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青春,大家的第一反應會是什麼呢?是清晨踏進校園時映入眼帘的第一縷陽光?還是綠茵場上的嬉笑吵鬧?或者是藍天白雲之下有微風伴奏的一首首溫暖的歌曲?似乎不論是哪一種,在人們的回憶之中,青春總是充滿生機、活潑歡快、單純而美好的。如果你的記憶已經因為忙碌的生活而變得淺淡模糊,那麼,請和我一起細細聆聽,《剩下的盛夏》 會帶你重溫青春的氣息。
該歌曲由周杰倫編曲,黃俊郎作詞,CUG編舞,高配置的創作團隊為歌曲的質量提供了保障。而周氏特有的校園曲風與TFboys三小隻自帶的青春氣息一經碰撞,就產生了一種新且奇的化學反應。拋開音樂成就不談,曾經用音樂陪伴一代人成長的周杰倫,其獨特的周氏校園曲風本身就為歌曲增色不少,而三小隻各有特色的嗓音則將歌曲中包含的畢業季對師生之情、同學之愛的不舍完美演繹。
歌曲的前奏連續使用大小二度音程,而大小二度音程所具有的可以說得上是不穩定也不和諧的特性使得前奏聽起來壓抑並且困惑,仿佛被盛夏的氣息籠罩,讓人覺得煩悶無比。而這其實暗示了青春期少年人的特性——在驟然面對分別之時的感傷、無措,在面對未來時的茫然、困惑。單純的少年人不知道該怎麼應付這種複雜的感情,只是倔強的用笑臉來面對每一個即將分別的朋友,這是三小隻演繹出來的青春,卻也是我們都曾經歷過的青春。
主歌部分的旋律輕柔平淡,跳躍度並不是很大,除卻考慮到歌曲的演唱難度對三小隻正處於發育期間的聲帶會帶來的影響,這也是周氏曲風慣有的特點。周杰倫的歌曲有一個特點,就是他的每一首歌曲聽起來似乎都不是那麼的簡單。熟悉周杰倫作曲風格的人應該知道,周董擅長於將樂曲的簡單性利用律動性來進行均攤,這樣就使得周杰倫的歌曲即便詞作看起來並不是那麼的出彩,但聽起來卻會覺得「這首歌很好呀!」。主歌與副歌的銜接使用了Rap進行過渡。這一段由嘻遊記完成的Rap固然並沒有期待之中的那麼出人意料,給人帶來驚喜之感,但勝在自然,溫和的敘述方式聽起來也更加符合少年人單純的特性。試想一下,如果這一段銜接使用的是一種嘶吼式的表達方法,恐怕不僅僅是違和感爆表那麼簡單的事了。
在作詞上面,這首歌曲應該是黃俊郎眾多詞作之中的低齡之作,雖然為迎合「青春與校園」這一主題而使得文字缺少了幾分成熟嚴謹的氣息,但卻也足以看出黃俊郎心中的青春應該有的模樣——自在、隨心。而仔細體會的話,你會發現這首歌曲其實是延續了黃俊郎一貫的詞作風格的。大量的重複句的使用並沒有讓歌曲顯得枯燥無聊,力求簡化易懂的詞作目的為歌曲提高了其受眾範圍,而大量的意象堆砌也為歌曲增加了一份若有若無的曖昧,就像少年人之間單純的感情一樣,懵懂的、曖昧的、美好的。
相比之前的音樂作品,這首歌曲或許不算周杰倫的新穎之作,但此次與TFboys三小隻的合作本身就算是一種創新。熟悉Tfboys的人都知道,同大部分藝人一樣,三小隻的發展道路並不算順利,作為新生代的代表,三小隻所面臨的壓力很大,所要遭受到的非議自然也不會小。而周董與三小隻的這一次合作,或許更多的是向人們傳遞一種觀念,對於新生事物,應該更多的懷有一種寬容與欣賞的態度。
當然,我們更需要關注的是歌曲本身所要表達的思想。青春的美好,就像綴在盛夏的尾巴上的葡萄架,果實已發而稍顯青澀,枝幹卻已漸漸長成,雖稚嫩卻已開始能夠承受果實成長的重量,是處於成長之中的少年人的臂膀,漸漸變得有力,能夠抵擋生活的風雨,也能為自己的未來去打拼。稍顯悶熱的夏風會撩撥著葉子不斷輕顫,就像少年人不成熟的心,會為這個世界的美好而悸動,也會為生活的失意而感傷煩亂。但少年人總有長大變得成熟的一天,就像盛夏總會過去,酸澀的果實也會變得清甜可口。就讓我們一起,在這剩下的盛夏之中,懷念青春的美好單純,展望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