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訪談
汪勇
北京建工集團投資公司總裁
北京交通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97級MBA校友
北京建工集團於 1953 年經政務院總理周恩來批准成立,是新中國成立最早的國有建築施工企業,創辦以來在同行業內獲獎之多位居北京第一。北京建工集團以工程建設和房地產開發、物業管理為主業,集生態評估、城市規劃、環境改造等於一體,工程遍布國內30多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港澳地區及27個國家和地區。
北京建工集團以建工投資公司和建工國際投資公司作為國內、國外兩大投資平臺,推動投資帶動型業務和新興板塊業務的發展,加大國內、國際業務向高端發展的力度,致力於實現「打造行業一流的工程建設與綜合服務集團」的集團願景。
從無到有的創業經歷
汪勇學長談到自己的創業經歷,嘴角掛著微微的笑意,他說,故事的開頭是從「一間辦公室,一張支票」開始的……
2015年底出來做投資公司的時候,集團公司批了投資公司8個億的資本金,一間辦公室,我帶著一個原來的同事就開始了創業。因為是從無到有,所以在圍繞北京建工集團「行業一流的建築施工和綜合運營服務商」這個集團願景基礎上,一切都需要從頭謀劃。隨著集團內外越來越多志同道合人的加入,大家一起思考、爭論、策劃,最終確定了投資公司的第一個十三五規劃,「用資本力量,讓城市更美好」也成為了所有建工投資人的願景。
從 0 到 1,從無到有確實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需要付出更多的辛苦,更多的努力。但對於建工人來說,最不怕的就是吃苦。當初在建設首都機場T3 航站樓的時候,一個星期只允許休一天,而往往這一天也常因工作相關的各種事務而「泡湯」。上班的每一天都要到現場夜查,開會到晚上11點之後也是常有的事。施工高峰期的時候,作業面上有將近1萬人,每天燈火通明、人聲鼎沸。眼看著藍圖上的美妙設計逐漸變成眼前的雄偉建築,過程雖苦,心裡卻是滿滿的成就感。李瑞環曾經寫過一句話:給地球留下痕跡最多的是建工人。也是依靠這種吃苦的精神,5年的時間裡,投資公司累計拉動工程合同額近300億元,利潤從負數到超5000萬元。
就讀 MBA的收穫與思考
談及對 MBA 課程的看法,汪勇學長給到了十分中肯的回答,他認為院校近年來的設計課程比當年學的要寬泛許多,當年的教學案例比較少,而現在的MBA教學更為注重案例教學,能很好地起到開拓了視野的作用,提升從案例分析的角度去看待市場、處理問題的能力,起到很好的正面作用。但學習的理論也要和實踐相結合,一定要在實際的事物上歷練才會有深刻的收穫。
對MBA聯合會的建議
汪勇學長充分肯定了 MBA 聯合會的價值,他認為目前國內的高校在校友圈特別是校友投資圈這塊還不是特別的重視,如果聯合會形成一個良好的平臺,能夠高效地連結校友資源、校外企業資源未來將比較可期。當然,這樣一個平臺可能需要介入一些商業化的成分進去,但也不宜用太過市場化的思維去看待,否則將會偏離初心,如何平衡就需要熱心的同學們進一步思考和探討了。
贈與MBA學弟、學妹的寄語
當問到給新一屆就讀的學弟、學妹們是否有什麼建議時,汪勇學長謙虛地說,只是分享一些經驗供大家參考。
首先,一定要在一個專業領域上長期紮根的去做下去,日拱一卒,把一件事做深做透了,有了量的積累,才可能實現質的飛躍。
其次,給自己設定一點切實的小目標,一點點積累自己的心境,積累自己的成就感。
最後就是現在大家經常提到創業,其實創業這件事是要付出極大的辛苦,所以創業這個事並不是每個人都要做的,你要清楚自己的定位,適不適合,如果要做,最好抓住社會發展的大趨勢,方向和努力都很重要。
採訪:李鑫濤 陳小雨 陳濤
供稿:陳小雨
校對:史源
排版:劉暢
審核:張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