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前後,國內第一批專業職業編劇從中戲北電等幾所專業影視學院畢業,正式走入社會。
那幾年國內的影視劇市場正是大好的時候,百花齊放,投什麼火什麼。
有個唱片公司相中了這個商機,就找了兩個剛畢業的編劇,五千一集請他們倆寫劇本。
但劇本寫到一半,這個唱片公司破產了,過了挺長時間,才又有新的老闆接盤,新投資老闆財大氣粗,每集還多給了他們一千塊錢,升到6千一集。
後來這個戲拍到一半就賣出去了,後期都沒來得及做完就播出了,收視還不錯。
這劇的名字叫《明星製造》,講的是娛樂圈的那點兒事,主角是王豔和郭濤,編劇是閆剛和汪海林。
剛畢業的編劇沒什麼生活和社會經驗,於是就把僅有的那些經歷和對人生的感悟攢了攢,於是就有了《明星製造》這部戲。
這部戲裡的不少人物,不少情節,都是有原型的。
郭濤在劇裡演了個過氣歌星麥高,帶著些喜劇色彩,老感覺自己還紅著。
這角色的原型有兩個,一個是汪海林當時在中戲念書時的同學,那位同學是童星出身,按照汪海林的話說,很帥。
因為長的標準,又有點兒名氣,上課都要戴領結,打摩絲。當時學校的女同學都非常喜歡他,但男生都很討厭他。
因為他不洗澡。
汪海林有一女同學,和這童星帥哥是好朋友,有一回兩個人坐在操場上聊天,童星看著天空發呆,然後感慨,他自己又何嘗不知道,這個學校的人都當他是傻*呢。
女同學把這事兒告訴了汪海林,汪海林從那之後對這位童星就有了新的認識,於是就有了郭濤演的「麥高」的原型。
當時新的大老闆願意投這部《明星製造》,就是相中了郭濤這個角色。
這個角色還有另外一個原型,蔡國慶。
蔡國慶算是汪海林中央戲劇學院的師哥,他是兒童劇表演專業的。
汪海林上學那會兒,蔡國慶早紅了,而且是正當紅的時候。
學校裡有學生去幫忙蔡國慶拍新歌的mv,又一個沙灘上奔跑的鏡頭,人踩在軟綿綿的沙上,沒有著力點,就特別耗力氣。
蔡國慶跑了一趟之後,就徹底歇了,怎麼說都沒力氣再拍一條了。
最後沒有辦法,就找了四個人來抱著他的腿在海灘上跑,鏡頭只取到上半身,就也看不出什麼破綻了。
汪海林寫劇本的時候這段故事特別好,就寫進了戲裡。
這部劇裡還有海清,但戲份不算重。
前兩天她和王豔在劇中「鬥舞」的片段還被搬到了論壇上。
現在看看還是挺逗的。
其實想一想,在業內混,還是不能得罪編劇。
蔡國慶老師從業三四十年,鮮少有「不敬業」或者是「耍大牌」的新聞。
沾邊兒的就這麼一回,還被寫到了電視劇裡。
蔡國慶私下可能確實愛美又嬌氣一些,但工作的時候大部分還是敬業的。他們這一代藝人和現在的藝人還是不太一樣,老一代藝人對職業是抱著敬畏之心的,對觀眾更是始終報以感激之情。
以前錄製訪談節目的時候蔡國慶就說,他不會忘記,是觀眾用雙手和掌聲把他託到今天的位置。
可能很多網友不知道,看上去「嬌滴滴」的蔡國慶,其實童年的生長環境並不好。
他是典型的棍棒教育下成長起來的孩子。
蔡國慶的父親是國內第一代男中音合唱演員,媽媽是個小設計師,家裡還有個小四歲的弟弟。
蔡國慶生在中國芭蕾舞團,從小耳邊響著的就是鋼琴和小提琴的聲音。
他爸爸自己沒當上獨唱演員,就把希望寄託於他,他知道蔡國慶有這個天賦,於是就拼命訓練他。
念小學的時候,蔡國慶每天晚上回家寫完作業,就要在爸爸的監督下練習視唱練耳,每天10條道20條不等,不許出錯,出錯就重新開始。
蔡國慶後來在參加訪談節目的時候說,他記得特別清楚,只要他一錯,他爸爸就會用腳非常大力的踹床板,這個聲音讓他非常恐懼,他知道如果自己再錯,這一腳就會踹到自己身上。
有一次他一直練到很晚,大約晚上十點多鐘了。
爸爸已經困的有些犯迷糊了,就自己躺在床板上,迷瞪著眼睛聽蔡國慶練。
蔡國慶站在床邊,那個感覺讓他覺得特別不好,他覺得自己沒有被尊重,或者說是平等的對待。
隨著閱歷的增長和事業的成功,蔡國慶理解了父親。
但他心裡的那個結兒,始終是沒有解開。
蔡國慶7歲的時候就當上了中央電視臺少兒合唱團領唱,這個合唱團後來改了個名字,叫銀河藝術團。
有一次他去國宴上演唱,唱的一首歌叫《小號手之歌》。
中途伴唱的時候,爸爸給蔡國慶設計了一個動作——彎曲手臂放在嘴巴旁邊,抬起一條腿做衝鋒狀。
這個工作對於成年人來說沒什麼問題,但對於一個背承壓力還要注意音準的小孩子來說,做到標準有些難了。
但爸爸不許蔡國慶晃。
只要在哪次表演這個動作的時候晃動了,蔡國慶一結束演出到後臺,爸爸就會直接給他兩個巴掌。
大約10歲那年,蔡國慶生平第一次見到爸爸哭。
那時爸爸剛剛接受「改造」回來,看到住在奶奶家的蔡國慶和四合院裡其他的小朋友湊在一起玩彈珠。
他走到蔡國慶身邊,蹲下身來抱住他,然後哭了。
很多年後蔡國慶長大了,他又和爸爸聊起這件事,爸爸說,他當時是覺得,他的兒子不應該是這樣的。
他的兒子應該是會彈鋼琴的,會唱歌的,應該是優秀的,不應該是這樣,和別的小孩子一起蹲在院子裡玩兒遊戲的。
爸爸抱著蔡國慶哭,不是因為想念,而是因為失望。
蔡國慶提到自己童年的時候說,幸好他成才了,不然他可能一生都怨恨父親。
但他又說,哪怕他成功了,他也不希望他自己是在父親這樣的教育和培養下成功的,這種成長經歷所帶來的創傷和打擊,真的是一輩子的。
蔡國慶在本職工作上也一直挺敬業,確實是一直保持著一顆赤子之心。
前兩個月關於明星下鄉慰問演出的爭議挺多的,觀眾都在吐槽現在的明星架子太大了。
於是蔡國慶早年演出的照片又被翻了出來,這確實才是慰問演出應該有的樣子。
真正和觀眾手拉手,心連心。
與蔡國慶有關的另外一個帶點爭議性質的話題,大概就是蔡老師的「取向」問題了。
主要是這兩年蔡國慶在各大綜藝節目上實在是太「放飛自我」了。
《吐槽大會》上經典的出圈之句——「我倒要看看整個王府井,誰能豔得過我!」
錄《元氣滿滿的哥哥》,衝過去抱著黃明昊「吸元氣」。
同場參與錄製的男嘉賓紛紛把頭別了過去,實力演繹了什麼叫做「不忍直視」。
但蔡國慶本人挺看得開的,他確實在綜藝上非常放得開,也不介意年輕人拿這個來調侃自己。
前幾天錄《快樂大本營》,黃明昊在節目上調侃蔡國慶先前火遍全網的rap名場面。
他也不覺得有什麼,就跟著年輕人一起笑。
從綜藝節目上也能看出來,蔡國慶是個非常「不端著」的人。
這些年,他嘗試了「歌手」之外的很多身份,回歸老本行做演員,嘗試做訪談節目的主持人,做選秀節目評委,這兩年真人秀火了,他又出現在各式各樣的真人秀上,頻繁的為觀眾貢獻著笑點。
蔡國慶本人的看法是,他們這一代演藝人員,總是覺得自己功成名就了,於是就很容易,也很喜歡端著。
但他在不斷突破自己,因為在綜藝節目上,你要是一直端著,一點兒意思都沒有。
他也喜歡嘗試不同的領域,他覺得人生就要找尋多個支點,不能在一棵樹上吊死。
而且蔡國慶出道這麼多年,其實公開交往過不少女朋友。
11歲進中央戲劇學院兒童劇少年班的時候,蔡國慶就喜歡班上的女同學薛白。
為此青春期的時候還做過不少「傻事」,就是為了引起薛白的注意。
奈何當時蔡國慶年紀太小了,是全班最小的同學。
偏偏班裡還有個同學叫許亞軍,當時班上幾乎所有女生的目光都在許亞軍身上。
前些年蔡國慶錄綜藝節目,節目組還騙他說把薛白請來了,在後臺等著。
品品蔡老師聽見「薛白來了」之後這個小眼神。
前幾年他們班組織過一次聚會,薛白也來了。
人到中年,薛白微微有點兒圓潤,倒也不乏可愛,一說起話來笑眯眯的,臉上蕩起小酒窩。
難怪蔡國慶紅著臉說「當時就覺得她可愛」。
薛白是陳凱歌執導的《黃土地》的女主角,當時何群和陳凱歌在西安電影製片廠的招待所見著了薛白,因為何群和薛白認識,就上前聊了兩句。當時薛白剛剛拍完《人生》,演女主角的妹妹。
第二天何群和陳凱歌又來找薛白,這回又帶來了一個人——《黃土地》的攝影陳凱歌。
三個人來前說好,先帶張藝謀看看,要是張藝謀覺得好,就悄悄點點頭,他們就當場把人定下,否則就算了。
這麼一看,薛白也算是被三位大導相中的演員了。
90年代和千禧年初,蔡國慶還交往過兩個外籍女友。
一個是美國人艾斯,兩個人感情很好,但是因為各種原因不得不分手。
另一個女孩兒是芬蘭人,蔡國慶的書裡還有和這個女孩兒的合影。
蔡國慶和現在的太太感情也很好,太太是圈外人,不喜歡露面,蔡國慶保護的也不錯。
錄《爸爸去哪兒》的時候全程沒讓拍正臉。
偶爾發全家福,也是背影。
不服老,愛折騰,始終保持青春活力。
人到中年,活成蔡國慶這樣,也挺好。
大家對蔡國慶印象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