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英超聯賽裡,不存在一個現役同性戀球員。同樣的,自2017年11月,已公開出櫃的足球運動員Robie Rogers從洛杉磯銀河隊退役後,北美最大的5個專業體育聯賽中,依舊沒有一個男性同性戀球員。
根據關注同性戀運動員的網站Outsports的統計,在約11000名參加2016年巴西裡約熱內盧奧運會的運動員中,有55名公開出櫃的運動員。其中44名是同性或雙性戀女運動員,僅有11名男性運動員,他們來自體操、馬術、跳水、拳擊、賽艇、競走等項目。在足球、籃球等項目中,出櫃的男子運動員人數依然為零。
即使在同性戀婚姻已經在越來越多國家得到認可,即使在恐同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俄羅斯,也在世界盃期間儘可能地削弱對LGBT群體造成的壓力,早早宣布願意擁抱多元性取向;蘋果公司的總裁可以是同性戀,國家總統也可以,但在球隊更衣室裡和教練們嚴厲的目光下,男性運動員依然「不能是」同性戀。
為什麼?
—
結局慘澹的
「前車之鑑」們
令同性戀球員們始終在櫃門口臨陣退縮的原因,還有那些已經出櫃的前輩的慘澹結局。1981年,出色的英國球員Justin Fashanu以100萬英鎊的轉會費加入諾丁漢森林隊,這個價格創下了當時英國U21國家隊黑人隊員的最高轉會費記錄。也就是在那年,19歲的Fashanu公布了自己是一名同性戀,成為英國足球歷史上第一個公開自己同性戀身份的現役球員。命運卻開始急轉直下。
■ 曾效力於英國諾丁漢森林隊的Justin Fashanu,1962-1998
Fashanu先是在俱樂部中收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和歧視,他的教練在得知Fashanu前往同性戀酒吧後,便不讓他與其他隊員一同訓練,同時質問Fashanu:「當你想要一個麵包時你去哪裡?」Fashanu回答:「麵包店」,教練又問:「如果你想要一隻羊腿你會去哪裡?」Fashanu回答:「肉店。」,教練最後問:「那你為什麼一直要去那些該死的同性戀俱樂部?」
此後的15年裡,Fashanu一連更換了17家足球俱樂部。1998年,36歲的他面臨一樁青少年性侵案件,儘管Fashanu一直聲稱他和那名少年是雙方自願的,但他仍然成為所有人口誅筆伐的對象。最後不堪壓力而自殺。
Fashanu是擁有非凡勇氣的——至少他在自己的職業巔峰決定宣布自己是一名同性戀。在他之後也幾乎沒有人能做到這一點——著名的NBA球星Jason Collins於2013年宣布「出櫃」,成為北美體育歷史上第一位公開自己同性戀身份的現役職業運動員,當時Collins無疑已經邁入了自己職業生涯的後半期,2014年3月,Collins便順利「功成身退」了。
■ 2013年5月,NBA球員Jason Collins登上《體育畫報》封面,公開了自己的性取向。
這種情況在美國的橄欖界也是一樣,2013年,大學畢業後便公開出櫃的密蘇裡大學運動員Michael Sam原本有機會成為2014年NFL選秀中的新秀,但卻被聖路易斯公羊隊在最後一輪篩選中裁掉。經過數日無人問津後,成為了達拉斯牛仔隊的一名候補隊員。
—
「形象」即是一切
在極其推崇男性力量的競技類體育運動裡,同性戀總是被視為異類中的異類。已退役的德國足球運動員Thomas Hitzlsperger曾在一次採訪中說:「一說到足球,人們腦海裡想到的都是戰鬥、激情和必勝的信念,但一說到同性戀,人們的刻板印象就都是』同志們都是軟蛋懦夫』。」
這種刻板印象在球場上和更衣室裡無處不在。Robbie Rogers曾在一次與BBC的採訪中談到自己的經歷:「在更衣室裡,隊友們總是最嘲笑同性戀,他們不理解他們為什麼會有男人會喜歡男人。你在訓練的時候,教練會對你大吼:別像個』基佬』那樣傳球!我有時候心裡就在想,這話什麼意思?我就是你所說的那個』基佬』啊?」
■ 前洛杉磯銀河隊球員Robbie Rogers(右)和他的伴侶、電視製作人 Greg Berlanti於2016年末宣布結婚,兩人育有一子。Rogers一年後宣布退役。
今年遺憾沒能入選比利時國家隊的前比利時國腳納英戈蘭(Radja Nainggolan)在最近的一次談話節目中回應外界有關同性戀的傳聞,納英戈蘭說:「我對此不感到驚訝,總有人在那裡胡說是非。但我知道足球圈裡有不少人是同性戀,他們之所以不宣布自己出櫃,是因為他們對此害羞,而且他們知道一旦宣布出櫃,他們的職業生涯就完蛋了。這種事情在更衣室裡也很難討論,足球是個被眾多美女包圍運動,不是被同性戀包圍。」
在英國,目前唯一保持公開出櫃的足球運動員是Liam Davis,他是一名半專業球員,在英格蘭東部較低的聯賽中交易,此外,他和他的伴侶聯合經營著幾家餐館。Davis在接受《電訊報》採訪時溫和地表示,除了積極的支持之外,他從來沒有遭受過虐待,他沒有經歷過任何問題和質疑。但有些諷刺的是,自從Davis在2013年公開了自己的性取向後,4000多名英國現役足球運動員仍沒有第二個願意站出來與他比肩的人。這種情況一直維持至今。
■ Liam Davis,公開自己同性戀身份的英格蘭足球運動員。他希望自己的積極經歷可以鼓舞其他的職業球員。
在「形象」和「實力」並重的體育圈,出櫃無疑是一件成本高之又高的決定,約等於堵上自己的全部職業生涯。球員們不得不考慮,自己宣布出櫃以後,他們的隊友會做如何反應?俱樂部高層?教練、球迷、贊助商、媒體又是作何反應?儘管,也許運動員不應該認為這些事情會直接影響到自己的職業生涯,並為此放棄自己真正的性取向,但在體育界,誰又願意在充斥著鋼鐵直男的球場上被貼上「異類」的標籤?
—
未知的恐懼
同性戀慈善機構Stonewall在2016年9月發布過一項調查結果,提到超過74%的球迷在觀看現場球賽時聽聞過有關「同性戀霸凌」的概念,這種虐待包括了語言暴力和肢體暴力。人們總是對與自己不同的概念或現象充滿敵意——這種情況在充滿了男性荷爾蒙的球場和更衣室裡尤為劇烈。
不僅如此,即便是一個普通男性,在出櫃的過程中依然需要與朋友、家人同事進行一番激烈的溝通。但普通人有其自身的優勢——他們不需要面對公眾。而一名優秀的男性運動員的性取向無疑對任何人來說都是一樁大新聞,即使家人朋友、乃至媒體都給予運動員本人以正面的支持,他依然需要面對讓他無法控制的、更為廣泛的公眾輿論。
■ 前德國國腳Thomas Hitzlsperger直到2013年退役後才公開「出櫃」。
正是在這種壓力下,同性戀球員們甚至不敢面對自己的真實需求。
一部在2016年上映的英國電影The Pass便敘述了這樣一個故事,Russell Tovey扮演的Jason自8歲起和好朋友Ade在足球俱樂部中受訓,由於一個吻而暗生情愫。但在為了「像一個正常的足球運動員那樣生活」,Jason並沒有勇氣去面對自己真實的情感,將自己的真正的感情埋藏了起來。
「如果你只有17歲,而你的人生卻已經註定了?會是什麼樣的感覺?」The Pass的製片人Duncan Kenworthy在一次接受雜誌採訪時說道:「因為人們對一名足球運動員的的公眾印象取決於他擁有成為一名專業足球運動員的一切條件。但要是這名運動員對另外一名男人產生了感情呢?為了登上職業生涯的頂峰,他必須嚴格遵照一個既定的形象來行動,而打破這一模式的代價無疑是巨大的。這部電影所想講述的就是長時間活在陰影裡對於一個人的傷害。我其實並不真的認識足球運動員,但我能設想他們對球迷輿論的恐懼,害怕丟掉尊嚴、害怕那些讓他們不能再掙到幾百幾千萬會費的任何因素。」
事情並不是沒有在好轉,早在2009年,就有荷蘭足球運動員John de Bever和Kees Stevens順利結婚。而巴西裡約熱內盧奧運會裡已公開出櫃的專業運動員人數已經是英國倫敦奧運會中的一倍多。根據Outsports網站每天對公開出櫃的運動員、教練、體育經理和體育媒體成員進行的跟蹤記錄,2013年,該群體人數是77人,2014年是109人,2015年為105人,2016年為171人。
2017年初,根據英國《泰晤士報》的報導,英格蘭足總主席Greg Dyke甚至鼓勵英國球員集體出櫃,以確保球員們不會獨自承受過大的壓力,並呼籲保護同性戀球員的利益。然而,最終結果依然石沉大海。
Outsports網站同時指出,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有同性戀傾向的運動員越來越少地選擇成為職業運動員。Outsport網站的一篇文章中寫道:「一名早早就知道自己有同性戀傾向的天賦運動員不會優先考慮繼續他的運動生涯,因為他知道那不是一個有利於自己成長的環境。」顯然,這一方面是件降低風險的好事,但另一方面,現役的球員們正在處于越來越孤立的情況中。
這種目前看起來無藥可解的孤立,在當下的網際網路環境下,正呈現出與時代潮流大不相符的增長之勢。造成這種現象的,既有來自各方的複雜的權利、利益分歧,更關乎體育競技這一存在自身所攜帶的那些黃金法則。
撰文、編輯:JC
文中圖片來自網絡及視覺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