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昨天晚上熬夜看《跑男》第六季,全程都在笑。老公聽到我看的節目一直在說英文,問我:你在看什麼?我說:跑男第六季呀。
老公瞅了一眼屏幕,來了句:全英文演講,給中國觀眾看,跑男導演是腦子進水了嗎?
我一聽這句話,感覺話題點上來了,便問老公,還有啥別的想法沒。因為我覺得他這個想法很有創意。
老公白了我一眼:職業病犯了吧?你就我剛才說的,寫一篇文章吧。雖然只是個玩笑。但細想之下,跑男用這個方式來創新,究竟是為了什麼呢?
前段時間,跟全國人大代表吃飯。他提到,有些代表提議禁播跑男。為什麼呢?因為跑男在知識文化這一方面,嚴重誤導著小學生和初中生。
這些年,跑男有多火,我們都看在眼裡。
不能否認,跑男倡導的運動和公益,確實給我們正能量,也曾多次被央視點名表揚。
但是他在知識文化這一方面,做得就有些不夠了,甚至很多方面,都有誤導學生們的嫌疑。
還記得第二季的雞兔同籠問題嗎?大家都被關在小房間裡,必須自己想辦法找到密碼。陳赫的問題就是雞兔同籠,可是陳赫不會算,還嘲笑包貝爾假設雞把腳都抬起來的算法。
去年跑男中,同樣也是算數問題,用列方程的方式可以輕鬆得出答案,可是整個節目中,只有剛參加過高考的關曉彤會解方程,其他人只會幹著急。
同樣的,還有語文問題。比如讓大家背朱自清的《春》,然後填空回答問題,大家都背不過。
還有英語問題。「伐木累」因為鄧超發音不標準而火,「What are you 弄啥嘞」算是對英文的一種惡搞。
雖然對我們成年人來說,這是一種娛樂。可是對於孩子們來說,並沒有那麼簡單。在他們的認知裡,可能會對這些明星偶像有不正確的認知。
他們可能覺得不好好學習也沒事,明星們的文化水平也不過如此,但是他們能掙錢呀。
再加上一些營銷號的推動,有些人的心難免會被鼓譟。本來,學習就是一件辛苦事。當大家看到,學習文化知識,還不如去學表演、秀才藝的時候,誰還願意去努力讀書?
綜藝是我們成人的調味劑,卻變成了學生的價值導向標。長此以往,節目的負能量將會超過它想弘揚的正能量。
所以,本季才會抱著整改的目標而來。
帶我們走出國門,去體驗一下世界中的中國。
開頭的導入,從中國贈送的青銅器「女媧補天」,到楊利偉第一次登月時的那一面聯合國國旗,再到中國的維和部隊。
那一瞬間,我心中的愛國之情被點燃,為我們祖國的強大而自豪!
當然,也會產生錯覺,誤以為我在看《新聞聯播》。
最後的終極挑戰,英語演講,算是跑男證明自己的一種方式。
奧地利,市政廳,全英文演講,聯合國150名員工,這將是一場英語的盛宴。可是對於發音都不標準的鄧超,英語只能說幾個單詞的陳赫和李晨,以及最害怕英語的鹿晗來說,這簡直就是「受刑」。
兩個小時的準備時間,雖然都配有專業的教師,但是晦澀的英語單詞,長長的專業用語,對他們來說,是一項前所未有的挑戰。
鄧超的心裡壓力非常大,一度想要放棄。
他面對鏡頭,說的那段話,真的是肺腑之言。他說,孩子們,一定要好好學習,才不會在面對這樣的考試時,手足無措。
反觀鄭愷,根本不用費什麼力,就能輕鬆駕馭。
鄧超反覆說,這只是一份工作。是呀,這看似是一份簡單的工作,可是哪能讓你如此輕鬆就能過關呢?
這就像我們很多人,一份穩定的工作做了十年,我們也如溫水青蛙般呆了十年,突然有一天遭遇改革,很多思想和行動跟不上潮流、平時不主動學習的人,必然要面對這樣的心理壓力。
你覺得這只是一份簡單的工作,可是,有一天,你會發現,你連這份簡單的工作都勝任不了。
人,如果不努力,早晚會被這個時代拋棄。
《跑男》,今年已經是第四個年頭。雖然本季第一期的收視率不錯,但是話題度卻大不如前,而且好評度也在不斷下滑。如果不想辦法創新,在綜藝節目競爭日漸激烈的今天,真的不知道能否繼續拍攝下去。
本期來說,惡搞面試場景、用英語演講取代撕名牌,都是一個大膽的嘗試。這個嘗試,也跟這些MC提了個醒:不要妄圖,用插科打諢矇騙觀眾,因為賣萌並不能取代真正的才華。投機取巧,只能讓你贏一陣子,絕不能讓你贏一輩子。
帶著創新精神而來的跑男第六季,會給我們帶來怎樣的驚喜。我們拭目以待吧。
我是windy天意晚晴,全網絡最會寫劇評的劇評大V,2部《琅琊榜》,寫出80多篇劇評,兩季《歡樂頌》寫出60篇劇評,《仙劍奇俠傳》劇評正在持續更新中。歡迎你的關注!
看完後記得分享到朋友圈
你的分享 是對我最好的支持和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