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中十年,戲外半生:重返銀幕的「鐵甲萬能俠」《魔神Z》

2021-02-18 四味毒叔

「我來組成頭部!」「汽車人,變身!」幾乎沒有哪個男孩子在小時候沒有沉迷於「機器人」過。雖然從現代武器裝備學的角度來看,巨大型人形兵器一點兒實際應用價值都沒有,但架不住——它帥啊!充滿力量感的鋼鐵身軀,搭載著無數重火力的武器裝備,使用充滿威力與個人風格的炫酷絕招,出場自帶BGM和敵友雙方的驚呼——為什麼說「機甲是男人的浪漫」?因為這就是力量與正義的直接化身,承載著尚未長大、又或許已經長大的孩子們對英雄最純粹的憧憬。

 

《頭號玩家》中「一個彩蛋三個半梗」的高達片段,分别致敬了四位高達作品的主角阿姆羅、卡繆、捷多與剎那F清英

說到機甲,那麼許多人大概會脫口而出「變形金剛!」。而事實上,變形金剛雖然是機器人戰鬥動畫,但並不能算是機甲動畫。機甲動畫中的機甲,並不是變形金剛裡的會變身的機器人,而是人形載具。雖然也存在《全金屬狂潮》中那種自帶人工智慧的機甲,但歸根結底還是需要一位機師進行操作的。而我們今天要介紹的影片《魔神Z》,就是世界上第一部機甲作品。

 

目前能夠找到的元祖《魔神Z》封面,可以看到畫風很有特色

當「動畫片」與「早期」放在一起,似乎就約等於「童年回憶」;但《魔神Z》對於大陸觀眾來說卻並非如此——它實在太早了!在中國大陸,上個世紀80年代,電視機才真正開始普及;並且,由於當時的電視臺只能播送被引進的動畫,因此,大陸地區的機甲動畫回憶,便只有80、90們小時候看到的《戰神金剛》、《神龍鬥士》等等。而《魔神Z》是什麼時候的作品呢?作者永井豪自1972年就開始連載本作,並在同年獲得動畫化,在電視上播出。

80年代日本經典機甲動畫作品《魔動王》,在大陸被譯為《光能勇士》、《光能使者》,是不少人的童年回憶。

然而,相對於大陸地區,港澳臺的觀眾們或許有完全不同的感受。《魔神Z》在日本播出的同時,也登陸了港臺的熒幕。臺灣的「老三臺」,中華電視公司(即華視,CTS)在成立次年即同步播送了《魔神Z》;而在香港,播送它的電視臺則是麗的映聲——也就是如今的亞洲電視(亞視,aTV)。彼時,《魔神Z》被翻譯為《鐵甲萬能俠》,而兜甲兒、劍鐵也兩位主角也被音譯為「杜劍龍」與「康定邦」(個人感覺這個翻譯其實相當信達雅,在港臺翻譯中屬實不多見。)。《鐵甲萬能俠》甫一播出,就在青少年中引起了巨大的轟動,萬能電鑽、萬能鐵拳風靡一時,而當主角使出招牌必殺:胸部火焰時,甚至能在大街上聽到孩子們的驚呼。

 

《魔神Z》中的胸部火焰,在孩子們眼中不亞於奧特曼的奧特光線

《魔神Z》之所以在播出地區掀起如此的狂熱,與它本身的歷史地位是分不開的。如果說《鐵人28號》(就是《頭號玩家》裡出現過的那個巨大機器人)是巨大機器人動畫的始祖,那麼《魔神Z》就是機甲動畫的始祖——在本作中,首個擁有並搭載人類駕駛員(機師)的巨大機器人(機甲)形象被創造出來了——那就是魔神Z與大魔神。此外,《魔神Z》還開創了佔據機甲動畫半壁江山的流派——「超級系」機甲動畫。

 

橫山光輝與1958年出品的漫畫作品《鐵人28號》,是巨大機器人的鼻祖,但其操作方式是遙控式,而非搭乘式

所謂「超級系」,是與「真實系」相對的概念。真實系作品的一個代表就是《機動戰士高達》系列,往往具有相對嚴謹的世界觀,對機體戰鬥力有比較明確的介紹,比較重視連貫的劇情;而超級系,則傾向於特攝片單元劇風格(比如奧特曼這種,但奧特曼並不是機甲作品),主角機往往有很強個性且地位非常突出,戰勝每集出現的超級反派,看點則是熱血的節奏與儀式性的必殺技——我們熟悉的《戰神金剛》就屬於典型的超級系機甲作品,當年的我們每次聽到「我來組成頭部!」是不是都會熱血沸騰呢?

 

毋庸置疑,這是一張有既視感的圖片

《魔神Z》的故事背景其實並不複雜,但仔細揣摩,卻有深度:邪惡的反派博士與正義的科學家共同發現了古文明的遺蹟,博士想要統治世界,科學家則想要造福人類,於是各自用遺蹟的力量進行對抗云云。但值得稱道的是,在本作中,卻處處穿插著作者對戰爭與和平、能源與環境、政府與人民的反思——那可是1972年!

本作《魔神Z:新劇場版》的故事發生在原作主宇宙最終大戰的十年之後。當年奮戰的少年們已經成為了退役的英雄,成家立業。某一天,已經轉型成為科學家的主角突然發現了古文明遺留下的前所未見的超巨大機甲(魔神INFINITY)與機甲裡的人工智慧少女麗莎,與此同時,本該早已被消滅的大反派地獄博士卻突然捲土重來,因此,當年的主角們必須開上已經進入博物館裡的機甲,重新踏上戰場....

 

《魔神Z:新劇場版》在大陸地區的定檔海報

不難發現,這是很典型的情懷電影的套路——只不過這次的情懷,實在是太濃鬱了。劇中的少年已經長大,而劇外更是滄海桑田。小時候看魔神Z的人,現在恐怕已年近五旬了。第一部機甲動畫,與46年的光陰,近半個世紀的沉澱與發酵,卻還是「一樣的配方,一樣的味道。」在開場的機械獸大軍中,老粉絲們幾乎能找到曾出現在《魔神Z》系列中的所有經典反派的機體;隨後的戰鬥場景,雖然進行了3D渲染,但飛彈飛拳、轟天雷、魔神劍與胸部火焰的連續轟擊,卻一如當年般熱血。再加上王道系的劇情發展與當年原班聲優(配音演員)的助陣,對於熱愛機甲動畫的觀眾來說,無異於一枚大當量核彈。

 

初代男女主角的聲優石丸博也與松島實已經確定參演

但不得不說,這部誠意滿滿的情懷之作《魔神Z》,在大陸院線卻可能是「成也情懷,敗也情懷。」

其一,觀眾群體。正如前文所說,情懷的前提,是有情懷。在日本、美國或者港澳臺地區,電視普及較早,《魔神Z》系列引進時間長,自然天然得擁有很強的情懷加成,甚至會出現近五十多的父親帶著二十多的兒子,兒子再帶著孫子,幾代人一同熱淚盈眶的場面。但反觀大陸,先不論是否存在過早期觀眾,即便是《魔神Z》粉絲的母集——機甲動畫粉絲,在國內也是近年來剛剛出現的小眾群體。

其二,市場因素。正如前文所說,國內的目標受眾本就屬於小眾,日方與引進方的宣發策略更是偏向日系,這也導致這一本就在國內冷門的經典作品,淪落到幾乎見不到宣發的程度。而根據院線房對本片熱度的預估,排片自然也就慘不忍睹了。

 

數據來自貓眼專業版

當然,這種情況在大陸地區也實屬正常。現在大陸觀眾耳熟能詳的IP,如「星球大戰」、「變形金剛」、「迪士尼」等等,無一不是有著數十年乃至近百年的歷史,而我們真正開始改革開放中的「引進來」,只不過區區四十年而已。大陸觀眾對於曾經風靡世界的那些經典作品,還需要時間去慢慢得接受與熟悉。可喜的是,隨著文化產業的日益繁榮,交流的日益廣泛,我們的新一代受眾們已經有了越來越廣的審美視野與越來越高的審美趣味。

事實上,進步的不只是大陸地區的觀眾。作為全球最大的市場,大陸地區也獲得了越來越多的國際關注,漫威在大陸的十年耕耘就是一個絕佳的好例——而作為一個文化類型的機甲類作品也有了這方面的趨勢。在過去,奉日系作品為圭臬的機甲作品,「超級系」與「真實系」的分野往往嚴苛,而在今天則不然。無論是歐美廠商橫空出世的《環太平洋》系列中的中華機體,還是「宇宙級IP」《機動戰士高達》的衍生作品《高達武鬥傳》,都突出了濃鬱的中國文化元素,並在模糊「超級系」與「真實系」的過程中,取得了某種意義上的普世性進步。

當然,說了這麼多,《魔神Z:新劇場版》,我還是希望大家去電影院看一看,感受一下最純粹的超級機甲動畫的魅力,說不定就喜歡上了呢——畢竟,那可是《魔神Z》啊!

 

「機甲,是男人的浪漫!!!」

相關焦點

  • 【正式開訂】合金是機甲的浪漫——CCSTOYS 真魔神ZERO 鐵甲萬能俠 合金成品機甲
    如今繼【天元突破紅蓮螺巖】之後推出的最新款合金可動成品【真魔神ZERO 鐵甲萬能俠】,終於開始了正式預訂。關於該款商品昨天又在微博上公開出了許多最新的商品照片,預計於2021年第一季度發售。本作品儘可能的還原原作形象,主體高有25cm,如果裝備上背後金剛飛翼,高度可以達到31.6cm。
  • 盤點 | 真・熱血男子漢必須擁有的BE@RBRICK鐵甲萬能俠!
    機戰系列大多數屬於真實系,而超級系,最經典的要數我們今天的主角魔神Z(鐵甲萬能俠)系列了。風靡無數少年的魔神Z,是具有「超級機器人之父」之稱的日本漫畫家永井豪在1972年創作的作品。有玩過「機戰」系列遊戲的朋友一定知道,幾乎每部作品都必定有魔神系列角色的存在。
  • AJ開箱:KingArts 1/9 合金系列 大魔神/鐵甲萬能俠 2號機
    是的,你沒有看錯,自上一彈推出魔神Z之後,KingArts再次推出了1/9合金系列鐵甲萬能俠2號機——大魔神。遊戲《超級機器人大戰》系列中登場的大魔神雖然沒有看過完整的動畫,但大魔神是小編曾經在《超級機器人大戰》系列遊戲中必帶的主力機體,它擁有比魔神Z更高的機動性以及更好用的精神技能
  • 鐵甲萬能俠 X HELLO KITTY超合金魂~!
    【Kitty新聞播報】兩年前
  • 【佳作】Mb風的hg魔神z
    「魔神Z」是咱們的說法,在不同的地區還被叫做「無敵鐵金剛」和「鐵甲萬能俠」,唯有我們的這種叫法讓人感覺不到這臺機甲的金屬硬派特性。但名字永遠掩蓋不掉事實,這不全金屬效果的魔神Z就來嗎?從本質上來說,金屬(偽電鍍)效果並不是一個高手或者大佬去炫耀的技法,只要按照我們的教程一步步的去做就可以做的很完美,這次作者也是第一次做金屬噴塗效果,是不是給在觀望的選手們一個很好的範例呢?
  • AJ開箱 :KING ARTS 《魔神Z》一號機 鐵甲萬能俠
    《魔神Z》為開創現今日本動畫史上搭乘式巨大機器人類型作品的始祖,第一臺嚴格意義上的「超級機器人」,對於後來所繁衍出的各式各樣變化題材分流作品的影響極其深遠
  • 這是動畫的大集合,高達系、萬能俠系、蓋塔系在這部作品中集結
    但是我還沒有看過這些動畫,只是從劇情對話中以及雜誌介紹中了解到這些動畫的基本情節,至於具體的情節以及裡面的人物關係並不是太清楚。我當年玩的是《第二次機器人大戰》,裡面的參展作品有高達0079、高達Z、高達ZZ、逆襲的夏亞、高達F-91、萬能俠Z、大萬能俠、UFO魔神古雷泰沙、蓋塔機器人、蓋塔機器人G、萬能俠劇場版系列,是不是看的眼花繚亂了。
  • 經典動畫《魔神Z》劇場版國內定檔3月8日!
    《魔神Z 劇場版》發布內地定檔海報,電影將於3月8日上映。《魔神Z 劇場版》已於2018年1月13日在日本上映,講述距TV動畫系列最終回10年後所發生的戰鬥故事。《魔神Z》1972年就開始在日本播出了但永井豪在1972年創作的《魔神Z》(臺灣譯名「無敵鐵金剛」、香港譯名「鐵甲萬能俠」)則算是開山祖師之一。
  • 【AC娘福利時間】《魔神Z》3月8日全國公映,史上第一臺駕駛型機器人熱血回歸!
    《魔神Z》誕生於1972年,日語原名《マジンガーZ》是永井豪《魔神系列》的三部曲之一(魔神z、大魔神和古蘭戴薩),臺灣譯作《無敵鐵金剛》、香港譯作《鐵甲萬能俠Z》。小時候看過這些動畫片的人可能對港臺的譯法更加印象深刻,而這些名字,也足以另資深老粉們熱淚盈眶! 而這些比起大家耳熟能詳的《高達》系列(1979年),還要早七年。
  • 網曝《魔神Z》劇場版定檔3月8日!撞檔《驚奇隊長》_遊俠網 Ali213...
    昨晚,網上曝光了一張《魔神Z 劇場版》的國內定檔海報,根據海報顯示電影將於3月8日上映,如果這張海報是真的,那麼這部《環太平洋》的「祖師爺」將與《驚奇隊長》同期上映。  《魔神Z 劇場版》講述距TV動畫系列最終回10年後所發生的戰鬥故事。
  • 【資訊】King Arts 克雷飛天神 永井豪筆下的魔神集結!
    來自香港的玩具品牌King Arts公司(俗稱:K A),旗下有著多款迪斯尼漫威的電影、漫畫授權產品等等,之前以《鐵甲萬能俠》為題材推出過嶄新合金系列的可動作品第一彈
  • MB大魔神(劇場版ver)
    今天說的是電影版的鐵甲大魔神。大魔神近照電影版的魔神Z(好像)是去年上映的,我下載了並且耐心的看完了,大概說的是魔神皇帝復活了,巨大化的魔神皇帝牛的不得了,然後魔神z和大魔神對抗魔神皇帝,最後正義的一方勝利了。其實大魔神作為魔神z的戰友,劇情中段因為愛人被挾持所以叛變了(似乎劍鐵也常常叛變),然後經過一些事情,又回歸了。
  • 《魔神Z》來了!引領了一個時代的神作,3月8日與我們相約大熒幕!
    這部作品,有著一個如雷貫耳的名字——提起《魔神Z》(日語原名《マジンガーZ》,另有譯為《鐵甲萬能俠》/《無敵鐵金剛》)的大名,不僅資深老粉們會激動熱淚盈眶,而且幾乎所有從事機戰創作的業界人士都會對它肅然起敬。
  • 《魔神z》INFINITY——熱血動漫再現江湖
    作為機甲動漫的鼻祖,《魔神z》的漫畫誕生於1972年,連載至1974年
  • 文 圖說電影中的鋼盔鐵甲(二)
    本文接「圖說電影中的鋼盔鐵甲(一)」,閱讀第一篇請點擊「閱讀原文」。
  • 魔神Z的好基友降臨,萬代HG《魔神Z劇場版INFINITY》大魔神 INFINITY Ver.
    ,於此同時在劇場版中登場的第二部機體大魔神,官方也確定了將會和魔神Z一樣推出HG系列的新品模型,這對兒在遊戲《機器人大戰》系列經常一起出場甚至還擁有合體技的好基友,在模型領域也終於走到了一起,此次新品的命名也延續了魔神Z,其名為大魔神 INFINITY Ver.。大魔神 INFINITY Ver.
  • 【評測】METAL BUILD 魔神Z from.《魔神Z INFINITY》
    本作的機設由柳瀨敬之擔當,魔神Z(以及大魔神)的外觀有了很大變化,除了整體變粗壯了以外,全身還有大量碎甲細節,增強了機械感,但相信不太能接受的人應該佔大多數吧,這些碎甲細節確實是多過頭了。小編初見這貨感覺造型過於「獨特」,現在已經可以接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