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茜茜公主,奧地利王室還有個人氣更高的「女王」

2021-03-03 維城

提起奧地利王室中的女性,你是不是立刻想到「茜茜公主」,或者嫁給法國國王路易十六的瑪麗皇后?

左:《茜茜公主》劇照;右:《瑪麗·安東內特》劇照。

其實,在奧地利,還有一個人氣更高的「女王」,她就是哈布斯堡王朝唯一的女性統治者——瑪麗亞·特蕾西亞(Maria Theresia)。茜茜公主是她的玄孫媳婦,瑪麗皇后則是她的小女兒。

瑪麗亞·特蕾西亞(Maria Theresia)畫像。

今年5月13日,瑪麗亞·特蕾西亞即將迎來她的300周年誕辰。奧地利各地也舉辦各種展覽活動,紀念這位深受愛戴的統治者。

2017年瑪麗亞·特蕾西亞系列紀念展覽網站的宣傳頁面。

跟隨她的「蹤跡」,遊客幾乎可以把維也納最經典的景點一網打盡。最有名的當然是藝術歷史博物館和自然歷史博物館之間那座高達20米的紀念雕像。雕像造於1888年,已是哈布斯堡王朝末期,但6米高的「女王」坐在王座上,依舊神態威嚴。

瑪麗亞·特蕾西亞的雕像。(歐洲時報記者湯林石攝)

她的雕像下方是當時有名的文臣、武將和藝術家,在她膝邊甚至還有年幼的莫扎特。她左手拿著《1713國事詔書》和權杖,象徵著她對哈布斯堡王朝領土的統治。她的統治範圍覆蓋奧地利、匈牙利王國、克羅埃西亞、波希米亞、米蘭、帕爾馬等歐洲大片地區。

瑪麗亞·特蕾西亞左手拿的《1713國事詔書》由她的父親卡爾六世(Karl VI)頒布,承認女性同樣可以繼承、管理家族。

瑪麗亞·特蕾西亞是偉大的改革者和稱職的「國母」。她是歷史上最早的「媒體明星」之一,膝下有16個子女。因為把女兒們嫁到了歐洲各國的王室,她也有「歐洲嶽母」之稱。她終結了中世紀對女巫的迫害,引入了義務教育,掌權40年間(1740-1780年)成功為奧地利奠定了現代國家的雛形。

1754年,瑪麗亞·特蕾西亞與丈夫和兒女們在一起。

據說,瑪麗亞·特蕾西亞的父親卡爾六世(Karl VI,也譯為查理六世)因誤食毒蘑菇而亡。由於沒有男性繼承人,23歲的瑪麗亞·特蕾西亞接過了權力。年輕的她受到各方勢力的反對和質疑,歷經長達8年的王位繼承戰爭後才獲得承認。

15歲時的瑪麗亞·特蕾西亞。

從雕像處繼續往前走,就是霍夫堡皇宮(Hofburg)。瑪麗亞·特蕾西亞當年居住的翼樓如今已成為奧地利總統官邸,而皇宮裡的舞廳至今仍是許多重要舞會和慶祝活動的舉辦場所。

瑪麗亞·特蕾西亞當年居住的利奧波德翼樓(Leopoldine Wing)如今是奧地利的總統官邸。

下一個與瑪麗亞·特蕾西亞有關的景點是維也納市中心最古老的廣場之一Neuer Markt。廣場中心的噴泉雕像曾經被一個叫「純潔委員會」的組織下令移走,因為裸體雕像冒犯了嚴格篤信天主教的瑪麗亞·特蕾西亞。

Neuer Markt是維也納市中心最古老的廣場之一。

「純潔委員會」正是瑪麗亞·特蕾西亞在1751年成立的監督男女「作風問題」的組織。據說,當時連Prater公園裡的灌木叢都被大片砍掉,就是為了不讓情侶們有可以躲起來親密的地方。

Prater公園裡有世界上最早建造的摩天輪之一,1897年為皇帝弗朗茨·約瑟夫一世(茜茜公主的丈夫)的金禧慶典而興建。

就在Neuer Markt一角的教堂裡,坐落著皇家墓地Kaisergruft。在這裡,我們可以看到瑪麗亞·特蕾西亞與丈夫弗朗茨一世(Franz I. Stephan)的合葬棺木。夫妻二人的雕像面對面靠在棺木頂部,看上去十分恩愛。儘管弗朗茨一世偶爾會偷腥,但他仍是她一生的摯愛。

瑪麗亞·特蕾西亞與丈夫弗朗茨一世(Franz I. Stephan)的合葬棺木。

而就連一些維也納本地人也未必知道的是,弗朗茨一世才是名義上的統治者。儘管瑪麗亞·特蕾西亞是實際掌權者,但她作為女性不能被加冕。

弗朗茨一世於1745年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進行中當選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由此開始了奧地利的哈布斯堡-洛林王朝。而瑪麗亞·特蕾西亞的頭銜則包括奧地利女大公、匈牙利女王和神聖羅馬帝國皇后。

這位「無冕女王」在男性主導的政治秩序裡突破了許多邊界,廣受民眾愛戴。同時,她永久性地改變了維也納的城市景觀。如今你在維也納看到的現代街道和樓房編號,都源自她統治的年代。

紀念瑪麗亞·特蕾西亞300年系列展覽信息:

1、「最高統治與極樂生活」

地點:Kaiserliche Wagenburg

時間:2017年3月15日 – 11月29日 上午9點-下午5點

2、「家族與遺產」

地點:Hofmobiliendepot

時間:2017年3月15日 – 11月29日 上午10點-下午6點

3、「盟友與敵人」

地點:Schloss Hof

時間:2017年3月15日 – 11月29日 上午10點-下午6點

4、「現代化與改革」

地點:Schloss Niederweiden

時間:2017年3月15日 – 11月29日 上午10點-下午6點

- THE END -

(以上內容由歐洲時報中東歐版唐快哉綜編整理,部分內容編譯自Skylines雜誌,圖片除署名外均據網絡,轉載請註明微信公眾號EuroNews)


相關焦點

  • 譯製片:奧地利電影《茜茜公主 3 (1957)》高清
    類型: 劇情 / 愛情 / 歷史製片國家/地區: 奧地利語言: 德語 / 希臘語 / 匈牙利語 / 義大利語 / 葡萄牙語上映日期: 1957-12-19(西德)片長: 109 分鐘又名: 茜茜公主3:皇后的命運 / 茜茜:皇后的命運 / Sissi: The Fateful Years of an Empress   劇情簡介
  • 茜茜公主婆婆索菲操控奧地利兩朝,卻導致兒子們悲慘的一生
    說起茜茜公主不幸的一生,我們一定會想到她的婆婆,弗蘭茨的母親蘇菲王太后。看過《茜茜公主》三部曲的觀眾們大多對蘇菲沒有好感,認為她是一位固執專制的老太婆。那麼真實歷史上的蘇菲王太后是怎樣一個女人呢?索菲公主是巴伐利亞國王馬克西米利安一世和他的第二任妻子巴登的卡洛琳公主的女兒。
  • 奧地利|在茜茜公主愛情開始的地方,吃一塊弗蘭茨最喜歡的蛋糕
    奧地利有音樂悠揚,有咖啡飄香,也有愛情浪漫的綿長。每每談起奧地利,總有一個話題是關於茜茜公主的,現實中她和弗蘭茨皇帝的愛情雖然不如電影裡那般童話夢幻,卻也足夠刻骨銘心。現實中,茜茜公主和弗蘭茨皇帝的愛情始於溫泉小城巴特伊施爾(Bad Ischl),這座小城位於奧地利薩爾茨卡默古特湖區中心,是奧地利著名的溫泉度假勝地,特勞恩河從這裡穿流而過。早在上個世紀,哈布斯堡皇族的弗蘭茨·卡爾大公爵和夫人索菲因膝下無子被醫生送到這裡療養,茜茜公主的夫君弗蘭茨·約瑟夫一世皇帝正是他們在巴特伊施爾有的孩子。
  • 茜茜公主是個惡婆婆,虧待兒媳逼死兒子,一身公主病空有美貌
    茜茜公主是個惡婆婆,虧待兒媳逼死兒子,一身公主病空有美貌古代歐洲王室貌美的公主有不少,但伊莉莎白·亞美莉·歐根妮卻能拔得頭籌。一米七三的身高,腰圍卻保持在五十公分左右,她的另一個名字叫做「茜茜公主」。茜茜公主是個惡婆婆,虧待兒媳逼死兒子,一身公主病空有美貌。
  • 《茜茜公主》羅密·施奈德年輕時有多美?看完這組絕版照片就懂了
    隨著時間的推移歐洲各國的皇室王室彼此之間都有了姻親關係,各國的王子公主之間也發生了很多可歌可泣的愛情故事。值得一提的是《茜茜公主》的導演在選角的時候一眼就相中了當時出道僅僅兩年的羅密·施奈德,原因是羅密·施奈德的長相和歷史上的茜茜公主實在太像了,歐洲的觀眾在看過茜茜公主的畫像之後也表示兩人完全就像是姐妹一般。
  • 【王子和公主的真實結局】茜茜公主的浪漫悲劇
    對中國人民來說,奧地利的皇后「茜茜公主」並不陌生。這得益於早年我國引進的譯製片《茜茜公主》三部曲。1855年,奧地利皇后伊莉莎白(茜茜公主)真實的茜茜公主,的確也真的很美。茜茜公主名叫伊莉莎白,是巴伐利亞的公主。這是她年輕時候的畫像。此時的她,剛剛成為奧地利皇后不久。
  • 上世紀歐洲名媛絕美照片欣賞:南芳皇后、茜茜公主、維多利亞女王
    上世紀歐洲名媛絕美照片欣賞:南芳皇后、茜茜公主、維多利亞女王 1、南芳皇后 2、茜茜公主
  • 人物 | 茜茜公主:一位不情願的皇后,有著不能承受的皇冠之重
    60年前,電影《茜茜公主》三部曲在中央電視臺播出。影片中,茜茜美麗聰慧、天性活潑,中國觀眾一下就愛上了她。但在真實的歷史中,茜茜的愛情婚姻並不如意。奧地利作家哈曼在寫茜茜公主傳記時,就把她定義為「一位不情願的皇后」。
  • 「最美皇后」茜茜公主的真實命運
    一提到公主,我就會情不自禁地想到茜茜公主。只要看過電影《茜茜公主》三部曲的人,有誰不會被風華絕代的茜茜公主和帥氣多情的皇帝弗朗茨折服呢?他們童話般的愛情更是讓人津津樂道!《茜茜主主》拍攝於1955年,於1988年由上海電影譯製片廠引進,開播便大熱。迷人的男女主角,優美的奧地利風光,華美的皇宮,精緻的服飾,傳奇的故事,精典的配音,無不令人嘆為觀止。那真實的茜茜公主命運又是如何呢?
  • 茜茜公主 散落世間的「星辰」珠寶
    對很多人而言,對歐洲王室的最早認知並不是大名鼎鼎的英國王室,而是那位充滿傳奇與浪漫的——茜茜公主。電影《茜茜公主》三部曲,讓很多人為之痴迷,現實中的茜茜公主並沒有那麼順遂。可她的美貌與珠寶卻通過很多的油畫被保留了下來。
  • 茜茜公主痴迷小蠻腰,超過50公分就絕食,真人比電影都要驚豔
    茜茜公主痴迷小蠻腰,超過50公分就絕食,真人比電影都要驚豔俗話說「楚王好瘦腰,宮中多餓死」,這句話不光在我國後宮流傳,也是奧地利王室的一個縮影。童年時期的茜茜公主一直在鄉村長大,遠離宮廷的繁文縟節,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當時的老百姓認為馬克西米利安公爵離經叛道,居然將金枝玉葉的公主教育成了個「鄉村女孩」。不懂宮廷禮儀的同時還任性妄為,為以後悲劇的人生埋下了伏筆。
  • 【德語經典】德國經典電影《茜茜公主三部曲》之《茜茜公主》
    講述了奧匈帝國弗蘭茨皇帝和茜茜公主之間悽美的愛情故事,在影片中處處透露著一種高貴的歐洲氣質。電影至今仍受到德國和奧地利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的喜愛。電影一共分為三部,《茜茜公主》、《年輕的皇后》和《皇后的命運》。今天先給大家介紹三部曲中的第一部《茜茜公主》。
  • 如果不是她,茜茜公主不會悲劇收場
    茜茜公主人生的另一個版本,應該是她。「奈奈,弗蘭茨.....向茜茜正式求婚了。」「可當初被指定為弗蘭茨的未婚妻、奧地利未來皇后的人,是我啊!」/ 電影《茜茜公主》後來的故事我們也知道了,茜茜嫁入奧地利皇室成為「童話公主」。而當初那位把好姻緣拱手讓人的「奈奈」,後來怎麼樣了呢?
  • 歐洲最美皇后茜茜公主
    在歷史上的今天1837年12月24日,是茜茜公主在慕尼黑出生的日期。茜茜公主她的真名叫伊莉莎白亞美莉歐根尼,茜茜是人們對她的暱稱。茜茜出身於巴伐利亞(今德國)的一個貴族家庭。1854年,她嫁給了奧地利帝國哈布斯堡王朝的皇帝——弗蘭茨約瑟夫,成為了奧地利皇后。她以美貌著稱,憑著個人魅力參與到歐洲的政治中,和俄羅斯的葉卡捷琳娜類似。
  • 人物 真實的茜茜公主:一位不情願的皇后
    文 | 黃薇《國家人文歷史》2015年1月上獨家稿件,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歡迎廣大讀者以個人名義分享至朋友圈奧地利的茜茜公主,大概是中國人認知中最出名的一位歐洲公主。這部劇自1992年在奧地利首演,已有7種語言版本,在11個國家巡演,觀眾超850萬人次,是迄今最成功的德語音樂劇,也是首次在中國上演。製作人弗萊德裡希說,「每個人都愛那部電影《茜茜公主》,但電影表現的主人公是被理想化了的」,所以劇組放棄用廣為人知、更具賣點的「茜茜公主」作為劇名,而以其本名「伊莉莎白」命名該劇。編劇米歇爾·昆策說,「這是一個女人為了爭取自己想要的生活而奮鬥一生的故事。」
  • 茜茜公主:束縛你的是自由
    對皇室的奉獻期(1854-1860)茜茜的確極度厭惡奧地利宮廷,只要是奧廷的事務,她都避之不及。這個世上沒有無緣故的愛,更沒有無緣故的恨。奧地利宮廷的貴族從茜茜與弗蘭茨訂婚起,就看不起她,對這個要效忠的皇后,一萬個不滿意。
  • 【德國經典電影】茜茜公主三部曲
    茜茜公主系列包括《茜茜公主》(Sissi - Kaiser Franz Joseph II)、《年輕的皇后》(Sissi- Die junge Kaiserin)和《皇后的命運》(Sissi - Schicksalsjahre einer Kaiserin)三部影片,由德國和奧地利1954-1957年間合作拍攝。
  • 茜茜公主不為人知的故事
    很多人一定看出了,女主角就是茜茜公主。她是奧匈帝國在位最長的皇后,也是她老公痴愛一生的女人。她出身富貴,教育良好,體態優雅,相貌傾城。她在家做女公爵,出嫁做皇后,嫁給了自己的皇帝表哥。可以說,老天爺把能給她的都給她了。你問,她還有什麼不滿足?有人也許會想,她都擁有那麼多,還矯情個什麼?我知道,你們一定一個個頓時華妃附身。但悲劇這個東西,從不分貧賤富貴。
  • 【夢路·特輯】茜茜公主 電影裡都是騙人的
    童話故事裡,穿過森林,跨過河流,王子公主便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但是,歷史往往不是童話。茜茜公主也不例外。茜茜公主故事的源頭位於巴伐利亞地區,那裡有秀美的湖光山水,還有歷代君王所建立起的眾多美麗城堡和宮殿,當然其中最著名的應該就是路德維希二世的矚目之作:新天鵝堡。
  • 終於能在大銀幕上看到《茜茜公主》了
    )將重返中國銀幕,並首次以DCP的形式放映,以紀念飾演茜茜的扮演者、奧地利女演員羅密·施耐德(Romy Schneider)誕辰80周年,以及皇帝弗蘭茨的扮演者、奧地利男演員卡爾海因茨·伯姆(Karlheinz Böhm)誕辰90周年。