」,認為這是「缺乏公民素養」。

「莫名其妙,他們一直以來的做法就是破壞民主制度,破壞法治秩序,這樣的行為他們都不認為自己缺乏公民素養,反而認為我們的抗爭,說話聲音大點就是缺乏公民素養,這不是很可笑嗎?而且當時記者會已經結束了,何來幹擾會議程序?」蔡博藝憤憤不平地對鳳凰網稱。

「大家一般都是檢討沒有權力的挑戰者,說你怎麼沒有禮貌。那你們有檢討那些真正握有權力的人嗎?大家對權力者都非常的寬容,對沒有權力的人非常不寬容。這種說白了就是向權力傾斜。」

對「倒地痛哭」這種描述,蔡博藝也認為是媒體「太誇張了」。不過,那天絕大多數媒體都報導了她「落淚」。

「淚點很低」的姑娘

媒體沒有報導的是,其實蔡博藝是個「淚點很低」的姑娘。

早在剛到臺灣幾個月時,她在臺灣的報紙上看到家鄉的抗稅事件,形容自己「心痛到無法自已,即刻淚流滿面,把旁邊的廣東同學嚇了個半死」。

2013年的元宵夜,蔡博藝也哭得特別慘。那是她的蘭州老鄉,「臺電勵進餐廳」的老闆石老爺子過世的時候。她去看老爺子的遺體,黃色的布一掀開,她眼淚便洶湧而出,甚至控制不住地痛哭失聲。元宵夜,她一個人在街上遊蕩,想到老爺子病痛難以忍受時,會把扎在手上的輸液針弄掉,會把鼻管移開。「我一直在想究竟是有多痛苦,才讓他想抵抗治療。」

她的「競選總幹事」鍾夢軒也嘲笑她「很容易哭」。當時「五虎崗社」剛成立不久,一起吃飯時,鍾孟軒對她說:「你知道麼,我以前一見到大陸人就要罵『四二六』(臺灣話「死阿陸」之意),但現在我覺得不應該隨便給人家貼標籤,中國人好像也不都是我想像的那樣。」就那麼一句話,就把蔡博藝「感動得快要哭了」。

在他們「反漲學費」運動中,記者會結束後,蔡博藝和幾個同學一起衝進會議室,她搶了「麥」就開始滔滔不絕地說,說他們為什麼會衝進來,有什麼要求。她越講越哽咽,後來就當場哭了。

「我一激動就很容易哭,」她有點不好意思地承認。

不過,挨罵卻從來沒讓她哭過。「我的朋友經常嘲笑我,說我該哭的不哭,不該哭的哭,」蔡博藝對鳳凰網說。

也許是剛出書那第一場「輿論風暴」就鍛鍊了她。她形容當時感覺「好可怕」,「突然之間很多人都認識你」。大陸就有人罵她是被臺獨勢力利用。可是她說自己既不喜歡國民黨也不喜歡民進黨。「我跟民進黨有半毛錢關係嗎?沒有啊,我也很討厭他們好不好?」

她說,她喜歡的是「非主流」、在臺灣支持率只有1.74%的綠黨。

今年11月,臺北要競選市長,記者問她更喜歡連勝文還是柯文哲?「首先就不可能喜歡連勝文,他是住帝寶的人哎!柯文哲又很傲慢,很精英主義的人,非常傲視平民。如果我是臺北市民的話,我應該要想趕快遷戶口。」她認為國民黨、民進黨都屬於臺灣的「右派」,而她自嘲是「左蠢」。

最愛「冷笑話」

是的,她很容易哭。但她也很容易笑。

她說自己的最愛是「冷笑話」,她最常逛的網頁是臉書上的「冷梗研究室」。「有時候我也會覺得自己很幼稚,但我很喜歡自己的幼稚,」她臉上有一種倔強。

「倒地痛哭」事件兩天後,天涯上出現一個帖子,標題是:「蔡博藝事件內幕,你絕壁想不到幕後黑手是日本人!」

「日本報紙質疑『蔡博藝是老共間諜,參選學生會長是阿共的陰謀』!淡江大學聞訊驚慌失措,緊急停止喊停,並向國安會舉報。目前蔡博藝下落不明,其父母在賣國辦的協助下,已經趕赴臺灣營救女兒,」帖子如是稱。

蔡博藝在臉書上也轉了這個帖子,附言是一串省略號,然後她弱弱地問:「所以我現在是?」

這個帖子收集了377個「贊」,遠高於她平常的競選「檄文」。

而在選舉過程中,校方偷偷找她溝通,她則在臉書上賣萌:「要被校方摸頭了嗎?」

別人贊她:「看你們這樣的年輕人,民主有希望了」;她的回應是:「感覺好像是老人家去廟裡送香火錢,言下之意是『剩下的事情就交給你們了』,這有點不負責任吧?」

「打怪獸最大的恐懼是自己變成怪獸」

回到學生會選舉,接下來蔡博藝打算怎麼辦?

「繼續選啊!」9月21日,在臺北一家小咖啡店裡,蔡博藝毫不猶豫地告訴鳳凰網。

她留著長長的直發、長一張圓圓的臉,說話速度很快。

儘管組織方要推遲選舉,但蔡博藝估計並不可能推遲很久。學生會主席的「空窗期」從7月已經拖到現在,很多大型活動搞不了。只要選舉重開,她還會繼續上——儘管她明年6月就畢業了,就算選上也幹不了多久。

而且也有可能最後還是沒選上。但她覺得這次參選還是很有意義:「這是學生自治一個非常好的案例,把原來的學生自治系統這麼多問題暴露出來,我們要好好記錄下來,讓後面的人做參考。就算我有一個很悲情的結局,最後都沒有選上,但我覺得這件事引起的討論和對大家的啟發已經夠了,讓大家有一個反思的機會,我們已經勝利了。對方至少以後不會再那麼囂張地玩弄規則。他們應該會意識到挑戰者不是那麼容易『搞定』的。我們也可以培養學弟學妹,讓他們明白學生自治不是鬧著玩,不要依賴強人政治。」

在這次競選中,最讓蔡博藝困惑的是:「到最後我們都不知道是跟誰競爭了」。她是一號候選人,而二號候選人從始到終都沒怎麼表現,倒是組織方「中選會」處處與她作對。

從表面上看,臺灣大學裡是有充分「民主」的。仿照「三權分立」,學校裡有管「立法」的學生議會,管「行政」的學生會,還有管「司法」的學生評議會。

但實際上,在蔡博藝看來,學生評議會幾近癱瘓,學生會只管組織活動而罔顧學生利益。「我們學校的投票率要靠送飲料、送麵包便當,嚴格來說都屬於賄選,」她坦言。

臺灣民主之路走了二十多年,但在大學裡,「離民主深化還遠得很,」她說。

她的對手甚至會造她的謠。但她說自己的底線是「不向下競逐」,「不是對手黑,我們就比他們更黑,我們不要那麼快地與現實妥協。」

「打怪獸,最大的恐懼不是打不贏,而是自己也變成怪獸。」

「社運照妖鏡」

對這樣一個「陸生」,臺灣人的心態也很糾結。有評論員在臺灣媒體上如是寫:「蔡博藝,就她的身份來看,獨臺派是會對她重兵把守;但由她參與的活動,還有跟學運派之間的互動,獨臺派又應該要對她支持。」

對臺灣人這種糾結心態,蔡博藝覺得很有趣。「他們說,如果她是老共派來的,那她現在難道不應該已經被關起來?」她說著都忍不住笑出聲。

朋友們說她是「社運照妖鏡」。「通過我,所謂的臺派內部矛盾都表現出來了。」

而父母並不贊同她參選學生會。父母對這種事情的評價是「很無聊」,又擔心獨生女兒受到傷害。

「我是個很悲觀的人,可是我表現得很樂觀,」她說,父親告訴她,「從最壞處出發,向最好處努力」。父親原意本來是想教她凡事要小心,穩紮穩打。而她的理解是:狀況雖然這麼糟,但我們還是要更加努力地讓狀況變好。

就像四年前,在那篇最早讓她出名的日誌上,她是這樣寫的:「淚眼看世界,做個有良知的人,這是我的底線。」

(鳳凰網:孫瑩)

(鳳凰網獨家稿件,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喜歡本文,就分享吧:)----

點擊頁底「閱讀原文」↓↓↓,移步鳳凰新聞客戶端,樂享更多精彩!

相關焦點

  • 「臺式民主」徹底失敗
    導讀:臺灣民眾一直都認為臺灣在民主自由方面能夠與西方國家媲美,對執政黨提出的意見都會被採納。可是從實際上來看,蔡英文執政之後,臺灣的權利正在被她掌握在手中,如今蔡英文完全可以用獨裁專政來形容。「臺式民主」徹底失敗臺灣前民意代表邱毅表示,用「民選獨裁」來形容蔡英文相當貼切,很早之前就有人表示蔡英文在利用「臺式民主」弱點,實施「獨裁」。這種「臺式民主」選出來的掌權者,要麼就是「臺獨分子」,要麼就是「親美分子」,無一例外。
  • 「假謙卑,真獨裁」,蔡英文「穿龍袍」證「臺式民主」失敗
    多位兩岸學者認為,「民選獨裁」是對蔡英文最貼切的評語,也是民進黨及蔡英文甩不了的烙印,也佐證了所謂「臺式民主」在臺灣幾十年實踐的失敗,臺灣民眾要思考下次選舉時,是否還要投票給民進黨。 陳一新指出,蘇貞昌對民主制度的不識之無,若只是民進黨中少數政客的想法倒也罷了,偏偏欠缺民主素養的政治人物在該黨內部比比皆是。很難想像創黨時期言必稱民主、動輒呼籲當局開放言論自由的民進黨政治人物在兩度執政之後,竟然會蛻變成認為應該關閉批評民進黨當局的電視新聞臺以及對學者、醫生「查水錶」的政治人物。
  • 宋魯鄭:臺式民主是對中華文化的背棄
    我到臺灣時,《天下》雜誌刊出獨家2020「國情」調查和20年數據回顧,其中有這樣一個結論:「臺灣雖越來越民主、開放、多元,卻也越來越停滯、退縮、憂鬱」。臺灣的民主正在和「停滯、退縮、憂鬱」這樣的字眼連在一起,如果這一趨勢無法改變,臺灣的民主將南越化,也終將步上被統一的命運。 從實踐的層面講,以我二十多年的觀察,中華文化與來自西方的政治制度的衝突主要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 姑娘這膝蓋是怎麼弄的啊,居然這麼不小心,你男朋友看見該心疼了
    1、這操作連狗子都被看呆了,小夥子過於秀了啊2、妹子你這電動車從哪裡買的?我也要去買一臺!3、好懂事的狗子啊,這麼大的人還被被狗狗來安慰,不覺得丟臉嗎?4、穿不了的舊衣服不要扔,改一改還能放手機。6、姑娘騎自行車的方式挺別致,太逗了。7、美女養成遊戲,差不多一個意思8、呼嚕嚕,一大堆的啥東西9、好機智的老婆哈哈哈哈哈,外面好吃嗎?10、也許人家家裡就是有礦買了兩個車位呢?
  • 我把呆子弄哭了…
    有很長一段時間,我堅信呆子是不會哭的,就跟有的人隨著年齡的長大,事情見得多了,喪失了溫柔的能力,他可能也在長大的過程裡弄丟了哭的能力,至少是弄丟了在有第二人的場合脆弱到大哭、大哭到一塌糊塗的能力。男人的眼淚和女人的眼淚不一樣,女人哭的時候,你知道要給她擦眼淚,要讓她說出來,將她心裡的委屈和難過統統的倒出來。男人哭的時候,尤其是一個平時幾乎從來不哭的男人哭的時候,你只會覺得束手無策。 在那一刻,哪怕你是有孫悟空的七十二般變化,變大變小的金箍棒,大鬧天宮的超能力都是枉然。我問呆子,「怎麼了,是因為我要回去了所以你哭了嗎?」
  • 你知道,你的人生六弄會是什麼嗎
    你知道,你的人生六弄會是什麼嗎?▼人生路口的青春六弄,遺憾或許也是「圓滿」。沉在一種自顧自的情緒當中不可自拔,是我每次看完這部電影時最大的感受。電影裡主人公小綠最後的背影決絕的讓人心疼,就如同那些過往洶湧逝去的潮水回憶,再怎樣掙扎著向前,也只能眼睜睜的看著自己慢慢沉溺。
  • 「你配得上叫做民主自由嗎?」
    華春瑩 資料圖「坦白地說,讀這些報導,你很難相信這些事情發生在世界最強大、自詡為民主自由燈塔的美國,難道人的生命權和健康權不應該是最大的人權嗎?難道在疫情形勢下尊重科學、防治疫情的自由不應該是最大的真正的自由嗎?」華春瑩表示,中國政府和中國共產黨享有民眾的支持率高達90%以上,我也看到一些權威的民調顯示,87%的美國人對國家現狀不滿,有超過7成的美國民眾認為國家正在走向錯誤的方向。「我在想,真正的民主和自由應該是服務於絕大多數人民的利益,並且讓絕大多數人民感到滿意的。
  • 臺北美食人氣TOP10——臺式料理
    想知道眼下臺灣最熱門的餐廳的是哪裡嗎?想要知道臺灣本地民眾都喜歡去哪裡吃飯嗎?
  • 一位新加坡網友的來信:這種「民主」,我絕對不要
    蒙了面還要責怪別人假扮你、嫁禍你,不是證明你自己無知嗎?你不是說有心理準備為香港民主犧牲生命嗎?你既然連死都不怕,怎麼還害怕別人認出你?      全世界各種各樣的運動,都是光明正大爭取自認是公平正義的理念,有哪一個人蒙面呢?哪裡像你這樣蒙面不敢以真面目見人呢?我只能說你一定是個敢做不敢當、十足的自私鬼。
  • 魔都正宗臺式風味餐廳,四大鍋物料理帶你穿越到臺灣!
    海鮮滷肉飯 68元海鮮和滷肉組cp,誕生了肥田谷的招牌菜——海鮮滷肉飯,絕對不是你平常吃到的那種普通滷肉飯哦,在用愛森肉製作出的滷肉中加入鮑魚仔,海參,魚肚,杏鮑菇後,口感更加豐富,美味直擊靈魂!還有肥美的鰻魚飯套餐(68元)、鮮嫩的牛丼飯套餐(48元)……性價比同樣喜人,一碗就能徵服你的味蕾!肥田谷清新明亮的臺式風格極具舒適感,木質桌椅、編織吊燈、竹簾,營造出淡雅的臺式風情,讓人一見傾心,在這樣的環境裡用餐心情也會格外愉快。
  • [遊臺北]美食人氣TOP10丨臺式料理
    想知道眼下臺灣最熱門的餐廳的是哪裡嗎?想要知道臺灣本地民眾都喜歡去哪裡吃飯嗎?
  • 央視,弄哭劉歡的這個節目,你敢再播一遍嗎?
    2010年,已經近30歲的周三,寫下《一個歌手的情書》。那時他也交往過幾個對象,但流浪歌手的身份往往被認為不靠譜。他希望得到愛情,這種情緒在歌裡散開,來到《中國好歌曲》的舞臺上,他唱哭了蔡健雅。一個人來到北京做音樂,默默支持他的是他愛人,一個善良、美麗的日本姑娘。姑娘來到莫西子詩的大涼山老家,會用單薄的身體背起厚重的柴草。他們在一起很多年,相隔兩地時,他會打電話唱歌給她聽,思念穿過手機,她在那邊哭,他也在這邊哭。在《要死就一定要死在你手裡》這首歌中,莫西子詩將這種愛情演繹到極致。
  • 上海姑娘演了孔淑貞 「22大電影明星」之一的金迪撫今追昔
    原標題:上海姑娘演了孔淑貞「22大電影明星」之一的金迪撫今追昔  少小離滬  那時候,金迪還不叫金迪,她叫金慧琴,在小南門附近是個街坊鄰居都說好看的姑娘。15歲的金慧琴,愛唱歌,也愛跳舞。「鞍山文工團來上海招生,我偷偷去考了。父母不答應,不過哥哥嫂嫂支持我,已經出嫁的姐姐還給了我4塊錢。」於是,這個大經中學的女學生背上行囊,踏上了北去的列車。沒想到,這一走,便再也沒有回來。
  • 陳菊宣布將退黨 臺媒體人驚呼「臺灣民主南波萬」
    對此,島內資深媒體人羅友志提出質疑,並驚呼「臺灣式民主南波萬」。    羅友志在臉書上發表對此事的看法,他先是驚呼一句「臺灣式民主南波萬!」並表示,「政治人物,真退黨假中立,叫做超越黨派」這個邏輯如果成立,那以此類推,夫妻假離婚真逃稅,是不是叫超越家庭;公司可以先退出經營,讓子公司負債,這樣是不是叫做超越企業?
  • 民主也要長腦子
    已經好久沒有發推送了,為了向你保證我的日子過得還算滋潤,給你分享幾張有趣的照片。還有23天就要回家了,到時我有很多音樂作品要和你們分享!希望你的生活一樣美好,祝你平安。今天要給大家講一個故事。故事似乎微不足道,甚至有人可能覺得我過度反應。
  • 孫女中秋突然回家爺爺哭了 青州姑娘李笑:多陪陪家人
    雙節期間,青州姑娘李笑「中秋突然回家爺爺哭了」的視頻在各大媒體爆紅,點擊量過千萬,居高不下。 4日,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聯繫到李笑,她說自己平時就喜歡記錄生活,這次也是挺偶然的,不知道怎麼就突然就火了,可能確實是擊中了大多數人的一些痛點,就引起共情了吧。
  • 西哲屠龍記(22):柏拉圖為什麼討厭民主政體
    後面的民主型和僭主型,都是欲望主導型的政體和人格,只不過欲望越來越無節制、無秩序。人的行為也就越來越向野獸靠攏。 寡頭型政體之中,就已經把財富的多寡變成衡量成功的標準,這樣的社會就分裂成了兩個國家,一個窮人的國家和一個富人的國家。 到了民主政體,也就是各種人都可以上來執政,各種欲望也可以平等得到滿足。這樣的人格是毫無秩序的、混亂而平等。
  • 怕哭花護目鏡的河南姑娘,在機場痛痛快快地哭了
    95後的河南姑娘朱海秀是廣東援鄂醫療隊的一名護士曾接受採訪時說「不敢哭,哭花了護目鏡沒法做事。」昨天,完成馳援任務返回廣東的她在機場說:「我不哭,是告訴自己要挺過去,這樣我們才能看到勝利的曙光。」現在,即將同這座英雄城市告別小姑娘忍不住,哭了出來「謝謝武漢和武漢人民!」
  • 孫燕姿被「風箏」弄哭了
    孫燕姿被「風箏」弄哭了2001年06月19日11:46:08 南方都市報 施心媛   即將於7月中旬推出個人第三張專輯的孫燕姿,日前在錄唱主打歌《風箏》時,竟然感動得淚灑錄音室,把工作人員嚇了一大跳。向來在錄音室工作時都心情開朗的孫燕姿,在工作人員眼裡,動作大大咧咧的,像個小男生,但是《風箏》一曲寫道:「從前的我們哪兒去了,路太遠,我忘了,如果你想飛我明了,你自由也好……」被勾起回憶和想家心情的燕姿,竟唱到一半就哭了,工作人員透露:「其實燕姿的內心很細膩,是很女孩子的。」
  • 《潘多拉音樂盒》 | 周杰倫是怎麼把多拉弄哭的?
    周周:你們上次也是坐第一排嗎?粉絲:對~~~~~~周周:那很有錢哦!哈哈哈哈所以杰倫你也知道你演唱會門票不便宜麼。(就是這裡把多拉弄哭的)有人和我一樣覺得周董演唱會上見到了劉德華,是賺到了嗎?哈哈哈劉德華與周杰倫合體獻唱了《浪子心聲》《忘情水》等歌曲,周杰倫還給華仔變起了魔術,福利爆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